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沒有北冰洋汽水的帝都夏天,可怎麼活啊

還記得舊時夏日裡的光景嗎?

日頭最高的時候, 胡同兒口、四合院兒, 大柏油路上全都空蕩蕩的。 街角的雜貨鋪門口, 擺著一大塊冰坨子, 冰上鎮著橘色冰璃瓶飲料, 在陽光下鮮亮閃耀。 汽水瓶已經把冰吃出了合身的冰窩子。 幾個在外頭瘋玩兒了半宿的小孩兒跑來, 買上幾瓶汽水兒, 一邊正仰著脖子“噸噸噸“地喝著呢, 一邊還不忘斜著眼睛用手挨個兒把汽水兒從左到右捋一遍。

待一排汽水兒都翻了個面兒, 手裡的這瓶也正好喝完, 孩子們故意打出個巨大而響亮的嗝兒, 相視大笑, 還了空瓶兒給店家, 又繼續撒丫子上外頭野去了。

看到這裡, 在北京長大的你們想必都會心一笑。 沒錯, 咱們這一篇的主角, 就是北冰洋。

在北京, 無論是去吃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爆肚兒, 還是在深夜街頭擼串兒, 最好的飲料搭配才不是可樂雪碧, 而是印著雪山白熊logo的北冰洋桔汁汽水兒。

只是, 這個深入人心的品牌, 命運卻坎坷得很, 歷經改制、合資, 甚至一度停產, 從北京消失了15年。 但人們從未忘記北冰洋, 它在2011年複出之後, 又輕鬆佔領市場, 成了北京人的夏日標配。

這瓶汽水究竟有什麼魔力, 能讓北京人多年來對其念念不忘?

來, 開一瓶汽水, 聽企鵝君慢慢告訴你。

如今的網紅飲料, 大概都得尊稱北冰洋汽水一聲“前輩”。 在50年代至80年代末, 北冰洋汽水可是人民大會堂國宴的指定飲品, 還曾登上過198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風頭一時無兩。 (感覺什麼飲料和82年攀上關係, 都容易身價百倍呢。 )

▲最早期北冰洋汽水的藝術照

據北京土著鵝友的回憶, 小時候京城裡見得最多的, 就是北冰洋。 北冰洋的桔子味兒特別濃, 而且氣兒特足, 過喉嚨時特刺激, 對小孩子來說幾乎有些辣嘴巴。

這種類似啤酒卻不含酒精的帶氣飲料, 也讓孩子們過足“大人癮”:“咵嗒”起開一瓶北冰洋, 瓶口騰起一小股白煙, 仰著脖子“噸噸噸”地幾大口喝完, 打個嗝兒, 對於孩子們(特別是男孩子)來說, 有種假裝成熟的驕傲感呢。

▲“噸噸噸” ——童年裡屬於北冰洋的有聲記憶

在最輝煌的85-88年, 每個夏夜裡, 在永定門外安樂林路22號的北冰洋食品廠外, 北京的個體商販幾乎全體出動, 蹬著三輪, 或駕著小貨車, 等在生產線旁接貨。 北冰洋員工靠著三班倒模式, 維持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運轉, 卻依舊供不應求。 批發的長龍從廠門口排出至少兩三百米, 甚至能持續到第二天上午——小商販今天拿不到貨, 寧可等上一夜, 也絕不輕易放棄。

相比起來, 如今排隊幾個小時的“網紅”之流, 根本不算事兒啊。

但北冰洋的風靡, 不靠行銷,靠的是真材實料。

在80年代,北京常見的汽水除了北冰洋,還有冰川汽水和天壇汽水,用的是人造香精和色素,業內行話叫“三精水”,算是不入流的低端汽水。但北冰洋不一樣——它加入了真正的桔子醬和桔皮提取的桔油,因此,汽水本體是微微渾濁的,靜置久了還會產生沉澱物,那其實是桔醬的析出,也是“貨真價實”的代名詞。後來,市場上一度出現過不少仿冒品牌,有些老北京甚至會對著汽水瓶子找沉澱,來判斷它是不是貨真價實的北冰洋。

1994年,正是招商引資大潮湧動之時,北冰洋食品公司不得不順應趨勢,與百事合資,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北冰洋汽水。可當時的百事,在國內市場影響力並不如北冰洋,甚至要通過搭售的方式來打開市場——小商販批發北冰洋,要搭同等數量的百事可樂,單要北冰洋?沒門。

