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格魯吉亞 在“恰恰”背後頑強生存

飽經戰亂之後, 擠在土耳其、伊朗和俄羅斯之間的外高加索——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終於都迎來了和平。 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 格魯吉亞和俄羅斯於2008 年8 月在停火協議上簽字。 因為之前的紛爭, 格魯吉亞人的生活格外不易, 雖然如今歸於寧靜, 卻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有人靠曾經的輝煌回憶度日, 有人日日用酒精買醉, 幸好也有人仍舊對生活充滿樂觀和希望。

第比利斯, 街頭的酒精愛好者們

在以色列遊蕩了20天后, 我看著地圖發愁:因為護照上有以色列簽證, 不能去伊朗, 也去不了黎巴嫩, 還能去哪兒?擠在土耳其、伊朗和俄羅斯之間的外高加索引起了我的注意, 經過對複雜的政治因素和繁瑣的出入境資訊的考量, 我最終選擇了前往格魯吉亞。

雖然同處於外加索這片彈丸之地, 但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的語言和宗教信仰都非常不同。

格魯吉亞語隸屬高加索語系, 亞美尼亞語是印歐語系中獨立的一支, 有自己獨立的文字體系, 亞塞拜然語則是接近土耳其語的突厥語;格魯吉亞人信仰東正教, 亞美尼亞人有自己獨立於基督教三大派之外的使徒教會, 亞塞拜然人則是伊斯蘭教什葉派。

第比利斯的市中心和現代大城市已無差異。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價格, 使格魯吉亞成為歐洲遊客青睞的熱門旅遊地。 不過, 格魯吉亞政府似乎沒什麼心思在中國推廣旅遊, 加上我到達的時間屬於當地的旅遊淡季, 在第比利斯很少看到中國人。

20世紀8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國人, 對第比利斯這個城市應該都不陌生, 中學時代就已經熟讀語文課本中那篇《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 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外高加索的常年動盪。

第比利斯新修的機場十分冷清, 一個航班過去沒多久便空無一人。 我遞上護照, 海關大叔揮揮手讓我去隔壁櫃檯辦簽證, 花了35美元, 護照上多了一個15天簽證, 我就出關了。

庫塔伊西擺脫計劃經濟後發展迅速。

機場旁新建的快軌站每天只發早晚兩班車, 我背著大包迷茫地站在街頭, 一個大叔過來搭訕, 我趕忙詢問去往市區的公車, 他往前一指:“喏, 就是這輛。 ”旁邊的計程車司機嫌他說了實話, 和他吵了起來, 大叔趕忙和我說這車不到市區,

要坐計程車。 鬼才相信, 我義無反顧地上了公車。

第比利斯是外高加索著名的古都, 就好比是高加索地區的耶路撒冷, 有格魯吉亞教堂、亞美尼亞名人公墓、伊斯蘭教的清真寺、俄羅斯劇院和土耳其浴室, 還有宏偉的史達林式建築, 以及近年興建的光怪陸離的後現代建築。 可惜的是, 當地開發的方式, 是將老建築直接拆除後, 原地建造新房。

作為外高加索三國中旅遊業開發程度最高的地方, 第比利斯以十足國際大都市的姿態, 展現著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 老城的核心區域遍佈酒吧、旅館, 而且還在不斷擴張。 我住的家庭旅館前面的街道上遍佈奢侈品名店, 鄰街又充斥著高檔咖啡館、義大利餐館、壽司店……身邊匆匆而過的高挑苗條的職業女性, 讓我恍惚是遊蕩在紐約街頭。

想看看不一樣的第比利斯,可以進入主街旁的小巷,穿梭半分鐘,就來到了一個與遊客區完全不同的世界。格魯吉亞人從中午就開始喝酒,他們喜歡在這裡的地下室飯館、廉價酒窖或者乾脆就在街頭暢飲。經常能看到一個老人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街頭,腳前擺著用可樂瓶或礦泉水瓶裝的自釀“恰恰”(格魯吉亞人用葡萄釀制的烈性白酒),幾個年輕人路過,停下腳步,用1拉裡買上一塑膠杯,迎著寒風邊聊邊喝,最後一仰脖幹掉杯子裡最後幾滴,搓搓手,以戰勝嚴寒的勝利者的姿態消失在街頭。

