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死後他的兩個妃子 一個被呂雉狠狠教訓,一個助兒子登基成帝

說起劉邦也算是好色之徒, 後宮女人不計其數, 但比較有名的, 能夠讓人記的住的不外乎這三個, 分別是皇后呂雉, 戚夫人和薄姬。

都說後宮就像是一個屠殺場, 生活在裡面的人沒有智慧和能力就只能做魚肉任人宰割, 從呂雉, 薄姬, 戚夫人這三個女人最終的結局也可看出三人的智慧究竟是怎樣的。

不用說也知道戚夫人是最愚蠢的一個, 她空有美麗的容顏和絕佳的舞技歌喉, 在後宮之中僅僅憑藉著劉邦對她的一點點寵愛就興風作浪目中無人, 可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花瓶。

在後宮之中, 勢力單薄, 沒有朝堂的支持就忘想讓自己的兒子代替劉盈真是癡心妄想, 也為日後的結局埋下禍患。

再說呂雉和薄姬, 很多人認為呂雉更為聰慧更為有能力一些, 因為她不僅在劉邦如此寵愛戚夫人和劉如意的情況下還能夠保住自己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

而且還在劉邦百年之後獨攬朝權, 一度達到權利頂峰, 差點將劉家的天下變成呂家的天下, 不可否認呂雉很聰明, 但是她的勝利更側重於能力和勢力。

客觀來講薄姬更為聰慧。 薄姬處於受寵的弱勢, 論受寵不如戚夫人。 論權利不如呂雉, 但她的兒子劉恒能夠登上皇帝並非是出於偶然, 這與薄姬日常的悉心教導有關。

早還在漢宮之中時, 薄姬就時刻注意著避鋒芒, 自從有了兒子劉恒以後, 薄姬便不關心爭寵, 因為她懂得不得寵的女人的孩子才是最安全的, 因為毫無被立為太子的可能,

既然不會成為威脅, 自然也就少了迫害。

在美人心計中, 薄姬為了不被迫害自己毀容, 這般狠的下手非大智慧者不能做到, 這種行為也與戚夫人行成鮮明的對比。

戚夫人是一心想讓自己漂漂亮亮的, 以為只要劉邦寵自己, 自己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幸福著過下去。

完全只注重眼前, 因此在劉邦百年之後落得個棄入廁所當人彘的下場。

而薄姬的眼光就比較長遠, 知道呂後非善類, 惹不得, 否則日後沒有好下場, 因此自始至終都是小心翼翼, 如履薄冰, 從不敢與呂後作對。 也正是因為這樣, 呂雉在劉邦死後能夠對薄姬和劉恒寬容以待。 這般長謀遠慮,豈非智人。

這般長謀遠慮,豈非智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