隨後,外方逐漸追加投資,成了控股方,為了推廣百事可樂,北冰洋遭到有計劃的雪藏,產能大大下降,逐漸被邊緣化。更何況,洋品牌可樂在改革開放時期,比本土汽水要受歡迎得多。洋速食也在此時進入中國,那些窗明几淨的快餐廳裡,並沒有北冰洋的容身之處。

▲洋品牌的入侵使得北冰洋等本地品牌逐漸被取代。

漸漸的,掛著手寫“冰鎮北冰洋汽水”硬紙板招牌的雜貨店、摞得高高的塑膠汽水格架子、等著換新的空玻璃瓶,以及踏著三輪兒叫賣汽水兒的小販,都從街頭巷尾消失了。

北冰洋在1996年左右徹底停產,之後兩年,百事-北冰洋公司也關門大吉。1999年,安樂林路的老廠房被拍賣,北冰洋食品公司則遷到了大興。2000年前後,假冒的北冰洋汽水氾濫開來,真正的北冰洋,卻早已銷聲匿跡。

2007年,負責管理北冰洋食品公司的一輕食品集團和百事公司談判,要求收回北冰洋,最終以“四年內不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拿回了品牌經營權。

由於停產多年,北冰洋的老團隊早已解散,生產線也得重新搭建。但這都只是小事。最大的挑戰在於,“北冰洋”這個牌子消失許久,又被仿冒貨汙了信譽,唯有找回老北京記憶中的味道,才能重振北冰洋的名聲。

團隊在老廠的技術科檔案庫中,找到了當年的手抄配方,可原料不同,也沒法還原出當年味道。老北冰洋用的是四川的“大紅袍”紅桔,作為桔汁和桔油原料,但當年的加工廠早已消失。團隊曾試過用蜜桔調配,卻完全不是舊時風味。最後,他們在四川南充找到了合適的紅桔品種,又引進全新生產線和設備,解決了桔油和水不相融的技術難題。

▲印在瓶蓋上的北冰洋配料表

團隊又挨個兒找到當時北冰洋的車間主任、老員工、老街坊,也找了年輕人、小孩兒,請他們逐一試喝,根據建議調整配方。舊時的“橙桔香氣、氣足沙口”是不可動搖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還得符合現代人口味,將原先的合成甜味劑、色素棄去不用——你覺得你喝到的還是那個原汁原味的北冰洋,但其實它已經煥然一新了。

如果對瓶身上那只萌萌的大白熊Logo足夠熟悉,你會發現,新一代北冰洋也對其進行了改進。

90年代的大白熊,是線條粗放的木刻。如今的大白熊設計經過多次變更,維持了原先輪廓,但多了對神態的細膩刻畫,形象變得更為溫和。

▲北冰洋上的北極白熊形象的演變

原先寬胖的汽水瓶身也變得瘦長了。瓶底加寬,有利於防爆,瓶身的凹凸顆粒則有效防滑。瓶底增加了一排“瓶口如有破損,小心劃傷”的盲文,更是貼心的人性化設計。

2011年11月,北冰洋以桔汁和橙汁兩款口味在北京低調複出,儘管時值深秋,也未經大肆宣傳造勢,北冰洋第一批還是輕鬆賣出了10萬箱。

藍底雪山上的大白熊,鮮橙色的液體,敦實的玻璃瓶身,直擊天靈蓋的那股二氧化碳,和喉間殘留的一抹清甜香氣,都根植在了老北京的記憶裡,這麼多年,從未改變。

當那個憨厚呆萌的白熊又一次出現在夏天的街頭巷尾時,當那些如橘子汽水般明亮、甜蜜的記憶又湧上心頭時,當喝下一瓶又久違地打了個暢快淋漓的氣嗝兒時,這個“北京的符號”又再一次回到了北京人的生活裡。

而多年前憧憬著一瓶汽水兒的孩童,如今也長成了借汽水兒緬懷童年的大人。

伴你度過童年的那瓶汽水,如今又在哪裡呢?

