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愛馬仕2017巴塞爾表展新品Slim系列 “守候時光”腕表

為什麼我們閱讀時間非得只有一種方式?或是, 我們對時間的看法只有一種?

▲愛馬仕在今年巴塞爾表展上推出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 其擁有目前機械腕表中第一枚可以倒數設定時間的敲鈴提醒的功能設計

今年初我因為愛馬仕將在2017年三月巴塞爾表展上發表的一款全新的腕表, 來到了日內瓦。 近幾年在我的工作中, 已經少有可以驚豔、或驚喜到我的機械腕表設計, 就算有也少有一款表可以讓我細細品味且深究其內,

反復激起心中許多想法與好奇的。 愛馬仕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 擁有目前機械腕表中第一枚可以倒數設定時間的敲鈴提醒的功能設計。

從法語名稱“L’Heure Impatiente”上看起來, 帶一點心焦心急的意味, 就像是約定時間快到了, 不免得翹首顧盼地焦急, 可中文名字就顯得意義深遠:在設計階段的一個小時內, 靜靜守候著, 時間到了腕表就會准點打鈴一聲。

▲Slim d'Hermes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的倒數計時提醒功能與其機械結構為首創獨有功能

這款腕表操作的方式為:以9點鐘位置的按鈕操作啟動到時打鈴的機制, 若以4點鐘位置的按鈕操作可調校4點鐘位置的12小時針圈, 這個針圈用作你心裡設定事件的發生時間, 此時在機制被啟動的狀態下, 7點鐘位置的扇形60分鐘倒數指針將會歸到60的定點位置, 並隨著時間的前進, 倒數針將會倒回走到0的位置, 輪系中的音錘將敲擊音簧一聲叮作為提醒。 就像是手機裡短信進來的提醒, 只會有叮一聲。

▲機芯內搭載有如三問的音簧與敲擊結構

為什麼不能是連續敲擊聲如響鬧打鈴設計一般?為什麼只是叮一聲?在這裡, 我並沒有正確的官方答案, 但是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使用的基礎機芯為, 愛馬仕自製H1912機芯, 其體積僅僅23.9毫米厚達3.7毫米, 作為一枚小複雜功能的基礎機芯, H1912的好處在於薄度夠可以擴增,

但是最大的挑戰也正是因為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放在愛馬仕最薄的Slim系列錶殼設計裡, 因此在以模組的形式將這個倒數60計時到點敲鈴提醒的裝置放入, 厚度也不能超過Slim錶殼的容忍值。

▲愛馬仕自製H1912機芯, 體積僅僅23.9毫米厚達3.7毫米, 這使得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依然保有纖薄的厚度

根據表款的機芯設計師Jean-Marc Wiederrecht(其亦為愛馬仕時間暫停腕表的機芯設計者)說明:其整體倒數、敲鈴的機制模組僅僅只有1.2毫米(愛馬仕官方資料為2.2毫米)。因此可以想像如果使用三問的敲簧機制,機芯將不可能維持整體薄度,因此在權衡之下, Jean-Marc Wiederrecht選擇了使用類似鬧鈴但卻又全然不同的方式:保持音錘敲擊音簧,但只留一聲既長又響的敲擊提示音。

即便如此,要找出這個又長且響的聲音,Jean-Marc選擇了方形音簧,並將其製作為起始端較粗,到尾端漸細的特製形體。因為整體提示敲鈴機制只會有一聲,Jean-Marc並不希望此一稍縱即逝的提示音被輕易忽略,因此除了較長的顫音表現外,重量特別重的音錘敲擊出來的聲音,才能確保是最好的呈現。這個音錘並不像三問報時裝置裡的斧形設計,反而像是塊磚一樣方形沉重。

▲機芯背面可清晰看到方形音錘的設計

但是為了可以啟動這個沉重的磚形音錘,還是得有更好的動力,一般三問使用的遊絲發條設計的蓄能裝置並不適用在這個特別的機芯設計裡,主要原因是:僅僅一擊的敲擊提示音需要精確力道,因此Jean-Marc費盡心思地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一條長且厚實的捲曲式彈簧作為蓄能裝置,當機制被啟動,透過輪系的推動,彈簧將進行60分鐘的持續蓄能,等到敲擊的那一刻,力道就可以確保強勁且準確。

▲機芯內一條長且厚實的捲曲式彈簧作為蓄能裝置, 扮演打鈴時間設定的凸輪則為鯊魚形狀設計

在愛馬仕 Slim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裡,Jean-Marc特別使用了飛馬形狀設計的零件,做為倒數分針的推動凸輪,此為象徵愛馬仕品牌的飛馬形狀;而在飛馬與打鈴時間設計的凸輪接觸,倒數的60分鐘內,兩個凸輪分別不斷前進,直到兩者接觸到最頂點,在凸輪的形狀設計下,兩個凸輪接觸點會落下,因此就推動了音錘敲擊一聲提示音。這個扮演打鈴時間設定的凸輪則為鯊魚形狀設計,其凸輪最頂點即為鯊魚的鰭,Jean-Marc並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個凸輪設計為鯊魚形狀。不過我的猜測是:鯊魚的行動為緩緩前進並觀察,在最關鍵的出擊一刻刻不容緩且準確扎實,就像這個凸輪頂端在飛馬凸輪的接觸後,落到最低點時,必須是到位實在並進而推動音錘不偏不倚。

