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呵呵!評論家?!

作為藝術形式之一, 攝影其實是非常主觀的, 而對一張照片的好與壞, 有一個行之有效的通行標準去判別嗎?

是內容?是色彩?是品質?是構圖?還是其他的什麼?

然而並沒有。

因此, 對於任何一張照片, 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任何批評, 雖然這些批評也僅僅是基於評論者本人的觀點, 同樣也是非常主觀的。

儘管網路給了人們可以暢所欲言的機會, 但是說實話, 想要在上面找到建設性的評論意見還是很難的, 而主觀性的貶低和批評卻非常普遍, 廉價, 且不被約束, 甚至已經成為了網路評論的主流。

在中國,

這些人被稱為鍵盤俠, 這種行為被稱為網路暴力, 在港臺, 這些人則被稱為網路酸民, 一個酸字, 好像就足以概括了。

而且這種主觀性的貶低往往會帶有病毒特性, 會迅速的擴散, 讓不明就裡只看到表面的人單純的附和, 並且隨之蔓延。 最後, 只留下沮喪的攝影師, 還有過了嘴癮卻依舊什麼也沒有得到的「評論家」。

至於這樣做會造成的後果?可能會鍛造出心理承受能力極佳的並且從此眼不見為淨開始無視一切的攝影師, 也可能會擊碎其他攝影師的玻璃心, 讓他們再也不願分享任何作品。

但是由於攝影的藝術性也使得批評尤為重要。 感謝現在的網路時代, 讓我們可以不用出門就有機會和世界各地的人接觸, 我們都不再是小人物,

只要善於經營, 很容易將自己的作品分享給更多更多更多的人看到, 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平臺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們的各種類型的攝影作品, 找到自己的菜。

同樣的, 也能收穫各種不喜歡你的照片的「評論家」。

我相信很多人的評論都是帶有善意的主觀評斷, 但是不可否認鍵盤噴子也大有人在, 有一些只是無知的無腦噴, 他們的話語雖不中聽但也無傷大雅。

但是卻有一些人專門以惡意評論為生, 帶著任意的惡意去評斷中傷別人的作品。 這些人的目的很明確, 引來攝影師與它們的對峙撕逼, 撕逼可以帶來高流量, 可以在對罵的過程中引來更高的關注讓它們更紅更火。

然而現在網路的戾氣也讓吃瓜群眾對這種撕逼喜聞樂見,

甚至有些盼望著撕逼好自己拿著小板凳嗑著瓜子坐在邊上安靜的看熱鬧。

這就像早先的一些專罵明星的人, 誰紅罵誰, 最後還不都是為了推銷自己。

攝影不是單一的, 扁平的, 它始終都在試圖用二維的方式去展現一個更有深度的世界, 它所要表現的, 遠比二維的畫框內所呈現的要多的多, 不僅僅有長寬高的三維世界, 還包含了時間的流動。

有時, 一張攝影作品所包含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 它需要聯繫攝影師的故事敘述以及個人風格等一系列其他內容才能夠明確其中的含義。

拜攝影技術的發展, 在這個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 攝影再也沒有過往的那種儀式感,

每個人都能輕易的按動快門獲取一張快照。 可能你對攝影抱有極大的熱情, 你能夠在一秒鐘內按動快門, 能在一天內掌握曝光, 可是, 當你日復一日的拍上幾個月, 你才會明白, 其實你根本不懂攝影。

攝影是一種形式的表達, 是一種個人主觀的外在反應, 你不能用一天時間去超越你自己, 然後輕易的改變你的風格, 很多時候, 你的風格會陪伴你一生。

想像一下, 如果你打從一開始就忽略每一條批評視若無睹, 而只是專心拍自己想拍的。 可能你會感到更快樂, 但是你個人的主觀對這個世界來說微乎其微, 想要進步, 你必須要瞭解這個世界, 去感受別人的主觀。

批評會揭示你的弱點, 起初你可能必然會受到一些傷害,

但是對於發展你的個人風格來說, 這卻是極其重要的。

尤其是街頭攝影, 受到的批評尤為猛烈, 因為街頭攝影很多情況下很難拍出很多人喜歡的那種「好看」的照片。 大部分時候, 街頭攝影並沒有工整的構圖, 也沒有精心搭配的配色, 它只是攝影師在瞬間記錄下的情緒, 那個畫面, 可能只會發生一次。

街頭攝影不像其他的攝影形式在「製作」照片, 街頭攝影是真正的在「拍攝」照片。

也正因如此, 大部分流於表面的「評論家」習慣對街頭攝影作品大肆批判並肆意中傷。

有一點還是值得慶倖的, 因為街頭攝影永遠是內容大於形式, 喜歡你的作品的人往往會只會問你的照片是在哪裡拍的(雖然這也不是什麼好問題), 卻很少會問你是用什麼相機拍的(這個問題對於那些「製作」的照片來說非常常見)。

如果這也能算是一點點安慰的話。

Cover Pic Via Google

如果這也能算是一點點安慰的話。

Cover Pic Via Googl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