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堪稱一代英主,立志改革,為何卻死於非命?

原創作者:穿山乙

經過一天的忙碌, 他已經沉沉睡下。 突然賬外一陣喧囂, 接著是打鬥的聲音, 他從沉睡中被驚醒。 “誰?給朕來人啊!”只見眾人簇擁之中, 一個滿臉殺氣騰騰的人來到皇帝面前。 “原來是你?朕真後悔沒有殺了你!”“晚了!”那人冷笑一聲:“沒有想到吧, 你也有今日?來人, 殺了他!”眾人一擁而上, 亂刀齊下, 這位年僅21歲的皇帝血濺當場。 被殺的正是本文的主角——元英宗碩德八剌。

相信很多朋友覺得元朝的歷史比較神秘, 各種影視文學作品確實對這個王朝著墨不多。 但是這個王朝卻切切實實統治了中國近百年,

並給中國近古以來的歷史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元朝中期接連出現了兩個賢明的君主, 他們是父子兩代皇帝——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和元英宗碩德八剌。

可以說帶著黃金家族血脈的元英宗幾乎註定是要做天子的。 他是元朝不多的以嫡子繼位的皇帝。 初登政治舞臺的英宗是以孝子面目示人的。 父親仁宗皇帝病重, 他憂形於色, 日夜哭泣。 夜晚常常焚香禱告:“父皇以仁治天下, 四海升平。 如今天降災禍于父皇, 上天不如把災禍降到我身上, 讓父皇能永為天下萬民之主!”仁宗駕崩, 碩德八剌痛不欲生, 哭累了就著素服就地而寢, 每天只吃一碗粥。 後其繼位為帝。 改年號為“至治”。 新年號也昭示了新皇帝將會有一番作為。

新皇登基之初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 內有祖母答己的壓制, 外有權臣鐵木迭兒的囂張跋扈。 一開始為了迷惑對手, 小皇帝以退為進, 故意示弱, 加封鐵木迭兒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師, 權力之大無以復加, 並且他下旨嚴禁眾人非議鐵木迭兒, 尊答己太后為太皇太后。 另一方面, 為了對付他們, 英宗立開國功臣木華黎的後裔拜住為左丞相與他們相抗衡。 小皇帝鐵腕手段藉口陰謀廢立事件除掉了阿散、哈律、脫忒脫、失列門等人, 這沉重打擊了答己和鐵木迭兒一派的勢力。 至治二年, 在太皇太后和鐵木迭兒相繼病亡以後, 屬於小皇帝碩德八剌的全面掌權時代終於到來。 怎麼樣?很熟悉的一幕吧, 當年的小皇帝碩德八剌對付政敵的手段,
怎麼看也不比後世的小康熙智除鼇拜差多少。

元英宗畫像

在拜住、張圭、吳元圭、王約、吳澄等人的輔佐之下, 碩德八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 在經濟上他民田百畝抽三, 實行了助役法;在法律上頒佈了《大元通制》, 加強法制;同時啟用漢族儒臣,

裁撤冗官, 減免賦稅, 賑濟災民。 這些歷史上稱作“至治改革”。

當上皇帝的碩德八剌頭腦保持了難得的清醒。 有人通過他身邊的近臣給他進獻七寶帶, 他嚴詞拒絕說:“朕初登大寶, 你等不推薦賢才給朕, 而進寶帶, 是用利來誘惑君主, 寶帶還回去吧!”元夕時候, 英宗想在宮廷裡面張燈慶祝一下, 漢臣張養浩上疏勸說, 英宗立刻停止張燈, 並說:“有這樣的大臣, 朕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 自今以後, 如果朕有過錯, 人人都可以勸諫。 ”事後, 他賞賜了張養浩兩匹帛以示鼓勵。 由於元朝的慣例, 對於貴族和番僧的賞賜往往驚人, 於是中書省的大臣勸說皇帝減少賞賜以節約民力。 英宗說:“朕也常常思考, 朝廷支出常常幾倍於收入,

在出納用錢時候, 諸位可要慎重, 朕也會節約用度。 ”為了表示對農事的關心, 英宗在鹿頂殿的牆壁上畫了一副《蠶麥圖》, 時時觀瞻, 以提醒自己不忘農事之艱難。

宣慰院的大臣上奏說世祖忽必烈時候給予番僧某某二千頭羊, 到了成宗時候增為三千, 現在請增為五千頭。 英宗不許, 他說:“天下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 他們有需要的時候, 朕要賑濟他們。 如果加以重賦, 百姓必然窮困, 這對國家有什麼好處。 ”於是最後裁定按照世祖時候的二千頭給予。

