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入門套餐的味道如何?凹凸肉測BMW寶馬118i

為什麼成都滿大街的火鍋很多都打著“重慶火鍋”的招牌, 其實無非就是想給食客本店正宗的感覺, 這樣的事情, 同樣存在于買車這件事情上。

現在要買到掛著BMW標最偏遠的新車, 恐怕1系三廂車算是其一。 拿廠家標價25.98萬元算, 首付7萬多久能開車回家。 如果按照市場實際行情來說, 其實首付一個6萬元就能跨入藍天白雲螺旋槳的世界。 這是BMW家的入門套餐, 但它的味道是否正宗。

凹凸哥就體驗了一台BMW 118i 設計套裝型。

按照中國口味定制的套餐

不能否認的是118i三廂轎車是中國特有的車型。 在慕尼克的產品研發團隊, 應該是吃透了中國市場的需求, 不過這一次他們變了! BMW正在經歷將車型‘引進’中國到為中國‘開發’車型的變革, 從‘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智造’,

未來顯然還會有更多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寶馬車型, 並且“中國智造”也將成為寶馬在華的重要特色之一。

俗話說得好:“存在即是合理”。 BMW為中國定制1系三廂車一定是市場有這個需求——要三廂車, 還要BMW的logo, 還要夠便宜。 BMW還真的定做了這樣一份入門餐。

這份入門套餐的賣相不錯

我個人是一個喜歡開小車的人, 總覺得那個駕駛起來感覺像“長在身上”的車是更好開的。 新1系三廂轎車, 只有4.45米長。 其實要在這樣的車長上, 讓它擁有全部的BMW特徵是很難的。

我肉測的118i設計套裝車型,是屬於高配了。車頭的LED燈和雙腎進氣格柵配合看起來的氣勢和他的兄長氣質上相同。由於車寬的現在,燈腳開眼角這樣的新設計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而側面來說,典型的BMW特徵線條都有,而且因為車短還顯得小壯實。凡是看到的人,沒有會懷疑它的BMW身份。

其實比較難搞的是因為它是一台前置前驅的車型,長車頭短車尾的經典車身比例很難達到。118i儘量把前輪往前設計,但嚴格的來講,對這樣的比例我也只能給70分。除此之外,118i的賣相是不錯的。

關於118i最大的心結

和你我一樣,當我們對新事物認識不足時,就會習慣性的把老認識,套用新生事物上去。凹凸哥聽到很多朋友說了。只要一聽說BMW 118i是用的三缸發動機,馬上就變了臉色。

帶著大家的疑問,凹凸哥體驗了下裝備新一代三缸發動機的BMW 118i。關於編號B38B15C的發動機是不是天生的“發抖弱雞”,請先上眼。

抖,看著是真的抖!

不過是在完全停車怠速的情況下,打開發動機蓋,能看到發動機上面放的礦泉水在抖。而這個有規律的震動,基本被撐起發動機的液壓支座給消滅了,怠速坐在駕駛座能感覺到,但不會讓人心煩

抖,真的又不抖了。我特地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瓶礦泉水放在了發動機裝飾蓋上。只要我腳輕輕放在油門上,裡面的水裡面就不浪了。而且直到我把發動機轉速踩到6000轉/分鐘。瓶子裡的水面也很平靜。可以說在90%的用車時間內,我都沒有因為抖而有異樣的感覺。

前驅的BMW還是不是寶馬味?

其實我也說過:喲!這次BMW又做前驅車了!我們熟悉的BMW車型,都是後驅或者是四驅。全新1系的確是FF前置前驅的,但它對各種駕駛動作的包容度是挺高的。

FF+BMW=?這個問題,我通過幾天的肉測發現了一些答案:

1. 在大雨中的,高速路上飆到1xx km/h,一點漂浮感都沒有!

2. 大雨中跑山路,還是能感知到方向盤和前輪的親密關係

3. 在酷暑的中午跑曲折山道,還可以在出彎的時候,用油門獲得駕駛快感

是凹凸哥的屁股是不是麻木了?不,其實是因為BMW在底盤,配重,轉向上的功力沉澱BMW做的前驅車,一定還是寶馬。在這一點上,我不怕磚頭。

這份入門套餐並不適合4個人經常吃

在4.45米車車身上要做三廂車,從物理尺寸上就決定了118i不會有寬敞的後座,儘管BMW的工程師想了很多辦法,給我的感覺是我這175CM高,BMI24.3的人能坐下。

對於前座比較短的問題,BMW通過可以伸長的運動座椅墊子這樣解決的的。畢竟118i更適合兩個人開出去辦事或者有面子的城市通勤用。

後排的空間上,BMW多靠的是各種“挖坑”,來擴充空間。例如座椅背部的“腿坑”,後排頭部空間的“頭坑”。這樣的地方是設計的用心的地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次118i的體驗,我基本用的也只有前排兩個座椅,對於期望後排空間可以贏得丈母娘讚譽的朋友,還是不要心存幻想了。你得花更多的錢,買更高級的BMW套餐。

