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慶傳奇|安徽撫署內的巨炮

2007年7月20日, 一位拾荒人在安慶市東圍牆街皖甯開發公司的建築工地上“尋寶”, 偶然間發現一塊露出土面的鏽跡斑斑的鐵疙瘩, 於是興奮地挖掘, 但這塊“寶藏”體形的龐大不斷超越著他的想像, 最終呈現出巨大的管狀的形態。 聞訊而來的安慶市博物館專家一眼就認出, 這是一門清代的後膛鐵炮。 經測量, 鐵炮重約三噸, 長約三米, 炮口口徑16公分, 尾膛口徑20公分, 炮尾直徑達57公分, 膛壁較厚, 炮管內有15道為保證發射精准性而設的膛線。 安慶市博物館動用了起重機, 將其運至黃鎮生平事蹟陳列館後院安放。

安慶東圍牆街、西圍牆街及後圍牆街之間的區域, 清代時屬於安徽撫署範圍, 民國時, 這裡改建為安徽省長公署, 建國後又曾作為中共安慶市委機關所在地。

這樣一門重型巨炮, 為什麼會出現在清代安徽撫署衙門裡呢?為何人在何處所鑄?又因何而被深埋地下?

安徽巡撫署, 後為民國安徽省政府大門(攝於1950年代)

統帥炮

英翰鑄炮

後膛炮是從炮管後方填裝炮彈或火藥的火炮, 較之前膛炮威力大增, 射程更遠, 且使用更快捷, 約出現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 是鑄炮史上的一大進步。 安慶自古即軍事重鎮,

戰事頻仍, 尤其是清代, 太平天國軍隊和清軍曾在此長期激戰, 因此安慶地域內曾出土過大量清代火炮, 但均為前裝式火炮, 這門鐵炮是在安慶市出土的唯一一尊後膛炮。

關於安徽撫署內這門重炮的來歷, 《申報》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據1884年8月9日《申報》記載, 安徽巡撫英翰曾鑄成大炮五尊, 在“皖垣撫署箭道(即官兵練箭之處:筆者注)之右”建屋安放, 這些大炮重約數千斤, 可裝填火藥十余斤, 時人稱其為“統帥炮”。

英翰, 號西林, 薩爾圖氏, 滿洲正紅旗人。 1854年起即在安徽任職, 歷任知縣、同知、知府、安徽巡撫等, 1874年調任兩廣總督, 1876年病故於烏魯木齊都統任上, 死後贈太子太保, 諡果敏。 現安慶沿江東路上的熊范二烈士專祠, 前身就是為晚清紀念英翰而建的英果敏公祠。

《申報》所記載的安徽撫署內的統帥炮與東圍牆出土的大炮形制一致。 這種重型大炮射程較遠, 多用於平原地帶或江海防禦, 而安慶境內多山, 因此統帥炮應為江防所用。

仿製德炮

這門鐵炮的重型後膛裝、炮管內有膛線等特點是當時德國克虜伯炮的典型特徵。 後膛炮傳入中國始於19世紀70年代。 自1871年德國在普法戰爭中取得勝利後, 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認為, 德國之所以能擊敗曾讓清政府顏面盡失的法蘭西帝國, 主要依賴其出類拔萃的制炮技術。 同年, 李鴻章從德國一次性購買了328門克虜伯後膛鋼炮, 用於裝備淮軍和海防炮臺。 1874年, 他在奏摺中對克虜伯炮大加讚賞, “查炮位一項,

德國全用後膛, 英國全用前膛, 俄法則小炮多後膛, 大炮多前膛, 美國仍用老式滑膛, 其中著名廠商, 德國曰克虜伯, 專造後膛全鋼之炮”, 此後, 他在致醇親王的信中, 又盛讚克虜伯炮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 質堅體輕, 用馬拖拉, 行走如飛”, 自此以後, 克虜伯大炮成為清軍裝備的主要炮式, 一度成為清軍海防的代名詞。

克虜伯大炮傳入中國以後, 各地督撫紛紛赴上海、香港等地購辦, 同時, 從19世紀70年代起, 各地兵工廠就紛紛對其進行仿製, 如江南製造總局、上海機器局、蘭州製造局等都曾仿造過克虜伯炮, 安慶撫署內的這門後膛重炮即為英翰仿製的克虜伯式後膛炮。 由於德國克虜伯公司不願提供鑄炮方法, 再加上其原材料為鎢合金鋼, 中國無法製造或購買,因此在其傳入之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法形成規模化的仿製,各地零星仿製的大炮即使外形酷似,也無法達到其“質堅體輕”的標準,製造重型炮時,只能通過加厚炮壁的方法來防止炮膛炸裂。

