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賀敬之與《八一之歌》

今年,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

40年前,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賀敬之複出後, 在病榻上寫下了一首600多行的長篇詩歌———《八一之歌》。 詩中回顧了建軍50年以來,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艱難開拓與不斷進取的光輝歷程。

賀敬之以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懷, 為建軍50周年獻上了一份禮物……

“時殊酒味似, 慷慨賦新章”

“呵, 暴風雨中, 我們燦爛的軍旗!……呵, 暴風雨中, 我們血染的軍旗!……呵, 暴風雨中, 我們永不變色的軍旗!……呵, 暴風雨中, 我們更加鮮豔的軍旗!”

40年前, 剛複出不久的詩人賀敬之在病榻上創作了長詩《八一之歌》, 連續四次用“暴風雨中的軍旗!”概括了當時我軍建立50年來的光輝歷程。

這首長詩, 今天讀起來仍然令人激情澎湃, 因為這不是一首獻給建軍節的普通讚歌, 而是詩人在歷經暴風雨之後發自肺腑的詠唱。 正如賀敬之在詩的開篇所寫的那樣:“當一場歷史的暴風雨, 剛剛過去———那難忘的戰鬥呵, 剛寫下難忘的記憶……祖國的萬里晴空呵, 飄揚著我們燦爛的軍旗!……”

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結束。 當時, 黨中央派幾位將軍進駐意識形態部門。 曾任軍人大使的耿飆接管國家廣播事業局, 並主持宣傳口的工作。 時任北京軍區副政委的遲浩田接管《人民日報》。

當時, 賀敬之的編制在人民日報社, 而人卻在石景山鋼鐵廠下放勞動。 儘管遲浩田不認識賀敬之,

但是他在戰爭年代就看過賀敬之創作的歌劇《白毛女》, 建國後又讀過賀敬之創作的政治抒情詩。 身為一級戰鬥英雄的遲浩田有一位同為一級戰鬥英雄的好朋友劉奎基。 當年劉奎基和賀敬之同為青年代表團的成員, 一起出國訪問, 此後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劉奎基不止一次在遲浩田面前提起、介紹賀敬之。 所以遲浩田與賀敬之雖未謀面, 但是神交已久。

遲浩田得知賀敬之尚在勞動改造後, 在一次宣傳新聞口的彙報會上, 向耿飆彙報了賀敬之的情況。 耿飆聽了彙報後, 乾脆堅決地說:“這樣的同志, 還不立即解放, 讓他回來工作?!”

有了耿飆的表態, 賀敬之很快被召了回來, 恢復工作, 參加文化部核心組, 負責藝術口的工作。

文化部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重災區, 撥亂反正的任務比較重。 賀敬之儘管身體不好(年輕時曾得過肺結核), 但是他卻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崎嶇憶蜀道, 風濤說夜郎。 時殊酒味似, 慷慨賦新章。 ”(賀敬之《飲蘭陵酒》)這幾句詩抒發了賀敬之當時的情懷。

此時的賀敬之豪情滿懷, 夜以繼日地組織文藝界揭批“四人幫”, 平反冤假錯案。 但是由於“兩個凡是”的阻力, 影響了解放思想和業務工作的開展。 更有甚者, 說賀敬之不是核心組的正式成員, 耿飆的報告上面沒批准, 等等。 心力交瘁的賀敬之肺結核病復發了, 住進了醫院。

作詩獻禮建軍50周年

病床上的賀敬之並沒有安心養病, 他對文化部今後的工作有些擔憂, 對自己的困境也感到不安,

但是他對党的信念是堅定的。 當時, 隨著建軍50周年的來臨, 他回憶著許多往事。 1938年, 14歲的賀敬之離開家鄉台兒莊, 離開父母, 隨學校來到四川求學。 後來, 和同學們一起徒步幾千里, 奔赴延安, 參加八路軍, 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

