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今年要建這麼多學校!你家變學區房了嗎?

日前, 全市16個區區長先後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 通過回應百姓關注的熱點議題, 暢談區域發展亮點, 介紹民生改善舉措。 教育始終是咱天津人特別關注的熱點問題, 今天, 廣播君就帶您來關注一下, 在咱們的家門口, 有哪些新建或改擴建的學校, 優質教育資源是不是離您更近了?您家有沒有變成學區房呢?

濱海新區

日前, 濱海新區區長張勇在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時,

針對市民關注“濱海新區新增教育資源、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配套服務”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濱海新區今年將繼續實施教育民生工程項目, 建成天津師大附屬學校、大港第12小學, 塘沽河北西路小學、塘沽黃圈小學等4所學校和大港竇莊子幼稚園等4所幼稚園, 啟動天津實驗中學海港城學校、南開生態城小學、開發區東壹區九年一貫制學校、大港晨暉北裡幼稚園等4所學校和幼稚園的前期工作, 推動40所學校通過現代化達標市級評估驗收。 扶持民辦幼稚園發展, 提高民辦幼稚園比例。 規劃建設高教園區, 積極引進首都高等教育資源落戶。 落實京籍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和招生政策, 在部分重點學校開辦北京班。

回顧2017年濱海新區《政府工作報告》, 其中提出:

開工建設天津實驗中學海港城學校

建成天津師大濱海附屬學校等5所中小學幼稚園

推動40所學校通過現代化達標市級評估驗收

實驗中學濱海海港城學校

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海港城學校選址在天津港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旁的航運六道與航運西道交口南側,

24個教學班規模。 該校預計2017年開工, 2019年上半年建成, 建成後, 將與此前落戶的天津市實驗小學濱海學校首次採取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 惠及周邊萬科海港城、中交啟航嘉園、合生君景灣以及聯發第五街(盛合園)等社區的居民。

天津師範大學濱海附屬學校

天津師範大學濱海附屬學校位於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響螺灣南部區, 南鄰天津大道, 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含小學部和初中部, 共設置48個班(小學24個班, 初中24個班), 招生規模約2800人, 預計年底主體封頂, 2018年年初投用。

此外, 世界頂尖的藝術院校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與天津音樂學院合作, 將在濱海新區于家堡建立天津茱莉亞研究院。 今年春天, 天津茱莉亞研究院將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 2018年9月將正式開學, 面向全球招收120名碩士, 讓更多有藝術夢想的人可以在濱海新區接受世界級的藝術薰陶。

和平區

2017年, 和平區將推進這些中小學項目——

2017年和平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啟動中心小學大陸橡膠廠校區建設

啟動岳陽道小學漢陽道校區建設

推進耀華小學改擴建項目

完成萬全小學興安路校區改擴建工程

第八幼稚園

位於榮吉大街20號的原同文俱樂部,日前完成了“華麗變身”,成為和平區第八幼稚園的新校舍。

和平八幼新址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並新增了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地,在原先6個教學班的基礎上,新增了5個教學班,新增學位125個,預計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萬全小學興安路校區

校區位于興安路與榮吉大街交口(現興安路小學及和平區第八幼稚園內),占地約8000平方米,投資1.5億元。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將有效緩解學位緊張問題。

耀華小學改擴建項目

耀華小學改擴建專案擬對現有建築物全部拆除,並在原址上新建一座教學綜合樓。項目建成後,可容納在校生1440人,擬建36個教學班,每班40人,基本滿足學校的辦學需求。總投資額1.4億元。

此外,今年和平區小升初招生政策沒有變化。繼續實行先民辦、後國辦的招生順序。民辦學校自主招生,公辦初中實行劃片就近免試入學,結合志願隨機派位。

今年民辦初中招生總計畫22個班,約900人。報考民辦初中的學生在所在小學填報志願,每個學生限報一所學校,參加民辦學校自行組織的面談。學校把學生面談表現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擇優錄取。其中,綜合素質評價由小學根據在校表現進行綜合評定;民辦初中提前制定本校的面談方案,報教育局中學科備案,並由小學通知到報名的學生。面談允許採取人機對話、結構化面談、自我展示等形式,但不允許採取動筆考試的方式。教育局將專門組織人員對民辦初中的招生全過程進行監督。

