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水電改造一定要橫平豎直嗎 聽行家怎麼分析

水電改造是家庭裝修工程的重中之重, 但因為很多業主對這方面瞭解不多、不夠專業, 因此特別容易被“忽悠”。 今天我們來聊聊水電改造走線的問題, 水電改造一定要橫平豎直嗎?

電線佈線的標準, 國家有明確的技術規範。

國家標準《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範》, 對此有以下規定:

16.3.3、暗線敷設必須配管。 當管線長度超過15m或有兩個直角彎時, 應增設拉線盒。

16.3.4、同一回路電線應穿入同一根管內, 但管內總根數不應超過8根, 電線總截面積(包括絕緣外皮)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

根據後款規定, 常用的4分PVC線管,

內空截面積約126平方毫米, 2.5平方的電線全截面積約8.97--10.41平方, 按9平方算, 允許一根管穿126*40%/9=5.6, 也就是說, 一根4分管完全可以穿5根2.5平方的電線。 這資料重要吧?

家裝工程中, 水電利潤佔據了相當比重, 不再是以前幾千元的概念了。 以建築面積150平米的住宅為例, 實踐中, 水電改造費用從1w出頭, 最高達到5w, 都不算罕見。

一、水電改造線路走向問題

這個費用與水電線管水管長度息息相關, 一般都是按線管或水管米數收費。 所以, 實踐中, 就有了“橫平豎直”和“最短距離”兩種基本走線方法。

1、水管走向問題

因為水管大多採用PPR管, 一般不允許彎曲, 接頭配件以直通、三通、直角、45度彎為主, 一般都是採用“橫平豎直”走法,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實踐中水管龍頭點數少, 走向也比較明確簡單, 很少有多走長度的現象, 所以一般可以放心。 當然, 適當採用45度彎頭, 還是可以有效減少長度的。

2、強電弱電線管走向問題

現在家裝暗線敷設基本採用PVC管。

看下圖。 如果分別需要從牆面上的底盒A1走線管到對面牆上的A2底盒, 從B1走線管到對面牆上的B2底盒。

那麼一般實踐中可能見到第1、第2、第3和另一張圖的第4種走法, 或者還有更加彎曲複雜的走法, 二萬五千光年長度走法。

二、水電改造線路一定要橫平豎直嗎

1、從技術規範分析

對比上面的電氣安裝技術規範檢查。 線管從牆面下到地面並沿地面走, 需要一個直角彎;再到對面上牆, 又有一個直角彎, 這兩個彎頭是必須的, 已經用完“16.3.3、暗線敷設必須配管。 當管線長度超過15m或有兩個直角彎時, 應增設拉線盒”裡面的兩個直角彎了, 中間再不允許有直角彎, 不然就要增加“拉線盒”, 即使採用弧度彎管,

本質也是直角彎, 不信回去問問你當年漂亮的小學數學老師?

拉線盒是什麼神器?就是底盒唄, 上面蓋個蓋板, 可以打開檢修拉線。 暗線敷設中間能加拉線盒不?不太可能吧?不然完工後地面和牆面到處是白蓋板哦, 誰受得了?

所以, 唯一符合“規範”的“規範做法”, 只有第1種“最短路線”走法, 其他走法都不符合“規範”。 其他走法直角彎達到了3個、4個或更多。

也就是說, 技術規範裡面, 已經對“橫平豎直”的第2、第3、第4種走法say no了!這是違規滴!別打著這才是規範的旗號了。

2、從方便維修分析

(1)日後確定管線位置

第1種走法,線管走向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兩個底盒垂直對應到地面,把兩點連起來,這根連線就是線管位置,非常準確。

第2、第3、第4種走法,除非你事先知道是怎麼走的,不然都有2種可能性,包括第4種,A1和B1也可以先向左邊走,形成另一種同類走法。

哪種走法方便日後確定隱蔽在地板下面的管線位置?不用多說了吧?

