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排球聯賽Ⅱ:不改革,毋寧死

楊旺|文

財新網特約作者

排球聯賽塵埃落定, 最惹眼的新聞卻是出自一個段子——在社交平臺上, 曾成功演繹“王大錘”形象的白客得意洋洋地曬出與1米92的江蘇女排主力惠若琪的合影, 隨後他自詡身高2米, 夠孔武有力吧。

但很快, 這套“把戲”被眼尖的吃瓜群眾“拆穿”, 原來他只是借助了某種技術手段(站上椅子), 完成了個人形象上的拔高。

從某種意義上, 這則段子構成了對2.0版本的排球聯賽的絕妙隱喻: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在民眾腦海中, 身披女排精神光環的排球聯賽必然佛光四射, 享受萬千子民歡騰的場景。

但當夢想照進現實, 卻發現一切未曾改變, 粉絲還是那些粉絲, 觀眾還是那些觀眾, 頂多, 是比以前更接地氣了。

按照中國排協官方提供的資料, 新賽季的排球聯賽在如下四個方面並沒有革命性的變化:票房(2016/17賽季第一階段, 聯賽平均每場觀眾2655人, 較上年有顯著增長);播出(共直播118場, 錄播103場);主冠名商(依舊裸奔);收入(除天津、恒大隊員可以有8千到一萬的收入外加30萬左右的獎金, 其他較窮的俱樂部只有三四千。 )這一切的一切, 都在提醒大家留意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所面臨的, 並不是一個市場充分競爭的聯賽, 那些所謂的光環, 粉絲, 並沒有切切實實地轉換為上座率。 至少現在沒有。

“排球聯賽進行這麼多年, 我們面臨的不是發展,

而是生存的問題。 ”這是去年奧運會前某項目主管領導的表述, 沒想到一語成讖。 如今的女排, 有點類似那些大戶人家的老二——不要說和老大的足球和籃球等紅火聯賽相比, 就連此前遭遇冷遇的乒乓球, 也借助“第三次創業”, 成功地將網紅球員和泛娛樂化進行嫁接, 擁有了昂首綻放的姿態。

自去年中引入新的商業運營推廣合作夥伴以來, 排球聯賽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延長賽期(5個月), 允許內援二次流動;充分利用黑科技, 發光二極體(LED)廣告屏和“鷹眼”等黑科技;將全運會資格和國內賽事的掛靠;以及前所未有的高獎金(男、女排聯賽的冠、亞軍將各有180萬元人民幣和110萬元人民幣)……

當然, 這些都抵不過排球全明星週末的重啟。

在由NBA明星團隊操刀、三年之後重啟的全明星週末, 確實擁有一個而夢幻而絢麗的開端。 從票選(45萬多票雖然不如CBA的400萬級)、走紅毯、球迷見面會, 到比賽賽制設置、全明星出場、表演等等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 財經領域最為作為的媒體合作, 也來到深圳和排管中心舉辦了一個排球高端論壇。 而在隊員方面, 無論是球技和綜合素質出眾的惠若琪, 俘獲《男人幫》的長腿美女張常甯, 還是征戰國際賽事的超級巨星朱婷, 甚至被現在00後視為老古董的老女排, 其新鮮的提法, 大膽跨界的創意, 都擁有著改天換地的勢能。

但要將勢能轉換成顛覆性變革, 可不是字面上那麼簡單。 過去十數年, 被過度神化, 解構甚至工具化的排球聯賽,

往往和裹足不前、思維僵化、閉塞、效率低下等劃上等號。 無論是充分職業化的足球籃球聯賽, 還是船小好掉頭的乒乓球, 都找到了市場和聯賽之間的平衡。 而在成績和大眾的牽扯的女排, 在聯賽氛圍、市場程度、大眾參與和國家隊方面, 都存在郎平那麼大的鴻溝。

理解了這個, 我們就有理由為今年江蘇“全華班”的奪冠而雀躍。 無論是高薪聘請在國內不算成功人士的蔡斌教頭, 還是繼續高舉企業俱樂部改革旗幟的嘗試, 都讓這支千年老二重新回到了聯賽—市場—球員這樣正確的路徑上, 也讓聯賽重回到寶貴的嘗試。 這也是他們, 能最終將斥鉅資引入卡裡羅+米哈伊洛維奇(一年95萬美元)的天津女排十連冠歷史終結。

其實, 常態也就意味著重新出發。

在官方和新的推廣團隊中, 透露出了很多改革的訊息:

比如, 未來建設更多的排球場地、發展更多的排球人口。

比如, 沿海和公園的沙灘排球地, 將成為未來小姑娘們秀比基尼的最佳場所。

比如, 聯賽將為投資人, 俱樂部真正在成績和市場回報上找到平衡。 過去那種隨意更改賽程等不職業行為, 買賣主場等遠離市場的行為, 將成為過去式。

再比如, 擴大聯賽的參與隊伍, 引入更多的競爭機制。

在未來可能的擴軍陣容中, 引入巴西和美國女排等兩名重量級外援, 女排國手劉晏含這樣的內援, 再次出發的恒大女排被人們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如果說, 江蘇女排的全華班成功, 是聯賽回歸常識, 那麼恒大女排的回歸,則是在經過諸多市場比較之後,對女排的重新定位和思考——那個純粹市場化、自負盈虧、自主生存和自我發展的恒大新模式,被認為攪動女排聯賽那池古水的鯰魚。

我們依然在等待郎平續約的消息,但我們更應該關注惠若琪,張常甯,魏秋月這些當紅小花的跨界表現,更關注那些適齡的孩子,能將排球,作為模特、籃球等之外的另外一個人生選項。讓他們覺得排球很酷,很炫。

期待他們穿上漂亮的球衣,在萬種歡呼中緩緩步入球場,散一地的長髮,面對對手,在空中迎風一刀斬。■

那麼恒大女排的回歸,則是在經過諸多市場比較之後,對女排的重新定位和思考——那個純粹市場化、自負盈虧、自主生存和自我發展的恒大新模式,被認為攪動女排聯賽那池古水的鯰魚。

我們依然在等待郎平續約的消息,但我們更應該關注惠若琪,張常甯,魏秋月這些當紅小花的跨界表現,更關注那些適齡的孩子,能將排球,作為模特、籃球等之外的另外一個人生選項。讓他們覺得排球很酷,很炫。

期待他們穿上漂亮的球衣,在萬種歡呼中緩緩步入球場,散一地的長髮,面對對手,在空中迎風一刀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