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生活中一個小東西,就可以奪取孩子的生命!

首先要為醫院耳鼻喉團隊點贊!

【 南寧8個月嬰兒誤吞扣針, 醫生跪地90分鐘接力救援!】8月大寶寶吞了開著的扣針, 家長心急如焚,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團隊緊急會診、協作, 耳鼻喉科劉磊醫生跪了一個半小時為寶寶取出扣針, 讓寶寶免受開胸切開食管手術之苦!為醫生們點贊, 為援非歸來的劉磊醫生點贊, 好技術!

當一家五口溫馨的享受週末時

一個繩子, 一分鐘, 差點要了孩子命!

當夜晚你帶著寶寶去廣場玩時

一個地燈, 把寶寶傷害至此!

4日晚, 施女士帶孩子到廣場遊玩, 孩子不小心跌倒, 手掌摸到了地燈, 被燙起大水泡!後來有人試驗:五花肉1分鐘開始滴油;生魚片1分鐘能食用;雞蛋3分鐘後熟透…類似景觀燈、地燈、引導燈有很多,

千萬別讓孩子碰!

當寶寶在家, 家長一眼沒看好

寶寶慘遭燙傷!

去年8月, 昆山的小錦添不慎將手伸進熱水中, 慘遭燙傷。 家人沒將孩子送醫, 而是用土方擦了樹皮的藥。 一個月後, 小錦添因手骨彎曲、皮膚組織受損, 需做矯正和植皮手術。 經過一年治療, 手指才恢復知覺。

當家長陪孩子在遊樂園開心的玩時

卻意外造成寶寶腿部骨折

市民王先生說:“2月3號晚上, 孩子在母親的陪同下進入商城一樓中庭的波波池玩, 第一次從滑道滑下後便大哭大叫, 妻子迅速把孩子抱出, 我們發現孩子左腳面腫起了”。 王先生隨後和妻子立刻將兒子毛毛(化名)送到兒童醫院。 檢查報告顯示, 毛毛左足第1-4蹠骨骨折, 醫生給他打上了石膏靜養。

所謂意外

都是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刻發生的

寶寶發生意外

黃金搶救時間往往只有1分鐘

有些寶媽覺得

孩子沒遇到這些情況,就不用瞭解

但如果你掌握了急救方法

就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救孩子一命!

隱患一、誤吞咽硬物,別用手摳!

實例:

除了開篇我們說的小寶寶誤吞別針,生活中還有這些小物品,都是極可能被寶寶誤吞的:

硬幣、豆子、鋼珠、電池、髮卡、泡沫塑料

珍珠、棗核、乾果、口香糖、電動牙刷頭

藥片、紐扣、鈴鐺、縫衣針、石子、玩具配件

假如家長發現孩子誤吞了這些東西,千萬別用手摳,否則越摳越往裡!

正確急救方法:

► 首先,我們要判斷異物是進了食管還是氣管。 具體區分方法如下:如果異物進入氣管,寶寶根本發不出聲音來;如果異物進入食管,寶寶可以發出"呃呃啊啊"的聲音;

► 其次,還要分兩個年齡段用不同的方法來急救:

1.1歲以內寶寶的急救方法

● 把寶寶趴在你的腿上,45度角頭朝下,用手掌根部迅速、連續地用力拍打孩子後背5次(在肩胛骨下面)。然後把寶寶的身體翻轉過來,依然保持著頭部偏低的位置,檢查異物有沒有出來,如果沒有,就重複這個動作。如果還是沒有出來,就有可能是卡住了,需要趕緊把寶寶送到醫院處理。

● 如果異物進入了氣管,先採取上述方法,拍打寶寶後背5次,然後翻轉過來查看異物有沒有出來,如果沒有,並且寶寶已經沒有呼吸了,要立刻給寶寶做人工呼吸(吹兩次氣),並通知身邊的人撥打急救電話。接著把寶寶身體翻過來繼續拍,如果寶寶連心跳都沒了,就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壓胸3次(心肺復蘇術),用壓力將異物排出,如果異物還沒出來,請立刻送往醫院。

2.1歲以上寶寶的急救方法

● 通過“哈姆立克急救法”將排出異物,方法如下:

一手握拳,將握拳的拇指放在寶寶的腹部中央,即肚臍稍上方、恰在劍突頂端下方,另一手抓住拳頭,並對著寶寶腹部快速向上一勒。重複這個動作,直至異物吐出。如果嘗試用此方法急救仍無效,請儘快把寶寶送到醫院治療!