河北區

2017年河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推進新開小學、四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

啟動中醫二附院規劃學校

啟動河北八幼異地重建等項目建設

新開小學

按照規劃,新開中學與新開小學合併,由新開小學獨立使用。由於校舍存在部分危房,需要拆除進行改擴建。項目2017年3月開工,預計2018年9月竣工。

四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

按照“十三五”河北區教育佈局規劃建設方案,改擴建後的四十八中學校區與昆一小學金鐘校區合併。目前,四十八中學校區正在進行改擴建工程,工程完工後,劃歸昆一小學使用,擴大該地區優質小學教育資源。

中醫二附院規劃學校

為配合中醫第二附屬醫院的建設,經市、區領導研究,擬將河北區教育局所屬原鐵三院正華學校劃歸天津市聾人學校使用,聾人學校增產道校區劃歸中醫二附院,原中醫二附院劃歸為教育用地,用於建設中學。

河北八幼異地重建

根據“十三五”河北區教育佈局規劃建設方案,為提升擴大該地區學前教育資源,擬將原四十八中學南校區進行改擴建,重建河北八幼,以改善該園的辦園環境。

河西區

為了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緊張,近年來,河西區新開發建設了多所幼稚園,今年學前教育學位數增加了1400個。其中,河西四幼分園(越秀路街)、河西六幼分園(郁江道)、河西八幼分園(隆昌路)已經具備條件,今年可以進行招生。河西十一幼分園(小海地)還在建設中,河西一幼分園(仁湖裡社區附近)主體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今年能否招生還未確定,將持續跟蹤建設進度。

2017年河西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小學投入使用

第四中學遷址擴建工程竣工

啟動北師大天津附中附屬小學新建項目

加快推進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早教中心改擴建工程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小學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教育資源涵蓋幼稚園、小學、中學。目前河西區教育局對建設完工的小學建設專案已經形成接收工作方案:該小學命名為河西區梅苑小學,將以河西區中心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模式,引入中心小學的管理團隊及教師團隊,按照工作進度安排2017年該小學將根據招生政策要求如期招生9月如期開學。

北師大天津附中附屬小學

河西區正籌建北京師範大學天津附中附屬小學,目前該學校建設正在進行前期征地階段。

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

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是一所六年制義務教育四軌制國辦校,占地約18.5畝,建築面積7800餘平方米。這次改擴建是為了解決本學區片的教室不足問題,不會擴大招生範圍。

四中改擴建

第四中學新址項目選址于河西區尖山八大裡地區金星裡地塊。四中遷址後,位於隆昌路與愛國道交口的四中校址的藝體館將改建為河西八幼,擴充八幼辦學的資源,增加225個學位數,緩解了南樓、友誼路、廣東路一帶居民入園難的問題。

此外,據河西區教育局學前科科長李玉珍介紹,今年河西區的幼稚園招生將於4月份啟動,屆時會在各個幼稚園門口明顯位置上公佈招生諮詢電話。目前,河西區的招生工作仍在進行積極研究和籌備過程中,聽眾如果需要具體瞭解招生具體方式方法,也可在4月初撥打河西區教育局電話進行具體溝通諮詢:28331216。

河東區

2017年河東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推進第二十八中學、互助道小學改擴建專案

確保翰瀾苑小學、雅仕蘭庭配套幼稚園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中學改擴建

天津市河東區第二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項目新建建築面積97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為94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投資額為4260萬元。

翰瀾苑小學

翰瀾苑配套小學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投資額約為5000萬。目前,該小學外簷裝修基本完成,室內裝修已開工建設,預計3月底完工。室內外設施建設(包括上下水、電、網路等)待審批手續完成後,立即進行施工,力爭5月份施工完成。

