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必看!長寧在全市率先召開的這個重要研討會內容滿滿、資訊多多!

近期,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在上海召開。 為進一步統籌推進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和駐區單位黨組織的力量, 共同推動長寧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再上新臺階, 7月27日, 長寧區以“核心引領、融合共用”為主題, 在全市率先召開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研討會暨凝聚力工程學會二屆二次會員大會, 第一時間對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會議精神進行傳達學習, 並就加強長寧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進行深入研討和動員部署。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鄭健麟, 區委書記王為人, 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組織一處處長楊小菁, 區委副書記韓志強,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宗德, 副區長徐靜等領導出席會議。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院務委員、科研部主任、教授, 全國党建研究會理事劉靖北, 《解放日報》副總編繆毅容, 市委黨校教授何海兵以及市委辦公廳、市民政局的有關專家應邀參加會議。 區凝聚力工程學會副會長、理事、會員單位負責人, 區有關部門、各街鎮黨(工)委(黨組)書記、副書記等共同參加會議。

鄭健麟充分肯定了長寧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實踐探索。 他指出, 長寧城市基層黨建接續推進、持續深化, 取得了顯著成效。

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注重統籌推進,

城市基層黨建有行動、走在前。 始終把党建引領作為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貫穿始終, 形成了黨建工作與其他工作同頻共振、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是注重持續創新, 城市基層黨建有動力、增活力。 堅持把“創新”作為關鍵一招, 城市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呈現了許多新成果新經驗。 三是注重精細施策, 城市基層黨建有針對、見實效。 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群體的特點, 注重因地制宜, 加強分類指導, 有效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性。 四是注重基礎保障, 城市基層黨建有抓手、強支撐。 始終關注基層基礎工作, 為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社會治理奠定扎實基礎。

鄭健麟強調, 下一步要對標中央和市委要求, 推動長寧城市基層黨建持續提升、更進一步。

一是在系統建設、整體建設上更進一步。

要進一步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和服務功能,為建設長寧國際精品城區提供堅強保證;要進一步推動融合、強化互動,全面構建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進一步完善體系、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

二是在建強基層、抓實基礎上更進一步。

要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落實街道“五項權力”,深入推進“班長工程”;要牽住街鎮、居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這個“牛鼻子”;要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以黨支部建設為重點,真正使基層黨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

三是在創新方法、拓展領域上更進一步。

要繼續深化“凝聚力工程”,注重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持續擴大這一黨建品牌的影響力;要繼續推動基層党建傳統優勢與資訊技術高度融合;要堅持區域聯動、條塊聯手、党群聯合。

四是在優化服務、群眾滿意上更進一步。

要充分發揮“凝聚力工程”學會組織平臺優勢,廣泛吸納區域內各類主體參與基層治理;要大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群眾機制,持續實施“家門口工程”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需求、資源和專案“三張清單”,健全黨建引領的議題形成、專案實施和效果評估機制,增強黨員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王為人指出

1、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牢牢把握黨建引領是核心。党的領導起著把方向、聚人心的關鍵作用。二是牢牢把握“兩個作用”發揮是關鍵。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如何,是檢驗基層党建成效的重要尺規。三是牢牢把握讓群眾有更大獲得感是根本目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最終要讓群眾得實惠。四是牢牢把握改革創新是重要動力。只有不斷堅持改革和創新,才能激發基層黨建運作的動力。

2、站在新的起點上,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不斷深化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各項工作。

第一是覆蓋。

物件上,要實現“全區域”。在做好傳統領域黨建工作的同時,要特別注重新興領域的覆蓋。內容上,要實現“精准化”。要實現精准有效的覆蓋,關鍵是加強精准化的管理和服務。方式上,要實現“融合式”。要靈活多樣、因地制宜,讓各類党建資源順暢流起來、快速動起來、有效活起來。在擴大物件、內容、方式的同時,也要注重機制的保障。縱向上,要健全區、街鎮、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橫向上,要不斷完善社區黨建“1+2”工作機制。在基層,要發揮居民區“大總支”作用。

第二是功能。

首要是政治功能。基層黨組織必須不斷強化政治功能,牢記宗旨、不忘初心。圍繞中心是關鍵。加強基層黨建,必須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中心工作一道謀劃、一同部署、一起考核、共同推進。載體建設是基礎。載體建設既是推進基層黨建的重要著力點,也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重要基礎。支部建設是重點。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要通過最基層的黨支部來體現,要讓黨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

第三是能力。

一是持續創新的能力。要緊隨城市的發展變化,在組織體系、工作機制、工作方法等方面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二是社會動員的能力。要把握社會組織和動員方式新特點,鼓勵、支援、培育社會組織發展,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三是隊伍建設的能力。要深化“班長工程”建設,選優配強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注重後備隊伍建設。大力培育社區骨幹人才,進一步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四是品牌塑造的能力。要不斷深化、不斷提升“凝聚力工程”這個長寧基層黨建典型品牌,進一步拓展內涵和外延。

會上,通過現場發言和播放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視頻短片的方式進行交流展示,共分為“聯動融合,有效發揮政治和組織引領作用”、“創新整合,有效發揮能力引領作用”、“服務聚合,有效發揮機制引領作用”三個篇章,由新華路街道黨工委、虹橋街道黨工委、區委辦公室、華陽路街道黨工委、區人社黨工委、新涇鎮天山星城居民區黨支部、攜程旅行網公司黨委、區公安分局黨委、區規土局和區社建辦等10家基層單位圍繞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展示。

何海兵、繆毅容、劉靖北等3位專家還分別圍繞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設等進行了點評發言。

