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有規矩!

文/甜甜圈 親寶寶特約作者

週末, 和老公一起去參加他一個同事的孩子的生日party, 因為是九歲, 按當地風俗, party比較正式。

小朋友們都高興壞了, 在大廳裡跑來跑去做遊戲, 看到了三層佩奇蛋糕, 更是特別興奮。

大部分孩子只是在旁邊看, 一起討論哪一個是豬爸爸, 哪個是佩奇, 還模仿小豬哼哼叫。 可有一個小男孩, 卻伸手把蛋糕上的佩奇直接拿了下來, 一邊拿著一邊說:“佩奇是我的, 因為我是最帥的男孩。 ”

這個舉動顯然引起了孩子隊伍的躁動, 先是過生日的小女孩大哭起來, 哭著說:“今天是我過生日, 你們應該都聽我的,

佩奇也是我的, 憑什麼你要拿走!”

說著, 這個八歲的小女孩就直接把這個年齡小一點的男孩, 推倒在地, 還咬了他。

有孩子趕緊跑去向大人告狀。 這時老公的同事, 和拿了佩奇的小男孩家長也來了。

老公的同事一直在安慰哭泣的女兒, 說明天會給她買更好看的佩奇毛絨玩具, 或者給她買一個好看的芭比公主, 在爸爸的各種物質攻擊下, 小壽星終於破涕為笑。

小男孩的媽媽呢, 一直在說:“怎麼能打人呢?打人是不對的。 ”

再看那個闖了禍的小男孩, 躲在媽媽懷裡委屈著, 手裡卻一直拿著佩奇, 像一個勝利者享受自己的戰利品。 她媽媽只是不痛不癢地說了一句:“你這孩子真是的。 ”

旁邊有一個大一點的孩子, 指責這個小男孩,

說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應該把佩奇放回去。 “幹嘛要還回去, 這是我的!”小男孩拿著佩奇就跑開了。 而他的媽媽, 也就跟著走了。

從頭到尾, 這個小男孩的媽媽都沒有要求自己的孩子, 為自己的行為去道歉。

這個小壽星的爸爸, 也沒有讓自己的女兒,

用一顆包容的心, 去原諒小夥伴的錯誤, 只是一味地用物質上的東西, 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從這個事不難看出, 這兩個孩子都不懂得規矩。

小男孩這個年紀, 應該懂得, 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 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很顯然, 這一點他的家長並沒有教他, 所以他才會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拿了別人的東西就是自己的, 更不會去道歉。

雖然小男孩錯在先, 可女孩動手去打他, 而且, 她爸爸也沒有說打人是不對的。

沒有規矩的孩子, 真的讓人很討厭。

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的一個事, 就是在過年的時候, 每一家都會準備果盤, 小孩子去拜年, 都會得到一些糖果。

我弟弟很喜歡玉米糖, 所以到親戚家裡, 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果盤,

然後把裡面的玉米糖裝在自己的口袋裡。

就是因為這個事, 他被我媽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弟弟很不服氣, 說過年就應該吃自己喜歡吃的。

後來, 我媽去街上買了一大袋玉米糖回來, 告訴弟弟, 喜歡的東西, 可以跟媽媽說, 媽媽買給你, 但是去別人家, 只有別人給了你, 你才能拿。

從那以後, 弟弟去誰家都不會再拿任何東西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大人手心裡的寶, 尤其是很多老人帶娃, 都是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還美其名曰——“隔代疼”。

要知道很多“疼”, 到後來都成了“害”。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個人跟他的德國朋友出去, 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 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 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 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 問道:“怎麼會有兩根釣魚竿?”(德國規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說:“跟同學一起來的, 他上洗手間了。 ”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執照)

小朋友趕緊掏出執照:“有呢, 你看。 ”

朋友繼續問道:“帶尺子了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 釣上來的魚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 帶了。 ”小孩連忙掏出尺子。 於是德國朋友走開了。

這個人以為朋友認識這個小孩,可事實上,他朋友根本不認識這個孩子,之所以管教,是因為在整個德國,大人們都會認為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看到這個故事,我個人就特別有感觸。中國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過”,可現在呢,還是有那麼多人,根本不會教孩子懂得規矩。

讓孩子懂得規矩,是有很多好處的。

1、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經常會有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指望大人,當媽太累了,吃飯要吼,睡覺要喊。那是因為你沒有給孩子定規矩。

在我兒子一周歲的時候,他就知道吃飯一定要坐在餐桌旁,講完睡前故事就得睡覺。所以很多媽媽累就累在,沒有讓孩子懂得吃飯和睡覺的時候應該遵守的規矩。

定下了規矩,孩子自律性提高,不容易犯錯,也會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

2、激發孩子的興趣

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丫頭怎麼都進入不了狀態。

我規定她,每天早上抽出十分鐘聽讀英語,晚上回來會有半個小時,解決英語上的問題,老師教了她不懂的,可以來問我,第二天,我們再聽寫,每個週末,會讓她看一個英語視頻。

這樣一學期下來,她的英語成績全班第一,而且,特別喜歡英語。

在我定的“規矩”之下,她對英語有了興趣,因為有了興趣才會學好這門學科。

俗話說:“有規矩才有方圓”,沒有規矩的約束,孩子容易叛逆,性格散漫,不僅家長頭疼,孩子自己過得也不快樂,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3、調節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一次,去娘家小住幾天。丫頭和一幫小孩子在一起玩,不知道怎麼的一個孩子就摔跤受傷了。

