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代表之聲: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不讓一個人掉隊

農村扶貧開發是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俗話說扶貧先扶志, 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一直是這幾年南通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當然, 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 政府托底的保障水準也逐年提高。 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這項工作, 多次調研審議, 為“十三五”精准扶貧目標問診把脈。

市人大代表周繼忠是通州區花園村的書記, 按照南通最新制定的高於省定標準的貧困線:人均純收入7000元, 花園村目前還有13戶貧困家庭。 去年, 周繼忠通過爭取政府資金和自己多方籌集, 建起了這個殘疾人服務中心,

為這些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提供一個就業平臺。

目前, 花園村只要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村民都可以來這個服務中心工作, 這也是周繼忠作為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後, 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的途徑。

無獨有偶, 如皋東陳鎮萬富社區, 是個偏僻的農業大村, 目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還有100戶, 村裡圍繞“農”字做文章, 建立了三個農業合作社。 村民邵忠華就在這家稻米合作社打工實現了脫貧。

萬富社區也是千方百計為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創造就業條件, 同時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土地複墾、資金增值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多萬元增長到80多萬元, 在如皋處於中等水準。

在如皋下原鎮,

如皋人社局對有實力有條件的村民開展創業就業培訓, 村民創業後再帶動村裡的貧困人口就業, 通過這種二次傳導實現扶貧開發。

十二五之初, 貧困戶的界定線是年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 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低於30萬元, 按照這個標準, 南通建檔立卡的22.2萬貧困戶和424個經濟薄弱村於十二五末全部脫貧。

今年5月, 市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專題審議了扶貧開發工作, 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 做強村級經濟是扶貧的關鍵和根本, 除了解決就業, 畢竟還有一些完全沒有勞動能力甚至臥床不起的貧困人群需要財政兜底。 但是經濟相對薄弱, 貧困人口較多的村又往往面臨著資源少、平臺低的困境。

因病致貧, 因病返貧可以說是扶貧開發路上的一隻攔路虎。

據統計, 目前南通貧困人口涉及35000多個家庭, 其中一半的家庭與大病有關。 通州區花園村的葛美蘭, 和癌症抗爭了十多年, 每年兩次化療, 吃藥更是不能間斷。

除了納入不到大病保險範疇, 葛美蘭同樣也沒有納入精准扶貧物件範疇, 因為按照現行的以收入界定的標準, 她愛人和兒子的收入超出了人均7000元年收入標準。 如何幫助這種“支出型”低收入人群脫離困境, 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應對。

本月, 市政府發佈了《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若干意見》。 從防病、早治、治好等7個方面設立防線, 探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破解辦法。 補齊這個短板, 同時再結合其它扶貧工作的組織推進力度, 力爭“十三五”不讓一個人在脫貧的路上掉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