南開區

南開區區長馮衛華在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時透露,針對南開區西區教育偏弱的現實情況,南開區今年進一步加大對西區的教育投入,實施第43中學改擴建專案,擴建後總建築面積達到23700多平方米;實施師大南開附中擴建專案,擴建後總建築面積達14300多平方米,達到48個教學班規模;加快天拖住宅配套幼稚園專案建設,做好瑞麗園小學接收。

未來,南開區還將在西區新建天大附中等一批中小學、幼稚園,推進優質學校在西部片區的複製推廣,形成與區域經濟、社會、人口及空間發展相匹配的教育結構體系。

2017年南開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43中學和少年宮擴建專案建設

師大附中、五馬路小學和中營小學分校投入使用

四十三中學

第四十三中學擴建工程位於南開區黃河道,四十三中學原為天津市第七十四中學,位於天津市南開區黃河道與咸陽路交口處,後更名為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學。

天津師大附中

2014年,在南大附中、天大附中的基礎上,南開區以天津師範大學為依託,將六十六中學建成“天津師範大學南開附屬中學”,並與南大附中、天大附中共同組建高校附中聯合體,提升辦學水準。2015年9月,六十六中學正式更名“天津師範大學南開附屬中學”。

五馬路小學分校

南開區政府2015年重點工作中提出,要對南開區五馬路小學進行改擴建,擴建工程位於五馬路小學南豐路校區。

天津大學附屬中學

(天拖項目配套中學)

天津大學附屬中學專案位址:東至歲豐路。西至簡陽路,南至中南道,北至保陽道。該項目建成48個教學班完全中學,聯合天拖配套幼稚園、瑞麗園小學共同完善天拖及周邊地區教育資源佈局。

紅橋區

2017年紅橋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和苑、雙環、紅鹹裡等地區配套中小學、幼稚園建設

實施八十中學、五十一中校區整合及提升改造工程

東麗區

2017年東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建成華僑城幼稚園等8所學校和幼稚園

啟動金鐘街完中校等13所學校和幼稚園建設

解決好東麗湖區域入學難問題

西青區

今年,西青區將啟動精武小學、張家窩鎮第二小學、中北鎮星光路小學、萬科東第幼稚園等建設,繼續推動王穩莊中學、當城中學、付村中學和中北中學建設。同時,西青區在賽達新城還規劃了一所高中,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回顧2017年西青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推進當城中學、中北中學、王穩莊中學、付村中學和開放大學建設

津南區

回顧2017年津南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推進新家園中學、小站實驗中學、葛沽三中、北閘口四小建設

津南新城配套幼稚園投入使用

北辰區

近兩年,北辰區在提高辦學品質上還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充分發揮區內高校資源優勢,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去年,北辰區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將雙口小學改成河北工業大學附屬小學,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和辦學品質。下一步,北辰區將比照這個模式,加強與天津商業大學、天津職業大學等駐區高校的務實合作,辦好高校的附屬中小學。

二是充分發揮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一步,北辰區要籌建華辰、實驗和普育三個教育集團,採取建立分校、分設校區、合作辦學等方式,推進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打造更多的教育品牌,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回顧2017年北辰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翻建北倉幼稚園

接收澤天下等4所幼稚園

接收北辰道公租房、雙青保障房配套小學

籌建華辰、實驗和普育教育集團

武清區

2017年武清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完成30所義務教育學校新一輪現代化達標創建工作

翠景中小學新建工程和26所鎮街公辦幼稚園投入使用

翠景中小學

今年,武清區將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完善教育基礎設施,計畫完成城區一幼及26所鎮街公辦幼稚園改造提升工程,新建翠景中、小學和翠亨路西側中、小學,完成30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創建,啟動實施楊村四中、梅廠高中、泉州水城高中等新建、改擴建項目,推進青少年宮改擴建、楊村二中原址新建和楊村四小易址新建,完成職教中心整合並投入使用。