英宗還時刻不忘祖宗創業的艱難, 並經常反省自己的治理效果。 他曾經去大安閣, 看見太祖鐵木真、世祖忽必烈遺留下來的衣服, 都用縑素木綿製造, 並且上面縫縫補補, 他感歎了好久,然後對群臣說:“祖宗創業艱難,穿著服飾也是這麼的節儉,朕哪裡敢有一刻忘記祖宗創業的艱難啊!”英宗在柳林巡遊的時候,跟丞相拜住說:“最近地震頻發,風雨不調,是不是朕繼位以來做的事情有不對的地方?”拜住回答說:“地震自古都有,陛下自責是對的,但是都是臣等失職,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英宗說:“朕在位三年了,這麼可能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等趕緊和百官商議,如果有便民的措施,朕會馬上實行。”還有一次奉元行宮正殿和上都利用監庫發生火災,英宗命令撲滅。他跟群臣說:“世祖開始建宮室,一直存在。朕繼承皇位,就燒毀了,這是朕不能圖治的緣故。”

元朝君臣畫像

英宗執法非常嚴厲。他曾經勸誡群臣說:“卿等居高位,食國家厚祿,應當全力圖報。如果有貧乏的情況,朕毫不吝惜説明你們;如果有不法,則朕必定刑罰不赦。”八思吉思下獄,英宗對左右說:“律法,是祖宗所制定,非朕所能行私。八思吉思雖跟著朕很久了,現在有罪,也應該論罪如法。”

說了這麼多英宗的事蹟,相信各位看官也跟小編一樣得出了一個結論——元英宗碩德八剌是一代英主。但是如此一代英主為何卻被臣下所弑殺,導致了改革大業的半途而廢?好,讓我們繼續挖歷史的邊角,來尋找真相。

首先,英宗總體對臣下是比較嚴苛的。他臨朝之際,神態非常威嚴,大臣們都嚇得凜凜發抖,仿佛是面對著一尊凶神。英宗朝的大臣動輒就因為小事被處罰,這與他父親仁宗執政時候的寬仁政治又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種情況下,習慣了先朝寬縱政治的老臣,肯定內心也對新皇帝產生了深深的怨恨。

其次,前面講過英宗有虛心納諫的一面,但是他也有拒諫嗜殺的一面。監察禦史觀音保、鎖咬兒哈的迷失、成珪、李謙亨曾經因為勸諫英宗造壽安山佛寺,其中的觀音保、鎖咬兒哈的迷失被殺,成珪、李謙亨被杖責,並流放到荒涼的奴兒幹地。史稱“四禦史之獄”。再說一個例子,有一個藝人史騾兒被英宗恩寵,英宗又常常喝酒發脾氣,沒有敢勸諫的。一日,英宗在紫檀殿飲酒,命史騾兒弦而歌之。史騾兒說“殿前歡”的曲子應該有“酒神仙”之句。皇帝暴怒就讓人殺了他。事後酒醒,英宗問史騾兒在不在,才知道已經被自己所殺。他後悔的說:“史騾兒是用酒諷我也。”那麼英宗這種拒諫嗜殺跟前面我們講的善於納諫的表現,完全是判若兩人。答案在哪裡?讓我們翻看《元史》的英宗本紀有這樣一段記載“回回太醫進藥曰打裡牙,給鈔十五萬貫。”打裡牙是波斯語音寫翻譯過來就是“鴉片”!那麼我們所有的懷疑都可以指向英宗極有可能是服用了大量的鴉片。而長期大量服用也導致了他的性情大變,殘忍刻毒!

最後,英宗清除鐵木迭兒餘黨的行動讓鐵失為首的守舊派蒙古貴族發動了政變。按理說英宗要清除答己和鐵木迭兒餘黨,就應該除惡務盡,而不是留下最大的隱患——御史大夫鐵失。鐵木迭兒的兒子知院旺丹的被罷黜,又打草驚蛇,最終鐵失一夥利用暴戾性格的英宗改革所得罪的一大批貴族,發動了這次“南坡之變”,並最終弑君成功。

一代英主元英宗碩德八剌無愧於他廟號中的這個“英”字,可是卻最終沒有成為元朝的康熙,歷史真的很無奈。如果我們設想一下,元英宗的改革大業如果可以堅持下去,元朝是否可以成功轉型為一個國祚長久的王朝?這個真的不好說。

元朝武士

故事的最後小編還要小小的打擊打擊“思密達”們。史載元英宗曾經有個想法,要把征東行省(也就是朝鮮半島上當時的高麗王朝)郡縣化,廢除掉征東行省,改作“三韓行省”,讓它跟元朝內地的行省一樣,然後讓中書省大臣討論。當時集賢大學士王約建議說:“高麗離京師四千里,土地貧瘠,百姓野蠻,跟中原不能變,萬一發生變亂,會損耗國力,還不如堅持祖宗舊制。”由此三韓行省最終沒有設立。高麗的國祚也得以延續,高麗人知道這個事情後,把王約的畫像帶回高麗,並為之立生祠,他們充滿感激的說:“王公是讓我們高麗沒有斷絕國祚的人啊!” 假設如果當時英宗同意了這個建議,高麗將行省化,接下來的明朝繼承元朝的政治財產,連遼遠的西藏都設立羈縻統治的明朝,會不會也把高麗變成自己疆域裡面的一個行省,我想,如果歷史按照這樣發展。今天的思密達們還好意思再說孔子也是韓國嗎?