▲倒數分針的推動凸輪被特別設計成飛馬形狀

在以〝Time to Dream〞的概念下,愛馬仕創作了與時間互動的各種趣味機械裝置,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創造了看似優雅且悠閒地,其實有著一顆焦急的心的腕表。時光總不耐著我們守候,也從不理會我們的著急或懶散,而我們的耐心好像只能一小時,不多不少,時間到了就確確實實地敲上一聲叮,是提醒我們今日做白日夢的時間到了,還是做白日夢的時間結束了?在機械腕表的領域中,我們說太多機械性能,也強調太多品牌價值,在眾說紛紜的創作中,也許這就是我一直最希望在機械腕表創作上看見的:時間透過機械裝置體現精准與規律,而同時也可以透過機械裝置演繹出詩一般的夢。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

紅金錶殼 / 直徑40.5mm / 1912自動機芯 / 振頻每小時28,800次 / 時、分顯示,“守候時光”功能

撰文:藍思晴

這使得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依然保有纖薄的厚度

根據表款的機芯設計師Jean-Marc Wiederrecht(其亦為愛馬仕時間暫停腕表的機芯設計者)說明:其整體倒數、敲鈴的機制模組僅僅只有1.2毫米(愛馬仕官方資料為2.2毫米)。因此可以想像如果使用三問的敲簧機制,機芯將不可能維持整體薄度,因此在權衡之下, Jean-Marc Wiederrecht選擇了使用類似鬧鈴但卻又全然不同的方式:保持音錘敲擊音簧,但只留一聲既長又響的敲擊提示音。

即便如此,要找出這個又長且響的聲音,Jean-Marc選擇了方形音簧,並將其製作為起始端較粗,到尾端漸細的特製形體。因為整體提示敲鈴機制只會有一聲,Jean-Marc並不希望此一稍縱即逝的提示音被輕易忽略,因此除了較長的顫音表現外,重量特別重的音錘敲擊出來的聲音,才能確保是最好的呈現。這個音錘並不像三問報時裝置裡的斧形設計,反而像是塊磚一樣方形沉重。

▲機芯背面可清晰看到方形音錘的設計

但是為了可以啟動這個沉重的磚形音錘,還是得有更好的動力,一般三問使用的遊絲發條設計的蓄能裝置並不適用在這個特別的機芯設計裡,主要原因是:僅僅一擊的敲擊提示音需要精確力道,因此Jean-Marc費盡心思地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一條長且厚實的捲曲式彈簧作為蓄能裝置,當機制被啟動,透過輪系的推動,彈簧將進行60分鐘的持續蓄能,等到敲擊的那一刻,力道就可以確保強勁且準確。

▲機芯內一條長且厚實的捲曲式彈簧作為蓄能裝置, 扮演打鈴時間設定的凸輪則為鯊魚形狀設計

在愛馬仕 Slim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裡,Jean-Marc特別使用了飛馬形狀設計的零件,做為倒數分針的推動凸輪,此為象徵愛馬仕品牌的飛馬形狀;而在飛馬與打鈴時間設計的凸輪接觸,倒數的60分鐘內,兩個凸輪分別不斷前進,直到兩者接觸到最頂點,在凸輪的形狀設計下,兩個凸輪接觸點會落下,因此就推動了音錘敲擊一聲提示音。這個扮演打鈴時間設定的凸輪則為鯊魚形狀設計,其凸輪最頂點即為鯊魚的鰭,Jean-Marc並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個凸輪設計為鯊魚形狀。不過我的猜測是:鯊魚的行動為緩緩前進並觀察,在最關鍵的出擊一刻刻不容緩且準確扎實,就像這個凸輪頂端在飛馬凸輪的接觸後,落到最低點時,必須是到位實在並進而推動音錘不偏不倚。

▲倒數分針的推動凸輪被特別設計成飛馬形狀

在以〝Time to Dream〞的概念下,愛馬仕創作了與時間互動的各種趣味機械裝置,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創造了看似優雅且悠閒地,其實有著一顆焦急的心的腕表。時光總不耐著我們守候,也從不理會我們的著急或懶散,而我們的耐心好像只能一小時,不多不少,時間到了就確確實實地敲上一聲叮,是提醒我們今日做白日夢的時間到了,還是做白日夢的時間結束了?在機械腕表的領域中,我們說太多機械性能,也強調太多品牌價值,在眾說紛紜的創作中,也許這就是我一直最希望在機械腕表創作上看見的:時間透過機械裝置體現精准與規律,而同時也可以透過機械裝置演繹出詩一般的夢。

L’Heure Impatiente守候時光腕表

紅金錶殼 / 直徑40.5mm / 1912自動機芯 / 振頻每小時28,800次 / 時、分顯示,“守候時光”功能

撰文:藍思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