隱患二:燙傷、燒傷 ,別 瞎 抹 一 通!

實例:

江西一個1歲多的孩子不慎被燒開的熱水澆中,造成全身多處深度燙傷,情況十分嚴重。小寶寶左側的腮部已經腫脹變形,手臂血紅一片,全身燒傷面積達24%,只能坐著睡覺。孩子媽第一時間給寶寶抹了牙膏,導致孩子傷處感染,留了難看的疤!

正確急救方法:

1、沖:不會給寶寶傷口塗抹亂七八糟的東西,先用流動的水沖洗傷處15-30分鐘,水流不要太大,以免將燙傷破損的皮膚組織沖掉。記住千萬不要冰敷,以免發生凍傷;

2、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脫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者暫時保留粘連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3、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如果燒燙傷面積過大,或者寶寶年齡太小,就不要浸泡太久了;

4、蓋:蓋上乾淨濕布或消毒凡士林紗布,千萬別往傷口上塗醬油、醋、酒、牙膏等,這樣做很可能會感染到傷處。也不要把水皰弄破,也很容易導致感染;

5、送:如果傷口嚴重、面積超過孩子的臉部大小,家長應立即送去醫院治療。

隱患三、摔腫了,別 揉 傷 處!

實例:

鄰居家的小朋友范范,平時太調皮了,身上也總摔得這裡腫一塊那裡腫一塊。有一天,奶奶聽到“咚”的一聲,趕緊跑過去,發現范範不小心從床上蹦掉在地上來了,奶奶抱起孩子,看到孩子的額頭冒一會兒的時間就出現一個大紅包,第一反應就是用手心揉搓寶寶的額頭,可范範卻哭得更加厲害,包也越揉越大。

正確急救方法:

如果娃只是摔腫了,千萬不要揉搓,這只會加重血腫的程度!你應該這樣做:

1、48小時候內請用冷敷(必須用毛巾包裹著,避免孩子冷水刺激)收縮血管防止隱性流血,減少出血量;

2、如果跌傷48小時候內沒有做冷敷處理,而瘀腫沒消,那就必須做熱敷,這樣有利於消瘀。

隱患四、摔出血了,別 盲 目 止 血!

實例:

有些寶寶非常調皮,一帶出去玩就完全不受控制,就像風一樣的藍孩紙、鋁孩紙,極容易摔傷、磕傷,導致流血。有的媽媽看到寶寶流血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壓住傷口給TA止血,其實這樣會起到反效果,導致血流不止。

正確急救方法:

1、如果是小傷口,媽媽們應第一時間用生理鹽水沖洗, 直到傷口不再繼續出血。如果傷口不礙事,不包紮其實更利於癒合,但如果傷口部位容易二次受傷(比如肘部),可以用創可貼或紗布簡單包紮。

2、如果傷口深面積大,做好應急處理後請及時把寶寶送往醫院進行包紮、消毒。

PS:某寶可以買到可擕式生理鹽水,媽咪包裡常備一隻,寶寶在戶外受傷時就派上大用場了。

隱患五、扭傷了,別 先 熱 敷 !

實例:

2歲的小九,在跟爸爸出去玩的時候摔了一下,造成踝關節扭傷,爸爸一看小九出現了紅腫,趕快給他揉一揉,回頭拿熱毛巾敷敷。可這一敷下去,紅腫不但沒消反而變得更厲害,甚至從“饅頭”樣變成“蘿蔔樣”,去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這樣做完全錯了!

