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打扮家崔健:未來90%的家裝公司都會消失

打扮家創始人崔健近期發表了對家裝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

崔健認為, 人工服務必不可少、市場區域化嚴重、交付非標等特點決定了家裝行業不可能形成如工業品一樣的寡頭式市場格局, 過去二十年的歷史事實是:家裝公司規模越大邊際成本反而越高。 年收入在幾十萬到幾百萬的微型家裝公司目前占了整個家裝公司總數的90%, 並將越來越快的退出歷史舞臺。

他判斷, 家裝行業會越來越像第三產業的餐飲業一樣, 未來的確可能會出現年營業額百億的公司, 但是相比數量巨大的裝企群體,

這些大裝企數量有限, 而且收入總規模佔據不了主要的市場份額。 反倒是年收入在幾千萬到數億區間的中小型家裝公司會佔據主體市場, 當然, 沒有獨特優勢的小微從業者將快速退出市場。

隨著人工成本、租金成本、引流成本水漲船高, 傳統線下家居零售賣場收入增長趨緩。 而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趨勢會快速形成, 有可能是客戶先在店內體驗然後到家裡虛擬搭配繼而線上購買, 也有可能業主先虛擬搭配然後找到附近的線下店面進行體驗然後購買, 線上線下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隨著90後甚至00後成為家居消費主流人群, 這種趨勢變化將越來越明顯。

未來家居產品銷售管道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管道,

紅星美凱龍為代表的線下賣場管道, 而崔健認為近幾年成長起來的家裝公司將最終會成為市場的主管道。 舉個例子, 十年前, 通過家裝公司管道銷售的主材占比只有個位數, 而今天這個比例已經接近50%。 這個故事, 還會更猛烈的發生在傢俱、家電和軟裝等家居領域。

崔健認為, 中小家裝公司目前有兩個主要痛點:一個是外部生態協作效率低, 另一個就是內部成長緩慢。 比如一個裝修訂單一般包含數百件產品, 對應幾十個不同的工廠、代理商、物流商和安裝人員等, 這些角色要互相協同才能完成這個訂單, 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複投入、資訊錯誤、溝通不暢等問題, 歸根結底是沒有一個視覺化的平臺讓整個過程透明化和標準化,

這就導致了家裝行業的高成本、低運營效率和低客戶滿意度的現象層出不窮。 而家裝公司雖然成長欲望強烈但是缺少路徑和方法, 半包、全包、全包套餐、整裝套餐等運營方式的家裝公司, 有著幾乎接近的基礎運營成本(店面、人員、獲客等), 但兩種模式的公司利潤差距卻很大, 渴望轉型升級卻又受困於經驗不足和資源整合能力弱, 失敗者眾多而成功者寥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