(2)日後電路維護

電路難免要維修、更換、增加電線,彎頭越少,長度越短,阻力總是越少,越容易拉得出來。如果一根4分線管中間的彎頭有四五個,裡面穿了3根4平方的電線,由於電線外套的塑膠與PVC線管之間,會有很大的摩擦力,如果不用拉線器,手拉基本上會拉不動,也就無法維護。如果採用第1種最短路線法,可以輕而易舉拉出來,進行更換、增加電線等維護。

(3)美觀和牆面打釘子問題

推崇“橫平豎直”的“技術派”。一個很大的理由就是這樣“整齊美觀”。尤其上面第4種走法,配合其他的管線,並排靠在一起,離牆根30cm範圍內,浩浩蕩蕩基友情,繞一圈,多漂亮啊。

不過,補槽隱蔽以後,怎麼看得出下面是否美觀?金睛火眼?嘿嘿,建議貼幾張標籤:裡面的線管都是“橫平豎直”走法,非常美觀,非一般山寨走線可比的。這樣就能體現它的非凡價值了。

牆面打釘子問題。首先,如果線管從地面上天花,一般都是垂直上去;插座開關到地面,也是垂直下來,按這個規則走,這個位置不難判斷。然後是相鄰兩個底盒牆面直拉的問題,也可以根據底盒位置,準確定位,打不了釘子。

現在的人經驗也豐富了,布管穿線完成以後,用相機把水電全部拍下來,錄下來‘刻個光碟放好。真要打釘子,不確定的地方,看一眼照片或錄影,就非常清楚了。最短距離嘛,就是底盒直拉而已,準確得沒法再準確了嘛。

再說了,“橫平豎直”就能很快確定裡面的線管走法?還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嘛。

誰會沒事整天往牆面釘子啊?要掛畫也大多掛在插座開關之上,那區域哪種走法都沒什麼線管水管好不好!

(4)鋪實木木地板的問題

這是對上面技術規範最大的挑戰了。

不過,地面找平以後,根據上面的走線特點,用墨線把走線準確彈出來就是了嘛,一勞永逸,以後維護木地板也看得見。入戶水管人家開發商不也彈線標示嚴禁打釘嘛,有多難?用處很大呢。橫平豎直也要彈線標示好不好?

牆面最短距離直拉降低牆面截面積,影響牆面強度的問題。

看看你的隱形地腳線。居然在牆的根部,把砂漿打掉,貼地腳線。地腳線可不是能受力的玩意哦,小心牆因此倒了!牆上橫向開槽或斜向開槽,還不是牆根呢,無非就是打掉了砂漿批蕩層多一點,影響有多大?會比隱形地腳線更大?

如果牆面兩個點實在相距太遠,走到地面再上來,也無妨吧,極少部位採用橫平豎直。很近的?算了,直接把手算了,這個社會基友情不丟臉。原則之下,也要靈活嘛。

(5)成本問題

應該頒給暗線敷設也這樣“橫平豎直”走線的發明者諾貝爾獎才行。本來可以點到點直拉的,要繞一大圈;本來可以穿牆而過到牆後房間的,偏偏要遵紀守法,繞到房門進去。

因為這個規則的大量應用,大大增加了水電材料的消耗量,刺激了社會生產和消費,極大拉動了經濟,寶貴的GDP啊!每年神州大地因此增加了多少百億的GDP啊,也感謝廣大業主。

因為橫平豎直,走線長度可以成倍甚至多倍地增加,配合一根線管少穿電線根數、增加線管,回路設施不合理,故意從遠在西伯利亞的配電箱直接拉線等寶典,本來1萬元可以完成的水電改造,增加到3萬元也就神不知,鬼不覺了。嘿嘿,既賺到了銀子,還為國家GDP,稅收作了大貢獻,功勞大大滴。

(6)電力損耗問題

初中物理常識告訴我們,導線都有一定的電阻,電流通過時,導線會發熱,消耗一定的電力。銅線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長度增加一倍,電阻也增加一倍,電線發熱量也增加一倍,因此浪費的電力也增加一倍。

家裝中,如果多花錢,能有更好的效果,更舒適的享受,也是值得的,畢竟這是消費行為,價值的體現。但這些水電潛規則、貓膩,除了增加電力損耗,增加維護難度,增加成本,增加浪費,基本上百害無一利。

水電改造應該如何走線,明白了嗎?