正確急救方法:

1、受傷24小時內,用冷毛巾包冰塊先冷敷20分鐘,鎮痛消腫;

2、受傷第二天后,改用熱敷促進腫脹消退,幫寶寶揉揉傷處。還可以用繃帶包紮扭傷部位,保護和固定受傷關節,或把扭傷部位墊高,幫助減輕腫脹。

隱患六、骨折了,別 移 動 !

實例:

小編聽過這樣一個事件:某3歲女孩剛上幼稚園小班,在幼稚園午休時被其他孩子踩到,左胳膊有些疼也動不了,可老師毫不知情,一直到孩子的媽在下午接她放學的時候才發現,送到醫院經診斷為左邊鎖骨骨折。

正確急救方法:

1、寶寶摔傷後別馬上抱起和移動,家長也萬萬不可只憑肉眼就判斷孩子是否骨折,有可能寶寶皮膚完好,但TA莫名劇烈哭鬧、表情異常痛苦、拒絕觸摸,且受傷的關節活動受限,受傷的部位腫脹或有異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就可初步判定為骨折;

2、一但懷疑有骨折或脫臼,儘量減少寶寶身體部位的移動;

3、出血可用消毒紗布壓迫傷口止血;用硬木板或雜誌臨時把骨折的兩端固定好;

4、做完緊急處理後,立即帶寶寶就醫。

隱患七、手被門夾或腳被砸,別 包 太 緊 !

實例:

有的寶媽問:寶寶手指被門夾了很深的一道紫印,並且還破了但是沒有流血,過一會沒有紫印了,那道很深的深印也很平整,寶寶的手也可以一伸一握,我給寶寶厚厚的包紮上了,這樣做對嗎?

其實繃帶纏的太緊、越厚,只會增加寶寶的傷痛。

正確急救做法:

1、和扭傷的處理方法類似,先冷敷,再熱敷;

2、對於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千萬別纏太緊,有害無益,輕輕的包紮即可。

隱患八、被木刺、釘子、針戳傷,別 硬 擠!

實例:

到樹木多的地方,寶寶難免不會用手抓樹枝,樹枝的小刺很容易就刺到寶寶手部的皮膚裡。有些家長為了把刺從皮膚裡撥出來,就生擠,惹得寶寶哇哇大哭。

正確急救做法:

1、用手輕輕擠壓傷口,流一點血,這樣可以帶走細菌。無論刺傷傷口多小都要及時就醫,並注射破傷風針;

2、如果木刺、竹刺紮進皮膚裡無法用手取出,可先放一塊冰讓皮膚有些麻木,再用消過毒的針輕輕挑開皮膚,用消過毒的鑷子夾出異物。

3、如果玻璃片、針、釘子等斷在了傷口裡,家長千萬別自行處理,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

隱患九、被馬蜂蟄傷或蚊蟲叮咬,別 瞎 撓!

實例:

兩歲多女童婷婷被胡蜂蜇傷,哭鬧不休,媽媽發現她的大腿外側被毒蜂蜇了一個傷口,趕緊將她送到當地醫院治療。婷婷嚷著頭癢,用小手使勁撓頭,撓著撓著就昏過去了。此時婷婷血壓很低,全身皮膚出現黃疸,小便已經呈醬油色,這顯示出蜂毒已經讓孩子出現腎臟損傷。

正確急救做法:

蜜蜂蟄傷:

1、被蜂蜇傷後,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後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位,用嘴反復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後再塗些食醋或檸檬汁。還要注意多喝水,這樣可以加快毒素排泄;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蚊蟲叮咬:

1、先用肥皂水或弱鹼型溶液(如蘇打水)清洗、浸泡患處;

2、觀察寶寶是否過敏。過敏通常表現為:腫脹、充血、局部奇癢,嚴重可造成全身過敏反應,如寶寶有上述過敏反應需立即就醫;

3、大部分昆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儘量不要讓寶寶抓撓傷口,否則可能會感染。外用蟲咬水對於緩解症狀有幫助。

隱患十、被動物咬傷,別 擠 傷 口 !

