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藺相如到底有什麼能力,能夠位居廉頗之上?難道就憑三寸不爛之舌

“將相和”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 其主人公是藺相如和廉頗, 他們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上卿(相當於宰相)和將軍。 藺相如本是一介布衣, 後來被經趙惠文王身邊宦官的舉薦, 被作為使者派往秦國交涉和氏璧事件, 完璧歸趙;而後又在澠池之會, 不辱國體, 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 因其功, 任為上卿, 居官于廉頗之上。

將相和

也就因此, 使得廉頗不滿, 一個隻憑口舌之利, 就居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之上。 那麼藺相如究竟有什麼能力, 能夠位居廉頗之上?

大體來講, 藺相如的功勞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維護了君王及國家的榮譽, 勇氣可嘉, 勇冠諸將相, 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盟”擊缶而歌等功勞, 被君王封為上卿, 位在廉頗之上。 當然廉頗也是很不錯的, 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將領。

完璧歸趙

而廉頗更多的屬於為國立功, 而藺相如則直接挽回了趙王的面子。 對趙王來說, 二者的意義不一樣。

藺相如的功勞, 趙王有切身的體會, 所以會非常感激藺相如, 並認為他的功勞很大。 而廉頗的功勞, 趙王的體會不會則那麼深。

所以官職大小, 只是趙王一句話的事。 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 是正常的。

澠池之會

這種事向來很常見。 為國為民立功的人, 官職、賞賜往往比不上對君主有私恩的人。

比如東漢末年的大將皇甫嵩, 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平定黃巾起義。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 他斬殺張寶、張梁, 梟首張角, 消滅黃巾軍幾十萬主力, 挽救了東漢王朝。 如此大的功勞,

只是封侯八千戶。 而宦官孫程擁立漢順帝劉保為帝, 直接被封為萬戶侯。

有功無功, 功勞是大是小, 領導說了才算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