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火雞小科普」MX150標準&低功耗版性能測試

幾個月前, Nvidia發佈了全新的低端顯卡型號——GT1030。 不過它面向的是桌上型電腦市場, 而移動版卻沒有相關的消息。 直到臺北電腦展後,
各路新品的消息不斷出現後, 我們才發現, 並不是“GT1030”沒有打算放進筆記本裡, 而是它改名了。 它在筆記本中的型號, 就是MX150。

從知道這款顯卡開始, 我們就瞭解到它有兩種規格, 一種是標準版的, 頻率甚至比GT1030更高, 而另一種則是低功耗版, TDP僅有8W。

先讓我們看看這兩種顯卡的規格。

這是標準版的MX150, GP108核心, 384個流處理器, 顯存為GDDR5, 容量2GB。 顯存位寬64bit, 頻寬48.1GB/s, 核心預設頻率1469MHz, 典型boost頻率為1532MHz。

這是桌上型電腦GT1030的參數資訊, 與標準版的MX150相比, 標稱的頻率反而更低一些, 只有1228-1468MHz, 其他參數一致。

使用GPUZ自帶的小渲染進行負載, 實際顯卡最大頻率為1670.5MHz, 核心電壓達到了1.093V。 最大頻率跟顯卡體質非常相關, 這是之前微星PL62的測試機, 後來我們還拿到了另外一台機器, 同樣的渲染, 頻率更高:

這個能達到1721MHz, 快要趕上M1050的最大頻率了。 估計三星的14nm工藝基本就是這個水準了, 比M1050的核心電壓要高, 但普遍頻率不如它。 對比之下還是台積電的好一些, M1060以上的大多是1860MHz左右, 最高可以到1911MHz。

nvidiaInspector截圖, 標準版MX150是解鎖軟超範圍的, 溫度牆最大94度, 如果機器散熱足夠, 可以考慮自己超頻增強性能。

下面看看低功耗版MX150的參數。

核心代號發生了變化,標準版是1D10,低功耗版是1D12,規格上差不多,但是頻率有很大不同,低功耗版僅為937-1038MHz,顯存頻率也從6008MHz降到了5012MHz,故而頻寬從48.1GB/s降到了40.1GB/s。

使用GPUZ自帶的小渲染進行負載,實際顯卡最大頻率為1645MHz,核心電壓為1V。這是小米air13的測試機,另外一台惠普envy13的話頻率能到1670MHz,核心電壓一致。

這說明低功耗版的MX150在電壓上確實有了一定的優化,標準版在接近的頻率下高出了將近0.1V的電壓,發熱自然也就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就是為何低功耗版MX150核心價格比標準版更貴的原因了,這是真·MAX-Q,和之前專欄裡提到過的那些MAX-Q顯卡有著本質的不同。

nvidiaInspector截圖,低功耗版MX150也是解鎖軟超範圍的,溫度牆最大也是94度。但是要注意一下,實際機型的溫度牆往往都很低,比如這台小米air13的,顯卡到75度就會過熱降頻。

惠普envy13的溫度牆更低,只有68度,而且散熱更捉急,很容易到這個溫度而降頻。所以說低功耗版的MX150即便能超頻,實際也沒什麼卵用,因為默認下都降頻,超與不超沒啥本質區別。

參數介紹完畢,下面直接看跑分。

可以看到,兩款顯卡在性能表現上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標準版的MX150是25W的TDP,而低功耗版僅有8W,性能上低功耗版MX150是標準版78%的性能,損失了22%的性能。和其他顯卡比較一下,標準版MX150比GTX950M D3高了10%以上,比GTX950M D5好了約4%,不如GTX960M的表現。低功耗版MX150比940MX好了約35%,比核顯Iris550高了57%。這個表現還是不錯的,標準版的MX150達到了上一代遊戲本的入門級水準,而低功耗版的MX150可以直接取代現有940MX筆記本的位置,性能提升是標準的一檔。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實際遊戲中的幀數表現。

求生之路2 最高特效

巫師3 中特效

刺客信條梟雄 中特效

古墓麗影崛起 中特效

戰地1 中特效

戰地1 最高特效

看門狗2 低特效

看門狗2 高特效

幽靈行動荒野 低特效

幽靈行動荒野 中特效

品質效應仙女座 中特效

幀數統計

可以看到,大部分遊戲,MX150只能開低特效,中特效下都無法保證平均30幀的基本流暢需求。最後一張圖的右側相差幅度是以MX150標準版為基準的折算幅度,960M比MX150平均高了25-30%,而跑分中幅度則是18.6%,所以標準版MX150的實際遊戲表現是縮水的,這跟顯存頻寬不足有很大關係,類似於GTX950M D3的效果。而低功耗版MX150相比標準版損失了大約18%的性能,這個幅度就跟跑分接近了,跑分是損失了22%的性能。當然不是所有遊戲都有這麼大的幅度,新出的幽靈行動和品質效應中,低特效下標準版和低功耗版差異很小,同時標準版MX150也沒有異常發揮,說明新遊戲對這些顯卡有較好的優化。

可能有些玩家會比較詫異,明明低功耗版MX150最高頻率和標準版相差無幾,為何實際性能還會差很多?