他跑回來告狀,說是被人推的。當時,就有人說他撒謊,因為他一直都不聽話,和誰在一起玩,都會打架,不合群。

因為這個孩子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從來不遵守規則,不僅得到朋友們的排斥,就在自己受傷時,說的話也不被相信,在大家眼裡,他是一個不靠譜的人,由此,他跟朋友在一起,也沒有辦法相處好。

所以說,有規矩地去做事,也會不容易產生糾紛,不會讓別人誤會,能博得周圍人更多的信任。

4、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

凡是見過我家丫頭的人,都會對我豎起大拇指,說特別喜歡我丫頭這樣安靜懂事的女孩。

其實呢,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女孩,也有自己的缺點,只是在每一種場合,都會適時地“收斂”一下,懂得一些規矩。

比如,遇見長輩要問好,跟小夥伴在一起,懂得包容;去別人家不亂翻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不說髒話。

她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惹人疼的孩子,是因為在她的成長之路,我動用了“規矩”這一個尺規。

也有家長,會把懂得規矩和限制孩子自由發展混為一談,總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不應該干涉和約束太多。

一個有規矩的孩子,在和別人一起相處的時候,會帶給別人快樂和輕鬆,也會讓人賞心悅目。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有規矩。但是,規矩的確是孩子成長道路不可缺少的一根尺規。

教育孩子有規矩,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讓他們成為一個受歡迎和被肯定的人。

這個人以為朋友認識這個小孩,可事實上,他朋友根本不認識這個孩子,之所以管教,是因為在整個德國,大人們都會認為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

看到這個故事,我個人就特別有感觸。中國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過”,可現在呢,還是有那麼多人,根本不會教孩子懂得規矩。

讓孩子懂得規矩,是有很多好處的。

1、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經常會有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指望大人,當媽太累了,吃飯要吼,睡覺要喊。那是因為你沒有給孩子定規矩。

在我兒子一周歲的時候,他就知道吃飯一定要坐在餐桌旁,講完睡前故事就得睡覺。所以很多媽媽累就累在,沒有讓孩子懂得吃飯和睡覺的時候應該遵守的規矩。

定下了規矩,孩子自律性提高,不容易犯錯,也會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

2、激發孩子的興趣

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丫頭怎麼都進入不了狀態。

我規定她,每天早上抽出十分鐘聽讀英語,晚上回來會有半個小時,解決英語上的問題,老師教了她不懂的,可以來問我,第二天,我們再聽寫,每個週末,會讓她看一個英語視頻。

這樣一學期下來,她的英語成績全班第一,而且,特別喜歡英語。

在我定的“規矩”之下,她對英語有了興趣,因為有了興趣才會學好這門學科。

俗話說:“有規矩才有方圓”,沒有規矩的約束,孩子容易叛逆,性格散漫,不僅家長頭疼,孩子自己過得也不快樂,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3、調節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一次,去娘家小住幾天。丫頭和一幫小孩子在一起玩,不知道怎麼的一個孩子就摔跤受傷了。

他跑回來告狀,說是被人推的。當時,就有人說他撒謊,因為他一直都不聽話,和誰在一起玩,都會打架,不合群。

因為這個孩子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從來不遵守規則,不僅得到朋友們的排斥,就在自己受傷時,說的話也不被相信,在大家眼裡,他是一個不靠譜的人,由此,他跟朋友在一起,也沒有辦法相處好。

所以說,有規矩地去做事,也會不容易產生糾紛,不會讓別人誤會,能博得周圍人更多的信任。

4、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

凡是見過我家丫頭的人,都會對我豎起大拇指,說特別喜歡我丫頭這樣安靜懂事的女孩。

其實呢,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女孩,也有自己的缺點,只是在每一種場合,都會適時地“收斂”一下,懂得一些規矩。

比如,遇見長輩要問好,跟小夥伴在一起,懂得包容;去別人家不亂翻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不說髒話。

她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惹人疼的孩子,是因為在她的成長之路,我動用了“規矩”這一個尺規。

也有家長,會把懂得規矩和限制孩子自由發展混為一談,總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不應該干涉和約束太多。

一個有規矩的孩子,在和別人一起相處的時候,會帶給別人快樂和輕鬆,也會讓人賞心悅目。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有規矩。但是,規矩的確是孩子成長道路不可缺少的一根尺規。

教育孩子有規矩,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讓他們成為一個受歡迎和被肯定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