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武則天古稀之年還寵倖她的男侍?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這三點

眾所周知, 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 人們對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各執一詞。 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 輔佐朝政三十年後, 親登帝位, 自稱聖神皇帝, 廢唐祚於一旦, 改國號為周, 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 自從武則天參與朝政以來, 她自稱皇帝, 到之後的病移上陽宮, 武則天執政時長半個世紀, 上承“貞觀之治”, 下啟“開元盛世”, 歷史功績, 昭昭於世。

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得到人們肯定的同時, 人們對武則天荒淫糜爛的生活也是多有批判的。 然而批判的最多的還是關於武則天寵倖男侍的這個問題,

人們都知道武則天曾經擁有好幾個男寵, 薛懷義、沈南蓼及張易之、張昌宗就是其中幾個,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 成就了她千古難泯的醜聞, 成為文人墨客顛來倒去的話題, 甚至連她創造的卓著政治業績也因為男寵的這個問題而隨之淹沒了。 那麼武則天為何那麼寵倖她的男侍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無非以下三點。

武則天的性格

這原因之一就是和武則天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關係, 武則天十四歲就入宮了, 被唐太宗賜名為“媚”, 其寓意為千嬌百媚, 含苞待放。 武則天渴望自己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 但結果卻是在太宗身邊而已, 太宗看她是個“才人”, 但是其實和一個普通的侍女差不多。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字“曌”, 在自己做皇帝之後, 專門造的這個字, 其意思就是日月當空, 目無一切。

彰顯女皇權威

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蓄養男寵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彰顯自己的女皇權威。 在二張入宮之後, 那時的武則天已是古稀之年了, 就算她是皇帝生活過的再滋潤, 有獨到的保養方式, 甚至是服用藥物, 終究還是難使一個老嫗返老還童的。 其實武則天這樣做的目的就在於向世人彰顯她的女皇權威:男子稱帝能夠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人, 那麼女子登基也應當享受同等的待遇,

應該有男寵來侍奉自己。 她無非就是想擁有幾個可以安慰寂寞、稍解老來憂愁的年輕異性, 身為女帝的她有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像武則天這樣的女帝可謂是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

其實武則天的這種行為和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當時理學尚未盛行, 所以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很開放的, 男女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像後世一樣禁錮與封閉。 甚至有些後人認為武則天的這種行為在如今是荒淫無恥, 但是在武則天那個時代, 他們也許不是這樣認為的。 典型的例子就有韋後和太平、高陽、襄陽、安樂、郜國、永嘉等公主以及上官婉兒等人, 在私生活這一方面還是非常放縱的, 她們也蓄養著一群男寵。

雖然武則天在私生活這一方面我們不敢苟同,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武則天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 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 而且知人善任, 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 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 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總而言之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總而言之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