文|Evricak

編輯 | PandaNicole

設計|小綠

圖|Min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不靠行銷,靠的是真材實料。

在80年代,北京常見的汽水除了北冰洋,還有冰川汽水和天壇汽水,用的是人造香精和色素,業內行話叫“三精水”,算是不入流的低端汽水。但北冰洋不一樣——它加入了真正的桔子醬和桔皮提取的桔油,因此,汽水本體是微微渾濁的,靜置久了還會產生沉澱物,那其實是桔醬的析出,也是“貨真價實”的代名詞。後來,市場上一度出現過不少仿冒品牌,有些老北京甚至會對著汽水瓶子找沉澱,來判斷它是不是貨真價實的北冰洋。

1994年,正是招商引資大潮湧動之時,北冰洋食品公司不得不順應趨勢,與百事合資,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北冰洋汽水。可當時的百事,在國內市場影響力並不如北冰洋,甚至要通過搭售的方式來打開市場——小商販批發北冰洋,要搭同等數量的百事可樂,單要北冰洋?沒門。

隨後,外方逐漸追加投資,成了控股方,為了推廣百事可樂,北冰洋遭到有計劃的雪藏,產能大大下降,逐漸被邊緣化。更何況,洋品牌可樂在改革開放時期,比本土汽水要受歡迎得多。洋速食也在此時進入中國,那些窗明几淨的快餐廳裡,並沒有北冰洋的容身之處。

▲洋品牌的入侵使得北冰洋等本地品牌逐漸被取代。

漸漸的,掛著手寫“冰鎮北冰洋汽水”硬紙板招牌的雜貨店、摞得高高的塑膠汽水格架子、等著換新的空玻璃瓶,以及踏著三輪兒叫賣汽水兒的小販,都從街頭巷尾消失了。

北冰洋在1996年左右徹底停產,之後兩年,百事-北冰洋公司也關門大吉。1999年,安樂林路的老廠房被拍賣,北冰洋食品公司則遷到了大興。2000年前後,假冒的北冰洋汽水氾濫開來,真正的北冰洋,卻早已銷聲匿跡。

2007年,負責管理北冰洋食品公司的一輕食品集團和百事公司談判,要求收回北冰洋,最終以“四年內不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拿回了品牌經營權。

由於停產多年,北冰洋的老團隊早已解散,生產線也得重新搭建。但這都只是小事。最大的挑戰在於,“北冰洋”這個牌子消失許久,又被仿冒貨汙了信譽,唯有找回老北京記憶中的味道,才能重振北冰洋的名聲。

團隊在老廠的技術科檔案庫中,找到了當年的手抄配方,可原料不同,也沒法還原出當年味道。老北冰洋用的是四川的“大紅袍”紅桔,作為桔汁和桔油原料,但當年的加工廠早已消失。團隊曾試過用蜜桔調配,卻完全不是舊時風味。最後,他們在四川南充找到了合適的紅桔品種,又引進全新生產線和設備,解決了桔油和水不相融的技術難題。

▲印在瓶蓋上的北冰洋配料表

團隊又挨個兒找到當時北冰洋的車間主任、老員工、老街坊,也找了年輕人、小孩兒,請他們逐一試喝,根據建議調整配方。舊時的“橙桔香氣、氣足沙口”是不可動搖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還得符合現代人口味,將原先的合成甜味劑、色素棄去不用——你覺得你喝到的還是那個原汁原味的北冰洋,但其實它已經煥然一新了。

如果對瓶身上那只萌萌的大白熊Logo足夠熟悉,你會發現,新一代北冰洋也對其進行了改進。

90年代的大白熊,是線條粗放的木刻。如今的大白熊設計經過多次變更,維持了原先輪廓,但多了對神態的細膩刻畫,形象變得更為溫和。

▲北冰洋上的北極白熊形象的演變

原先寬胖的汽水瓶身也變得瘦長了。瓶底加寬,有利於防爆,瓶身的凹凸顆粒則有效防滑。瓶底增加了一排“瓶口如有破損,小心劃傷”的盲文,更是貼心的人性化設計。

2011年11月,北冰洋以桔汁和橙汁兩款口味在北京低調複出,儘管時值深秋,也未經大肆宣傳造勢,北冰洋第一批還是輕鬆賣出了10萬箱。

藍底雪山上的大白熊,鮮橙色的液體,敦實的玻璃瓶身,直擊天靈蓋的那股二氧化碳,和喉間殘留的一抹清甜香氣,都根植在了老北京的記憶裡,這麼多年,從未改變。

當那個憨厚呆萌的白熊又一次出現在夏天的街頭巷尾時,當那些如橘子汽水般明亮、甜蜜的記憶又湧上心頭時,當喝下一瓶又久違地打了個暢快淋漓的氣嗝兒時,這個“北京的符號”又再一次回到了北京人的生活裡。

而多年前憧憬著一瓶汽水兒的孩童,如今也長成了借汽水兒緬懷童年的大人。

伴你度過童年的那瓶汽水,如今又在哪裡呢?

文|Evricak

編輯 | PandaNicole

設計|小綠

圖|Min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