三、水電改造線路總結

對於水電裝修,合理的做法是電走地,水走頂,水管要橫平豎直,電線要兩點走最近距離。現在水電裝修出現較多問題的多是在電管的走線方法上。亂走線,也是房屋面積相同,水電裝修費用差距懸殊的主要原因。電管橫平豎直的走法看似漂亮,但是這線管最終是埋在地下的,走得再平直誰能看到?能看到的,只是流走的白花花的銀子。而且,橫平豎直走線,以後想更換電線就不用想了。只要出現兩個直角彎,電線就抽不動了。

---------------------------------------------------------------

食性五味:酸、甜、苦、辣、鹹。一隻精緻的餐碟,一頓可人的早餐,生活中從來不應該缺少美食。

除了食物本身滋味的美好,或許漂亮的外觀更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誰說裝修都是“硬”貨,來給生活更多美好吧。

最美裝修APP曬家活動:不負美食,不負時光。【懸賞徵集,好看的美食】通道已經開啟!

最美裝修APP,在曬家板塊曬出你的家居美食,就有可能獲得我們精心準備的禮物哦。

這裡有:精英設計師+實景案例+裝友曬家+裝修攻略+家居好物

歡迎關注!

2、從方便維修分析

(1)日後確定管線位置

第1種走法,線管走向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兩個底盒垂直對應到地面,把兩點連起來,這根連線就是線管位置,非常準確。

第2、第3、第4種走法,除非你事先知道是怎麼走的,不然都有2種可能性,包括第4種,A1和B1也可以先向左邊走,形成另一種同類走法。

哪種走法方便日後確定隱蔽在地板下面的管線位置?不用多說了吧?

(2)日後電路維護

電路難免要維修、更換、增加電線,彎頭越少,長度越短,阻力總是越少,越容易拉得出來。如果一根4分線管中間的彎頭有四五個,裡面穿了3根4平方的電線,由於電線外套的塑膠與PVC線管之間,會有很大的摩擦力,如果不用拉線器,手拉基本上會拉不動,也就無法維護。如果採用第1種最短路線法,可以輕而易舉拉出來,進行更換、增加電線等維護。

(3)美觀和牆面打釘子問題

推崇“橫平豎直”的“技術派”。一個很大的理由就是這樣“整齊美觀”。尤其上面第4種走法,配合其他的管線,並排靠在一起,離牆根30cm範圍內,浩浩蕩蕩基友情,繞一圈,多漂亮啊。

不過,補槽隱蔽以後,怎麼看得出下面是否美觀?金睛火眼?嘿嘿,建議貼幾張標籤:裡面的線管都是“橫平豎直”走法,非常美觀,非一般山寨走線可比的。這樣就能體現它的非凡價值了。

牆面打釘子問題。首先,如果線管從地面上天花,一般都是垂直上去;插座開關到地面,也是垂直下來,按這個規則走,這個位置不難判斷。然後是相鄰兩個底盒牆面直拉的問題,也可以根據底盒位置,準確定位,打不了釘子。

現在的人經驗也豐富了,布管穿線完成以後,用相機把水電全部拍下來,錄下來‘刻個光碟放好。真要打釘子,不確定的地方,看一眼照片或錄影,就非常清楚了。最短距離嘛,就是底盒直拉而已,準確得沒法再準確了嘛。

再說了,“橫平豎直”就能很快確定裡面的線管走法?還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嘛。

誰會沒事整天往牆面釘子啊?要掛畫也大多掛在插座開關之上,那區域哪種走法都沒什麼線管水管好不好!