英翰於1866至1874年間擔任安徽巡撫,因此,這門大炮應製造於1871至1874年間。

英翰曾長期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撚軍的戰鬥,並十分重視江防建設,據民國《懷寧縣誌》載,英翰升任安徽巡撫伊始,即“佈置各處河防”。1874年底,剛剛調任兩廣總督不久的英翰與新任安徽巡撫裕祿共同上奏朝廷,提出國防建設的重點在於江防,“長江地亙五省,而皖鄂為居中門戶”,“合上下游之力以固長江,則財力易集;合長江之力以防海口,則事機易赴”。

由此看來,英翰所鑄五門重炮,即為加強江防考慮,只是還沒來得及將其用於江岸佈防,即於1874年調任兩廣總督。

安慶製造

眾所周知,湘軍攻陷安慶後,曾國藩開中國近代軍工企業之濫觴,在安慶設內軍械所,除了重用徐壽、華衡芳等近代科學家,製成中國第一艘機輪船外,還生產子彈、炸藥、火炮等軍火。

其實,早在安慶內軍械所之前,安慶就曾有製造軍火的歷史,如咸豐四年(1854)《怡良等奏報徐州兵勇口糧無款可支請予淮徐海接濟折》中,就有“皖省製造軍裝(即軍火:筆者注)等件”,經安徽撫院飭委,“幫同支應臨淮以北糧餉”的記載。

太平天國時期,安慶作為太平軍長期駐紮的根據地,也是重要的軍火鑄造基地。曾國藩奏稿中就曾提到,太平軍“在安徽曾修造炮船,操習水戰達數月之久。”安慶作為太平天國屏衛天京的軍事重鎮和安徽根據地的中心,水運便捷,是太平軍安徽軍工廠理所當然的所在地。1972年,在安慶二中後門處(即東北角城牆根處)取土時,就曾發現六門前裝式鐵炮,其中大型炮四門,每門長130釐米,口徑12釐米,重約400公斤。炮身正面鑄陽文楷書:“太平聖炮,乙榮五年安徽省造”,中型炮一尊,長127釐米,口徑9釐米,重約300公斤。小型炮一尊,長108釐米,口徑6.8釐米,重約200公斤。中、小型炮各鑄陽文楷書“安省造”。

此外,在江蘇常熟、江都,以及安徽的肥東、肥西等地,都曾發現有“安省造”太平天國鐵炮,均為舊式前膛炮,這些鐵炮現分別收藏於安徽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等國有收藏單位。

1864年,曾國藩將安慶內軍械所遷往南京,雖然延緩了安慶的近代化進程,但安慶的軍火製造並未就此停止。英翰鑄就仿克虜伯後膛炮即為例證,而就在英翰離開安慶赴兩廣總督任後的第二年,即1875年,安慶再次成立了專門製造軍火、修理槍械的製造局,製造局成立初期,曾製造開花炮、田雞炮、洋槍等軍火。

有清一代,安慶時斷時續的軍火製造歷史充分說明安慶一直具備設立兵工廠並製造軍火的條件。

另據1875年12月28日《申報》載,在英翰擔任安徽巡撫期間,候選知府唐某“在上海採辦軍裝”,“經皖撫英宮保飭令毋庸採辦”,唐某最後只得將軍火退訂。英翰在任期間即鑄造鐵炮,並飭令“毋庸採辦”軍火,是否于彼時即已籌備創辦安慶製造局呢?當然,此項推論還需要更充分的史料來佐證。

駐防江岸

英翰調任兩廣總督以後,這五尊巨炮在安徽撫署箭道旁的炮房裡靜靜地擺放了十年。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為了防止法軍的入侵,清廷開始加強長江防務,在安徽沿江五裡廟、攔江磯、東西梁山等處新建了多處明暗炮臺。安徽撫署內的江防炮至此終於派上了用場。據《申報》記載,1884年8月,安徽巡撫裕祿將五門統帥炮中的兩門移置新建的東門外五裡廟炮臺。大炮搬運那天,驚動了整座安慶城,因為幾千斤重的大炮搬運起來實屬不易,據報載,夫役們抬放鐵炮時的號子聲幾裡以外的地方都能聽見。

鐵炮從撫署搬至東門外炮臺後不久,裕祿即因丁艱離任。9月,新任安徽巡撫盧藝圃命令在五裡廟炮臺演放巨炮,演放前,為了安全起見,盧藝圃命令在沙帽洲至新洲江口的江面上利用舢板炮禁止來往船隻通行,同時由將士率領地保在江對岸實行限行,橫二十裡、縱五裡的區域內禁止人行。兩門巨炮共演放了三次,每次都成功打至二十裡遠。

統帥炮是否也裝備於其它新建的沿江炮臺呢?筆者在相關史料中沒有找到明確的記載。但《皖政輯要》中收錄了光緒三十一年(1905)的安徽沿江炮臺表,表格中標明瞭除五裡廟炮臺外其它各炮臺的軍火配置,唯有東梁山炮臺配備有十四磅(指炮彈重量)克虜伯後膛炮二尊,不排除此兩尊重炮亦為英翰所鑄統帥炮的可能性。

軒轅午炮

無論如何,五門統帥炮中最終只有一門留在了撫署內,鐵炮出土於今東圍牆街南端,即撫署舊址東南部的東轅門附近,據民國《懷寧縣誌》載,撫署內舊有射圃,位於撫署西北方,而《申報》記載炮房即位於箭道旁,為何巨炮會出土於東轅門附近呢?

