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戰機大集合第三期

梟龍

FC-1戰鬥機(中國綽號:梟龍, 英文:Chengdu FC-1/JF-17, 巴基斯坦編號:JF-17, 綽號:Thunder , 譯文:雷電, 研發初期曾稱:超-7), 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單位聯合研製,

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戰鬥機。 是中國首次以整機技術出口方式授權境外生產的機型, 已批量裝備巴基斯坦空軍, 並且多國有意向購買。

性能參數:

翼展:8.98米, 長度:14.30米(單座版 )14.50米(雙座版), 高度:4.90米。

主輪距:2.54米, 前主輪距:4.94米。

正常起飛重量:9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2700千克。

外掛能力:3800千克, 機內燃油:2300升, 最大馬赫數:M1.6。

實用升限:16500米, 起飛滑跑距離:450米, 著陸滑跑距離:700米, 航程:2500千米。

限制超載:8G。

雷達:FC-1梟龍戰鬥機機鼻內部安裝的是一門KJL-7多模脈衝多普FC-1梟龍戰鬥機的KJL-7 雷達的天線勒(PD)雷達, 可同時顯示視場內的40個目標,

並對其中的兩個目標同時發動攻擊。

殲-31

殲-31(中國編號:J-31, 代號:鶻鷹, 英譯:Gyrfalcon, 英文:Shenyang J-31 )戰鬥機, 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沈飛)研製的第四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時32分, 殲-31成功首飛。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四代戰鬥機原型機的國家[3] 。

殲-31將與中國的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 並擬推出隱形戰鬥機的出口型號, 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

性能資料編輯:

乘員:1人, 長度:16.9 米, 翼展:11.50 米, 高度:4.8 米, 機翼面積:40平方米。

空重:12500~13500 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7000~28000 千克。

動力系統:2 ×RD-93加力發動機, 加力推力:2 ×9500千克(93.1千牛)。

最大飛行速度:1.8 馬赫, 實用升限:18000 米, 航程:不詳, 作戰半徑:1,250千米

爬升率:不詳, 翼載荷:675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7, 限制超載:9G

內置武器:4枚PL-12D中距主動空對空導彈或2枚PL-12D+2枚500KG級精確制導彈藥, 載彈量:>7000 千克。

載油量:>7000 千克。

殲轟7

殲轟-7(代號:JH-7, 中國綽號:飛豹, 外貿型號:FBC-1, 北約代號:Flounder, 譯文:比目魚), 是中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雙發串列雙座超聲速殲擊轟炸機。 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172廠) 與航空603研究所合作設計研製的中型殲擊轟炸機, 主要用於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 可進行超音速飛行。

性能資料編輯:

機長:21米, 翼展:12.8米, 機高:6.22米, 機翼面積:42.2平方米。

整機空重:14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7415千克。

發動機:2台斯貝MK202渦輪風扇發動機, 單台最大推力5556千克力, 單台加力推力9305千克力。

最大平飛馬赫數:1.70, 最大使用表速:121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90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5500米。

轉場航程:3650千米, 作戰半徑:1650千米。

機身航炮:1門23-3型航炮, 備彈200發, 最大載彈量:5000千克。

翼下掛架:4個外掛點可掛載C-801K/803空艦導彈, 50~250千克炸彈, 火箭發射器

翼尖掛架:2個可掛霹靂-5近距格鬥空對空導彈[1] 霹靂-8/9。

殲-20

殲-20(英文:Chengdu J-20,綽號:Fire Fang,譯文:火牙/炎牙/焰牙/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五代戰鬥機。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臺報導殲-20戰鬥機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3月13日,《中國日報》發佈消息稱,中國自主研製的殲-20近期將裝配國產發動機。

性能資料編輯:

乘員:1人,長度:20.3米,翼展:12.88米,高度:4.45米,機翼面積約:73平方米(不包括主翼前邊條)。

空重:17,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7,000千克。

發動機:WS-15[33] 155KN(加力推力)×2,WS-10B[34] 140KN(加力推力)×2,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

實用升限:20000米,航程:4500-5000千米,作戰半徑:1500-2000公里,爬升率:未知。

翼載荷:未知,推重比:0.85,限制超載:+9G/-3G

武器:遠端空對空導彈霹靂-21,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2D/霹靂-15,近程空對空格鬥導彈霹靂-10,精確制導滑翔炸彈雷石-6,機炮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

雷達反射面積:0.01~0.05 平方。

強-5強擊機

強-5(英文:Q-5或A-5,北約代號:Fantan,譯文:番攤)強擊機,是中國參照殲-6(蘇聯米格-19)戰鬥機自行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強擊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原南昌飛機製造廠)於20世紀50年代末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種強擊機。該機1958年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飛,同年底通過初步設計定型。該機有多種改型。強-5系列飛機自1968年成批生產,2012年10月25日交付最後一架。

性能參數編輯:

乘員:1人(單座型),2人(教練型),翼展:9.70米,長度:16.73米,高度:4.51米,機翼面積:27.95平方米。

主輪距:4.40米,前輪距:4.10米。

空重:6,37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1,830千克,載彈量:1500千克,推重比(起飛):0.71。

