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沒有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一戰會爆發嗎?對此你有何看法

縱觀一戰整個歷史, 我們知道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就是塞拉耶佛事件, 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刺殺身亡, 從而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那麼有人提出質疑, 如果沒有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 一戰會爆發嗎?換句話說, 會避免嗎?

塞拉耶佛事件

毋容置疑,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定會爆發, 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塞拉耶佛事件只是導火索, 沒有它的發生, 也會有另外的導火索。 說白了, 這只是戰爭的藉口。 其實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它的根本原因以及具體原因, 包括戰爭。

那麼一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用官方語言來說, 這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性加劇而導致的。

什麼意思呢?說通俗點, 其實就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如英國、法國, 這些國家都是最早進行航路開闢和海外貿易的國家, 在工業革命初期即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們的實力不斷衰落;而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 如德國、奧匈帝國, 這些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得到成長的國家, 國力增強, 但是整個世界已經基本上瓜分完畢, 他們想要重新劃分世界版圖, 需要重新分配利益。 這也就導致了當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和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矛盾重重。

一戰爆發前夕

那麼具體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三個矛盾造成的。

這首先是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 俄國奉行大斯拉夫主義, 作為內陸國家, 俄國人從彼得大帝時期就開始為自己的出海口不屑努力最後先後取得了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出海口。

在黑海地區俄國試圖讓巴爾幹地區成為他的保護國, 這就侵犯了奧匈帝國這個中歐霸主和奧斯曼土耳其這個老牌帝國在這個地區的利益。

再則是法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 德國和法國是近鄰。 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歐洲的霸主, 陸軍第一, 從路易十四道拿破崙時代戰績赫赫。 不過在普法戰爭期間卻被剛剛統一的德國打得慘敗,

最後不得不讓出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歐洲煤礦基地。

最後英德矛盾, 它是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矛盾。 英國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 可是隨著德國的崛起, 他要挑戰英國的地位, 奪取世界的殖民地。 即使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威廉皇帝的祖母, 但是不妨礙德國建立強大海軍、打敗英國的決心和努力。

維多利亞女王

而後, 英法俄三國組成了協約國, 而德意奧組成了同盟國。 從而兩大集團展開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用哲學的唯物史觀來說, 歷史是必然的, 偶然的歷史事件組成了必然的歷史方向。塞拉耶佛事件純粹是兩大集團開戰的藉口。 偶然的歷史事件組成了必然的歷史方向。塞拉耶佛事件純粹是兩大集團開戰的藉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