據史料記載,晚清至民國初年,安慶城內曾利用造幣廠機器的放汽聲作為報時之用。1920年,有人建議在黃甲山的高地上建大鐘亭專門用於報時,但民國安徽省政府認為此項花費太大,決定實行午炮製,在“省公署頭門外”以炮聲報時。

可以推想,這最後一門統帥炮之所以從撫署西北的炮屋挪至東轅門附近,有可能曾作為禮炮使用,民國時又作為報時所用之午炮,見證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安慶歷史。

1908年,新成立不久的安慶新軍從法國購置了快炮等新式武器,安徽巡撫馮煦命令製造廠將一些“不堪應用”的舊炮熔化後改制為農器,想來統帥炮或許正是因為已作為禮炮使用才逃過此劫的吧!

1937年11月,日軍在攻打南京期間,曾先後出動數百架飛機轟炸安慶及周邊縣城,民國安徽省長公署除了大門頭殘存以外,主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統帥炮或許在此期間被埋入地下,鐵炮出土地的土層中有很多碎磚及瓦礫,可為佐證。當然,也不排除民國安徽省政府在遷往六安前故意將鐵炮就地深埋,以避免其為日軍利用的可能性。

如今,清代安徽撫署內的最後一尊統帥炮,正靜靜地躺在黃鎮生平事蹟陳列館的後院裡,炮身於近期經過了除鏽處理,似乎稍稍隱去了一些歷史給予它的傷痕,但那斑駁的炮身、破損的準星、缺失的膛門等卻仍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

中國無法製造或購買,因此在其傳入之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法形成規模化的仿製,各地零星仿製的大炮即使外形酷似,也無法達到其“質堅體輕”的標準,製造重型炮時,只能通過加厚炮壁的方法來防止炮膛炸裂。

英翰於1866至1874年間擔任安徽巡撫,因此,這門大炮應製造於1871至1874年間。

英翰曾長期參加鎮壓太平軍和撚軍的戰鬥,並十分重視江防建設,據民國《懷寧縣誌》載,英翰升任安徽巡撫伊始,即“佈置各處河防”。1874年底,剛剛調任兩廣總督不久的英翰與新任安徽巡撫裕祿共同上奏朝廷,提出國防建設的重點在於江防,“長江地亙五省,而皖鄂為居中門戶”,“合上下游之力以固長江,則財力易集;合長江之力以防海口,則事機易赴”。

由此看來,英翰所鑄五門重炮,即為加強江防考慮,只是還沒來得及將其用於江岸佈防,即於1874年調任兩廣總督。

安慶製造

眾所周知,湘軍攻陷安慶後,曾國藩開中國近代軍工企業之濫觴,在安慶設內軍械所,除了重用徐壽、華衡芳等近代科學家,製成中國第一艘機輪船外,還生產子彈、炸藥、火炮等軍火。

其實,早在安慶內軍械所之前,安慶就曾有製造軍火的歷史,如咸豐四年(1854)《怡良等奏報徐州兵勇口糧無款可支請予淮徐海接濟折》中,就有“皖省製造軍裝(即軍火:筆者注)等件”,經安徽撫院飭委,“幫同支應臨淮以北糧餉”的記載。

太平天國時期,安慶作為太平軍長期駐紮的根據地,也是重要的軍火鑄造基地。曾國藩奏稿中就曾提到,太平軍“在安徽曾修造炮船,操習水戰達數月之久。”安慶作為太平天國屏衛天京的軍事重鎮和安徽根據地的中心,水運便捷,是太平軍安徽軍工廠理所當然的所在地。1972年,在安慶二中後門處(即東北角城牆根處)取土時,就曾發現六門前裝式鐵炮,其中大型炮四門,每門長130釐米,口徑12釐米,重約400公斤。炮身正面鑄陽文楷書:“太平聖炮,乙榮五年安徽省造”,中型炮一尊,長127釐米,口徑9釐米,重約300公斤。小型炮一尊,長108釐米,口徑6.8釐米,重約200公斤。中、小型炮各鑄陽文楷書“安省造”。