教堂前面,幾個穿著傳統服裝的老人在閒聊。

受夠了以色列的高物價,我覺得這裡處處是天堂。格魯吉亞拉裡(GEL)和人民幣的官方匯率大約是1:2.77(2016年11月),超市里的物品多是1-2拉裡,路邊酒吧的雞尾酒基本是8拉裡起。當晚,我和旅館裡除我之外僅有的客人—— 一位伊朗大叔一起去了Rustavelis大街的酒吧。酒吧裡有研究歷史的大學教授,有做生意的中年大哥,也有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從口袋裡擠出幾個拉裡,喝上幾杯廉價的恰恰。喝到盡興,有人送上一把鮮花給我,還放聲高歌,引得街上的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伴隨著歌聲,細細觀察這些格魯吉亞人,不難發現,他們經歷了歲月的洗刷,雖然不經意間流露出頹敗,卻還是不肯低下那孤傲的頭。

庫塔伊西,失去了“計畫”的人生

庫塔伊西歷史悠久,西元前兩千年左右就已經建立,8世紀末,這裡成為格魯吉亞西部的首都;1001年,又成為東西格魯吉亞統一後的首都,直到1122年第比利斯被大衛四世收復。蘇聯時代,庫塔伊西成為格魯吉亞第二工業中心,紡織廠、電子元件廠、重型汽車廠等地位舉足輕重。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工業體系瓦解,遭受嚴重打擊。

走在城中,不難想像以前的景象:因為發展工業,列隊的煙囪每天排出成噸的廢氣,使得整個城市籠罩在粉塵和霧氣中,給人一種浪漫的錯覺。在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中,人像是訓練有序的機器人,按照時間上班下班,按照計畫結婚生育,不用擔心效益,不用擔心盈虧,一切都在“老大哥”的掌控中,只要渾渾噩噩在時間中前行即可,直到有一天,一夜之間一切像幻影般破滅。

格魯吉亞人的夢想,在外人看來也許太過平淡,他們只想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國家,那裡的一切都普普通通,包括經濟、生活水準、工業發展、醫療和媒體。我想,這種“普通”可以理解為,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人們更傾向於回歸生活本身,再也不想有什麼改變世界格局的野心,人們淡去了對政治活動的熱情,無心參與大選和投票,認為政客全是騙子,他們只想安穩地過完一生。

大巴紮裡面售賣各類物品,是瞭解本地生活的好去處。

在街頭花園,可以看到幾個年輕人搬來巨大的音響,穿著大兩號的潮服,全然不顧周圍人的眼光,放著美國的hip-hop音樂大跳街舞;一旁身材發福的大媽擺出了自家用的體重計,前面一張白紙上用圓珠筆寫著:稱重,2拉裡。也許是因為和鄰居烏克蘭的關係還算好,街上隨處可見一種旅遊紀念品—— 一個半藍半黃的純棉布購物袋,上面的徽章寫著“Two Countries One Heart”,25拉裡一個,和當地物價相比,讓大部分遊客覺得貴得離譜。

市中心的大巴紮,和Gelati修道院、巴格拉特大教堂一起,名列這座城市的Top sight,其實它就是個熱鬧的大菜場,小販們出售當日新鮮的蔬菜、顏色有點可疑的肉製品、用磨碎的堅果做成固體香腸的零食。市場外面圍了一圈小店,裡面是昏黃的燈光和落滿了塵土的雜貨,每樣東西都顯得廉價、劣質且過時,仿佛20世紀90年代往來於中國和格魯吉亞的商人運來最後一批貨物後,這些日

梅斯蒂亞充滿外高加索風格的建築,色彩十分鮮豔。

60多歲的老太太Maga獨自經營著當地最便宜的旅館。正如普希金在高加索遊記中所寫:“格魯吉亞姑娘年輕時都美若天仙,可老了後卻都醜得駭人。”Maga身材早已發福,因為多年寡居,脾氣古怪暴躁,但記憶力出奇的好,能記住每個預訂房間的旅客的姓名、到達時間等,如果預訂之後又臨時改變時間,就等著check in 的時候遭受她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吧。

這個旅館的房間基本就是靠木板打個隔斷,吵、不隔音是最大的問題,但Maga會提供熱水、茶包和即溶咖啡給客人。顧客交過房錢,Maga會帶著他們四處參觀並講解,這時候她的語氣會稍有緩和,但通常她冷冰冰的面孔和裝作聽不懂英語的神態總會嚇退一些客人,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旅館的預訂頁面上全是負面評價。

