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張士貴,並未打壓薛仁貴,卻為何被冤枉至今

一提起唐朝將領張士貴, 很多人都會想起《薛仁貴傳奇》裡那個打壓薛仁貴的小人張士貴, 但歷史上的張士貴確實大唐的開國功臣, 也並打壓薛仁貴。

李世民第一次遠征遼東時, 張士貴隨軍出征, 當時的薛仁貴確實在其帳下。

根據《舊唐書·薛仁貴傳》記載:貞觀末, 太宗親征遼東, 仁貴謁將軍張士貴應募, 請從行。 在一次戰鬥中, 將領劉軍昂被困, 薛仁貴奉張士貴命, “躍馬徑前, 手斬賊將, 懸其頭於馬鞍, 賊皆懾伏, 仁貴遂知名。 ”

(薛仁貴確實是張士貴手下)

在安地會戰中, 唐太宗親自指揮作戰, 張士貴率軍與敵交戰。 當時的薛仁貴“自恃驍勇, 欲立奇功, 乃異其服色, 著白衣, 握戟腰鞬, 張弓大呼先入, 所向無前, 賊盡披靡卻走, 大軍乘之, 賊乃大潰。 ”

薛仁貴的神勇表現被山上擂鼓助陣的太宗看到了, 戰後他問張士貴穿白衣的是什麼人。 張士貴據實相告, 太宗大喜, 遂賜薛仁貴“馬兩匹,

絹四十匹, 擢授遊擊將軍, 雲泉府果毅”。 一代名將薛仁貴由此開始高升。

班師回京後, 李世民論功行賞, 封張士貴為冠軍大將軍, 後轉為右屯衛大將軍。

歷史上真實的張士貴本名忽峍, 是現在的河南省盧氏縣人, 年輕時 “有勇力, 挽弓百五十斤, 箭無虛發”。

隋末天下大亂, 張士貴聚眾反隋, 後歸順李淵, 因為其“愛士卒, 有勇略”, 因此倍受重用。 前期跟隨太子李建成征討王世充和李密。 其後的張士貴跟隨李世民, 先後大敗竇建德與劉黑闥, 在一系列戰爭過程中, 張士貴逐漸成為了李世民的心腹, 被授予秦王府驃騎將軍。

(《隋唐英雄》中的張士貴)

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爭位時, 張士貴也參與了“玄武門事變”。 李世民登基後, 張士被任命為“玄武門長上”, 不久又轉“右屯衛將軍, 還委北軍之任。 ”足見唐太宗對張士貴的信任。

貞觀之治期間, 張士貴多以禁衛軍首領的身份, 帶軍護駕。 其後雖曾擔任蘭州都督和幽州都督, 但沒有跟隨李靖等人遠征突厥。 西元653年, 張士貴高老還鄉封。

那麼為大唐開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士貴, 為什麼會被醜化呢?

第一是關於張士貴的歷史記載較少。 在《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 關於他的記載較為簡略, 因此給人留下的想像空間也很大。

第二是因為在古代, 民間評書盛行, 在廣泛傳播的同時易於被人為的修改,

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 張士貴這位名將, 逐漸被“演變”成了“打壓才俊、圖謀造反”的陰險小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