此外,在江蘇常熟、江都,以及安徽的肥東、肥西等地,都曾發現有“安省造”太平天國鐵炮,均為舊式前膛炮,這些鐵炮現分別收藏於安徽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等國有收藏單位。

1864年,曾國藩將安慶內軍械所遷往南京,雖然延緩了安慶的近代化進程,但安慶的軍火製造並未就此停止。英翰鑄就仿克虜伯後膛炮即為例證,而就在英翰離開安慶赴兩廣總督任後的第二年,即1875年,安慶再次成立了專門製造軍火、修理槍械的製造局,製造局成立初期,曾製造開花炮、田雞炮、洋槍等軍火。

有清一代,安慶時斷時續的軍火製造歷史充分說明安慶一直具備設立兵工廠並製造軍火的條件。

另據1875年12月28日《申報》載,在英翰擔任安徽巡撫期間,候選知府唐某“在上海採辦軍裝”,“經皖撫英宮保飭令毋庸採辦”,唐某最後只得將軍火退訂。英翰在任期間即鑄造鐵炮,並飭令“毋庸採辦”軍火,是否于彼時即已籌備創辦安慶製造局呢?當然,此項推論還需要更充分的史料來佐證。

駐防江岸

英翰調任兩廣總督以後,這五尊巨炮在安徽撫署箭道旁的炮房裡靜靜地擺放了十年。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為了防止法軍的入侵,清廷開始加強長江防務,在安徽沿江五裡廟、攔江磯、東西梁山等處新建了多處明暗炮臺。安徽撫署內的江防炮至此終於派上了用場。據《申報》記載,1884年8月,安徽巡撫裕祿將五門統帥炮中的兩門移置新建的東門外五裡廟炮臺。大炮搬運那天,驚動了整座安慶城,因為幾千斤重的大炮搬運起來實屬不易,據報載,夫役們抬放鐵炮時的號子聲幾裡以外的地方都能聽見。

鐵炮從撫署搬至東門外炮臺後不久,裕祿即因丁艱離任。9月,新任安徽巡撫盧藝圃命令在五裡廟炮臺演放巨炮,演放前,為了安全起見,盧藝圃命令在沙帽洲至新洲江口的江面上利用舢板炮禁止來往船隻通行,同時由將士率領地保在江對岸實行限行,橫二十裡、縱五裡的區域內禁止人行。兩門巨炮共演放了三次,每次都成功打至二十裡遠。

統帥炮是否也裝備於其它新建的沿江炮臺呢?筆者在相關史料中沒有找到明確的記載。但《皖政輯要》中收錄了光緒三十一年(1905)的安徽沿江炮臺表,表格中標明瞭除五裡廟炮臺外其它各炮臺的軍火配置,唯有東梁山炮臺配備有十四磅(指炮彈重量)克虜伯後膛炮二尊,不排除此兩尊重炮亦為英翰所鑄統帥炮的可能性。

軒轅午炮

無論如何,五門統帥炮中最終只有一門留在了撫署內,鐵炮出土於今東圍牆街南端,即撫署舊址東南部的東轅門附近,據民國《懷寧縣誌》載,撫署內舊有射圃,位於撫署西北方,而《申報》記載炮房即位於箭道旁,為何巨炮會出土於東轅門附近呢?

據史料記載,晚清至民國初年,安慶城內曾利用造幣廠機器的放汽聲作為報時之用。1920年,有人建議在黃甲山的高地上建大鐘亭專門用於報時,但民國安徽省政府認為此項花費太大,決定實行午炮製,在“省公署頭門外”以炮聲報時。

可以推想,這最後一門統帥炮之所以從撫署西北的炮屋挪至東轅門附近,有可能曾作為禮炮使用,民國時又作為報時所用之午炮,見證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安慶歷史。

1908年,新成立不久的安慶新軍從法國購置了快炮等新式武器,安徽巡撫馮煦命令製造廠將一些“不堪應用”的舊炮熔化後改制為農器,想來統帥炮或許正是因為已作為禮炮使用才逃過此劫的吧!

1937年11月,日軍在攻打南京期間,曾先後出動數百架飛機轟炸安慶及周邊縣城,民國安徽省長公署除了大門頭殘存以外,主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統帥炮或許在此期間被埋入地下,鐵炮出土地的土層中有很多碎磚及瓦礫,可為佐證。當然,也不排除民國安徽省政府在遷往六安前故意將鐵炮就地深埋,以避免其為日軍利用的可能性。

如今,清代安徽撫署內的最後一尊統帥炮,正靜靜地躺在黃鎮生平事蹟陳列館的後院裡,炮身於近期經過了除鏽處理,似乎稍稍隱去了一些歷史給予它的傷痕,但那斑駁的炮身、破損的準星、缺失的膛門等卻仍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