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成功的娘是島國妹子,爹還有個外國名

鄭成功是中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一生以復興明朝為己任, 成為明朝滅亡後, 清軍主要的對手之一, 與在西南反清複明的李定國可謂南明的“擎天二柱”, 南明隆武皇帝特別欽賜鄭成功姓“朱”, 因此, 鄭成功又被稱為“國姓爺”, 特別是他擊敗了長期霸佔寶島臺灣的荷蘭殖民者, 使得臺灣重歸中國, 鄭氏三代經營臺灣, 對臺灣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臺灣也成為了反清複明的最後陣地, 直至康熙二十二年收復臺灣, 對於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作為對手的康熙皇帝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鄭成功去世時, 康熙皇帝親題對聯:“四鎮多二心,

兩島屯師, 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 一隅抗志, 方知海外有孤忠。 ”

列位看官應該知道,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 而鄭成功的父親則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海上貿易集團首領鄭芝龍, 說白了, 有點海盜老大的味道, 今天, 筆者想與各位分享一下對這位元民族英雄父親的新認識。

鄭芝龍是福建人, 還有兩個弟弟, 鄭芝虎和鄭芝豹, 他是老大, 因此小名“一官”, 鄭芝龍生意做得很大, 有著巨大的資產, 還有龐大的船隊, 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制海權”完全掌握在他的手裡, 地方政府根本對他無可奈何。

晚明時期, 隨著新航線的不斷開闢, 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的勢力逐漸進入了亞洲範圍, 同東帝汶、望加錫、印度支那、暹羅等國進行貿易往來, 這給予了中國東南沿海進行海外貿易的生意人帶來了商機。

我們知道, 明朝前期是堅決反對私人進行海外貿易的,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四年、洪武十四年、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七年、洪武三十年、洪武三十一年曾多次嚴令“海禁”政策,

並將這種鎖國政策作為祖宗法度固定下來, 就算是永樂年間的鄭和下西洋, 也是在國家行為下進行的, 屬於朝貢體系, 私人的海外貿易是絕對違法的。

然而, 在嘉靖年間, 私人海外貿易愈演愈烈, 一些不法商販與日本浪人勾結, 便形成了一股軍事力量, 這便是“倭寇”, 需要說明的是, 倭寇的主體及上層是中國人, 日本浪人在倭寇中充當了“打手”的作用, 比如“王直集團”“李光頭集團”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倭寇”代表, 因此, 倭寇的形成其實是中國內部的矛盾, 是海外貿易的私人商販對“海禁”政策不滿的總爆發。

在戚繼光、俞大猷的軍事打擊下, 基本穩定了東南的局面, 隆慶時期, 隆慶皇帝決定放開“海禁”政策,

史稱“隆慶開關”, 這也為之後十八年的“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 隨著“海禁”政策的放開, 海外貿易方才逐漸合法化, 但依然有所限制。

於是, 許多鉅賈開始了與日本及南洋諸國, 甚至是歐洲國家的貿易往來, 鄭芝龍就在此時崛起, 他奪取了當時著名的海上霸主李旦的勢力後,

穿梭在海盜與官軍之間, 巧妙地操縱著這些海外貿易, 為了便宜行事, 他還加入了天主教, 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外國名字, 叫做“尼古拉·一官”。

十七世紀的歐洲各國對於東方充滿了好奇, 特別是對於中國以及日本的絲綢、瓷器、茶葉等, 都願意出高價購買, 當時涉及東方貿易的主要歐洲國家就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尼德蘭), 而這條西方到東方的貿易線路基本上是歐洲(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印度、南洋(麻六甲)—澳門、臺灣—中國、日本。

此時, 澳門具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因為澳門是葡萄牙進入東方國家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在一段時間裡, 日本曾經發出禁令, 禁止對葡貿易, 葡萄牙人無可奈何, 只得找到鄭芝龍,希望鄭芝龍能幫助葡萄牙對日貿易,鄭芝龍答應了這筆大買賣,並將葡萄牙的貨物從澳門運送到日本,只收取運費用,利潤依然歸葡萄牙。

有鑑於此,荷蘭人也找到鄭芝龍與之進行海上貿易合作,荷蘭在十七世紀中葉的對日貿易中,主要是通過中國船隻運送的,而這些中國船隻中,絕大多數是屬於鄭芝龍的,可以看出,他海上的霸主地位已經形成,他也通過海上貿易,獲取了高額的資本利潤,並憑藉民間之力,建立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