格魯吉亞的鄉間風光呈現出不同的美麗。

Maga原本是一名家庭婦女,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的工業體系徹底崩潰,大批工人失業,她丈夫也未能倖免。家裡沒有水電,冬天沒有供暖,大部分人靠著自己的果園和海外打工的親友,日子才勉強挨下去。

丈夫去世後,Maga和女兒每天靠政府救濟的一點土豆和麵包度日,後來她求助於其實都算不上親戚的親戚,拼了命把女兒送去美國。女兒打工有了一些積蓄,Maga以探親的名義去了一趟美國,發現美國人隨隨便便就可以用自己的房子開個旅館賺錢。她回國的時候,恰逢薩卡什維利上臺,在庫塔伊西郊外的Gelati修道院宣誓就任格魯吉亞總統,宣佈庫塔伊西成為第二首都,並將議會及政府部分部門遷到這裡。Maga看准庫塔伊西日後主要發展服務業和旅遊業,於是騰出了自己的房子,買了幾個上下鋪,打了隔斷,搞了兩個單人間,這個能在Google Map上搜到的家庭旅館就這麼開業了。Maga的經營理念是:這裡已經足夠便宜,所以不要提其他過分的要求,不要老在旅館待著用廁所和廚房,如果不滿意大可以搬走。

雖然網頁上寫滿了對旅館不滿的評價,但是因為每晚的住宿費僅有13拉裡,客人仍舊絡繹不絕。Maga每天都十分疲倦,抱怨整夜失眠,不停地跟遊客要煙,從中午就要一杯一杯地開始喝恰恰。

前往第比利斯北部山區欣賞白雪皚皚的壯美景色。

也許Maga是很多格魯吉亞人的一個代表,因為經濟崩潰而不得不自尋出路,但是災難過後,他們努力活了下來。日子循環往復,他們又和祖輩們一樣了:中年人或是慵懶地坐在廉價咖啡館花掉最後一個拉裡,或是聚集在麵包店前談論感興趣的女人;年輕人則靠打架、吹牛、遊戲度日,偶爾也為前途焦慮一下。

街上疾馳著從歐洲買回來的老款二手賓士車,車主對早已撞沒了的保險杠毫不在乎;超市里,2升裝的啤酒、紅酒可以隨時用來買醉……你可以說他們滿不在乎,也可以說他們盲目樂觀,或許,撕去了別人硬給他們計畫好的人生,是生活給予他們最寶貴的饋贈。

梅斯蒂亞,大興土木的“歐式小鎮”

梅斯蒂亞距離第比利斯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公里,但由於地處深山峽谷之中,路途艱險,開車要十個多小時。也正因為如此,每當政局不穩、社會動盪時,這個旅遊天堂就會不幸成為各路土匪、強盜的避風港。

熱情好客的格魯吉亞人歡迎遊客的到來。

梅斯蒂亞位於一片山谷之中,兩側都被雪山包圍。小鎮各處矗立著幾十座中世紀留存至今的碉樓,過去這是每個家族躲避部落征戰或血親仇殺的地方,如今這些聳立千年不倒的建築讓小鎮躋身《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剛經歷了一番大規模改造,鎮長的目的似乎是想把這裡打造成歐洲小鎮的樣子,路邊土黃色的居民小樓都是歐式風格,我立馬聯想到了北京東邊某大型購物商場,仿佛我不是走在梅斯蒂亞,而是漫步在購物街上。雖然現在正值旅遊淡季,但並不妨礙全鎮人民都做好了旺季接待遊客的準備,家庭旅館星羅棋佈,酒吧的牌子和霓虹燈也豎了起來。

我離開主街,往山上走去,正在融雪的鄉村小道上,牛群站在路中間,睜大眼睛看著我這個陌生人,不一會兒誰家的母豬又攔住了我的去路。

去旅遊中心諮詢得知,可以先花30 個拉裡坐計程車去到8 公里外的纜車站,然後坐纜車上山,就可以俯瞰全鎮,據說景色“美得不可思議”。我正發愁找不到計程車,一個賣菜大哥自告奮勇當起了臨時司機,拉著我和一車的黃瓜、番茄、洋蔥上了山。等我俯瞰完“格魯吉亞小瑞士”的無敵風光,和歐洲滑雪愛好者打了招呼,下到纜車站,發現這位大哥和他精明的媳婦早就打開車門,就地做起了蔬菜生意。

