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駿和Q7這麼一撞,鐵皮黨又開始扯淡了

【Man哥語】

這兩天不斷有小夥伴發消息給Man哥, 讓分析下這起事故。 這起事故讓很多人的誤區和錯覺又加深了, 鐵皮党們簡直high翻天了。

1.怎麼算贏?

這事故其實非常簡單, 就是一個奧迪Q7把一輛寶駿純電動E100給撞了。

碰撞的結果看起來是寶駿大獲全勝, 一輛近百萬的奧迪Q7哎, 竟然被撞的前臉都沒了。

以小勝大是所有人類最喜歡的故事。

只是先來看一致認為勝出的寶駿E100, 輪子也斷軸了, 好在A柱沒發生變形, 乘員的生存空間得到保障。

從上下兩張圖上能看出, 倆車的氣囊都彈出了, 上圖中奧迪Q7的駕駛室很完整, 連玻璃都沒有破裂。

當然, 從主觀上看, Q7的樣子有點慘。

從實際情況來看, Q7也就損了個前防撞梁、水箱, 車輛前部碰撞空間幾乎沒受到什麼太多壓縮。

修車費用那是少不了。

2.寶駿真贏了?

“寶駿贏了!”、“寶駿真結實”、“還是寶駿硬”:

這就是國內對汽車知識缺乏的明顯特徵,

看碰撞車損斷輸贏。

至於車上的人怎麼樣?Who care!

事故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看了事發監控就能發現, 這輛寶駿E100在左轉時沒有讓直行的Q7。

奧迪Q7呢, 也沒減速, 照直了就一頭撞上去了。

由於事發路段限速40Km/h, 碰撞發生時兩車速度並不快。 但還是把寶駿E100撞的原地轉了半圈。

這種時速的碰撞對Q7這種級別的車來說,也僅限於外部可見的這些車損。

碰撞發生後,奧迪Q7的發動機艙並未有什麼明顯的壓縮。

無論是Q7的駕駛側還是副駕駛側,都能看到前部碰撞緩衝區基本還沒發揮,碰撞就已經停止了,並且類似奧迪Q7這種級別的SUV都會在設計之初就考慮碰撞相容性,也就是在與小車碰撞時,如何通過優化車輛結構,吸收更多能量,降低對小車的傷害值。

寶駿E100的優劣

相反,類似寶駿E100這種車型,屬於微型車,與奧迪Q7相差了至少4個級別,跨級別的碰撞,要看大車碰撞相容性設計的好不好,對小車是否有針對性安全設計。

雖然寶駿E100這類車安全設計理念多半都參考了賓士Smart,然而國外有多項碰撞試驗表明,即便是宣傳非常安全的賓士Smart,在面對更高級別車型的高速碰撞時,也處於劣勢。

在高速碰撞中,E100這類微型車表現遠不如小型轎車來的好。

原因就在於,此類車就這麼大個尺寸,和正常尺寸的轎車比緩衝空間有限,車又不可能不計成本做特別硬,否則也會因碰撞時過大的G值傷到車上乘員。

Smart的被動安全設計是所有這級別車型模仿的物件

寶駿E100也沒有超越這個級別的能力,但是作為純電動車的好處在於,因為電機比發動機小多了,整車可佈局的空間更多。

另外這幾年安全技術進步,可以使用更多的超高強度和高強度鋼,並在Smart等車的基礎上優化安全結構設計,也能在事故中盡最大可能的降低車上人員傷害。

但這也是有限度的,類似寶駿E100這類純電動小車,碰撞標準執行的應該是歐標而不是按照E-NCAP或C-NCAP,這起事故幸運就幸運在發生在市區,該路段限速40Km/h,如果真的是Q7這個級別以更高速度與E100這類小車碰撞,後果會很是慘痛。

國外曾經做過類似碰撞測試,奧迪Q7與菲亞特500(小型車高於寶駿E100一個級別)高速碰撞,相差懸殊

上汽通用五菱針對此事作出了官方聲明:

對於本次事故的發生,我們也感到非常遺憾,並且第一時間對事故情況進行了瞭解。事故發生後,我們已經聯繫上了本次事故中駕駛寶駿E100的車主,並且已經由用車管家陪同車主至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

從目前瞭解到的現場情況來看,變形全部發生在寶駿E100前部,大部分碰撞能量已經被車身吸收,乘員艙內部並沒有發生變形,沒有對駕駛員造成二次傷害。駕駛員安全氣囊彈開,說明車輛的安全保護機制實際產生了作用。碰撞後,車門由車主從內部打開,沒有因為車門無法開啟影響救援。碰撞後,寶駿E100的主動防護機制生效,電池在碰撞瞬間斷開了高壓,目的在於保證車主不受潛在的高壓意外風險。並且,根據檢測情況,電池在碰撞前後各項參數正常,電池未受影響。

3.最重要的是,車上的人怎麼樣了?

