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成功收復臺灣島的感動故事!

1、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 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明朝末年, 荷蘭侵略者強佔了臺灣。 臺灣人民恨透了這夥強盜, 不斷進行反抗鬥爭。 少年時代的鄭成功, 曾親眼目睹荷蘭侵略者在家鄉福建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殘害鄉親。 他從小就對荷蘭侵略者十分憎恨。 後來, 鄭成功成為統率千軍萬馬的將領, 便移師金門、廈門一帶, 決心進軍臺灣, 趕走荷蘭侵略者。

鄭成功

2、西元1661年三月, 鄭成功親自率領二萬五千名將士, 分乘幾百艘戰船, 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 他們冒著風浪, 越過臺灣海峽, 準備直取臺灣。 這時候, 有些將士聽說西洋人的大炮厲害, 有點害怕。 鄭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戰船排在前面, 鼓勵將士說:“荷蘭人的紅毛火炮沒什麼可怕, 你們只要跟著我的船前進就是。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軍要進攻臺灣, 十分驚慌。 想方設法阻擋鄭成功的船隊登岸。

鄭成功

3、鄭成功沉著鎮定, 指揮我軍戰船和戰艦展開激戰。 英勇的我軍將士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 駕駛戰船向敵艦沖去。 他們在近處團團圍住敵艦, 使敵艦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突然轟隆一聲巨響, 所有艦船都震動起來, 海面上掀起十幾丈高的巨浪。 原來, 我軍的炮火擊中了敵艦的彈藥庫。

敵軍驚恐萬狀, 亂作一團。 我軍將士乘勢用鐵鉤鉤住戰艦, 爭先恐後跳了上去。 敵艦官兵無法逃脫, 只好舉手投降。 至此, 我軍取得了登陸戰鬥的重大勝利。

鄭成功

4、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 派兵猛攻赤嵌。 有個當地人給鄭軍出了個主意,

讓鄭成功切斷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水源, 敵人就不戰自亂。 鄭成功照這個辦法做了, 不出三天, 赤嵌的荷蘭人果然乖乖地投降了。 荷蘭守軍水盡糧絕, 已無力應戰。 當鄭成功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時, 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 只好扯起白旗投降, 灰溜溜地離開了臺灣。

鄭成功

鄭成功(西元1624—1662年), 原名鄭森, 字大木。 少年聰敏, 英勇有為。 父親鄭芝龍, 福建泉州南安縣人, 明末官至都督同知(武官名, 是五軍都督府之副長官);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 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 也就是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的這一年, 成功出生。 西元1645年, 清軍入關, 明唐王朱聿〔yu玉〕鍵在福州稱帝, 改元隆武。 封鄭芝龍為建安伯。 芝龍帶著成功前去朝見。 唐王問他應當如何救國?成功回答說:“嶽飛說過, ‘只要文臣不愛錢, 武將不怕死, 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依臣看來, 這兩句話在今天還是特別重要的。 ”唐王聽後, 大加讚賞, 賜他姓朱, 改名成功, 並命他做禁軍提督, 從此民間都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次年, 清軍大舉攻入福建, 唐王被俘, 鄭芝龍無恥地投降了清軍。這時鄭成功還只有22歲。他痛心于國破家亡和人民苦難,便舉起了“殺父報國”的大旗,和他的戰友們乘船到達南澳(今廣東南澳)募兵反攻,奪取了廈門(原名中左所,成功改名思明州)作為抗清根據地。接著又攻克漳州(今福建漳州市),福建人民紛紛聚義響應。

鄭芝龍無恥地投降了清軍。這時鄭成功還只有22歲。他痛心于國破家亡和人民苦難,便舉起了“殺父報國”的大旗,和他的戰友們乘船到達南澳(今廣東南澳)募兵反攻,奪取了廈門(原名中左所,成功改名思明州)作為抗清根據地。接著又攻克漳州(今福建漳州市),福建人民紛紛聚義響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