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沒出兵,為何是一戰的戰勝國?14萬人用命換來的


很多人都忘記了, 中國其實是一戰的戰勝國。 1918年11月28日, 一戰結束後, 北洋政府在故宮太和殿舉行盛大的中外軍隊閱兵式, 鳴禮炮108響,

慶祝一戰勝利。

北洋政府在1917年8月14日, 宣佈參加協約國並向德、奧宣戰。 但是, 中國參戰的形式, 卻是14萬北方農民為主組成的中國勞工。

圖為中國勞工在等待上船。 英法兩國對勞工的挑選很苛刻, 肺結核、眼病、牙病的都被拒絕, 大多數勞工來自山東、東北和湖北。 因為歐洲人認為中國北方人很靈活聰明、細心又耐勞。

圖為中國勞工在青島港登上客輪準備開赴歐洲。 歐洲人稱他們為“中國勞工旅”, 他們為協約國西線戰場提供了重要的勞動力。

1938年1月13日法國《Regards》報刊登的留在法國的華工與他的孩子。 法國報紙稱“他們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北方, 他們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們國家的氣候。 另外, 醫療體檢報告結果認為絕大部分的華工身體健壯, 這對我們國家繼續在那兒招工是一個好消息。 ”

在工廠門口等候開工的勞工們。

一群中國勞工等待女司機發動汽車。

兩個從中國自帶工具的勞工。

按照協議,中國勞工是“以工代兵”並不參戰,但是,英國的勞工幾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線,從挖掘戰壕、搬運彈藥、掩埋屍體到清掃地雷、築路架橋等等,到處都有中國勞工的身影。圖為中國勞工在前線扛炮彈。

中國勞工在前線扛炮彈。在歐洲,西方人對中國勞工的吃苦耐勞精神稱讚有加,一個英國記者稱:“每一位華工都是頂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難忍之苦,工作風雨無阻、冷熱不懼,善於學習,對英國遠征軍的各種工作需求都能應付自如。”

絕大多數在法國的勞工,都被安排到各個軍工企業和私營企業,他們很快就掌握工作技能,成為高效的技術工人。

中國勞工在法國坦克維修中心維修坦克。

中國勞工在法國坦克維修中心清洗坦克。

1918年12月3日,法國加萊,中國勞工正在搬運穀物。一戰結束後,他們還幫助法國人重建家園。

生活條件上,中國勞工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報酬很低,居住和飲食條件很差,而且不許跨出勞工營地一步,不得進入咖啡館和酒吧,完全被歐洲人當做三等國家國民看待。圖為兩個中國勞工在休憩時表演武術。

整個一戰期間,大約有400名中國勞工在前線因德軍轟炸和炮擊陣亡,還有約700名勞工因客輪被德國潛艇擊沉死亡,加上病死和被西方政府處死的,至少數千名中國人長眠歐洲。圖為一處一戰中國勞工的歐洲墓地。

兩個從中國自帶工具的勞工。

按照協議,中國勞工是“以工代兵”並不參戰,但是,英國的勞工幾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線,從挖掘戰壕、搬運彈藥、掩埋屍體到清掃地雷、築路架橋等等,到處都有中國勞工的身影。圖為中國勞工在前線扛炮彈。

中國勞工在前線扛炮彈。在歐洲,西方人對中國勞工的吃苦耐勞精神稱讚有加,一個英國記者稱:“每一位華工都是頂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難忍之苦,工作風雨無阻、冷熱不懼,善於學習,對英國遠征軍的各種工作需求都能應付自如。”

絕大多數在法國的勞工,都被安排到各個軍工企業和私營企業,他們很快就掌握工作技能,成為高效的技術工人。

中國勞工在法國坦克維修中心維修坦克。

中國勞工在法國坦克維修中心清洗坦克。

1918年12月3日,法國加萊,中國勞工正在搬運穀物。一戰結束後,他們還幫助法國人重建家園。

生活條件上,中國勞工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報酬很低,居住和飲食條件很差,而且不許跨出勞工營地一步,不得進入咖啡館和酒吧,完全被歐洲人當做三等國家國民看待。圖為兩個中國勞工在休憩時表演武術。

整個一戰期間,大約有400名中國勞工在前線因德軍轟炸和炮擊陣亡,還有約700名勞工因客輪被德國潛艇擊沉死亡,加上病死和被西方政府處死的,至少數千名中國人長眠歐洲。圖為一處一戰中國勞工的歐洲墓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