其實,性能不是看規格看頻率就能決定的,低功耗版的MX150,制約其性能的是TDP。實際遊戲和跑分中,低功耗版MX150的頻率幾乎無法到1.6GHz以上,大部分都在1.4GHz甚至是1.2GHz頻率下運行,因為此時功耗已經達到了TDP,為了控制發熱需要降頻。而標準版MX150擁有25W的TDP,除了烤機外,幾乎任何遊戲中都不會降頻,頻率一直維持到最高,自然性能就被拉開了。

那麼,現在就可以對兩款MX150顯卡進行評價了:1.標準版MX150,跑分上趕超GTX950M D5,實際遊戲中可能會因為頻寬的劣勢縮水一些,但基本是差不多的性能;2.低功耗版MX150,功耗有真正的優化,由於TDP僅有8W,最終比標準版的性能低了22%,遊戲中約為18%;3.基本上低特效的現有單機遊戲,2款MX150差不多都能勉強30幀運行,也就是說現有的低壓獨顯超薄本,也是有一定遊戲性能的,湊活用不是不可以,相比核顯來說差別還是挺大的。高性能輕薄本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好幾代的變化,從最初的高性能核顯到現在的低壓雙核配低功耗MX150,性能上已經可以和一般的核顯超極本拉開很大的差距了。如果你對輕薄本有一些基本的遊戲性能需求,可以考慮選購一款帶有低功耗版MX150顯卡的超薄本,像L4D2這種老遊戲還是壓力不大的。

核心代號發生了變化,標準版是1D10,低功耗版是1D12,規格上差不多,但是頻率有很大不同,低功耗版僅為937-1038MHz,顯存頻率也從6008MHz降到了5012MHz,故而頻寬從48.1GB/s降到了40.1GB/s。

使用GPUZ自帶的小渲染進行負載,實際顯卡最大頻率為1645MHz,核心電壓為1V。這是小米air13的測試機,另外一台惠普envy13的話頻率能到1670MHz,核心電壓一致。

這說明低功耗版的MX150在電壓上確實有了一定的優化,標準版在接近的頻率下高出了將近0.1V的電壓,發熱自然也就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就是為何低功耗版MX150核心價格比標準版更貴的原因了,這是真·MAX-Q,和之前專欄裡提到過的那些MAX-Q顯卡有著本質的不同。

nvidiaInspector截圖,低功耗版MX150也是解鎖軟超範圍的,溫度牆最大也是94度。但是要注意一下,實際機型的溫度牆往往都很低,比如這台小米air13的,顯卡到75度就會過熱降頻。

惠普envy13的溫度牆更低,只有68度,而且散熱更捉急,很容易到這個溫度而降頻。所以說低功耗版的MX150即便能超頻,實際也沒什麼卵用,因為默認下都降頻,超與不超沒啥本質區別。

參數介紹完畢,下面直接看跑分。

可以看到,兩款顯卡在性能表現上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標準版的MX150是25W的TDP,而低功耗版僅有8W,性能上低功耗版MX150是標準版78%的性能,損失了22%的性能。和其他顯卡比較一下,標準版MX150比GTX950M D3高了10%以上,比GTX950M D5好了約4%,不如GTX960M的表現。低功耗版MX150比940MX好了約35%,比核顯Iris550高了57%。這個表現還是不錯的,標準版的MX150達到了上一代遊戲本的入門級水準,而低功耗版的MX150可以直接取代現有940MX筆記本的位置,性能提升是標準的一檔。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實際遊戲中的幀數表現。

求生之路2 最高特效

巫師3 中特效

刺客信條梟雄 中特效

古墓麗影崛起 中特效

戰地1 中特效

戰地1 最高特效

看門狗2 低特效

看門狗2 高特效

幽靈行動荒野 低特效

幽靈行動荒野 中特效

品質效應仙女座 中特效

幀數統計

可以看到,大部分遊戲,MX150只能開低特效,中特效下都無法保證平均30幀的基本流暢需求。最後一張圖的右側相差幅度是以MX150標準版為基準的折算幅度,960M比MX150平均高了25-30%,而跑分中幅度則是18.6%,所以標準版MX150的實際遊戲表現是縮水的,這跟顯存頻寬不足有很大關係,類似於GTX950M D3的效果。而低功耗版MX150相比標準版損失了大約18%的性能,這個幅度就跟跑分接近了,跑分是損失了22%的性能。當然不是所有遊戲都有這麼大的幅度,新出的幽靈行動和品質效應中,低特效下標準版和低功耗版差異很小,同時標準版MX150也沒有異常發揮,說明新遊戲對這些顯卡有較好的優化。

可能有些玩家會比較詫異,明明低功耗版MX150最高頻率和標準版相差無幾,為何實際性能還會差很多?

其實,性能不是看規格看頻率就能決定的,低功耗版的MX150,制約其性能的是TDP。實際遊戲和跑分中,低功耗版MX150的頻率幾乎無法到1.6GHz以上,大部分都在1.4GHz甚至是1.2GHz頻率下運行,因為此時功耗已經達到了TDP,為了控制發熱需要降頻。而標準版MX150擁有25W的TDP,除了烤機外,幾乎任何遊戲中都不會降頻,頻率一直維持到最高,自然性能就被拉開了。

那麼,現在就可以對兩款MX150顯卡進行評價了:1.標準版MX150,跑分上趕超GTX950M D5,實際遊戲中可能會因為頻寬的劣勢縮水一些,但基本是差不多的性能;2.低功耗版MX150,功耗有真正的優化,由於TDP僅有8W,最終比標準版的性能低了22%,遊戲中約為18%;3.基本上低特效的現有單機遊戲,2款MX150差不多都能勉強30幀運行,也就是說現有的低壓獨顯超薄本,也是有一定遊戲性能的,湊活用不是不可以,相比核顯來說差別還是挺大的。高性能輕薄本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好幾代的變化,從最初的高性能核顯到現在的低壓雙核配低功耗MX150,性能上已經可以和一般的核顯超極本拉開很大的差距了。如果你對輕薄本有一些基本的遊戲性能需求,可以考慮選購一款帶有低功耗版MX150顯卡的超薄本,像L4D2這種老遊戲還是壓力不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