翠亨路西側中小學

今年2月,武清、通州、廊坊作為“小京津冀”簽署了三地推進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提出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攜手打造協同發展試驗示範區,標誌著“通武廊”合作進入縱深推進的新階段。教育合作方面,三地將建立10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和中等職業學校聯盟、幼稚園聯盟,在學校管理、課程建設、資源分享、教育科研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寶坻區

2017年寶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實施農村幼稚園提升、義務教育現代化標準建設、校舍安全工程

推進市級示範幼稚園創建

啟動26所幼稚園和中小學校建設

建設京津新城一中

靜海區

2017年靜海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推進靜海六中遷建、模範中學新建和靜海一中擴建等工程

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稚園

啟動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翔宇國際學校等靜海附屬學校以及天津美術學院附屬靜海中學、天津師範大學靜海附屬幼稚園建設

今年,靜海區將啟動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搬遷入住,積極推進靜海六中遷建、模範中學新建、靜海一中擴建等重點工程,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稚園,引進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美術學院、翔宇國際學校等附屬學校以及天津師範大學附屬幼稚園等高端優質教育資源,讓靜海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靜海區區長藺雪峰在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中透露:

“現在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大學三所大學已經入駐健康產業園,特別是體育大學和中醫藥大學今年要全都搬到健康產業園內。另外,在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藥科學院研發中心一些院所也已經落戶,和我們相關的高校,進行一些項目合作,深度發展。”

“我們跟北師大進行合作,共同建設北師大靜海附中,由北師大運營這個學校,在靜海生活的適齡學子,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北京教育資源。北師大靜海附中今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甯河區

去年,天津四中寧河分校掛牌成立,潘莊中學通過現代化達標驗收。同時,甯河區與和平區開展了全面教育交流合作,重點推進多個教育項目落地,包括新華職大、中華職專、教師進修學校等教育機構,實現資源分享,互助互促。今年,甯河區還將大力提升蘆台一中、二中等重點校教育教學品質,優化中小學和幼稚園資源配置,新建幼稚園15所,實施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相信經過系列的改革措施,我們的教育一定會越辦越好。

回顧2017年甯河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蘆台一中遷址新建工程完成主體施工

橋北實驗學校等項目開工建設

蘆台一中遷址新建工程列入民心工程和政府投資計畫,新的蘆台一中選址在橋北新區,占地125畝,投資6億元。目前,項目已經具備開工條件,計畫三季度完成樁基施工,四季度進行基礎施工,整體工程力爭2018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

此外,寧河去還計畫實施101所中小學校校園安全提升工程,從源頭排除學校各類安全隱患,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就學環境,讓家長們放心。

薊州區

2017年薊州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啟動一中遷址新建

提升農村幼稚園安防設施

完成70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

今年,薊州區還將重點對接有外遷意向的首都高校,今年在吸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上要實現實質性突破。薊州區與北京大學進行對接,重點商談與北大資源策劃引進北大教育等項目。

(本文部分內容由天津廣播根據各區《政府工作報告》、《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整理,所涉及專案簡介及配圖均源自早前報導或相關資料)

2017年和平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啟動中心小學大陸橡膠廠校區建設

啟動岳陽道小學漢陽道校區建設

推進耀華小學改擴建項目

完成萬全小學興安路校區改擴建工程

第八幼稚園

位於榮吉大街20號的原同文俱樂部,日前完成了“華麗變身”,成為和平區第八幼稚園的新校舍。

和平八幼新址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並新增了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地,在原先6個教學班的基礎上,新增了5個教學班,新增學位125個,預計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萬全小學興安路校區

校區位于興安路與榮吉大街交口(現興安路小學及和平區第八幼稚園內),占地約8000平方米,投資1.5億元。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將有效緩解學位緊張問題。

