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軍中的“兵”和“勇”都是什麼兵,戰鬥力誰強?

大家看關於清朝的影視劇就會發現, 清軍制服上往往會有“兵”或“勇”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所謂的“兵”指的就是清朝的正規軍,

是國家常備的武裝力量, 這其中包括八旗和綠營, 他們是直接歸皇帝統帥的。 在清朝中初期的時候, 這些正規軍還是挺厲害的, 不然又怎麼可能打敗明朝, 平定三藩, 解放臺灣呢?但是到了中後期就不行了, 尤其是八旗子弟們不務正業, 把馬背上的東西全給忘了, 只記得了吃喝玩樂。

至於“勇”, 則指的是臨時招募鄉勇組成的軍隊, 戰爭一結束就會解散。 所以說白了, 這些兵都是拿國家錢的私募武裝, 只服從長官的命令, 並不直接聽命于皇帝。 至於其戰鬥力, 在清朝中後期的確比兵強, 當時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用的大多都是“勇”而不是“兵”。

其實在很多時候“勇”都比“兵”強, 宋朝岳飛抗金, 明朝戚繼光抗倭, 用的都是他們自己招募的鄉勇, 而官軍雖多, 卻鬥不過敵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