事實上,從兩輛車的車損來看,奧迪Q7車主應該是啥事沒有,新聞報導也證實了這一點,車禍後Q7駕駛員打車就走了,打車就走了,打車就走了。

反觀“大獲全勝”、“真結實”的寶駿E100。。。據當地媒體報導,駕駛寶駿E100的女司機因在事故中受傷,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胸部一根肋骨骨折。

這就是最後的結果,寶駿E100駕駛員受傷送醫院了,“撞不過”寶駿的Q7駕駛員打車回家了。

這也是國內對汽車碰撞事故最大的誤區,總是以表面的車損斷定輸贏,非要分高下。

只在乎車輛財產損失,卻不在乎車上最重要的人身安全。

甚至連很多媒體也陷入這種誤區,誤導了更多人。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一定要小心駕駛,在預算可能的情況下,能買大車買輛大車。

謝絕30秒懂車以任何形式的抄襲,謝絕其它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訊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這種時速的碰撞對Q7這種級別的車來說,也僅限於外部可見的這些車損。

碰撞發生後,奧迪Q7的發動機艙並未有什麼明顯的壓縮。

無論是Q7的駕駛側還是副駕駛側,都能看到前部碰撞緩衝區基本還沒發揮,碰撞就已經停止了,並且類似奧迪Q7這種級別的SUV都會在設計之初就考慮碰撞相容性,也就是在與小車碰撞時,如何通過優化車輛結構,吸收更多能量,降低對小車的傷害值。

寶駿E100的優劣

相反,類似寶駿E100這種車型,屬於微型車,與奧迪Q7相差了至少4個級別,跨級別的碰撞,要看大車碰撞相容性設計的好不好,對小車是否有針對性安全設計。

雖然寶駿E100這類車安全設計理念多半都參考了賓士Smart,然而國外有多項碰撞試驗表明,即便是宣傳非常安全的賓士Smart,在面對更高級別車型的高速碰撞時,也處於劣勢。

在高速碰撞中,E100這類微型車表現遠不如小型轎車來的好。

原因就在於,此類車就這麼大個尺寸,和正常尺寸的轎車比緩衝空間有限,車又不可能不計成本做特別硬,否則也會因碰撞時過大的G值傷到車上乘員。

Smart的被動安全設計是所有這級別車型模仿的物件

寶駿E100也沒有超越這個級別的能力,但是作為純電動車的好處在於,因為電機比發動機小多了,整車可佈局的空間更多。

另外這幾年安全技術進步,可以使用更多的超高強度和高強度鋼,並在Smart等車的基礎上優化安全結構設計,也能在事故中盡最大可能的降低車上人員傷害。

但這也是有限度的,類似寶駿E100這類純電動小車,碰撞標準執行的應該是歐標而不是按照E-NCAP或C-NCAP,這起事故幸運就幸運在發生在市區,該路段限速40Km/h,如果真的是Q7這個級別以更高速度與E100這類小車碰撞,後果會很是慘痛。

國外曾經做過類似碰撞測試,奧迪Q7與菲亞特500(小型車高於寶駿E100一個級別)高速碰撞,相差懸殊

上汽通用五菱針對此事作出了官方聲明:

對於本次事故的發生,我們也感到非常遺憾,並且第一時間對事故情況進行了瞭解。事故發生後,我們已經聯繫上了本次事故中駕駛寶駿E100的車主,並且已經由用車管家陪同車主至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

從目前瞭解到的現場情況來看,變形全部發生在寶駿E100前部,大部分碰撞能量已經被車身吸收,乘員艙內部並沒有發生變形,沒有對駕駛員造成二次傷害。駕駛員安全氣囊彈開,說明車輛的安全保護機制實際產生了作用。碰撞後,車門由車主從內部打開,沒有因為車門無法開啟影響救援。碰撞後,寶駿E100的主動防護機制生效,電池在碰撞瞬間斷開了高壓,目的在於保證車主不受潛在的高壓意外風險。並且,根據檢測情況,電池在碰撞前後各項參數正常,電池未受影響。

3.最重要的是,車上的人怎麼樣了?

事實上,從兩輛車的車損來看,奧迪Q7車主應該是啥事沒有,新聞報導也證實了這一點,車禍後Q7駕駛員打車就走了,打車就走了,打車就走了。

反觀“大獲全勝”、“真結實”的寶駿E100。。。據當地媒體報導,駕駛寶駿E100的女司機因在事故中受傷,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胸部一根肋骨骨折。

這就是最後的結果,寶駿E100駕駛員受傷送醫院了,“撞不過”寶駿的Q7駕駛員打車回家了。

這也是國內對汽車碰撞事故最大的誤區,總是以表面的車損斷定輸贏,非要分高下。

只在乎車輛財產損失,卻不在乎車上最重要的人身安全。

甚至連很多媒體也陷入這種誤區,誤導了更多人。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一定要小心駕駛,在預算可能的情況下,能買大車買輛大車。

謝絕30秒懂車以任何形式的抄襲,謝絕其它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訊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