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面對德軍背靠伏爾加河縱深不過1公里 斯大林格勒蘇軍是背水一戰

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會戰分為防守和反攻兩個階段, 特別是11月19日之前的那段日子, 蘇聯守軍可以說是背水一戰, 他們不能退過伏爾加河, 更不允許後退一步, 眾所周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多達91000名德軍戰俘結局比較淒慘, 很多人沒能走出戰俘營, 但不能忘了蘇聯第62集團軍幾乎完全的大換血, 更不用說左鄰右舍的其它部隊。 崔可夫元帥回憶錄中有著說不完的英勇奮鬥的故事, 每一個都另人感動。

11月19日反攻前的態勢

“到11月19日為止, 第62集團軍戰鬥隊形的縱深不超過一公里。 面對敵軍, 背靠伏爾加河。 在它們之間是一條狹長的廢墟地帶, 我們的部隊就堅守在這裡。

我集團軍主力的右翼是柳德尼科夫師。 在該師受到合圍、已被緊逼到伏爾加河邊, 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段內佔領防禦。

在左翼, 近衛步兵第13師沿河岸佔據著一條狹窄的地帶。

該師的防禦縱深只有200—300米。 集團軍司令部位于近衛第13師和步兵第284師接合部後面, 離前沿陣地800—1000米, 我的觀察所更近, 就在從東邊環繞馬馬耶夫崗的一條鐵路路基上, 在敵人的鼻子底下。

集團軍的防禦正面寬約25公里, 敵炮火可以從任何一翼側對我防禦正面掃射個遍, 機槍火力可以達到集團軍戰鬥隊形的全部縱深。 處在這狹窄的地域裡, 情況變得複更為嚴重的是, 因為市里的制高點馬馬耶夫崗、準確地說是水塔和107.5高地, 都控制在敵人手裡。 敵人從這些地方可以控制由東通往伏爾加河的全部接近地, 而這意味著, 彈藥、裝備、食物都必須在夜幕的掩護下才能運到城裡”。

合圍德軍22個師33萬人 斯大林格勒原守軍如何行動

“集團軍提出兩項首要任務:一是消滅前出到伏爾加河的敵人, 同柳德尼科夫師會合(救援);二是奪取馬馬耶夫崗和107.5高地, 以便把防禦縱深擴展到達4.5公里, 並消滅監視我集團軍戰鬥隊形和伏爾加河接近地的敵觀察所。 切斷龜縮在城裡的敵部隊在與各工廠區負隅頑抗的敵部隊之間的聯繫,

爾後各個殲滅。 要完成這些任務, 需要給部隊補充一定的兵力和彈藥, 需要給集團軍加強坦克。 我們只能以微弱的兵力將敵人牽制在城裡, 此外不能再幹什麼。 我們在等待著進攻部隊南下同我們會合。

第62集團軍牽制了德軍6個師和5個工兵營 不放他們向東突圍

1943年1月第62集團軍的任務是:以積極的行動, 從東邊將更多的敵人吸引過來。 如果敵人企圖越過結冰的伏爾加河突圍的話, 就堅決地把它堵住。 任務很明確。 於是, 我向方面軍司令員保證, 堅決完成任務, 在方面軍主力發起主攻之前, 決不讓保盧斯從城裡撤走一兵一卒。 方面軍司令部的幾個參謀一再問:如果敵人在我各進攻集團軍的突擊下,

把全部兵力從西邊調到東邊來, 第62集團軍能否頂得住?

我們集團軍參謀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這樣回答:“如果說保盧斯在今年複秋兩季用其全部兵力都未能把我們趕進伏爾加河, 那麼, 現在已是饑寒交迫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 就休想向東跨進幾十步。 ”

方面軍參謀長馬利甯將軍也向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我回答說:1943年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 已不是1942年夏季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 保盧斯的集團軍已不成其為集團軍, 而只是一個有武裝的戰俘營罷了。

第六集團軍指揮部不知被圍 仍下令進攻

“為什麼保盧斯用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來對付已連續作戰5個月已精疲力盡的第62集團軍呢?這實在令人費解,然而事實勝於雄辨。雖然德軍已陷入合圍,保盧斯並未忘記第62集團軍,仍然揮動巨大的拳頭對著它。因此,我們進攻馬馬耶夫崗並經由紅十月鎮對107.5高地進攻時,不僅遇到了希特勒法西斯分子的頑強抵抗,而且還遭到了有力的反撲。