翼載荷(起飛):3.26千牛/平方米(332千克/平方米),最大飛行速度 (高度5000米):1240千米/小時,(高度11000):M1.12,巡航速度 (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800千米/小時,作戰半徑:400~600千米,實用升限:16500米,航程:1200千米,續航時間:2.30小時。

起飛離地速度:330千米/小時,起飛滑跑距離:700-750米,著陸滑跑距離:1060米,限制超載:+8.0g,最大高度:16500米;有利高度:5000米;活動半徑:480千米;起飛速度:300千米/小時(無外掛),330千米/小時(最大外掛),起飛滑跑距離:700-750米(無外掛),1250米(最大外掛)

武器裝備:彈艙內可帶2枚500千克常規航空炸彈,機身和機翼下可載掛空對地導彈、航空炸彈、航空火箭彈和副油箱等;2門23毫米航空機關炮。

強6攻擊機

強-6強擊機(代號:Q-6),是中國航空工業曾經研製的一種支援型戰鬥轟炸機(強擊機)方案,這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可變後掠翼戰機,主要仿製對象為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米格-23,由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廠(洪都航空前身)研製,總設計師為陸孝彭,但此項目於20世紀80年代終止。

基本資料編輯

研發單位元:南昌飛機製造廠

氣動佈局:後掠翼,發動機數量:雙發,飛行速度:亞音速。

動力裝置:WS-6渦扇發動機。

結構形式:雙轉子加力式。

最大軍用推力:71千牛,最大加力推力:122千牛,推重比:5.93

研製狀態:完成飛行前規定試車後,停止研製

產量:截至1983年,共生產10台試驗機。

最大武器載荷:4500千克,

作戰半徑900千米。

殲-20

殲-20(英文:Chengdu J-20,綽號:Fire Fang,譯文:火牙/炎牙/焰牙/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五代戰鬥機。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臺報導殲-20戰鬥機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3月13日,《中國日報》發佈消息稱,中國自主研製的殲-20近期將裝配國產發動機。

性能資料編輯:

乘員:1人,長度:20.3米,翼展:12.88米,高度:4.45米,機翼面積約:73平方米(不包括主翼前邊條)。

空重:17,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7,000千克。

發動機:WS-15[33] 155KN(加力推力)×2,WS-10B[34] 140KN(加力推力)×2,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

實用升限:20000米,航程:4500-5000千米,作戰半徑:1500-2000公里,爬升率:未知。

翼載荷:未知,推重比:0.85,限制超載:+9G/-3G

武器:遠端空對空導彈霹靂-21,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2D/霹靂-15,近程空對空格鬥導彈霹靂-10,精確制導滑翔炸彈雷石-6,機炮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

雷達反射面積:0.01~0.05 平方。

強-5強擊機

強-5(英文:Q-5或A-5,北約代號:Fantan,譯文:番攤)強擊機,是中國參照殲-6(蘇聯米格-19)戰鬥機自行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強擊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原南昌飛機製造廠)於20世紀50年代末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種強擊機。該機1958年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飛,同年底通過初步設計定型。該機有多種改型。強-5系列飛機自1968年成批生產,2012年10月25日交付最後一架。

性能參數編輯:

乘員:1人(單座型),2人(教練型),翼展:9.70米,長度:16.73米,高度:4.51米,機翼面積:27.95平方米。

主輪距:4.40米,前輪距:4.10米。

空重:6,37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1,830千克,載彈量:1500千克,推重比(起飛):0.71。

翼載荷(起飛):3.26千牛/平方米(332千克/平方米),最大飛行速度 (高度5000米):1240千米/小時,(高度11000):M1.12,巡航速度 (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800千米/小時,作戰半徑:400~600千米,實用升限:16500米,航程:1200千米,續航時間:2.30小時。

起飛離地速度:330千米/小時,起飛滑跑距離:700-750米,著陸滑跑距離:1060米,限制超載:+8.0g,最大高度:16500米;有利高度:5000米;活動半徑:480千米;起飛速度:300千米/小時(無外掛),330千米/小時(最大外掛),起飛滑跑距離:700-750米(無外掛),1250米(最大外掛)

武器裝備:彈艙內可帶2枚500千克常規航空炸彈,機身和機翼下可載掛空對地導彈、航空炸彈、航空火箭彈和副油箱等;2門23毫米航空機關炮。

強6攻擊機

強-6強擊機(代號:Q-6),是中國航空工業曾經研製的一種支援型戰鬥轟炸機(強擊機)方案,這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可變後掠翼戰機,主要仿製對象為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米格-23,由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廠(洪都航空前身)研製,總設計師為陸孝彭,但此項目於20世紀80年代終止。

基本資料編輯

研發單位元:南昌飛機製造廠

氣動佈局:後掠翼,發動機數量:雙發,飛行速度:亞音速。

動力裝置:WS-6渦扇發動機。

結構形式:雙轉子加力式。

最大軍用推力:71千牛,最大加力推力:122千牛,推重比:5.93

研製狀態:完成飛行前規定試車後,停止研製

產量:截至1983年,共生產10台試驗機。

最大武器載荷:4500千克,

作戰半徑900千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