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些西安市面上還能吃到的“老冰棒”,看看你的童年還剩下幾款?

都說夏天的西安,

命都是空調給的!

小時候也不是家家都有空調,

咋就不會覺得有那麼熱呢?

因為那時雖然沒有空調,

但我們的“法寶”——冰棒,

可是從不離手的。

▼當年推著“28大驢”的小姐姐, 冰棒2毛錢一根

當下網紅爆款冷飲越來越多,

但吃過這些繁華後,

總會時不時想起童年的味道。

那些美味而便宜的冰棒,

如今在哪還能吃到呢?

鐘樓小奶糕

說到西安的地標級冷飲,

鐘樓小奶糕絕對是一代人的記憶。

從5分錢開始,

隨著西安的發展,

價格也在提高。

雖然如今滿街都是所謂的“鐘樓小奶糕”,

但真正吃過的小夥伴都知道,

街邊叫賣的才不是當年那個味道!

最早的小奶糕來自於國營的鐘樓食品店,

但鐘樓小奶糕的商標卻被鐘樓食品廠搶注,

一字之差,

包裝味道千差萬別。

而那熟悉的味道,

轉生在通濟坊有一家名為“花木蘭”的小店,

嘗過之後就是那個童年。

相比起當年的5毛一根,

4塊的價格放到如今也不算昂貴。

並且在以前的原味、可哥、綠豆、紅豆的基礎上,

增加了燕麥、堅果和時令水果味。

購買之後現場包裝,

新鮮出爐!

眼看天又要熱起來了,

去囤他一箱!

火炬

兒時冷飲的VIP,

吃的起的基本上都是孩子王。

拿到手裡,

就有和曾經的QQ黃鑽一樣的“貴族氣息”,

是當時身份的象徵,

倍兒有面子。

巧克力搭上牛奶,

就要舔著吃。

吃到了下面的蛋筒時,

裡面都化的差不多了,

依依不捨的一口口咬下去,

幸福!

火炬的牌子也是幾經變化,

最後西安的火炬市場被“伊利”佔據。

還是當年那個造型,

還是兒時那個味道,

很多便利店和小商店都能買到。

當年一起拍洋片的人中,

可能也就只剩我偶爾還會吃上一根。

三色杯

草莓、香草、巧克力,

小時候超佩服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出這麼善解人意的霜淇淋,

都是我愛吃的味道!

而且顏值還高。

所以它對我曾經是一個小胖墩這件事,

要負一定的責任。

如今,雖然杯裝的冷飲五花八門,

它仍有一席之地。

後來我更佩服的是鑽研著三色杯怎麼吃的人:

“我會一個顏色一個顏色吃,先吃我不喜歡的口味的。”

“等他半融化,三種口味剛剛好能夠輕易混合攪動的,挖一口~爽!”

“顏色由深到淺。”

“橫著刮過去,三種味道都掛到了,然後優雅的吃。”

真是¥4吃出了哈根達斯的感覺……

不過在小時候這地位不就是“哈根達斯”麼?

玉米棒

小時候並不是非常喜歡的一款冷飲,

那會兒對於小孩兒來說,

果味才是更吸引的。

但時間長河大浪淘沙,

目前銷量依舊的,

可能也就是這根玉米霜淇淋了。

雖然對玉米不是很感冒,

但融合到牛奶裡味道卻是獨樹一幟。

蛋皮包裹的雪糕本體,

非常理解我們“老年人”牙口不好,

咬下去的時候不但味道不錯,

而且不會冰到牙齒。

到處都有賣的~

夏天經常會吃。

夏威夷(天冰大果)

碩大的冰杯盛放著奶油,

造型真是讓人精神抖擻。

外層酸甜適宜,

其中的而奶油霜淇淋順滑無比。

順著邊上一點點咬下去,

堅硬的外殼包裹柔軟的奶油,

爽到不行!