實例:

現在很多家庭都養了小貓小狗,週末時社區、公園都會有一些人帶著寵物出門,有的孩子在逗寵物時,很可能被撓傷或咬傷,雖然有時傷口可能很小,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有的家長給寶寶處理傷口時會試圖擠壓傷口流血,把病毒擠出來,其實這樣完全沒有用!

正確急救做法:

1、如果被咬的傷口流血了,家長應及時按壓止血,然後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傷口,儘量讓傷口擴大,讓其充分暴露,至少持續30分鐘;

2、用乾淨紗布把傷口蓋上,除非傷口特別大,需要止血外,不要包紮傷口;

3、處理後立刻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預防繼發感染、接種破傷風疫苗等。根據不同動物的咬傷,醫生會做出不同的處理;

4、建議48小時後觀察傷口是否有感染,如果發現感染跡象,應該及時使用抗生素。

隱患十一、眼睛進異物了,別 吹!

實例:

春天有柳絮、楊絮飄落,風沙也相對較大,寶寶的眼睛很容易進異物。小編就經常看到身邊的寶媽,發現寶寶迷眼了就給TA吹吹,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正確急救做法:

1、大多數異物會隨著眼淚流出來,但有些異物流不出來,這時家長可以用生理鹽水(如果沒有生理鹽水也可以用清水)沖洗眼睛,讓異物流出來。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撐開孩子上下眼皮,右手拿生理鹽水或淋浴花灑沖洗15分鐘;

2、如果異物留在眼內,可以讓孩子面對光源坐下,上身稍後傾,檢查上下眼瞼,檢查上眼瞼時讓孩子眼睛向下看,家長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輕輕向上翻即可,檢查下眼瞼時只需輕輕將下眼皮向下外翻即可;

3、如果發現異物,用乾淨的濕棉簽將異物清除,然後滴一滴抗生素眼藥水。如果家長找不到異物,就要儘快去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

隱患十二、蟲子進耳朵裡了,別 用 手 或 棉 簽 掏!

實例:

小編聽說過一個新聞,有個奶奶在看孫子的時候,發現孩子耳朵進了個小蟲子,就試圖在孩子耳朵邊上抹油,誰知孩子的耳道很窄,蟲子不會倒回爬出來,這個奶奶看不管用就用棉簽掏,可小蟲子越爬越深,導致寶寶穿孔,那只耳朵從此聾了,這就是處理不當的導致的呀!

正確急救做法:

孩子在戶外玩耍的時候,偶爾有蟲子進入耳朵的情況,寶寶會感到疼痛,這時候建議如果沒把握的情況下,請立刻把寶寶送往醫院讓醫生取出。請注意抱孩子的時候將寶寶的患耳朝下。不要試圖用棉簽或挖耳勺把蟲子取出!

所謂意外

都是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刻發生的

寶寶發生意外

黃金搶救時間往往只有1分鐘

有些寶媽覺得

孩子沒遇到這些情況,就不用瞭解

但如果你掌握了急救方法

就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救孩子一命!

隱患一、誤吞咽硬物,別用手摳!

實例:

除了開篇我們說的小寶寶誤吞別針,生活中還有這些小物品,都是極可能被寶寶誤吞的:

硬幣、豆子、鋼珠、電池、髮卡、泡沫塑料

珍珠、棗核、乾果、口香糖、電動牙刷頭

藥片、紐扣、鈴鐺、縫衣針、石子、玩具配件

假如家長發現孩子誤吞了這些東西,千萬別用手摳,否則越摳越往裡!

