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軍旅詩詞|詠懷(其三十九)阮籍

阮籍(西元210年—263年), 三國時期魏詩人。 字嗣宗。 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賢之一,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 曾任步兵校尉, 世稱阮步兵。

崇奉老莊之學, 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其三十九

壯士何慷慨, 志欲威八荒。

驅車遠行役, 受命念自忘。

良弓挾烏號, 明甲有精光。

臨難不顧生, 身死魂飛揚。

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

忠為百世榮, 義使令名彰。

垂聲謝後世, 氣節故有常。

詩詞賞析

在魏晉易代之際, 活躍著著名的“竹林七賢”, 阮籍不但是其中之一, 而且還是這個名士群體中詩歌成就最高者, 代表作是八十二首《詠懷》詩。 當時司馬氏集團為了堂而皇之地篡奪曹魏政權, 打出了名教的幌子, 阮籍便用老莊的“自然”與之對抗, 故意佯狂放誕, 不問世事, 精神十分痛苦。 八十二首《詠懷》詩中有許多作品故意寫得曲曲折折, 以發洩內心的苦悶。 而在內心深處, 阮籍其實十分嚮往儒家的政治理想, 有強烈的濟世之志, 他曾登廣武山觀看楚漢古戰場, 感慨道:“時無英雄, 使豎子成名!”救濟時弊, 建功立業, 志存高遠, 吞吐八荒, 成為青史留名的一代英雄,

這種理想當始終盤旋在他的腦中, 這促使他寫出了《詠懷》其三十九這樣的詩思明朗激昂、歌唱英雄主義的詩篇。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 內容可分為三層。 前四句是第一層, 詩人寫道:

壯士何慷慨, 志欲威八荒。

驅車遠行役, 受命念自忘。

表現了出征將士心懷大志, 摒棄私念, 無懼艱辛, 遠赴八荒。 其中一個“威”字, 寫出了受命將士的豪情壯志具有強大的威懾力, 足以讓敵人聞風喪膽, 不戰而潰。

接下來六句是第二層:

良弓挾烏號, 明甲有精光。

臨難不顧生, 身死魂飛揚。

豈為全軀士, 效命爭戰場。

寫將士們裝備精良, 手握良弓, 身披名甲, 他們絕非貪生怕死, 苟全性命之輩, 寧願戰死沙場, 為國慷慨捐軀。

詩歌最後四句是第三層:

忠為百世榮,

義使令名彰。

垂聲謝後世, 氣節故有常。

歌頌了出征將士的忠肝義膽, 認為他們的愛國氣節必將聲明遠播, 千古流芳。

這首詩毫無阮籍一般《詠懷》詩的隱晦難解之弊, 語言剛健, 風骨挺拔, 壯懷激烈, 足以激勵當代官兵樹立崇高理想, 爭當新時代的英雄!

本期編審:孫 利

責任編輯:紀夢楠 鐘紫舟

投稿郵箱:guofangshikong@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