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恐龍中的“食火雞”生存於7000萬年前的中國

恐龍中的“食火雞”生存於7000萬年前的中國

圖注:冠盜龍的復原圖, 作者:趙闖

食火雞又叫鶴鴕, 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種大型陸生鳥類。

食火雞腦袋上長有突起的頭冠, 腦袋和脖子上有豔麗的藍色, 喉部有紅色的垂肉。 古生物學家最近描述了一種產於中國江西省的恐龍, 這種恐龍的頭冠外形結構與食火雞出奇的相似, 是恐龍家族中“食火雞”。

圖注:冠盜龍的發現地, 圖片來自網路

圖注:冠盜龍與食火雞有相似之處, 圖片來自網路

位於中國江西省南部的贛州市在最近幾年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 成為中國恐龍發現的新熱點。 在贛州市火車站附近,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化石, 化石編號為JPM-2015-001。 這具化石被收藏在錦州古生物博物館中,

後來由古生物學家呂君昌等人研究。

圖注:冠盜龍的化石, 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冠盜龍的命名者呂君昌研究員, 圖片來自網路

2017年7月, 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名為《具有“食火雞”頭冠新品種竊蛋龍增加了贛州竊蛋龍動物群多樣性》(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的論文, 將發現於贛州火車站附近的恐龍命名為冠盜龍(Corythoraptor)。

冠盜龍的屬名來自“Coryth”(意為“頭冠”)和“raptor”(意為“盜賊”), 意思是“長著頭冠的盜賊”, 名字展示了這種恐龍的特徵及習性。 冠盜龍的模式種名為傑氏冠盜龍(Corythoraptor jacobsi), 種名是獻給古生物學家路易士·傑各布(Louis L. Jacobs), 他為恐龍研究做出了貢獻並且為三位參與研究的學者提供了許多指導。

圖注:冠盜龍的骨骼線圖, 圖片來自論文

冠盜龍的化石屬於一隻8歲的年輕個體, 其體長不足兩米, 臀高1米, 體重在30千克左右。 冠盜龍的腦袋較小, 嘴巴類似於鸚鵡, 是無牙的堅硬角質喙。 在冠盜龍的腦袋上長有高高的頭冠, 這是其得名的原因。冠盜龍的脖子又細又長,長度約0.8米,當它站直身子伸長脖子的時候,腦袋距離地面約1.7米,和一個成年人的高度差不多。冠盜龍細長的脖子後面是強壯的身體和較短的尾巴。冠盜龍的四肢強壯,其前肢靈活長有三指,後肢肌肉發達用於支持身體快速行走。古生物學家認為冠盜龍的身上長有羽毛,這是竊蛋龍類的共同特徵。

圖注:冠盜龍的頭骨復原,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冠盜龍與食火雞頭冠結構比較,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食火雞的頭冠,圖片來自維琪百科

冠盜龍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其腦袋上的頭冠,古生物學家發現這個頭冠不但外形與食火雞相似,就連內部結構都與食火雞相似。根據這一發現,研究者認為冠盜龍頭冠的功能與食火雞相似,具有展示、交流等作用。

冠盜龍生存於距今7400至7000萬年前的中國南部,化石出土的地層是著名的南雄組(Nanxiong Formation),該地層廣泛分佈於粵北-贛南地區。南雄組代表著晚白堊世時期的熱帶雨林環境,非常適合恐龍的生存。在南雄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竊蛋龍類恐龍,除了最新命名的冠盜龍,還有斑脊龍(Banji long)、贛州華南龍(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贛州江西龍(Jiangxisaurus ganzhouensis)、江西南康龍(Nankangia jiangxiensis)、南康贛州龍(Ganzhousaurus nankangensis)和泥潭通天龍(Tongtianlong limosus)。贛州真的是個竊蛋龍窩,在同一個時代同一片區域竟然生活著如此多的竊蛋龍類,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圖注:發現于贛州的贛州華南龍,也屬於竊蛋龍類,作者:趙闖

圖注:發現于贛州的大型暴龍類:虔州龍,作者:趙闖

就在2016年11月,泥潭通天龍公佈時,小盜龍曾經預言在不久的將來贛州會發現第7種竊蛋龍,果然被言中,這真的是集齊7種竊蛋龍召喚神龍的節奏啊!

參考資料:

1.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 Zhenyuan, S.; Yoshitsugu, K.; Caizhi, S.; Fangfang, T.; Hanfeng, L (2017).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

2.Phillips, P. K. & Sanborn, A. F. An infrared, thermographic study of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ree ratites: ostrich, emu and Double-wattled cassowary.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19, 423–430 (1994).

這是其得名的原因。冠盜龍的脖子又細又長,長度約0.8米,當它站直身子伸長脖子的時候,腦袋距離地面約1.7米,和一個成年人的高度差不多。冠盜龍細長的脖子後面是強壯的身體和較短的尾巴。冠盜龍的四肢強壯,其前肢靈活長有三指,後肢肌肉發達用於支持身體快速行走。古生物學家認為冠盜龍的身上長有羽毛,這是竊蛋龍類的共同特徵。

圖注:冠盜龍的頭骨復原,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冠盜龍與食火雞頭冠結構比較,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食火雞的頭冠,圖片來自維琪百科

冠盜龍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其腦袋上的頭冠,古生物學家發現這個頭冠不但外形與食火雞相似,就連內部結構都與食火雞相似。根據這一發現,研究者認為冠盜龍頭冠的功能與食火雞相似,具有展示、交流等作用。

冠盜龍生存於距今7400至7000萬年前的中國南部,化石出土的地層是著名的南雄組(Nanxiong Formation),該地層廣泛分佈於粵北-贛南地區。南雄組代表著晚白堊世時期的熱帶雨林環境,非常適合恐龍的生存。在南雄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竊蛋龍類恐龍,除了最新命名的冠盜龍,還有斑脊龍(Banji long)、贛州華南龍(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贛州江西龍(Jiangxisaurus ganzhouensis)、江西南康龍(Nankangia jiangxiensis)、南康贛州龍(Ganzhousaurus nankangensis)和泥潭通天龍(Tongtianlong limosus)。贛州真的是個竊蛋龍窩,在同一個時代同一片區域竟然生活著如此多的竊蛋龍類,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圖注:發現于贛州的贛州華南龍,也屬於竊蛋龍類,作者:趙闖

圖注:發現于贛州的大型暴龍類:虔州龍,作者:趙闖

就在2016年11月,泥潭通天龍公佈時,小盜龍曾經預言在不久的將來贛州會發現第7種竊蛋龍,果然被言中,這真的是集齊7種竊蛋龍召喚神龍的節奏啊!

參考資料:

1.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 Zhenyuan, S.; Yoshitsugu, K.; Caizhi, S.; Fangfang, T.; Hanfeng, L (2017).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

2.Phillips, P. K. & Sanborn, A. F. An infrared, thermographic study of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ree ratites: ostrich, emu and Double-wattled cassowary.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19, 423–430 (199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