正確急救方法:

► 首先,我們要判斷異物是進了食管還是氣管。 具體區分方法如下:如果異物進入氣管,寶寶根本發不出聲音來;如果異物進入食管,寶寶可以發出"呃呃啊啊"的聲音;

► 其次,還要分兩個年齡段用不同的方法來急救:

1.1歲以內寶寶的急救方法

● 把寶寶趴在你的腿上,45度角頭朝下,用手掌根部迅速、連續地用力拍打孩子後背5次(在肩胛骨下面)。然後把寶寶的身體翻轉過來,依然保持著頭部偏低的位置,檢查異物有沒有出來,如果沒有,就重複這個動作。如果還是沒有出來,就有可能是卡住了,需要趕緊把寶寶送到醫院處理。

● 如果異物進入了氣管,先採取上述方法,拍打寶寶後背5次,然後翻轉過來查看異物有沒有出來,如果沒有,並且寶寶已經沒有呼吸了,要立刻給寶寶做人工呼吸(吹兩次氣),並通知身邊的人撥打急救電話。接著把寶寶身體翻過來繼續拍,如果寶寶連心跳都沒了,就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壓胸3次(心肺復蘇術),用壓力將異物排出,如果異物還沒出來,請立刻送往醫院。

2.1歲以上寶寶的急救方法

● 通過“哈姆立克急救法”將排出異物,方法如下:

一手握拳,將握拳的拇指放在寶寶的腹部中央,即肚臍稍上方、恰在劍突頂端下方,另一手抓住拳頭,並對著寶寶腹部快速向上一勒。重複這個動作,直至異物吐出。如果嘗試用此方法急救仍無效,請儘快把寶寶送到醫院治療!

隱患二:燙傷、燒傷 ,別 瞎 抹 一 通!

實例:

江西一個1歲多的孩子不慎被燒開的熱水澆中,造成全身多處深度燙傷,情況十分嚴重。小寶寶左側的腮部已經腫脹變形,手臂血紅一片,全身燒傷面積達24%,只能坐著睡覺。孩子媽第一時間給寶寶抹了牙膏,導致孩子傷處感染,留了難看的疤!

正確急救方法:

1、沖:不會給寶寶傷口塗抹亂七八糟的東西,先用流動的水沖洗傷處15-30分鐘,水流不要太大,以免將燙傷破損的皮膚組織沖掉。記住千萬不要冰敷,以免發生凍傷;

2、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脫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者暫時保留粘連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3、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如果燒燙傷面積過大,或者寶寶年齡太小,就不要浸泡太久了;

4、蓋:蓋上乾淨濕布或消毒凡士林紗布,千萬別往傷口上塗醬油、醋、酒、牙膏等,這樣做很可能會感染到傷處。也不要把水皰弄破,也很容易導致感染;

5、送:如果傷口嚴重、面積超過孩子的臉部大小,家長應立即送去醫院治療。

隱患三、摔腫了,別 揉 傷 處!

實例:

鄰居家的小朋友范范,平時太調皮了,身上也總摔得這裡腫一塊那裡腫一塊。有一天,奶奶聽到“咚”的一聲,趕緊跑過去,發現范範不小心從床上蹦掉在地上來了,奶奶抱起孩子,看到孩子的額頭冒一會兒的時間就出現一個大紅包,第一反應就是用手心揉搓寶寶的額頭,可范範卻哭得更加厲害,包也越揉越大。

正確急救方法:

如果娃只是摔腫了,千萬不要揉搓,這只會加重血腫的程度!你應該這樣做:

1、48小時候內請用冷敷(必須用毛巾包裹著,避免孩子冷水刺激)收縮血管防止隱性流血,減少出血量;

2、如果跌傷48小時候內沒有做冷敷處理,而瘀腫沒消,那就必須做熱敷,這樣有利於消瘀。

隱患四、摔出血了,別 盲 目 止 血!