在延安, 賀敬之曾和幾位同學去找朱德總司令, 要求上前線殺鬼子。 朱德一一與他們握手, 鼓勵他們說, 在魯藝學習工作也是重要工作, 你們寫出好的作品, 激勵前方的戰士英勇殺敵, 教育大眾覺醒, 同樣是戰鬥。 賀敬之在詩中寫道:“——雖然, ‘小八路’的軍衣, 從我身上早已脫去, 老紅軍撫摸過的我的頭頂呵, 如今已被白髮侵襲……”在延安, 賀敬之曾跟隨艾青到南泥灣勞軍, 聆聽了王震將軍的傳奇故事,

創作出了《南泥灣》。

1977年的8月1日, 是粉碎“四人幫”之後的第一個“建軍節”, 他在思考著人民軍隊50年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和豐功偉績, 在民族危亡、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 人民子弟兵總是在党的指揮下, 挺身而出, 力挽狂瀾。 南昌城頭的槍聲, 井岡山上的火種, 長征途中的雪山、草地, 延安的寶塔山、延河水, 一齊湧向他的心頭。 此時此刻,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身影映入賀敬之的眼簾。 在他們的領導和指揮下, 人民軍隊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靠堅強的意志和信念, 用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打敗了國民黨反動軍閥, 建立了新中國。

賀敬之深情地寫道:“呵, 在我的這支歌裡, 我驕傲的唱著您們的名字:您呵,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的周副主席!您呵——敬愛的朱總司令,敬愛的葉副主席、鄧副主席!我唱著,我們敬愛的劉帥、徐帥、聶帥呵——我唱著,人民懷念的元帥———羅榮桓、賀龍、陳毅……”詩人滿懷感情的高呼:“我仰望你,我撲向你———”表現了他對人民軍隊的敬仰和熱愛。

《八一之歌》並不是一般紀念意義的頌歌,而是重點表現在歷史的大轉折、大危難的關鍵時刻,人民軍隊力挽狂瀾,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豐功偉績,突出了人民軍隊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

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董存瑞、雷鋒等一幕幕浮現在賀敬之的腦海裡。千千萬萬個英雄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慷慨赴死。他由衷地贊道:

“您們的名字呵,和毛主席連在一起,和千萬個董存瑞、億萬個雷鋒呵連在一起———呵,我們階級大軍的燦爛的太陽系!使人民無限自豪呵,叫敵人無比畏懼……”

病床上的賀敬之再也控制不住熾熱的感情和如飛的思緒,他懷著滿腔熱情,文思泉湧,寫下了這首長達600余行的長詩,向建軍50周年獻禮。

(作者為賀敬之柯岩文學館特約研究員)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的周副主席!您呵——敬愛的朱總司令,敬愛的葉副主席、鄧副主席!我唱著,我們敬愛的劉帥、徐帥、聶帥呵——我唱著,人民懷念的元帥———羅榮桓、賀龍、陳毅……”詩人滿懷感情的高呼:“我仰望你,我撲向你———”表現了他對人民軍隊的敬仰和熱愛。

《八一之歌》並不是一般紀念意義的頌歌,而是重點表現在歷史的大轉折、大危難的關鍵時刻,人民軍隊力挽狂瀾,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豐功偉績,突出了人民軍隊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

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董存瑞、雷鋒等一幕幕浮現在賀敬之的腦海裡。千千萬萬個英雄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慷慨赴死。他由衷地贊道:

“您們的名字呵,和毛主席連在一起,和千萬個董存瑞、億萬個雷鋒呵連在一起———呵,我們階級大軍的燦爛的太陽系!使人民無限自豪呵,叫敵人無比畏懼……”

病床上的賀敬之再也控制不住熾熱的感情和如飛的思緒,他懷著滿腔熱情,文思泉湧,寫下了這首長達600余行的長詩,向建軍50周年獻禮。

(作者為賀敬之柯岩文學館特約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