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國之間苟且偷生,沒想到一個逃走的公子後代竟把東方大國給幹了

春秋時期小國無數, 但是有點影響力的小國就不多見了, 陳國當屬這類, 如果不是其後代一鳴驚人, 他估計也和那些無名小國一樣, 默默無聞的死于春秋與戰國。

春秋諸國

陳國夾在大國之間, 生活很困難, 如果他是個實力比較強的國家, 那就是各國爭取的物件, 即使夾在大國之間也是可以得到雙方的拉攏, 向陳這樣的小國只要不聽從大國的話, 等待的只能是兵戈而不是拉攏時候的金銀財寶。 所以生活確實特別困難

陳姓始祖陳胡公

細數陳國附庸史:

春秋早期, 鄭國對陳國的影響很大。 公子佗、厲公、莊公和宣公的繼立都有鄭國的影響。

鄭莊公去世後, 鄭的實力開始衰退。 而楚自楚武王時, 逐漸強大起來。 陳開始親楚。

晉國在城濮之戰中打敗楚國後, 晉文公成為霸主, 陳也服于晉, 並參加了翟泉會盟。

陳國親晉的行為遭到楚國的報復。 而畏懼于楚的打擊, 陳只得與楚重修於好。 這樣一來, 又令晉國不滿, 並興兵攻伐。 就這樣, 陳國不得不得搖擺于兩大強國之間。

春秋後期, 晉國埋頭於內部的權力鬥爭。 東方吳國崛起, 與楚國競爭。 陳國又只得游走于吳楚兩國。 不久吳國被興起後的越國壓制, 親吳的陳國便最終為楚所滅。

貴從禍亂出:

陳宣公晚年立寵妃之子為太子。 但宣公見太子禦寇與公子完交好, 以為他們密謀不軌, 就殺死了太子禦寇。 事實上, 禦寇是因為敬重公子完是賢者才與之頻頻往來。 禦寇被殺後, 公子完擔心會禍及己身, 於是攜家帶眷投奔到了齊國避禍。 齊桓公以其為大夫, 後代改陳為田, 自此開始了田氏在齊國的蔓延, 並與戰國初期奪取薑氏王位。

王莽

就這樣, 一個小國的公子去了齊國, 百年後把齊國吞併了。 陳完沒有想到自己後代吞併齊國, 更沒有想到在西漢末年王莽稱帝后, 追尊陳為齊敬王, 廟號世祖。 自稱陳完後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