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立秋:意氣高遠,生活簡淡,踏實做事,厚道做人

秋高氣爽涼風起, 意氣高遠

立秋是個可愛的節氣, 好像一杯可口的冷飲, 讓酷暑中人們猛地打個激靈, 從心裡到身體都感到涼意和愜意。 乍現的涼爽猶如荒漠中的一壺泉水, 一株沙棗花, 有苦盡甘來的味道, 叫人驚喜莫名。

立秋分為三候:“初侯涼風至, 二侯白露降, 三侯寒蟬鳴。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諺語說:“早上立了秋, 晚上涼颼颼。 ”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是夕涼飆起, 閑境入幽情。

”“涼飆”就是涼風的意思。

到了秋天, 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特別是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天空常是萬里無雲, 下雨天也特別少, 白天是日麗風清, 夜間則是星月交輝, 天空顯得異常高敞, 空氣亦比較清新宜人, 給人以秋高氣爽的感覺。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代詩人劉禹錫抓住秋天“一鶴淩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 展現的是秋高氣爽, 萬里晴空, 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 那淩雲的鶴, 也載著詩人的詩情, 一同遨遊到了雲霄。

秋天的天空總是顯得那麼高遠, 那麼深邃。 仿佛讓人看不到盡頭, 看不到邊際, 天地相接, 天的盡頭還是一片天。 看著藍天會忍不住讓思緒天馬行空、任意馳騁, 想像一些美好的、神話般的夢想, 從來也不會感到疲乏和厭煩。 秋天的天空讓人的眼界和心胸頓時變得開闊與空曠。 這一刻, 心情會變的平靜而自然, 人生仿佛像藍天一樣展開。

立秋十天草木黃, 簡淡真味

秋天是落葉的季節。 古人認為梧桐是靈樹, 能首先感知歲時節令。 清代有一部書《花鏡》, 這樣說:“此木(梧桐)能知歲時, 清明後桐始華。 立秋地, 至期一葉先墜, 故有‘梧桐一葉落, 天下盡知秋’之句。 ”

宋代立秋這天, 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 等到“立秋”時辰一到, 太史官即高聲奏曰“秋來了”, 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 以寓報秋之意。

秋天是刪繁就簡的季節, 經過了夏天的繁盛和繁華, 秋葉開始泛黃, 逐漸凋落。 就像一個人, 開始褪去身上的浮華、奢華, 回歸到最簡淡的生活, 體味淡雅的生活真味。 就像秋天的菊花, 不以嬌豔的姿色取媚于時, 而是以素雅堅貞的品性見美於人。

大道至簡。為道日損。這個世界上越是有智慧的人,生活越簡淡。在這世界上生活越久,認識的人就越多,得到的東西就越多,隨之而來煩惱和痛苦也就越多,幸福和快樂反而越來越少。世人不斷追尋,不斷得到,卻發現身體越來越差、心情越來越躁,生活越來越累。

秋日的簡淡是一種人生境界,這種境界讓我們有清涼自在的心,有安定從容之心,有一顆擺脫煩惱束縛的自由之心。就如同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立秋,立下厚實的人生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走出春天翠綠,走過夏季的烈日,立秋就像是一個成熟的漢子,抖落掉了春的稚嫩、夏的狂熱,走進中年,生命充實,走進壯觀。

立秋時,就像人到了中年,從容而知天命,青草的瘋長成了過往,對房梁上掛著的各種收穫也只是瞧一眼,會心一笑。

生命的種子在嚴寒冬日的封鎖中茫然地沉睡;春天時這顆種子破土而出,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這個生命在春天與夏天的誘惑和熱烈之中歷經悲歡離合,猶如走在通向天堂的煉獄之途;進入秋天了,生命變得豐盈而底氣十足,這才是生命最完美的時刻。

如何才能從容地笑看立秋之後凋謝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這秋光無盡?就做一株草木,生長于自然,懂得去遵從宿命,方可以離合不驚,枯榮隨緣,就那麼隨性隨意地踏上旅程,不辜負一世韶光。

收穫讓我們懂得付出。曾國藩說“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是要告誡我們,不要只想著收穫,而忘記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們緊緊憧憬美好未來,而不肯踏踏實實,努力耕耘當下,這必然只能是空想。