這是當年在氣勢上能和火炬抗衡的唯一冰棒,

只輸了兩點,

一是價格比火炬便宜,

二是名字沒有那麼霸氣。

但便宜就能多吃兩個,

相比火炬融化的也慢,

吃的更滿足。

如今西安已經很少能看到了,

很可能正品已經停產,

在北山門城中村裡的小店,

偶爾還能遇見。

奶磚

小時候都是抓在手裡直接啃,

後來才知道大家好像都是放在碗裡拿勺子挖著吃。

那時吃的奶磚主要是光明牌的,

超大一塊吃完了總是鬧肚子。

但那種厚重的奶香就讓人停不下來,

我也很絕望呀,

但是太好吃了嘛。

如今光明奶磚已經不好買到了,

西安市面上蒙牛、伊利兩奶磚比較常見,

伊利相較于蒙牛,

包裝好看,

奶更為細緻,

口感略勝一籌,

價格也稍微貴一點點。

娃娃頭

他可一直是暢銷產品,

如今也非常的流行。

奶香味一直很正,

尤其是裡面的巧克力味道,

非常的醇厚。

不過現在能市面上的娃娃頭,

大多都是一個微笑表情。

而在過去,

往往為運輸環境一般,

外加偶爾停電,

直到微微融化的娃娃頭重新被凍起來,

簡直就像買冷飲附贈隨機表情包,

有時候拆開包裝,

又醜又萌。

綠舌頭

那妖嬈的形狀,

讓我深深的印在腦子裡。

尤其是微微溶化時甩呀甩的,

第一次看到還覺得:

好噁心呀這什麼鬼!

沖著這個“舌頭”的名字,

一定要把他舔化才可以。

味道聞起來很香,

吃起來過濃了。

後來看了一個試驗,

大舌頭常溫放置24小時後,

感覺裡面的食品添加劑和凝膠物質已經多的突破天際了。

在三橋附近的部分小學門口還有賣的,

希望現在的孩子還是不要吃為好。

棒冰棒

小時候看兩個孩子關係怎麼樣,

那就看他願意把棒冰棒另一半給誰了。

水果、鮮奶、優酪乳、可樂,

各種味道應有盡有。

大家都把自己喜歡的味道分享給意中人,

冰棒也就成了小夥伴們拜把子的信物。

很多冰棒,

一凍就凍結實了。

而且吃著味道越來越淡,

和凍自來水一樣。

而旺旺的冰棒口感就很好,

凍住後是那種均勻的冰沙,

味道也是從始至終稍有變化。

如今便利店已經不是特別常見,

但大型超市總是有大包的冰棒售賣,

想吃了買回家凍起來,

掰給自己的另一半。

老冰棒

簡單的白糖+冰,

簡單的味道,

簡單的童年。

這是唯一一個做了這麼多年,

除了包裝、價格沒有什麼變化的冷飲,

但簡單的給人的感覺是最解暑的。

小時候也不經常吃,

因為愛不上這個簡單而純粹的味道。

長大了偶然在便利店看到,

才會想到過去曾經吃過。

當然過去的知名冰棒遠不止這些,

不過大多數已經絕跡了。

就連文中提到這些冰棒,

其中有一部分也在慢慢消失。

等咱們這代人到了喝酒都要泡兩粒枸杞的年紀時,

它們就會被徹底遺忘吧……

伴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

更好吃更好看的新品總會出現,

只是,

願這時間再晚一點。

火炬的牌子也是幾經變化,

最後西安的火炬市場被“伊利”佔據。

還是當年那個造型,

還是兒時那個味道,

很多便利店和小商店都能買到。

當年一起拍洋片的人中,

可能也就只剩我偶爾還會吃上一根。

三色杯

草莓、香草、巧克力,

小時候超佩服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出這麼善解人意的霜淇淋,

都是我愛吃的味道!

而且顏值還高。

所以它對我曾經是一個小胖墩這件事,

要負一定的責任。

如今,雖然杯裝的冷飲五花八門,

它仍有一席之地。

後來我更佩服的是鑽研著三色杯怎麼吃的人:

“我會一個顏色一個顏色吃,先吃我不喜歡的口味的。”

“等他半融化,三種口味剛剛好能夠輕易混合攪動的,挖一口~爽!”

“顏色由深到淺。”

“橫著刮過去,三種味道都掛到了,然後優雅的吃。”

真是¥4吃出了哈根達斯的感覺……

不過在小時候這地位不就是“哈根達斯”麼?

