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萊特幣國際圓桌論壇秘書長PZ:正本清源,8月1日誕生的BCC,並不是比特幣網路的“分叉”

首先, 我們來看一下okcoin公告中的說法:“基於紐約共識Segwit2x的比特幣網路擴容方案已經成功啟動, 目前整個網路運行穩定並未出現所謂的"分叉"”;再來看一下火幣網公告中的說法:“首先,

比特幣目前並未分叉, 並且剛剛啟動比特幣的共識擴容方案。 ”這兩家國內最大的交易平臺說法比較專業。

比特幣網路目前是安全穩定的, 沒有分叉。 8.1號誕生的bcc, 僅僅是一款有著自己追求和想法的新幣(競爭幣)。 BCC的誕生過程並不符合以往比特幣網路關於分叉的定義。 原因如下:

1

1、比特幣網路歷史上發生過分叉的事件, 導致的原因是全網同步出現困難(故障), 導致全網的資訊, 沒能同步在一條鏈上, 出現了兩條(多個)一模一樣的比特幣區塊鏈網路, 兩個網路都有大量的礦工挖礦, 在兩個不同的網路上發生的交易不能同步互通, 這樣產生了兩條連難度都是一模一樣的兩條平行鏈,

這個才叫分叉。

2

2、分叉為什麼很危險:因為分叉後的兩個(多個)網路, 是平行的關係, 其挖礦、交易等資訊不是全網同步的狀態, 那麼在分叉後的A網路上發生的一系列挖礦, 收發幣等資訊, 不會同步到分叉後的B網路上, 反之亦然。 打個比方, 你手裡的人民幣突然不能在你們家門口的小賣部買東西了,

因為網路不同, 更不通。 你手裡的錢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 平行的兩條一模一樣的鏈, 都有成為“比特幣”的可能, 這會給產業鏈和社區製造巨大的混亂, 不知道那條鏈才是正確的比特幣網路。 所以, 以往, 當全網出現“真分叉”的時候, 全網的相關所有比特幣產業鏈相關企業, 會迅速達成共識確定一條大家都認可的最長鏈, 為比特幣區塊鏈。 其他的短鏈, 會被放棄。

3

3、比特幣的歷史上, 確實發生過“真分叉”, 那個時候所有的礦池馬上就會協商確定, 同步那一條鏈(通常是最長的哪條鏈), 而拋棄掉短鏈。 魚池曾經就在被拋棄的短鏈上挖過礦, 最後不得不放棄, 重新去同步達成共識的最長鏈, 出現過經濟損失。

4

4、BCC的這種類型的幣, 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在比特幣最古老權威的bitcointalk論壇上, 出現過很多類似的新幣(競爭幣)。 他們繼承了比特幣現有的區塊鏈, 每一個持有比特幣的人, 都自然擁有這款新幣。 歷史上, 從來沒有人(作者)表示,

這樣的新幣, 是比特幣的分叉幣。 如果這樣類型的幣, 是比特幣的分叉, 那比特幣每天都在分叉, 所以比特幣網路分叉的敘述, 是不準確的。 同樣的, BCC的相關人士也跟我表示, BCC是一款有著自己追求和想法的競爭幣。

綜上所訴, 目前, 比特幣網路是安全穩定的, 8.1號出現的BCC也並不是比特幣的分叉, 比特幣網路會繼續擴容升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