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帝王圖》,刻畫了兩漢、南北朝至隋代的帝王形象

《古帝王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漢昭烈帝劉弗陵

《歷代帝王圖》又稱《古帝王圖》, 刻畫了兩漢、南北朝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形象,

即: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倩、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 帝王圖像是古代繪畫中的重要題材, 它可以起到所謂“見善足以戒惡, 見惡足以思賢”的作用, 因而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這件作品中的每個形象都寓有褒貶, 而這一褒貶又是寓於每個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氣質之中的。 在表現帝王的形象時, 作者善於通過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嘴唇間流露出的神情, 來刻畫不同的個性、氣質, 以表達作者對前代帝王的作為和才能評價。

漢光武帝劉秀

這一畫卷共包含了十三個帝王的肖像:前漢昭文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劉備、吳主孫權、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情、陳宣帝頊、陳廢帝伯宗、陳後主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其中前六人距閻立本時代較遠, 後七人則較近。 陳叔寶及楊堅父子等人, 閻立本都有可能親自會見過,

字文邕雖是他的外祖父, 因去世較早, 恐未及見, 但對他的瞭解可能是較真實具體的。

魏文帝曹丕

閻立本成功地刻畫了帝王們的個人性格。 畫中不僅表現了畫家對他們的瞭解, 並且表現了畫家對於他們的評價。 閻立本是從擁護統一, 讚美穩固的政權的立場出發描寫這些帝王,

這一立場是符合初唐時期的社會發展和歷史要求的。 閻立本對於曹丕、司馬炎、宇文邕、楊堅等統一了天下, 或促成了統一的趨勢的帝王, 除了表現出他們的個人特點外, 也表現了他們共有的一種莊嚴氣概。 據過去史書的記載, 魏文帝曹丕是博聞強識, 才藝兼備的。 晉武帝司馬炎是深沉、有度量, 而完成了統一天下的事業。 北周武帝字文邕是粗野強梁, 沒有文化, 然而是很有策略、很有能力的人, 他從叔父手中奪回了政權, 進一步統一了整個北方。 隋文帝楊堅是一個有名的, 表面上平和, 而心中有計謀多猜忌的人。 畫面上的楊堅, 不僅表現了“體貌奇特, 儀錶絕人”, 而且以深沉的眼神、緊閉的雙唇,
顯示出“雄圖內斷、英謀外決”的性格, 這與楊廣的虛浮外貌、萎靡身軀形成對照, 隋煬帝楊廣, 據史書上說是美姿容, 很聰明, 但又浮誇、空想、好享受。 而陳叔寶是所謂亡國之君, 閻立本則處理成以油掩口的委瑣之態以表示對他的蔑視。 至於偏安江南的其他陳朝的帝王們就都缺少英雄氣概, 但江南的陳文帝陳蒨是一個建立基業的帝王, 陳頊是一個縱容政治敗壞而無辦法的帝王, 兩人也有顯著的不同。 由於歷史上的帝王們作為歷史發展的一個偶然性因素, 個人的行為在一定的範圍內是體現著歷史發展的, 而經他們之手所實現的統一與分裂、偏安等不同的政治情勢對於人民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閻立本對他們的描繪聯繫著他們在政治上的作為, 也就是通過了個人的性格刻劃而企圖實現概括廣闊生活的目的,這樣的創作是從人物肖像畫的最高要求出發的,它們有別于魏晉時“秀骨清像”的類型化表現,而使人物肖像畫達到一個新的水準。莫高窟初唐220窟維摩變中的帝王形象,和上述作品的繪製風格十分接近,一方面印證了《古帝王圖》的時代,同時也可通過相互比較來瞭解這一時期類似題材的肖像畫所採用的形式。

吳主孫權

閻立本力求描繪出帶有特徵性的細節以表現一定性格的一定精神狀態,例如曹丕的銳敏的挑釁式的目光,顯出十分精悍,有咄咄逼人的神氣。陳叔寶兩眼無神,軟弱鬆弛。楊堅頭部微頷,眼光向上平視,具有一種深沉有計謀的神情。

蜀主劉備

畫家所選擇的有特徵性的細節,主要的是在面部,特別是眼睛和嘴。眼睛除了天生的尖圓長寬等不同外,更顯然可以看出內心的心理狀態經常表現的不同,而筋肉因習慣性的動作而形成的特點,嘴部表情或用力,或放鬆,對這些部位都特別著力地加以刻劃。

晉武帝司馬炎

此外,如胡髭,因人而有軟硬、疏密的不同,頭身的姿勢和面部筋肉、骨骼、皮膚也顯然可以看出各人的差異。皮肉有松有緊,有硬有軟,有粗有細。字文邕的粗野和陳蒨的文雅,極其明顯地表現出面部筋肉的不同,幾乎能夠令人感覺到一個是白淨光細,一個是黑而粗糙。

