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大家說|米蘭·昆德拉:詩歌的使命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間成為永恆

文\米蘭·昆德拉

人們指望不朽, 可是忽視了不朽與死亡一起才有意義。

說到不朽, 人們自然又不平等。 我們必須有所區別, 一種是所謂一般的不朽, 熟人之間對一個人的懷念(村鎮父母官嚮往的那種不朽);另一種是偉大的不朽, 即一個人活在從來不認識他的人的心中。 生活中有一些途徑, 可以從一開始就讓人面對這種偉大的不朽, 當然, 並不一定十拿九穩、但毫無疑問有這樣的可能:它們就是藝術家和政治活動家的道路。

人生不能承受的, 不是存在, 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 生活, 生活並沒有任何幸福可言。

生活就是在這塵世中帶著痛苦的自我。 然而存在, 存在就是幸福。

一個體力不支的人看著窗外, 只見到樹木的頂端, 他默默吟叨著這些樹木的名字:栗樹, 楊樹, 楓樹;這些名字與生命本身一樣美好。 楊樹高大挺拔, 像運動員將手臂伸向藍天;或像烈焰騰空後凝固不動。 楊樹, 同——楊樹。 如果把不朽與這個垂暮老人所看見的窗外的楊樹相比, 那麼, 所謂不朽只是荒唐可笑的幻影, 是空話, 是用撲蝴蝶的網套兜風。 行將就木的老人對不朽毫無興趣。

感情很顯然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 而且常常是在我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 當我們“希望”去感受它, 感情就不再是感情, 而是感情的模仿, 感情的炫耀, 是通常所謂的歇斯底里。

公路勝利地剝奪了空間的價值, 今日, 空間不是別的, 只是對人的運動的阻礙, 只是時間的損失。

安寧不是來自於塵世之上, 不是回到自我。 它只是簡單地放下武器, 然後消失;是承認自己的必死性。

人可以藏在自己的形象後面, 可以永遠消失在自己的形象後面, 可以離開自己的形象;人永遠不是自己的形象。

仇恨的圈套, 就在於它把我們和我們的敵手栓的太緊了, 這就是戰爭的下流之處。 兩個眼睛瞪著眼睛相互刺穿對方的士兵親密地挨在一起, 血也留在一起。

沒有什麼比裝孩子氣更有利的了;孩子天真爛漫, 缺乏人情世故, 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他還沒有進入一個將就禮儀的世界, 還用不到非循規蹈矩不可;他可以隨時隨地暴露感情, 不必考慮是否合適。

這個人生的第二階段, 即一個人不得不時時注視著死亡的階段, 緊接著又會過渡到下一個階段, 一個時間延續最短、然而又最神秘的階段, 人們對這個階段瞭解極少, 談論也極少。 體力日漸衰退, 人總是感到一種疲勞。

疲勞是從生命的此岸通向死亡的彼岸的無聲橋樑。 在這一階段, 死亡近在咫尺, 讓人看得心煩。 但它仍可以說是無影無蹤, 無處可尋的, 因為太密切、太熟悉的東西就變成這樣。

生活從來就是此一時。 彼一時, 不可一概而論。 在那個特定的時刻來到之前, 死亡於我們是那樣遙遠, 乃至我們不以為然。 它無影無蹤, 無處可尋。 這是生命中最初的、最幸福的一段。

你是你自己掘墓人的傑出同盟者。

詩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意思來迷住我們, 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間成為永恆, 並且值得成為難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生活, 生活中沒有幸福。

生活就是:扛著痛苦的“我”穿行世間。

而存在, 存在即幸福。 存在就是:變成一口井,

一個石槽, 宇宙萬物像溫暖的雨水, 傾落其中。

沒有一點兒瘋狂, 生活就不值得過。 聽憑內心的呼聲的引導吧, 為什麼要把我們的每一個行動像一塊餅似的在理智的煎鍋上翻來覆去地煎呢?

人的生命的最後階段, 即最短最秘密的階段, 就在穿越“從生命此岸通向死亡彼岸的神秘之橋”的時刻, 那個充滿“疲憊”, 厭倦了自我和自己所有欲望的存在, 只希望自己能夠一邊欣賞窗外的樹木一邊悄無聲息地消逝。 歌德想, “很少有人能夠一直到達那個極限, 但是對於到達的人來說, 那兒的什麼地方一定存在著真正的自由。 ”

每個人的序號就是他的臉,是偶然和獨特的線條組合。不論是性格、靈魂,還是大家所說的“我”,都不能從這個組合中顯示出來。臉只不過是一個樣品的號碼。

道路:這是人們在上面漫步的狹長土地。公路有別于道路,不僅因為可以在公路上驅車,而且因為公路不過是將一點與另一點聯繫起來的普通路線。公路本身沒有意義,唯有公路連接的兩點才有意義。而道路是對空間表示的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種含義,催促我們歇歇腳。此刻,世界開始失去其透明度,開始變得昏暗,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它向未知飛奔而去;人,被世界拋棄之後,則龜縮進他的自我,耽於懷舊、夢幻、反叛,讓自己內心的聲音淹沒而聽不見任何外界的聲音。但是,那發自內心的呼聲對歌德卻像一種不可忍受的雜訊。