本地出名的麵食阿紮爾,搭配熱湯非常美味。

在第比利斯的古堡遊蕩的時候,我就在路邊小旅館放置的小盒子裡發現了梅斯蒂亞家庭旅館的廣告,單人間15 拉裡,再加15 拉裡可以包兩頓飯,並且承諾絕不重樣。小鎮本身住宿的選擇很多,因為碉樓的緣故,因此家家戶戶都投入了旅遊生意中。但因為是家庭旅館,所以條件還是有限,但起碼的房間整潔、飯菜可口還是可以滿足的。Roza 家的旅館常年在LP 旅遊指南上排名第一,於是外國遊客蜂擁而至。每當路上有大叔和我搭訕,問我住在哪裡的時候,都會抱怨:“不知道Roza 用了什麼魔法,讓遊客全都去了她家,所有的人都住她家!真該死!算了,來我家喝一杯再去Roza 家吧。”

從小鎮到巴統需要回到祖格迪迪轉車。巴統有美麗的黑海可以觀賞,夏天的時候和來此度假的本國人一起在海灘休閒。也可以通過巴統過境到土耳其,繼續旅行。

黃昏時分,我在巴統市坐上大巴前往土耳其東部的時候,車上已經是土耳其人的天下了,他們抱怨格魯吉亞人太不可理喻:他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喝恰恰,他們在所有地方都吸煙,他們超市賣2 升裝的啤酒和紅酒……但是當大巴把格魯吉亞甩在身後的時候,我開始懷念那濃烈的恰恰,那壯美的雪山,那俄式的熱情好客,那雄壯的高加索山脈……

讓我恍惚是遊蕩在紐約街頭。

想看看不一樣的第比利斯,可以進入主街旁的小巷,穿梭半分鐘,就來到了一個與遊客區完全不同的世界。格魯吉亞人從中午就開始喝酒,他們喜歡在這裡的地下室飯館、廉價酒窖或者乾脆就在街頭暢飲。經常能看到一個老人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街頭,腳前擺著用可樂瓶或礦泉水瓶裝的自釀“恰恰”(格魯吉亞人用葡萄釀制的烈性白酒),幾個年輕人路過,停下腳步,用1拉裡買上一塑膠杯,迎著寒風邊聊邊喝,最後一仰脖幹掉杯子裡最後幾滴,搓搓手,以戰勝嚴寒的勝利者的姿態消失在街頭。

教堂前面,幾個穿著傳統服裝的老人在閒聊。

受夠了以色列的高物價,我覺得這裡處處是天堂。格魯吉亞拉裡(GEL)和人民幣的官方匯率大約是1:2.77(2016年11月),超市里的物品多是1-2拉裡,路邊酒吧的雞尾酒基本是8拉裡起。當晚,我和旅館裡除我之外僅有的客人—— 一位伊朗大叔一起去了Rustavelis大街的酒吧。酒吧裡有研究歷史的大學教授,有做生意的中年大哥,也有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從口袋裡擠出幾個拉裡,喝上幾杯廉價的恰恰。喝到盡興,有人送上一把鮮花給我,還放聲高歌,引得街上的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伴隨著歌聲,細細觀察這些格魯吉亞人,不難發現,他們經歷了歲月的洗刷,雖然不經意間流露出頹敗,卻還是不肯低下那孤傲的頭。

庫塔伊西,失去了“計畫”的人生

庫塔伊西歷史悠久,西元前兩千年左右就已經建立,8世紀末,這裡成為格魯吉亞西部的首都;1001年,又成為東西格魯吉亞統一後的首都,直到1122年第比利斯被大衛四世收復。蘇聯時代,庫塔伊西成為格魯吉亞第二工業中心,紡織廠、電子元件廠、重型汽車廠等地位舉足輕重。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工業體系瓦解,遭受嚴重打擊。

走在城中,不難想像以前的景象:因為發展工業,列隊的煙囪每天排出成噸的廢氣,使得整個城市籠罩在粉塵和霧氣中,給人一種浪漫的錯覺。在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中,人像是訓練有序的機器人,按照時間上班下班,按照計畫結婚生育,不用擔心效益,不用擔心盈虧,一切都在“老大哥”的掌控中,只要渾渾噩噩在時間中前行即可,直到有一天,一夜之間一切像幻影般破滅。