何海兵從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背景、理念、途徑交流了體會,一是從背景的層面,突出強調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意義;二是從基層黨建的理念層面,梳理回顧了上海黨建工作發展歷程;三是從途徑的層面,加強政治基礎、社會基礎的“雙基”工程。

繆毅容從媒體報導的關注點交流了感受和印象,她感到長寧基層党建創新亮點多,一是探索延伸黨組織的觸角多元共進;二是構建多方參與的共建互享機制;三是讓服務成為基層黨建的底色;四是打造了一批基層黨組織的領軍人才,支撐夯實基層基礎。

劉靖北談了三點感受和認識,一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充分體現了黨建引領的作用;二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充分體現了區域化大黨建的內涵;三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體現了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生活化。

● 7家基層單位作現場發言

● 現場播放3部視頻短片

來源丨凝聚長寧

編輯丨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李媛媛

推動長寧城市基層黨建持續提升、更進一步。

一是在系統建設、整體建設上更進一步。

要進一步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和服務功能,為建設長寧國際精品城區提供堅強保證;要進一步推動融合、強化互動,全面構建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進一步完善體系、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

二是在建強基層、抓實基礎上更進一步。

要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落實街道“五項權力”,深入推進“班長工程”;要牽住街鎮、居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這個“牛鼻子”;要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以黨支部建設為重點,真正使基層黨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

三是在創新方法、拓展領域上更進一步。

要繼續深化“凝聚力工程”,注重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持續擴大這一黨建品牌的影響力;要繼續推動基層党建傳統優勢與資訊技術高度融合;要堅持區域聯動、條塊聯手、党群聯合。

四是在優化服務、群眾滿意上更進一步。

要充分發揮“凝聚力工程”學會組織平臺優勢,廣泛吸納區域內各類主體參與基層治理;要大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群眾機制,持續實施“家門口工程”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需求、資源和專案“三張清單”,健全黨建引領的議題形成、專案實施和效果評估機制,增強黨員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王為人指出

1、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牢牢把握黨建引領是核心。党的領導起著把方向、聚人心的關鍵作用。二是牢牢把握“兩個作用”發揮是關鍵。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如何,是檢驗基層党建成效的重要尺規。三是牢牢把握讓群眾有更大獲得感是根本目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最終要讓群眾得實惠。四是牢牢把握改革創新是重要動力。只有不斷堅持改革和創新,才能激發基層黨建運作的動力。

2、站在新的起點上,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不斷深化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各項工作。

第一是覆蓋。

物件上,要實現“全區域”。在做好傳統領域黨建工作的同時,要特別注重新興領域的覆蓋。內容上,要實現“精准化”。要實現精准有效的覆蓋,關鍵是加強精准化的管理和服務。方式上,要實現“融合式”。要靈活多樣、因地制宜,讓各類党建資源順暢流起來、快速動起來、有效活起來。在擴大物件、內容、方式的同時,也要注重機制的保障。縱向上,要健全區、街鎮、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橫向上,要不斷完善社區黨建“1+2”工作機制。在基層,要發揮居民區“大總支”作用。

第二是功能。

首要是政治功能。基層黨組織必須不斷強化政治功能,牢記宗旨、不忘初心。圍繞中心是關鍵。加強基層黨建,必須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中心工作一道謀劃、一同部署、一起考核、共同推進。載體建設是基礎。載體建設既是推進基層黨建的重要著力點,也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重要基礎。支部建設是重點。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要通過最基層的黨支部來體現,要讓黨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

第三是能力。

一是持續創新的能力。要緊隨城市的發展變化,在組織體系、工作機制、工作方法等方面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二是社會動員的能力。要把握社會組織和動員方式新特點,鼓勵、支援、培育社會組織發展,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三是隊伍建設的能力。要深化“班長工程”建設,選優配強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注重後備隊伍建設。大力培育社區骨幹人才,進一步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四是品牌塑造的能力。要不斷深化、不斷提升“凝聚力工程”這個長寧基層黨建典型品牌,進一步拓展內涵和外延。

會上,通過現場發言和播放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視頻短片的方式進行交流展示,共分為“聯動融合,有效發揮政治和組織引領作用”、“創新整合,有效發揮能力引領作用”、“服務聚合,有效發揮機制引領作用”三個篇章,由新華路街道黨工委、虹橋街道黨工委、區委辦公室、華陽路街道黨工委、區人社黨工委、新涇鎮天山星城居民區黨支部、攜程旅行網公司黨委、區公安分局黨委、區規土局和區社建辦等10家基層單位圍繞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展示。

何海兵、繆毅容、劉靖北等3位專家還分別圍繞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設等進行了點評發言。

何海兵從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背景、理念、途徑交流了體會,一是從背景的層面,突出強調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意義;二是從基層黨建的理念層面,梳理回顧了上海黨建工作發展歷程;三是從途徑的層面,加強政治基礎、社會基礎的“雙基”工程。

繆毅容從媒體報導的關注點交流了感受和印象,她感到長寧基層党建創新亮點多,一是探索延伸黨組織的觸角多元共進;二是構建多方參與的共建互享機制;三是讓服務成為基層黨建的底色;四是打造了一批基層黨組織的領軍人才,支撐夯實基層基礎。

劉靖北談了三點感受和認識,一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充分體現了黨建引領的作用;二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充分體現了區域化大黨建的內涵;三是長寧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體現了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生活化。

● 7家基層單位作現場發言

● 現場播放3部視頻短片

來源丨凝聚長寧

編輯丨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李媛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