寫在最後

關於118i這份“入門套餐”是不是正宗的BMW味,前面已經說出了我粗淺的感受。但我們不能回避一個問題。越是車價實惠的車型,消費者越是會被價格影響。你看看奧迪家的入門套餐那價格都低到了要和自家高爾夫競爭的程度。雖然,正宗口味是很多人最終的追求,但也抵不住狂暴的“美團”打折券呀。

所以凹凸哥,期待的是BMW能有更給力的“體驗券”,讓更多的人能吃到118i這份美味的BMW入門套餐

如果你喜歡看更多接地氣的汽車購買意見,請關注AUTOZD凹凸之道或凹凸之家的公眾號

我肉測的118i設計套裝車型,是屬於高配了。車頭的LED燈和雙腎進氣格柵配合看起來的氣勢和他的兄長氣質上相同。由於車寬的現在,燈腳開眼角這樣的新設計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而側面來說,典型的BMW特徵線條都有,而且因為車短還顯得小壯實。凡是看到的人,沒有會懷疑它的BMW身份。

其實比較難搞的是因為它是一台前置前驅的車型,長車頭短車尾的經典車身比例很難達到。118i儘量把前輪往前設計,但嚴格的來講,對這樣的比例我也只能給70分。除此之外,118i的賣相是不錯的。

關於118i最大的心結

和你我一樣,當我們對新事物認識不足時,就會習慣性的把老認識,套用新生事物上去。凹凸哥聽到很多朋友說了。只要一聽說BMW 118i是用的三缸發動機,馬上就變了臉色。

帶著大家的疑問,凹凸哥體驗了下裝備新一代三缸發動機的BMW 118i。關於編號B38B15C的發動機是不是天生的“發抖弱雞”,請先上眼。

抖,看著是真的抖!

不過是在完全停車怠速的情況下,打開發動機蓋,能看到發動機上面放的礦泉水在抖。而這個有規律的震動,基本被撐起發動機的液壓支座給消滅了,怠速坐在駕駛座能感覺到,但不會讓人心煩

抖,真的又不抖了。我特地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瓶礦泉水放在了發動機裝飾蓋上。只要我腳輕輕放在油門上,裡面的水裡面就不浪了。而且直到我把發動機轉速踩到6000轉/分鐘。瓶子裡的水面也很平靜。可以說在90%的用車時間內,我都沒有因為抖而有異樣的感覺。

前驅的BMW還是不是寶馬味?

其實我也說過:喲!這次BMW又做前驅車了!我們熟悉的BMW車型,都是後驅或者是四驅。全新1系的確是FF前置前驅的,但它對各種駕駛動作的包容度是挺高的。

FF+BMW=?這個問題,我通過幾天的肉測發現了一些答案:

1. 在大雨中的,高速路上飆到1xx km/h,一點漂浮感都沒有!

2. 大雨中跑山路,還是能感知到方向盤和前輪的親密關係

3. 在酷暑的中午跑曲折山道,還可以在出彎的時候,用油門獲得駕駛快感

是凹凸哥的屁股是不是麻木了?不,其實是因為BMW在底盤,配重,轉向上的功力沉澱BMW做的前驅車,一定還是寶馬。在這一點上,我不怕磚頭。

這份入門套餐並不適合4個人經常吃

在4.45米車車身上要做三廂車,從物理尺寸上就決定了118i不會有寬敞的後座,儘管BMW的工程師想了很多辦法,給我的感覺是我這175CM高,BMI24.3的人能坐下。

對於前座比較短的問題,BMW通過可以伸長的運動座椅墊子這樣解決的的。畢竟118i更適合兩個人開出去辦事或者有面子的城市通勤用。

後排的空間上,BMW多靠的是各種“挖坑”,來擴充空間。例如座椅背部的“腿坑”,後排頭部空間的“頭坑”。這樣的地方是設計的用心的地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次118i的體驗,我基本用的也只有前排兩個座椅,對於期望後排空間可以贏得丈母娘讚譽的朋友,還是不要心存幻想了。你得花更多的錢,買更高級的BMW套餐。

寫在最後

關於118i這份“入門套餐”是不是正宗的BMW味,前面已經說出了我粗淺的感受。但我們不能回避一個問題。越是車價實惠的車型,消費者越是會被價格影響。你看看奧迪家的入門套餐那價格都低到了要和自家高爾夫競爭的程度。雖然,正宗口味是很多人最終的追求,但也抵不住狂暴的“美團”打折券呀。

所以凹凸哥,期待的是BMW能有更給力的“體驗券”,讓更多的人能吃到118i這份美味的BMW入門套餐

如果你喜歡看更多接地氣的汽車購買意見,請關注AUTOZD凹凸之道或凹凸之家的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