玉米棒

小時候並不是非常喜歡的一款冷飲,

那會兒對於小孩兒來說,

果味才是更吸引的。

但時間長河大浪淘沙,

目前銷量依舊的,

可能也就是這根玉米霜淇淋了。

雖然對玉米不是很感冒,

但融合到牛奶裡味道卻是獨樹一幟。

蛋皮包裹的雪糕本體,

非常理解我們“老年人”牙口不好,

咬下去的時候不但味道不錯,

而且不會冰到牙齒。

到處都有賣的~

夏天經常會吃。

夏威夷(天冰大果)

碩大的冰杯盛放著奶油,

造型真是讓人精神抖擻。

外層酸甜適宜,

其中的而奶油霜淇淋順滑無比。

順著邊上一點點咬下去,

堅硬的外殼包裹柔軟的奶油,

爽到不行!

這是當年在氣勢上能和火炬抗衡的唯一冰棒,

只輸了兩點,

一是價格比火炬便宜,

二是名字沒有那麼霸氣。

但便宜就能多吃兩個,

相比火炬融化的也慢,

吃的更滿足。

如今西安已經很少能看到了,

很可能正品已經停產,

在北山門城中村裡的小店,

偶爾還能遇見。

奶磚

小時候都是抓在手裡直接啃,

後來才知道大家好像都是放在碗裡拿勺子挖著吃。

那時吃的奶磚主要是光明牌的,

超大一塊吃完了總是鬧肚子。

但那種厚重的奶香就讓人停不下來,

我也很絕望呀,

但是太好吃了嘛。

如今光明奶磚已經不好買到了,

西安市面上蒙牛、伊利兩奶磚比較常見,

伊利相較于蒙牛,

包裝好看,

奶更為細緻,

口感略勝一籌,

價格也稍微貴一點點。

娃娃頭

他可一直是暢銷產品,

如今也非常的流行。

奶香味一直很正,

尤其是裡面的巧克力味道,

非常的醇厚。

不過現在能市面上的娃娃頭,

大多都是一個微笑表情。

而在過去,

往往為運輸環境一般,

外加偶爾停電,

直到微微融化的娃娃頭重新被凍起來,

簡直就像買冷飲附贈隨機表情包,

有時候拆開包裝,

又醜又萌。

綠舌頭

那妖嬈的形狀,

讓我深深的印在腦子裡。

尤其是微微溶化時甩呀甩的,

第一次看到還覺得:

好噁心呀這什麼鬼!

沖著這個“舌頭”的名字,

一定要把他舔化才可以。

味道聞起來很香,

吃起來過濃了。

後來看了一個試驗,

大舌頭常溫放置24小時後,

感覺裡面的食品添加劑和凝膠物質已經多的突破天際了。

在三橋附近的部分小學門口還有賣的,

希望現在的孩子還是不要吃為好。

棒冰棒

小時候看兩個孩子關係怎麼樣,

那就看他願意把棒冰棒另一半給誰了。

水果、鮮奶、優酪乳、可樂,

各種味道應有盡有。

大家都把自己喜歡的味道分享給意中人,

冰棒也就成了小夥伴們拜把子的信物。

很多冰棒,

一凍就凍結實了。

而且吃著味道越來越淡,

和凍自來水一樣。

而旺旺的冰棒口感就很好,

凍住後是那種均勻的冰沙,

味道也是從始至終稍有變化。

如今便利店已經不是特別常見,

但大型超市總是有大包的冰棒售賣,

想吃了買回家凍起來,

掰給自己的另一半。

老冰棒

簡單的白糖+冰,

簡單的味道,

簡單的童年。

這是唯一一個做了這麼多年,

除了包裝、價格沒有什麼變化的冷飲,

但簡單的給人的感覺是最解暑的。

小時候也不經常吃,

因為愛不上這個簡單而純粹的味道。

長大了偶然在便利店看到,

才會想到過去曾經吃過。

當然過去的知名冰棒遠不止這些,

不過大多數已經絕跡了。

就連文中提到這些冰棒,

其中有一部分也在慢慢消失。

等咱們這代人到了喝酒都要泡兩粒枸杞的年紀時,

它們就會被徹底遺忘吧……

伴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

更好吃更好看的新品總會出現,

只是,

願這時間再晚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