耀華小學改擴建項目

耀華小學改擴建專案擬對現有建築物全部拆除,並在原址上新建一座教學綜合樓。項目建成後,可容納在校生1440人,擬建36個教學班,每班40人,基本滿足學校的辦學需求。總投資額1.4億元。

此外,今年和平區小升初招生政策沒有變化。繼續實行先民辦、後國辦的招生順序。民辦學校自主招生,公辦初中實行劃片就近免試入學,結合志願隨機派位。

今年民辦初中招生總計畫22個班,約900人。報考民辦初中的學生在所在小學填報志願,每個學生限報一所學校,參加民辦學校自行組織的面談。學校把學生面談表現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擇優錄取。其中,綜合素質評價由小學根據在校表現進行綜合評定;民辦初中提前制定本校的面談方案,報教育局中學科備案,並由小學通知到報名的學生。面談允許採取人機對話、結構化面談、自我展示等形式,但不允許採取動筆考試的方式。教育局將專門組織人員對民辦初中的招生全過程進行監督。

河北區

2017年河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推進新開小學、四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

啟動中醫二附院規劃學校

啟動河北八幼異地重建等項目建設

新開小學

按照規劃,新開中學與新開小學合併,由新開小學獨立使用。由於校舍存在部分危房,需要拆除進行改擴建。項目2017年3月開工,預計2018年9月竣工。

四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

按照“十三五”河北區教育佈局規劃建設方案,改擴建後的四十八中學校區與昆一小學金鐘校區合併。目前,四十八中學校區正在進行改擴建工程,工程完工後,劃歸昆一小學使用,擴大該地區優質小學教育資源。

中醫二附院規劃學校

為配合中醫第二附屬醫院的建設,經市、區領導研究,擬將河北區教育局所屬原鐵三院正華學校劃歸天津市聾人學校使用,聾人學校增產道校區劃歸中醫二附院,原中醫二附院劃歸為教育用地,用於建設中學。

河北八幼異地重建

根據“十三五”河北區教育佈局規劃建設方案,為提升擴大該地區學前教育資源,擬將原四十八中學南校區進行改擴建,重建河北八幼,以改善該園的辦園環境。

河西區

為了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緊張,近年來,河西區新開發建設了多所幼稚園,今年學前教育學位數增加了1400個。其中,河西四幼分園(越秀路街)、河西六幼分園(郁江道)、河西八幼分園(隆昌路)已經具備條件,今年可以進行招生。河西十一幼分園(小海地)還在建設中,河西一幼分園(仁湖裡社區附近)主體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今年能否招生還未確定,將持續跟蹤建設進度。

2017年河西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小學投入使用

第四中學遷址擴建工程竣工

啟動北師大天津附中附屬小學新建項目

加快推進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早教中心改擴建工程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小學

解放南路起步區西區配套教育資源涵蓋幼稚園、小學、中學。目前河西區教育局對建設完工的小學建設專案已經形成接收工作方案:該小學命名為河西區梅苑小學,將以河西區中心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模式,引入中心小學的管理團隊及教師團隊,按照工作進度安排2017年該小學將根據招生政策要求如期招生9月如期開學。

北師大天津附中附屬小學

河西區正籌建北京師範大學天津附中附屬小學,目前該學校建設正在進行前期征地階段。

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

師大二附小淥水道分校是一所六年制義務教育四軌制國辦校,占地約18.5畝,建築面積7800餘平方米。這次改擴建是為了解決本學區片的教室不足問題,不會擴大招生範圍。

四中改擴建

第四中學新址項目選址于河西區尖山八大裡地區金星裡地塊。四中遷址後,位於隆昌路與愛國道交口的四中校址的藝體館將改建為河西八幼,擴充八幼辦學的資源,增加225個學位數,緩解了南樓、友誼路、廣東路一帶居民入園難的問題。