陳宣帝陳頊

其他,如侍從有男,有女,服飾器物中有的跨劍,有的執如意,也都有烘托性格的作用。

陳文帝陳蒨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閻立本還保持了南北朝繪畫風格的若干殘餘,如相類似的長圓的頭型,侍從占較小的比例,姿態及表情也有僵硬的痕跡,衣褶的處理的規律化,人體比例不全正確等等,這一些都說明寫實的能力雖在長期的發展中得到了進步,而猶待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即使在主要的人物形象上,概念化的痕跡以及未能盡情描繪的生硬感覺也還是存在的。然而,技法上已大大發展了單線勾勒的表現能力,因描寫物件而使用不同的線紋,如眼、鼻、嘴、耳、臉的輪廓、衣耦,用了粗細不同的線描,並達到了表現體積感的目的。

陳廢帝陳宗伯

陳後主陳叔寶

《歷代帝王圖卷》的這一些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新水準,在古代繪畫史的發展上有著重要地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

此卷在繪製形式上,如畫面不依靠背景,人物的動作較為單一,以及主體人物高大而侍從矮小等,表現出當時繪畫的能力和技巧還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有待進一步發展。

隋文帝楊堅

這件作品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閻立本的創作,近年來也有研究者認為是初唐畫家郎余令所畫。《歷代名畫記》記載:“郎餘令有才名,工山水、古賢。為著作佐郎。撰自古帝王圖,按據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他的繪畫作品曾與薛稷畫鶴、賀知章草書並為時人所稱頌。

隋文帝楊廣

也就是通過了個人的性格刻劃而企圖實現概括廣闊生活的目的,這樣的創作是從人物肖像畫的最高要求出發的,它們有別于魏晉時“秀骨清像”的類型化表現,而使人物肖像畫達到一個新的水準。莫高窟初唐220窟維摩變中的帝王形象,和上述作品的繪製風格十分接近,一方面印證了《古帝王圖》的時代,同時也可通過相互比較來瞭解這一時期類似題材的肖像畫所採用的形式。

吳主孫權

閻立本力求描繪出帶有特徵性的細節以表現一定性格的一定精神狀態,例如曹丕的銳敏的挑釁式的目光,顯出十分精悍,有咄咄逼人的神氣。陳叔寶兩眼無神,軟弱鬆弛。楊堅頭部微頷,眼光向上平視,具有一種深沉有計謀的神情。

蜀主劉備

畫家所選擇的有特徵性的細節,主要的是在面部,特別是眼睛和嘴。眼睛除了天生的尖圓長寬等不同外,更顯然可以看出內心的心理狀態經常表現的不同,而筋肉因習慣性的動作而形成的特點,嘴部表情或用力,或放鬆,對這些部位都特別著力地加以刻劃。

晉武帝司馬炎

此外,如胡髭,因人而有軟硬、疏密的不同,頭身的姿勢和面部筋肉、骨骼、皮膚也顯然可以看出各人的差異。皮肉有松有緊,有硬有軟,有粗有細。字文邕的粗野和陳蒨的文雅,極其明顯地表現出面部筋肉的不同,幾乎能夠令人感覺到一個是白淨光細,一個是黑而粗糙。

陳宣帝陳頊

其他,如侍從有男,有女,服飾器物中有的跨劍,有的執如意,也都有烘托性格的作用。

陳文帝陳蒨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閻立本還保持了南北朝繪畫風格的若干殘餘,如相類似的長圓的頭型,侍從占較小的比例,姿態及表情也有僵硬的痕跡,衣褶的處理的規律化,人體比例不全正確等等,這一些都說明寫實的能力雖在長期的發展中得到了進步,而猶待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即使在主要的人物形象上,概念化的痕跡以及未能盡情描繪的生硬感覺也還是存在的。然而,技法上已大大發展了單線勾勒的表現能力,因描寫物件而使用不同的線紋,如眼、鼻、嘴、耳、臉的輪廓、衣耦,用了粗細不同的線描,並達到了表現體積感的目的。

陳廢帝陳宗伯

陳後主陳叔寶

《歷代帝王圖卷》的這一些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新水準,在古代繪畫史的發展上有著重要地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

此卷在繪製形式上,如畫面不依靠背景,人物的動作較為單一,以及主體人物高大而侍從矮小等,表現出當時繪畫的能力和技巧還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有待進一步發展。

隋文帝楊堅

這件作品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閻立本的創作,近年來也有研究者認為是初唐畫家郎余令所畫。《歷代名畫記》記載:“郎餘令有才名,工山水、古賢。為著作佐郎。撰自古帝王圖,按據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他的繪畫作品曾與薛稷畫鶴、賀知章草書並為時人所稱頌。

隋文帝楊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