他感歎了好久,然後對群臣說:“祖宗創業艱難,穿著服飾也是這麼的節儉,朕哪裡敢有一刻忘記祖宗創業的艱難啊!”英宗在柳林巡遊的時候,跟丞相拜住說:“最近地震頻發,風雨不調,是不是朕繼位以來做的事情有不對的地方?”拜住回答說:“地震自古都有,陛下自責是對的,但是都是臣等失職,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英宗說:“朕在位三年了,這麼可能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等趕緊和百官商議,如果有便民的措施,朕會馬上實行。”還有一次奉元行宮正殿和上都利用監庫發生火災,英宗命令撲滅。他跟群臣說:“世祖開始建宮室,一直存在。朕繼承皇位,就燒毀了,這是朕不能圖治的緣故。”

元朝君臣畫像

英宗執法非常嚴厲。他曾經勸誡群臣說:“卿等居高位,食國家厚祿,應當全力圖報。如果有貧乏的情況,朕毫不吝惜説明你們;如果有不法,則朕必定刑罰不赦。”八思吉思下獄,英宗對左右說:“律法,是祖宗所制定,非朕所能行私。八思吉思雖跟著朕很久了,現在有罪,也應該論罪如法。”

說了這麼多英宗的事蹟,相信各位看官也跟小編一樣得出了一個結論——元英宗碩德八剌是一代英主。但是如此一代英主為何卻被臣下所弑殺,導致了改革大業的半途而廢?好,讓我們繼續挖歷史的邊角,來尋找真相。

首先,英宗總體對臣下是比較嚴苛的。他臨朝之際,神態非常威嚴,大臣們都嚇得凜凜發抖,仿佛是面對著一尊凶神。英宗朝的大臣動輒就因為小事被處罰,這與他父親仁宗執政時候的寬仁政治又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種情況下,習慣了先朝寬縱政治的老臣,肯定內心也對新皇帝產生了深深的怨恨。

其次,前面講過英宗有虛心納諫的一面,但是他也有拒諫嗜殺的一面。監察禦史觀音保、鎖咬兒哈的迷失、成珪、李謙亨曾經因為勸諫英宗造壽安山佛寺,其中的觀音保、鎖咬兒哈的迷失被殺,成珪、李謙亨被杖責,並流放到荒涼的奴兒幹地。史稱“四禦史之獄”。再說一個例子,有一個藝人史騾兒被英宗恩寵,英宗又常常喝酒發脾氣,沒有敢勸諫的。一日,英宗在紫檀殿飲酒,命史騾兒弦而歌之。史騾兒說“殿前歡”的曲子應該有“酒神仙”之句。皇帝暴怒就讓人殺了他。事後酒醒,英宗問史騾兒在不在,才知道已經被自己所殺。他後悔的說:“史騾兒是用酒諷我也。”那麼英宗這種拒諫嗜殺跟前面我們講的善於納諫的表現,完全是判若兩人。答案在哪裡?讓我們翻看《元史》的英宗本紀有這樣一段記載“回回太醫進藥曰打裡牙,給鈔十五萬貫。”打裡牙是波斯語音寫翻譯過來就是“鴉片”!那麼我們所有的懷疑都可以指向英宗極有可能是服用了大量的鴉片。而長期大量服用也導致了他的性情大變,殘忍刻毒!

最後,英宗清除鐵木迭兒餘黨的行動讓鐵失為首的守舊派蒙古貴族發動了政變。按理說英宗要清除答己和鐵木迭兒餘黨,就應該除惡務盡,而不是留下最大的隱患——御史大夫鐵失。鐵木迭兒的兒子知院旺丹的被罷黜,又打草驚蛇,最終鐵失一夥利用暴戾性格的英宗改革所得罪的一大批貴族,發動了這次“南坡之變”,並最終弑君成功。

一代英主元英宗碩德八剌無愧於他廟號中的這個“英”字,可是卻最終沒有成為元朝的康熙,歷史真的很無奈。如果我們設想一下,元英宗的改革大業如果可以堅持下去,元朝是否可以成功轉型為一個國祚長久的王朝?這個真的不好說。

元朝武士

故事的最後小編還要小小的打擊打擊“思密達”們。史載元英宗曾經有個想法,要把征東行省(也就是朝鮮半島上當時的高麗王朝)郡縣化,廢除掉征東行省,改作“三韓行省”,讓它跟元朝內地的行省一樣,然後讓中書省大臣討論。當時集賢大學士王約建議說:“高麗離京師四千里,土地貧瘠,百姓野蠻,跟中原不能變,萬一發生變亂,會損耗國力,還不如堅持祖宗舊制。”由此三韓行省最終沒有設立。高麗的國祚也得以延續,高麗人知道這個事情後,把王約的畫像帶回高麗,並為之立生祠,他們充滿感激的說:“王公是讓我們高麗沒有斷絕國祚的人啊!” 假設如果當時英宗同意了這個建議,高麗將行省化,接下來的明朝繼承元朝的政治財產,連遼遠的西藏都設立羈縻統治的明朝,會不會也把高麗變成自己疆域裡面的一個行省,我想,如果歷史按照這樣發展。今天的思密達們還好意思再說孔子也是韓國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