此外,據河西區教育局學前科科長李玉珍介紹,今年河西區的幼稚園招生將於4月份啟動,屆時會在各個幼稚園門口明顯位置上公佈招生諮詢電話。目前,河西區的招生工作仍在進行積極研究和籌備過程中,聽眾如果需要具體瞭解招生具體方式方法,也可在4月初撥打河西區教育局電話進行具體溝通諮詢:28331216。

河東區

2017年河東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推進第二十八中學、互助道小學改擴建專案

確保翰瀾苑小學、雅仕蘭庭配套幼稚園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中學改擴建

天津市河東區第二十八中學改擴建工程項目新建建築面積97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為94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投資額為4260萬元。

翰瀾苑小學

翰瀾苑配套小學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投資額約為5000萬。目前,該小學外簷裝修基本完成,室內裝修已開工建設,預計3月底完工。室內外設施建設(包括上下水、電、網路等)待審批手續完成後,立即進行施工,力爭5月份施工完成。

南開區

南開區區長馮衛華在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時透露,針對南開區西區教育偏弱的現實情況,南開區今年進一步加大對西區的教育投入,實施第43中學改擴建專案,擴建後總建築面積達到23700多平方米;實施師大南開附中擴建專案,擴建後總建築面積達14300多平方米,達到48個教學班規模;加快天拖住宅配套幼稚園專案建設,做好瑞麗園小學接收。

未來,南開區還將在西區新建天大附中等一批中小學、幼稚園,推進優質學校在西部片區的複製推廣,形成與區域經濟、社會、人口及空間發展相匹配的教育結構體系。

2017年南開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43中學和少年宮擴建專案建設

師大附中、五馬路小學和中營小學分校投入使用

四十三中學

第四十三中學擴建工程位於南開區黃河道,四十三中學原為天津市第七十四中學,位於天津市南開區黃河道與咸陽路交口處,後更名為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學。

天津師大附中

2014年,在南大附中、天大附中的基礎上,南開區以天津師範大學為依託,將六十六中學建成“天津師範大學南開附屬中學”,並與南大附中、天大附中共同組建高校附中聯合體,提升辦學水準。2015年9月,六十六中學正式更名“天津師範大學南開附屬中學”。

五馬路小學分校

南開區政府2015年重點工作中提出,要對南開區五馬路小學進行改擴建,擴建工程位於五馬路小學南豐路校區。

天津大學附屬中學

(天拖項目配套中學)

天津大學附屬中學專案位址:東至歲豐路。西至簡陽路,南至中南道,北至保陽道。該項目建成48個教學班完全中學,聯合天拖配套幼稚園、瑞麗園小學共同完善天拖及周邊地區教育資源佈局。

紅橋區

2017年紅橋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加快和苑、雙環、紅鹹裡等地區配套中小學、幼稚園建設

實施八十中學、五十一中校區整合及提升改造工程

東麗區

2017年東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建成華僑城幼稚園等8所學校和幼稚園

啟動金鐘街完中校等13所學校和幼稚園建設

解決好東麗湖區域入學難問題

西青區

今年,西青區將啟動精武小學、張家窩鎮第二小學、中北鎮星光路小學、萬科東第幼稚園等建設,繼續推動王穩莊中學、當城中學、付村中學和中北中學建設。同時,西青區在賽達新城還規劃了一所高中,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回顧2017年西青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推進當城中學、中北中學、王穩莊中學、付村中學和開放大學建設

津南區

回顧2017年津南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推進新家園中學、小站實驗中學、葛沽三中、北閘口四小建設

津南新城配套幼稚園投入使用

北辰區

近兩年,北辰區在提高辦學品質上還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充分發揮區內高校資源優勢,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去年,北辰區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將雙口小學改成河北工業大學附屬小學,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和辦學品質。下一步,北辰區將比照這個模式,加強與天津商業大學、天津職業大學等駐區高校的務實合作,辦好高校的附屬中小學。

二是充分發揮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下一步,北辰區要籌建華辰、實驗和普育三個教育集團,採取建立分校、分設校區、合作辦學等方式,推進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打造更多的教育品牌,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回顧2017年北辰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翻建北倉幼稚園