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政治格局的變化,荷蘭逐漸取代了葡萄牙的海上霸權,並在印度成立了“聯合東印度公司”(非英國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荷蘭決定攻取澳門或者澎湖列島,以作為貿易中轉站,結果沒有成功,於是,他們就將眼光投向了臺灣。臺灣成為了荷蘭對中國和日本進行貿易的主要中轉站,荷蘭為了保證貿易中轉,佔領臺灣達四十餘年,直至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人才真正離去。

鄭芝龍在這場巨大的海上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擁有著自己的軍事力量,在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時代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是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明朝末年,由於鄭芝龍的勢力過於強大,朝廷只得招安,鄭芝龍官封都督同知,清朝入關後,鄭芝龍降清,對於政治,鄭芝龍其實沒什麼大的興趣,始終想著用政治為自己撈經濟資本,而他的兒子鄭成功則對大明王朝忠貞不二,清朝只得將鄭芝龍軟禁起來,並要脅鄭成功歸降,最終,鄭芝龍被清朝殺死。

而其子鄭成功依靠鄭芝龍留下的強大的軍事政治資本,堅持與清軍作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並從荷蘭人手中奪取臺灣,作為明朝的最後基地,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才真正攻取臺灣,鑒於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偉大功績,鄭成功也成為了中國的一代民族英雄。

因此,對於鄭芝龍,這位特殊的海盜型的人物,一個政治投機分子,而且還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列位元看官需要客觀地看待,必須承認,在十七世紀的東西方海上貿易中,鄭芝龍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於西方各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始終處於結構性的貿易逆差地位,所以,西歐各國、美洲,包括日本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經濟最強大的國家,當然,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逐漸向中國輸入鴉片,以求在經濟上扭轉貿易逆差,並危害中國人的身體,為在政治上、軍事上打擊中國做準備,最終中西方於十九世紀中葉開戰,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只得找到鄭芝龍,希望鄭芝龍能幫助葡萄牙對日貿易,鄭芝龍答應了這筆大買賣,並將葡萄牙的貨物從澳門運送到日本,只收取運費用,利潤依然歸葡萄牙。

有鑑於此,荷蘭人也找到鄭芝龍與之進行海上貿易合作,荷蘭在十七世紀中葉的對日貿易中,主要是通過中國船隻運送的,而這些中國船隻中,絕大多數是屬於鄭芝龍的,可以看出,他海上的霸主地位已經形成,他也通過海上貿易,獲取了高額的資本利潤,並憑藉民間之力,建立了一支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

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政治格局的變化,荷蘭逐漸取代了葡萄牙的海上霸權,並在印度成立了“聯合東印度公司”(非英國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荷蘭決定攻取澳門或者澎湖列島,以作為貿易中轉站,結果沒有成功,於是,他們就將眼光投向了臺灣。臺灣成為了荷蘭對中國和日本進行貿易的主要中轉站,荷蘭為了保證貿易中轉,佔領臺灣達四十餘年,直至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人才真正離去。

鄭芝龍在這場巨大的海上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擁有著自己的軍事力量,在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時代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是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明朝末年,由於鄭芝龍的勢力過於強大,朝廷只得招安,鄭芝龍官封都督同知,清朝入關後,鄭芝龍降清,對於政治,鄭芝龍其實沒什麼大的興趣,始終想著用政治為自己撈經濟資本,而他的兒子鄭成功則對大明王朝忠貞不二,清朝只得將鄭芝龍軟禁起來,並要脅鄭成功歸降,最終,鄭芝龍被清朝殺死。

而其子鄭成功依靠鄭芝龍留下的強大的軍事政治資本,堅持與清軍作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並從荷蘭人手中奪取臺灣,作為明朝的最後基地,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才真正攻取臺灣,鑒於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偉大功績,鄭成功也成為了中國的一代民族英雄。

因此,對於鄭芝龍,這位特殊的海盜型的人物,一個政治投機分子,而且還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列位元看官需要客觀地看待,必須承認,在十七世紀的東西方海上貿易中,鄭芝龍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於西方各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始終處於結構性的貿易逆差地位,所以,西歐各國、美洲,包括日本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經濟最強大的國家,當然,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逐漸向中國輸入鴉片,以求在經濟上扭轉貿易逆差,並危害中國人的身體,為在政治上、軍事上打擊中國做準備,最終中西方於十九世紀中葉開戰,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