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聽“學思踐悟”:採信體現信任 信任彰顯自信

採信體現信任 信任彰顯自信

來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00:0004:02

【學思踐悟】

採信體現信任 信任彰顯自信

● 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談話函詢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日常性工作

● 對在函詢中如實說明情況並且所反映問題不實的予以採信並了結, 這體現的是黨的政策, 表明組織是嚴肅認真的, 對幹部是信任的。 應該把了結的結果告知幹部本人, 讓他感受到組織的信任, 放下思想包袱

● 紀檢機關要提高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 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係, 準確研判反映問題線索和函詢回復內容, 認真負責地予以處置

● 幹部接受了組織的函詢, 應該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 這既是澄清, 也是接受監督

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談話函詢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日常性工作。 按照黨中央要求, 中央紀委認真分析評估中管幹部的函詢回復, 對如實說明情況且反映不實的,

對其說明予以採信, 問題線索了結, 並將結果書面回饋幹部本人, 截至目前已發出1800多份回饋。 這種方式體現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性和組織對幹部的信任, 彰顯了我們党的自信。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 信任是前提, 監督是保障。 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黨員幹部隊伍狀況作正確判斷, 這關乎黨的凝聚力、戰鬥力, 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離不開黨員領導幹部的辛勞和智慧, 證明了我們的幹部隊伍主體是好的, 我們黨無愧於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 組織把幹部放到領導崗位上, 第一位的是信任, 同時也是考驗和培養。

嚴管就是厚愛, 監督的出發點是對幹部的愛護和負責任。 強化黨內監督, 正是為了發現問題、及時糾偏,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黨的一貫方針。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層層設置防線, 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政策和抓手。 落實“四種形態”關鍵在用好第一種形態。 每一份函詢都要結合幹部的一貫表現, 對反映的具體問題作出基本判斷, 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式, 在相信幹部能夠對党忠誠老實的前提下, 讓幹部有機會自己把問題說清楚。 對在函詢中如實說明情況並且所反映問題不實的予以採信並了結, 這體現的是黨的政策, 表明組織是嚴肅認真的, 對幹部是信任的。

應該把了結的結果告知幹部本人, 讓他感受到組織的信任, 放下思想包袱。 有的幹部說, 感謝組織用函詢的方式給予自己說清問題的機會, 接到了結回饋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既是鼓舞也是警醒, 要輕裝前進、踏實工作, 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扎扎實實地為黨工作, 回饋組織的信任。

全面從嚴治黨、淨化政治生態, 根本在於把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起來。 領導幹部接受談話函詢是嚴肅的政治工作, 也是幹部個人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紀檢機關要提高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 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係, 準確研判反映問題線索和函詢回復內容, 認真負責地予以處置。 對襟懷坦白的要讓幹部感受到組織的信任和溫暖;對勇於認錯的要懲前毖後、批評教育;對欺瞞組織、不說真話的,

要認真核查、依紀處理。 幹部接受了組織的函詢, 應該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 這既是澄清, 也是接受監督。 這一做法是黨內政治生活形式和內容的創新, 增強了政治生活的嚴肅性和黨內監督的有效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