格魯吉亞人的夢想,在外人看來也許太過平淡,他們只想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國家,那裡的一切都普普通通,包括經濟、生活水準、工業發展、醫療和媒體。我想,這種“普通”可以理解為,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人們更傾向於回歸生活本身,再也不想有什麼改變世界格局的野心,人們淡去了對政治活動的熱情,無心參與大選和投票,認為政客全是騙子,他們只想安穩地過完一生。

大巴紮裡面售賣各類物品,是瞭解本地生活的好去處。

在街頭花園,可以看到幾個年輕人搬來巨大的音響,穿著大兩號的潮服,全然不顧周圍人的眼光,放著美國的hip-hop音樂大跳街舞;一旁身材發福的大媽擺出了自家用的體重計,前面一張白紙上用圓珠筆寫著:稱重,2拉裡。也許是因為和鄰居烏克蘭的關係還算好,街上隨處可見一種旅遊紀念品—— 一個半藍半黃的純棉布購物袋,上面的徽章寫著“Two Countries One Heart”,25拉裡一個,和當地物價相比,讓大部分遊客覺得貴得離譜。

市中心的大巴紮,和Gelati修道院、巴格拉特大教堂一起,名列這座城市的Top sight,其實它就是個熱鬧的大菜場,小販們出售當日新鮮的蔬菜、顏色有點可疑的肉製品、用磨碎的堅果做成固體香腸的零食。市場外面圍了一圈小店,裡面是昏黃的燈光和落滿了塵土的雜貨,每樣東西都顯得廉價、劣質且過時,仿佛20世紀90年代往來於中國和格魯吉亞的商人運來最後一批貨物後,這些日

梅斯蒂亞充滿外高加索風格的建築,色彩十分鮮豔。

60多歲的老太太Maga獨自經營著當地最便宜的旅館。正如普希金在高加索遊記中所寫:“格魯吉亞姑娘年輕時都美若天仙,可老了後卻都醜得駭人。”Maga身材早已發福,因為多年寡居,脾氣古怪暴躁,但記憶力出奇的好,能記住每個預訂房間的旅客的姓名、到達時間等,如果預訂之後又臨時改變時間,就等著check in 的時候遭受她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吧。

這個旅館的房間基本就是靠木板打個隔斷,吵、不隔音是最大的問題,但Maga會提供熱水、茶包和即溶咖啡給客人。顧客交過房錢,Maga會帶著他們四處參觀並講解,這時候她的語氣會稍有緩和,但通常她冷冰冰的面孔和裝作聽不懂英語的神態總會嚇退一些客人,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旅館的預訂頁面上全是負面評價。

格魯吉亞的鄉間風光呈現出不同的美麗。

Maga原本是一名家庭婦女,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的工業體系徹底崩潰,大批工人失業,她丈夫也未能倖免。家裡沒有水電,冬天沒有供暖,大部分人靠著自己的果園和海外打工的親友,日子才勉強挨下去。

丈夫去世後,Maga和女兒每天靠政府救濟的一點土豆和麵包度日,後來她求助於其實都算不上親戚的親戚,拼了命把女兒送去美國。女兒打工有了一些積蓄,Maga以探親的名義去了一趟美國,發現美國人隨隨便便就可以用自己的房子開個旅館賺錢。她回國的時候,恰逢薩卡什維利上臺,在庫塔伊西郊外的Gelati修道院宣誓就任格魯吉亞總統,宣佈庫塔伊西成為第二首都,並將議會及政府部分部門遷到這裡。Maga看准庫塔伊西日後主要發展服務業和旅遊業,於是騰出了自己的房子,買了幾個上下鋪,打了隔斷,搞了兩個單人間,這個能在Google Map上搜到的家庭旅館就這麼開業了。Maga的經營理念是:這裡已經足夠便宜,所以不要提其他過分的要求,不要老在旅館待著用廁所和廚房,如果不滿意大可以搬走。

雖然網頁上寫滿了對旅館不滿的評價,但是因為每晚的住宿費僅有13拉裡,客人仍舊絡繹不絕。Maga每天都十分疲倦,抱怨整夜失眠,不停地跟遊客要煙,從中午就要一杯一杯地開始喝恰恰。