接收澤天下等4所幼稚園

接收北辰道公租房、雙青保障房配套小學

籌建華辰、實驗和普育教育集團

武清區

2017年武清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完成30所義務教育學校新一輪現代化達標創建工作

翠景中小學新建工程和26所鎮街公辦幼稚園投入使用

翠景中小學

今年,武清區將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完善教育基礎設施,計畫完成城區一幼及26所鎮街公辦幼稚園改造提升工程,新建翠景中、小學和翠亨路西側中、小學,完成30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創建,啟動實施楊村四中、梅廠高中、泉州水城高中等新建、改擴建項目,推進青少年宮改擴建、楊村二中原址新建和楊村四小易址新建,完成職教中心整合並投入使用。

翠亨路西側中小學

今年2月,武清、通州、廊坊作為“小京津冀”簽署了三地推進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提出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攜手打造協同發展試驗示範區,標誌著“通武廊”合作進入縱深推進的新階段。教育合作方面,三地將建立10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和中等職業學校聯盟、幼稚園聯盟,在學校管理、課程建設、資源分享、教育科研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寶坻區

2017年寶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實施農村幼稚園提升、義務教育現代化標準建設、校舍安全工程

推進市級示範幼稚園創建

啟動26所幼稚園和中小學校建設

建設京津新城一中

靜海區

2017年靜海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推進靜海六中遷建、模範中學新建和靜海一中擴建等工程

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稚園

啟動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翔宇國際學校等靜海附屬學校以及天津美術學院附屬靜海中學、天津師範大學靜海附屬幼稚園建設

今年,靜海區將啟動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搬遷入住,積極推進靜海六中遷建、模範中學新建、靜海一中擴建等重點工程,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稚園,引進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美術學院、翔宇國際學校等附屬學校以及天津師範大學附屬幼稚園等高端優質教育資源,讓靜海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靜海區區長藺雪峰在做客市政府辦公廳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中透露:

“現在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大學三所大學已經入駐健康產業園,特別是體育大學和中醫藥大學今年要全都搬到健康產業園內。另外,在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藥科學院研發中心一些院所也已經落戶,和我們相關的高校,進行一些項目合作,深度發展。”

“我們跟北師大進行合作,共同建設北師大靜海附中,由北師大運營這個學校,在靜海生活的適齡學子,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北京教育資源。北師大靜海附中今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甯河區

去年,天津四中寧河分校掛牌成立,潘莊中學通過現代化達標驗收。同時,甯河區與和平區開展了全面教育交流合作,重點推進多個教育項目落地,包括新華職大、中華職專、教師進修學校等教育機構,實現資源分享,互助互促。今年,甯河區還將大力提升蘆台一中、二中等重點校教育教學品質,優化中小學和幼稚園資源配置,新建幼稚園15所,實施第三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相信經過系列的改革措施,我們的教育一定會越辦越好。

回顧2017年甯河區《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

蘆台一中遷址新建工程完成主體施工

橋北實驗學校等項目開工建設

蘆台一中遷址新建工程列入民心工程和政府投資計畫,新的蘆台一中選址在橋北新區,占地125畝,投資6億元。目前,項目已經具備開工條件,計畫三季度完成樁基施工,四季度進行基礎施工,整體工程力爭2018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

此外,寧河去還計畫實施101所中小學校校園安全提升工程,從源頭排除學校各類安全隱患,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就學環境,讓家長們放心。

薊州區

2017年薊州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啟動一中遷址新建

提升農村幼稚園安防設施

完成70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

今年,薊州區還將重點對接有外遷意向的首都高校,今年在吸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上要實現實質性突破。薊州區與北京大學進行對接,重點商談與北大資源策劃引進北大教育等項目。

(本文部分內容由天津廣播根據各區《政府工作報告》、《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區長訪談——2017怎麼幹》整理,所涉及專案簡介及配圖均源自早前報導或相關資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