秋天讓我們懂得,成功需要積累,需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個環節,需要踏踏實實地接受雨水的洗禮和酷暑的蒸烤。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不要瞧不起你手頭上所做的每一件瑣碎小事,把它們幹漂亮了,才能成就將來的大事。不要去焦慮太遠的明天,因為焦慮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令現狀變得更糟糕。

秋天,生命似乎都有了一個結果。秋天,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收穫,每一個秋天的收穫。耕耘與勤勞,農民會收穫豐收,收穫富裕。家家院的笑聲歡聲,是最真實的收穫。

對於生活,是沒有失敗者的,最重要的是要踏實做事,厚道做人。天高雲淡的秋,讓人振奮,催人奮進。再大的失敗,都只要生命還在,就沒有失敗的人。跌倒了,站起來,就能夠繼續自己的路。沒有成功的人,在秋天,依然在收穫,收穫經驗、收穫教訓、收穫成長……

秋天總有落葉,秋天會讓成熟做出放棄,來準備下一次生長。春下一個春天,美麗的花是不是依然能夠絢爛?失去的,並不需要耿耿於懷,追求屬於自己的明天,放棄,也是一種收穫。

秋天,屬於每一個人;收穫,屬於每一個人。只要我們踏實做事,厚道做人,走好每一步,每個人都會迎來自己收穫的秋天。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

大道至簡。為道日損。這個世界上越是有智慧的人,生活越簡淡。在這世界上生活越久,認識的人就越多,得到的東西就越多,隨之而來煩惱和痛苦也就越多,幸福和快樂反而越來越少。世人不斷追尋,不斷得到,卻發現身體越來越差、心情越來越躁,生活越來越累。

秋日的簡淡是一種人生境界,這種境界讓我們有清涼自在的心,有安定從容之心,有一顆擺脫煩惱束縛的自由之心。就如同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立秋,立下厚實的人生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走出春天翠綠,走過夏季的烈日,立秋就像是一個成熟的漢子,抖落掉了春的稚嫩、夏的狂熱,走進中年,生命充實,走進壯觀。

立秋時,就像人到了中年,從容而知天命,青草的瘋長成了過往,對房梁上掛著的各種收穫也只是瞧一眼,會心一笑。

生命的種子在嚴寒冬日的封鎖中茫然地沉睡;春天時這顆種子破土而出,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這個生命在春天與夏天的誘惑和熱烈之中歷經悲歡離合,猶如走在通向天堂的煉獄之途;進入秋天了,生命變得豐盈而底氣十足,這才是生命最完美的時刻。

如何才能從容地笑看立秋之後凋謝的落花,如何才能淡定這秋光無盡?就做一株草木,生長于自然,懂得去遵從宿命,方可以離合不驚,枯榮隨緣,就那麼隨性隨意地踏上旅程,不辜負一世韶光。

收穫讓我們懂得付出。曾國藩說“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是要告誡我們,不要只想著收穫,而忘記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們緊緊憧憬美好未來,而不肯踏踏實實,努力耕耘當下,這必然只能是空想。

秋天讓我們懂得,成功需要積累,需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個環節,需要踏踏實實地接受雨水的洗禮和酷暑的蒸烤。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不要瞧不起你手頭上所做的每一件瑣碎小事,把它們幹漂亮了,才能成就將來的大事。不要去焦慮太遠的明天,因為焦慮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令現狀變得更糟糕。

秋天,生命似乎都有了一個結果。秋天,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收穫,每一個秋天的收穫。耕耘與勤勞,農民會收穫豐收,收穫富裕。家家院的笑聲歡聲,是最真實的收穫。

對於生活,是沒有失敗者的,最重要的是要踏實做事,厚道做人。天高雲淡的秋,讓人振奮,催人奮進。再大的失敗,都只要生命還在,就沒有失敗的人。跌倒了,站起來,就能夠繼續自己的路。沒有成功的人,在秋天,依然在收穫,收穫經驗、收穫教訓、收穫成長……

秋天總有落葉,秋天會讓成熟做出放棄,來準備下一次生長。春下一個春天,美麗的花是不是依然能夠絢爛?失去的,並不需要耿耿於懷,追求屬於自己的明天,放棄,也是一種收穫。

秋天,屬於每一個人;收穫,屬於每一個人。只要我們踏實做事,厚道做人,走好每一步,每個人都會迎來自己收穫的秋天。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