實例:

有些寶寶非常調皮,一帶出去玩就完全不受控制,就像風一樣的藍孩紙、鋁孩紙,極容易摔傷、磕傷,導致流血。有的媽媽看到寶寶流血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壓住傷口給TA止血,其實這樣會起到反效果,導致血流不止。

正確急救方法:

1、如果是小傷口,媽媽們應第一時間用生理鹽水沖洗, 直到傷口不再繼續出血。如果傷口不礙事,不包紮其實更利於癒合,但如果傷口部位容易二次受傷(比如肘部),可以用創可貼或紗布簡單包紮。

2、如果傷口深面積大,做好應急處理後請及時把寶寶送往醫院進行包紮、消毒。

PS:某寶可以買到可擕式生理鹽水,媽咪包裡常備一隻,寶寶在戶外受傷時就派上大用場了。

隱患五、扭傷了,別 先 熱 敷 !

實例:

2歲的小九,在跟爸爸出去玩的時候摔了一下,造成踝關節扭傷,爸爸一看小九出現了紅腫,趕快給他揉一揉,回頭拿熱毛巾敷敷。可這一敷下去,紅腫不但沒消反而變得更厲害,甚至從“饅頭”樣變成“蘿蔔樣”,去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這樣做完全錯了!

正確急救方法:

1、受傷24小時內,用冷毛巾包冰塊先冷敷20分鐘,鎮痛消腫;

2、受傷第二天后,改用熱敷促進腫脹消退,幫寶寶揉揉傷處。還可以用繃帶包紮扭傷部位,保護和固定受傷關節,或把扭傷部位墊高,幫助減輕腫脹。

隱患六、骨折了,別 移 動 !

實例:

小編聽過這樣一個事件:某3歲女孩剛上幼稚園小班,在幼稚園午休時被其他孩子踩到,左胳膊有些疼也動不了,可老師毫不知情,一直到孩子的媽在下午接她放學的時候才發現,送到醫院經診斷為左邊鎖骨骨折。

正確急救方法:

1、寶寶摔傷後別馬上抱起和移動,家長也萬萬不可只憑肉眼就判斷孩子是否骨折,有可能寶寶皮膚完好,但TA莫名劇烈哭鬧、表情異常痛苦、拒絕觸摸,且受傷的關節活動受限,受傷的部位腫脹或有異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就可初步判定為骨折;

2、一但懷疑有骨折或脫臼,儘量減少寶寶身體部位的移動;

3、出血可用消毒紗布壓迫傷口止血;用硬木板或雜誌臨時把骨折的兩端固定好;

4、做完緊急處理後,立即帶寶寶就醫。

隱患七、手被門夾或腳被砸,別 包 太 緊 !

實例:

有的寶媽問:寶寶手指被門夾了很深的一道紫印,並且還破了但是沒有流血,過一會沒有紫印了,那道很深的深印也很平整,寶寶的手也可以一伸一握,我給寶寶厚厚的包紮上了,這樣做對嗎?

其實繃帶纏的太緊、越厚,只會增加寶寶的傷痛。

正確急救做法:

1、和扭傷的處理方法類似,先冷敷,再熱敷;

2、對於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千萬別纏太緊,有害無益,輕輕的包紮即可。

隱患八、被木刺、釘子、針戳傷,別 硬 擠!

實例:

到樹木多的地方,寶寶難免不會用手抓樹枝,樹枝的小刺很容易就刺到寶寶手部的皮膚裡。有些家長為了把刺從皮膚裡撥出來,就生擠,惹得寶寶哇哇大哭。

正確急救做法:

1、用手輕輕擠壓傷口,流一點血,這樣可以帶走細菌。無論刺傷傷口多小都要及時就醫,並注射破傷風針;

2、如果木刺、竹刺紮進皮膚裡無法用手取出,可先放一塊冰讓皮膚有些麻木,再用消過毒的針輕輕挑開皮膚,用消過毒的鑷子夾出異物。

3、如果玻璃片、針、釘子等斷在了傷口裡,家長千萬別自行處理,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

隱患九、被馬蜂蟄傷或蚊蟲叮咬,別 瞎 撓!