(4)鋪實木木地板的問題

這是對上面技術規範最大的挑戰了。

不過,地面找平以後,根據上面的走線特點,用墨線把走線準確彈出來就是了嘛,一勞永逸,以後維護木地板也看得見。入戶水管人家開發商不也彈線標示嚴禁打釘嘛,有多難?用處很大呢。橫平豎直也要彈線標示好不好?

牆面最短距離直拉降低牆面截面積,影響牆面強度的問題。

看看你的隱形地腳線。居然在牆的根部,把砂漿打掉,貼地腳線。地腳線可不是能受力的玩意哦,小心牆因此倒了!牆上橫向開槽或斜向開槽,還不是牆根呢,無非就是打掉了砂漿批蕩層多一點,影響有多大?會比隱形地腳線更大?

如果牆面兩個點實在相距太遠,走到地面再上來,也無妨吧,極少部位採用橫平豎直。很近的?算了,直接把手算了,這個社會基友情不丟臉。原則之下,也要靈活嘛。

(5)成本問題

應該頒給暗線敷設也這樣“橫平豎直”走線的發明者諾貝爾獎才行。本來可以點到點直拉的,要繞一大圈;本來可以穿牆而過到牆後房間的,偏偏要遵紀守法,繞到房門進去。

因為這個規則的大量應用,大大增加了水電材料的消耗量,刺激了社會生產和消費,極大拉動了經濟,寶貴的GDP啊!每年神州大地因此增加了多少百億的GDP啊,也感謝廣大業主。

因為橫平豎直,走線長度可以成倍甚至多倍地增加,配合一根線管少穿電線根數、增加線管,回路設施不合理,故意從遠在西伯利亞的配電箱直接拉線等寶典,本來1萬元可以完成的水電改造,增加到3萬元也就神不知,鬼不覺了。嘿嘿,既賺到了銀子,還為國家GDP,稅收作了大貢獻,功勞大大滴。

(6)電力損耗問題

初中物理常識告訴我們,導線都有一定的電阻,電流通過時,導線會發熱,消耗一定的電力。銅線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長度增加一倍,電阻也增加一倍,電線發熱量也增加一倍,因此浪費的電力也增加一倍。

家裝中,如果多花錢,能有更好的效果,更舒適的享受,也是值得的,畢竟這是消費行為,價值的體現。但這些水電潛規則、貓膩,除了增加電力損耗,增加維護難度,增加成本,增加浪費,基本上百害無一利。

水電改造應該如何走線,明白了嗎?

三、水電改造線路總結

對於水電裝修,合理的做法是電走地,水走頂,水管要橫平豎直,電線要兩點走最近距離。現在水電裝修出現較多問題的多是在電管的走線方法上。亂走線,也是房屋面積相同,水電裝修費用差距懸殊的主要原因。電管橫平豎直的走法看似漂亮,但是這線管最終是埋在地下的,走得再平直誰能看到?能看到的,只是流走的白花花的銀子。而且,橫平豎直走線,以後想更換電線就不用想了。只要出現兩個直角彎,電線就抽不動了。

---------------------------------------------------------------

食性五味:酸、甜、苦、辣、鹹。一隻精緻的餐碟,一頓可人的早餐,生活中從來不應該缺少美食。

除了食物本身滋味的美好,或許漂亮的外觀更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誰說裝修都是“硬”貨,來給生活更多美好吧。

最美裝修APP曬家活動:不負美食,不負時光。【懸賞徵集,好看的美食】通道已經開啟!

最美裝修APP,在曬家板塊曬出你的家居美食,就有可能獲得我們精心準備的禮物哦。

這裡有:精英設計師+實景案例+裝友曬家+裝修攻略+家居好物

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