一個人,或者椎而廣之,一部小說中的某個人物,就其定義而論,難道不應該是個獨特無匹、不可模仿的存在嗎?那麼,當我看到某人做了一個動作,這個與她有聯繫的動作,這個表現其特徵、作為她個人魅力一部分的動作,何以同時又成為另一個人的內質、成為我的夢中所見呢?這,值得思考。

新聞記者不是提問題的人,而是掌握著提問題的神聖權利的人;他可以向任何人提任何問題。可是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有這個權利嗎?任何問題不都是可以增進人們互相瞭解的跳板嗎?可能是的。那麼我再來把這個說法澄清一下;新聞記者的權利並不在於提問,而在於一定要得到回答。

這是一種天真的幻想:以為我們的形象是一種普通的表像,在它的後面藏著獨立於人們視線之外的我們的“我”的真正實體。意象學家們厚顏無恥的證明了事情恰恰相反:我們的“我”是一種普通的、抓不住的、難以描繪的、含糊不清的表像,而唯一的幾乎不再容易抓住和描繪的事實,就是我們在別人眼裡的形象。最糟的是,你不是你形象的主人。你首相試圖描繪你自己,隨後至少要保持對它的影響,要控制它,可是沒有用:只要有一句不懷好意的話就能把你永遠變成可憐的漫畫。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造物主依仗電子電腦,使幾十億個自我和他們的生命進入塵世。但是在所有這些生命旁邊,可以想像一個更為基本的存在,它在造物主開始創造之前便有了,造物主對這個存在過去不曾施加過,如今也不施加任何影響。

阿涅絲躺在草叢中,小溪單調的潺潺聲穿過她的身體,帶走她的自我和自我的污穢,她具有這種基本的存在屬性,這存在彌漫在時間流逝的聲音裡,彌漫在蔚藍的天空中。她知道,從此以後,在沒有更美的東西了。

——米蘭·昆德拉《不朽》,王振孫、鄭克魯 譯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名家專輯快捷閱讀,回復作家名字即可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余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瑪律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國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復“合集”,便可快捷閱讀

每個人的序號就是他的臉,是偶然和獨特的線條組合。不論是性格、靈魂,還是大家所說的“我”,都不能從這個組合中顯示出來。臉只不過是一個樣品的號碼。

道路:這是人們在上面漫步的狹長土地。公路有別于道路,不僅因為可以在公路上驅車,而且因為公路不過是將一點與另一點聯繫起來的普通路線。公路本身沒有意義,唯有公路連接的兩點才有意義。而道路是對空間表示的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種含義,催促我們歇歇腳。此刻,世界開始失去其透明度,開始變得昏暗,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它向未知飛奔而去;人,被世界拋棄之後,則龜縮進他的自我,耽於懷舊、夢幻、反叛,讓自己內心的聲音淹沒而聽不見任何外界的聲音。但是,那發自內心的呼聲對歌德卻像一種不可忍受的雜訊。

一個人,或者椎而廣之,一部小說中的某個人物,就其定義而論,難道不應該是個獨特無匹、不可模仿的存在嗎?那麼,當我看到某人做了一個動作,這個與她有聯繫的動作,這個表現其特徵、作為她個人魅力一部分的動作,何以同時又成為另一個人的內質、成為我的夢中所見呢?這,值得思考。

新聞記者不是提問題的人,而是掌握著提問題的神聖權利的人;他可以向任何人提任何問題。可是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有這個權利嗎?任何問題不都是可以增進人們互相瞭解的跳板嗎?可能是的。那麼我再來把這個說法澄清一下;新聞記者的權利並不在於提問,而在於一定要得到回答。

這是一種天真的幻想:以為我們的形象是一種普通的表像,在它的後面藏著獨立於人們視線之外的我們的“我”的真正實體。意象學家們厚顏無恥的證明了事情恰恰相反:我們的“我”是一種普通的、抓不住的、難以描繪的、含糊不清的表像,而唯一的幾乎不再容易抓住和描繪的事實,就是我們在別人眼裡的形象。最糟的是,你不是你形象的主人。你首相試圖描繪你自己,隨後至少要保持對它的影響,要控制它,可是沒有用:只要有一句不懷好意的話就能把你永遠變成可憐的漫畫。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造物主依仗電子電腦,使幾十億個自我和他們的生命進入塵世。但是在所有這些生命旁邊,可以想像一個更為基本的存在,它在造物主開始創造之前便有了,造物主對這個存在過去不曾施加過,如今也不施加任何影響。

阿涅絲躺在草叢中,小溪單調的潺潺聲穿過她的身體,帶走她的自我和自我的污穢,她具有這種基本的存在屬性,這存在彌漫在時間流逝的聲音裡,彌漫在蔚藍的天空中。她知道,從此以後,在沒有更美的東西了。

——米蘭·昆德拉《不朽》,王振孫、鄭克魯 譯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名家專輯快捷閱讀,回復作家名字即可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余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瑪律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國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復“合集”,便可快捷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