實例:

兩歲多女童婷婷被胡蜂蜇傷,哭鬧不休,媽媽發現她的大腿外側被毒蜂蜇了一個傷口,趕緊將她送到當地醫院治療。婷婷嚷著頭癢,用小手使勁撓頭,撓著撓著就昏過去了。此時婷婷血壓很低,全身皮膚出現黃疸,小便已經呈醬油色,這顯示出蜂毒已經讓孩子出現腎臟損傷。

正確急救做法:

蜜蜂蟄傷:

1、被蜂蜇傷後,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後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位,用嘴反復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後再塗些食醋或檸檬汁。還要注意多喝水,這樣可以加快毒素排泄;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蚊蟲叮咬:

1、先用肥皂水或弱鹼型溶液(如蘇打水)清洗、浸泡患處;

2、觀察寶寶是否過敏。過敏通常表現為:腫脹、充血、局部奇癢,嚴重可造成全身過敏反應,如寶寶有上述過敏反應需立即就醫;

3、大部分昆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儘量不要讓寶寶抓撓傷口,否則可能會感染。外用蟲咬水對於緩解症狀有幫助。

隱患十、被動物咬傷,別 擠 傷 口 !

實例:

現在很多家庭都養了小貓小狗,週末時社區、公園都會有一些人帶著寵物出門,有的孩子在逗寵物時,很可能被撓傷或咬傷,雖然有時傷口可能很小,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有的家長給寶寶處理傷口時會試圖擠壓傷口流血,把病毒擠出來,其實這樣完全沒有用!

正確急救做法:

1、如果被咬的傷口流血了,家長應及時按壓止血,然後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傷口,儘量讓傷口擴大,讓其充分暴露,至少持續30分鐘;

2、用乾淨紗布把傷口蓋上,除非傷口特別大,需要止血外,不要包紮傷口;

3、處理後立刻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預防繼發感染、接種破傷風疫苗等。根據不同動物的咬傷,醫生會做出不同的處理;

4、建議48小時後觀察傷口是否有感染,如果發現感染跡象,應該及時使用抗生素。

隱患十一、眼睛進異物了,別 吹!

實例:

春天有柳絮、楊絮飄落,風沙也相對較大,寶寶的眼睛很容易進異物。小編就經常看到身邊的寶媽,發現寶寶迷眼了就給TA吹吹,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正確急救做法:

1、大多數異物會隨著眼淚流出來,但有些異物流不出來,這時家長可以用生理鹽水(如果沒有生理鹽水也可以用清水)沖洗眼睛,讓異物流出來。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撐開孩子上下眼皮,右手拿生理鹽水或淋浴花灑沖洗15分鐘;

2、如果異物留在眼內,可以讓孩子面對光源坐下,上身稍後傾,檢查上下眼瞼,檢查上眼瞼時讓孩子眼睛向下看,家長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輕輕向上翻即可,檢查下眼瞼時只需輕輕將下眼皮向下外翻即可;

3、如果發現異物,用乾淨的濕棉簽將異物清除,然後滴一滴抗生素眼藥水。如果家長找不到異物,就要儘快去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

隱患十二、蟲子進耳朵裡了,別 用 手 或 棉 簽 掏!

實例:

小編聽說過一個新聞,有個奶奶在看孫子的時候,發現孩子耳朵進了個小蟲子,就試圖在孩子耳朵邊上抹油,誰知孩子的耳道很窄,蟲子不會倒回爬出來,這個奶奶看不管用就用棉簽掏,可小蟲子越爬越深,導致寶寶穿孔,那只耳朵從此聾了,這就是處理不當的導致的呀!

正確急救做法:

孩子在戶外玩耍的時候,偶爾有蟲子進入耳朵的情況,寶寶會感到疼痛,這時候建議如果沒把握的情況下,請立刻把寶寶送往醫院讓醫生取出。請注意抱孩子的時候將寶寶的患耳朝下。不要試圖用棉簽或挖耳勺把蟲子取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