此外,敵人深深地體會到,在城市裡,不僅進攻,就是在利用綿亙的正面塹壕進行防禦時,也都不可能按照野戰戰術的各項原則實施。有了這些痛苦的經驗後,敵人學會了利用最牢固的樓房和住宅的地下室作為其頑抗的支撐點,而奪取這些支撐點,是頗費一番周折的。戰後繳獲的一些文件證明,第6集團軍司令部儘管在晚間接到了馮·魏克斯的命令,但直到11月20日中午,仍沒察覺即到將來的這場災難會有多大。保盧斯沒有來得及撤銷他11月20日下達的進攻命令。他還在進攻!”。

崔可夫客觀評價德軍為何撤不出來 巷戰不同於野戰

“11月19日和20兩日,方面軍司令部一直關注著敵人的行動。它是否開始撤出自己的部隊?但應當指出,即使保盧斯決定從城裡撤出部隊,要做到這一點也並非輕而易舉。在計畫撤退時,在開闊地上擺脫敵人是一回事,而在巷戰中擺脫敵人卻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城市裡,敵我雙方的陣地犬牙交錯,雙方的防禦支撐點,雜亂無章地交織在一起,要想擺脫是極困難的。”

不能忘卻斯大林格勒守軍的功勞 他們在這戰鬥了5個月

1月31日,第64集團軍的軍人們俘虜了第6集團軍司令官保盧斯元帥和他的司令部的所有人員。當天,德軍南集團也完全停止了抵抗。市中心的戰鬥結束了。是日傍晚,第62集團軍的軍人們俘虜了敵步兵第295師師長科爾費斯少將和他的司令部人員,還俘虜了當時正呆在該師司令部的步兵第4軍軍長普費費爾炮兵中將、第51軍軍長馮·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中將、第295師參謀長迪塞利亞上校以及一些校官參謀。希特勒的這些將軍,是被第62集團軍通信團18歲的團小組長米哈依爾·波爾特為首的3名戰士俘虜的。波爾特在來斯大林格勒之前,曾在奧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和刻赤戰鬥過。

第六集團軍指揮部不知被圍 仍下令進攻

“為什麼保盧斯用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來對付已連續作戰5個月已精疲力盡的第62集團軍呢?這實在令人費解,然而事實勝於雄辨。雖然德軍已陷入合圍,保盧斯並未忘記第62集團軍,仍然揮動巨大的拳頭對著它。因此,我們進攻馬馬耶夫崗並經由紅十月鎮對107.5高地進攻時,不僅遇到了希特勒法西斯分子的頑強抵抗,而且還遭到了有力的反撲。

此外,敵人深深地體會到,在城市裡,不僅進攻,就是在利用綿亙的正面塹壕進行防禦時,也都不可能按照野戰戰術的各項原則實施。有了這些痛苦的經驗後,敵人學會了利用最牢固的樓房和住宅的地下室作為其頑抗的支撐點,而奪取這些支撐點,是頗費一番周折的。戰後繳獲的一些文件證明,第6集團軍司令部儘管在晚間接到了馮·魏克斯的命令,但直到11月20日中午,仍沒察覺即到將來的這場災難會有多大。保盧斯沒有來得及撤銷他11月20日下達的進攻命令。他還在進攻!”。

崔可夫客觀評價德軍為何撤不出來 巷戰不同於野戰

“11月19日和20兩日,方面軍司令部一直關注著敵人的行動。它是否開始撤出自己的部隊?但應當指出,即使保盧斯決定從城裡撤出部隊,要做到這一點也並非輕而易舉。在計畫撤退時,在開闊地上擺脫敵人是一回事,而在巷戰中擺脫敵人卻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城市裡,敵我雙方的陣地犬牙交錯,雙方的防禦支撐點,雜亂無章地交織在一起,要想擺脫是極困難的。”

不能忘卻斯大林格勒守軍的功勞 他們在這戰鬥了5個月

1月31日,第64集團軍的軍人們俘虜了第6集團軍司令官保盧斯元帥和他的司令部的所有人員。當天,德軍南集團也完全停止了抵抗。市中心的戰鬥結束了。是日傍晚,第62集團軍的軍人們俘虜了敵步兵第295師師長科爾費斯少將和他的司令部人員,還俘虜了當時正呆在該師司令部的步兵第4軍軍長普費費爾炮兵中將、第51軍軍長馮·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中將、第295師參謀長迪塞利亞上校以及一些校官參謀。希特勒的這些將軍,是被第62集團軍通信團18歲的團小組長米哈依爾·波爾特為首的3名戰士俘虜的。波爾特在來斯大林格勒之前,曾在奧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和刻赤戰鬥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