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針灸治療面部神經疼

面痛(facial pain)是以眼、面頰部出現放射性、燒灼樣抽掣疼痛為主症的疾病, 又稱"面風痛"、"面頰痛", 多發於40歲以上, 女性多見, 以右側面部為主(占60%左右)。 面部主要歸手、足三陽經所主, 尤其是內外因素使面部手、足陽明及手、足太陽經脈的氣血阻滯, 不通則痛, 導致本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臨床上最典型的神經痛。 三叉神經分眼支、上頜支和下頜支, 第二支、第三支同時發病者最多。

【病因病機】

面痛多與外感邪氣、情志不調、外傷等因素有關。 風寒之邪侵襲面部陽明、太陽經脈, 寒性收引, 凝滯筋脈, 氣血痹阻;或因風熱毒邪, 侵淫面部, 經脈氣血壅滯, 運行不暢;外傷或情志不調, 或久病成瘀, 使氣血瘀滯;上述因素皆可導致面部經絡氣血痹阻, 經脈不通, 產生面痛。

【辨證】

主症 面部疼痛突然發作, 呈閃電樣、刀割、針刺、電灼樣劇烈疼痛, 持續數秒到2分鐘, 發作次數不定,

間歇期無症狀, 痛時面部肌肉抽搐, 伴面部潮紅、流淚、流涎、流涕等, 常因說話、吞咽、刷牙、洗臉、冷刺激、情緒變化等誘發。

眼部痛, 主要屬足太陽經病證;上頜、下頜部痛, 主要屬手、足陽明和手太陽經病證;兼見面部有感受風寒史, 遇寒則甚, 得熱則輕, 鼻流清涕, 苔白, 脈浮者, 為風寒證;痛處有灼熱感, 流涎, 目赤流淚, 苔薄黃, 脈數者, 為風熱證;有外傷史, 或病變日久, 情志變化可誘發, 舌暗或有瘀斑, 脈細澀者, 為氣血瘀滯。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疏通經絡, 祛風止痛。 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攢竹 四白 下關 地倉 合谷 風池

配穴 眼部痛者, 加絲竹空、陽白、外關;上頜部痛者, 加顴髎、迎香;下頜部痛者, 加承漿、頰車、翳風、內庭;風寒證者, 加列缺;風熱證者,

曲池、尺澤;氣血瘀滯者, 加太沖、三陰交。

操作 毫針瀉法。 針刺時宜先取遠端穴。

方義 攢竹、四白、下關、地倉, 疏通面部經絡。 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 "面口合穀收", 與風池相配可祛風、通絡、止痛。

2.其他治療

(1)耳針法 選面頰、頜、額、神門。 毫針刺法, 或用埋針法。

(2)刺絡拔罐法 選頰車、地倉、顴髎, 用三棱針點刺, 行閃罐法, 隔日1次。

(3)皮膚針法 在面部尋找扳機點, 將撳針刺入, 外以膠布固定, 埋藏2-3天, 更換撳針。

【按語】

1.三叉神經痛是一種頑固難治之證, 針刺治療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對繼發性三叉神經痛要查明原因, 採取適當措施。

2.針刺治療時局部穴宜輕刺而久留針, 遠端穴位可用重刺激手法, 尤其在發作時, 宜用遠端穴位行強刺激手法。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

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 一經發表, 支付高額稿酬。 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 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 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 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責任編輯:水生木

編輯:韋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