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阿爾泰山下的部落強悍而驕傲,鐵木真用一招軍事改革挫其鋒芒

十一到十二世紀蒙古高原西部的阿爾泰山下有一支強悍的部落, 部落名字十分威武霸氣, 稱為乃蠻部。 其部落首領稱為太陽汗,

操著一口突厥語系的乃蠻軍隊能征善戰, 在硝煙彌漫的大草原佔有一定的地位。 乃蠻部信奉佛教和薩滿教, 當地物產豐富, 經濟較草原中心發達。

鐵木真當時與乃蠻部東西並立, 當鐵木真鐵騎蕩平世仇塔塔兒部後, 與草原同盟克烈部的裂縫日漸擴大,

最終在1203年克烈部主動進攻了鐵木真部族, 鐵木真退讓無果後奮起反擊, 一舉打敗對手, 克烈部王罕向西落荒而逃, 遭到了阿爾泰山下的乃蠻部獵殺。 雖然殺了克烈部的首領, 但乃蠻部並不是出於對成吉思汗的友好, 而是認為東部地區的各個部落根本不堪一擊, 都不如自己。

克烈部消亡後, 能與鐵木真並肩而立的力量就只剩下西面的乃蠻部了。 乃蠻部原本和克烈部經常發生互相搶殺, 多以乃蠻部為勝利一方, 鐵木真吸收了克烈部的殘餘力量後, 矛盾雙方就成了鐵木真和乃蠻部。 乃蠻部自恃強大, 看著逐漸強大起來的鐵木真十分不屑, 戰前根本不做任何功課就急匆匆的開始東進搶佔地盤。

東邊的鐵木真剛剛經歷了多次草原兼併戰, 雖然連續的打了勝仗, 但是軍事敏銳的鐵木真還是發現了軍隊的一些問題, 草原民族的軍隊有個特點, 就是打仗的時候大家集結起來出戰, 不打仗的時候就在家裡放牧, 這樣的機制容易產生部隊的鬆散性, 戰略的執行不夠快速。 於是鐵木真一方面下令進行了一系列的軍改, 採用了十進位的軍事編制, 分別設置了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等官職, 層層管理, 創建了嶄新的中央集權軍事結構, 強化了軍隊的反應機動性, 提升了整體作戰的實力。 另一方面鐵木真不斷加強部隊訓練,

為隨時到來的下一場戰鬥做好準備。

1204年, 乃蠻部太陽汗親率大軍急匆匆的東進杭海山找鐵木真的茬, 一路上還收了不少被成吉思汗打敗的殘軍, 成吉思汗攜軍改後訓練有素的草原鐵騎與乃蠻軍隊大戰於納忽山崖, 一舉擊敗乃蠻軍, 太陽汗戰死當場。成吉思汗乘勝追擊,收伏了殘餘的乃蠻部眾,又一次壯大了自己的力量。乃蠻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遼。

太陽汗戰死當場。成吉思汗乘勝追擊,收伏了殘餘的乃蠻部眾,又一次壯大了自己的力量。乃蠻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