前往第比利斯北部山區欣賞白雪皚皚的壯美景色。

也許Maga是很多格魯吉亞人的一個代表,因為經濟崩潰而不得不自尋出路,但是災難過後,他們努力活了下來。日子循環往復,他們又和祖輩們一樣了:中年人或是慵懶地坐在廉價咖啡館花掉最後一個拉裡,或是聚集在麵包店前談論感興趣的女人;年輕人則靠打架、吹牛、遊戲度日,偶爾也為前途焦慮一下。

街上疾馳著從歐洲買回來的老款二手賓士車,車主對早已撞沒了的保險杠毫不在乎;超市里,2升裝的啤酒、紅酒可以隨時用來買醉……你可以說他們滿不在乎,也可以說他們盲目樂觀,或許,撕去了別人硬給他們計畫好的人生,是生活給予他們最寶貴的饋贈。

梅斯蒂亞,大興土木的“歐式小鎮”

梅斯蒂亞距離第比利斯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公里,但由於地處深山峽谷之中,路途艱險,開車要十個多小時。也正因為如此,每當政局不穩、社會動盪時,這個旅遊天堂就會不幸成為各路土匪、強盜的避風港。

熱情好客的格魯吉亞人歡迎遊客的到來。

梅斯蒂亞位於一片山谷之中,兩側都被雪山包圍。小鎮各處矗立著幾十座中世紀留存至今的碉樓,過去這是每個家族躲避部落征戰或血親仇殺的地方,如今這些聳立千年不倒的建築讓小鎮躋身《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剛經歷了一番大規模改造,鎮長的目的似乎是想把這裡打造成歐洲小鎮的樣子,路邊土黃色的居民小樓都是歐式風格,我立馬聯想到了北京東邊某大型購物商場,仿佛我不是走在梅斯蒂亞,而是漫步在購物街上。雖然現在正值旅遊淡季,但並不妨礙全鎮人民都做好了旺季接待遊客的準備,家庭旅館星羅棋佈,酒吧的牌子和霓虹燈也豎了起來。

我離開主街,往山上走去,正在融雪的鄉村小道上,牛群站在路中間,睜大眼睛看著我這個陌生人,不一會兒誰家的母豬又攔住了我的去路。

去旅遊中心諮詢得知,可以先花30 個拉裡坐計程車去到8 公里外的纜車站,然後坐纜車上山,就可以俯瞰全鎮,據說景色“美得不可思議”。我正發愁找不到計程車,一個賣菜大哥自告奮勇當起了臨時司機,拉著我和一車的黃瓜、番茄、洋蔥上了山。等我俯瞰完“格魯吉亞小瑞士”的無敵風光,和歐洲滑雪愛好者打了招呼,下到纜車站,發現這位大哥和他精明的媳婦早就打開車門,就地做起了蔬菜生意。

本地出名的麵食阿紮爾,搭配熱湯非常美味。

在第比利斯的古堡遊蕩的時候,我就在路邊小旅館放置的小盒子裡發現了梅斯蒂亞家庭旅館的廣告,單人間15 拉裡,再加15 拉裡可以包兩頓飯,並且承諾絕不重樣。小鎮本身住宿的選擇很多,因為碉樓的緣故,因此家家戶戶都投入了旅遊生意中。但因為是家庭旅館,所以條件還是有限,但起碼的房間整潔、飯菜可口還是可以滿足的。Roza 家的旅館常年在LP 旅遊指南上排名第一,於是外國遊客蜂擁而至。每當路上有大叔和我搭訕,問我住在哪裡的時候,都會抱怨:“不知道Roza 用了什麼魔法,讓遊客全都去了她家,所有的人都住她家!真該死!算了,來我家喝一杯再去Roza 家吧。”

從小鎮到巴統需要回到祖格迪迪轉車。巴統有美麗的黑海可以觀賞,夏天的時候和來此度假的本國人一起在海灘休閒。也可以通過巴統過境到土耳其,繼續旅行。

黃昏時分,我在巴統市坐上大巴前往土耳其東部的時候,車上已經是土耳其人的天下了,他們抱怨格魯吉亞人太不可理喻:他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喝恰恰,他們在所有地方都吸煙,他們超市賣2 升裝的啤酒和紅酒……但是當大巴把格魯吉亞甩在身後的時候,我開始懷念那濃烈的恰恰,那壯美的雪山,那俄式的熱情好客,那雄壯的高加索山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