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官員質問方回:先別臉紅,先告訴我床上怎樣運動能把牆震塌?

說起宋朝法律的發展, 我們現在知道的是:凡是宋朝人民, 都動不動就喜歡打官司。 當然, 這比起打群架來, 這種方式確實文明的多。

方式文明了, 遵循的人便也就多了, 所以後來就演變出了“民告官”的路子。 再怎麼說, 在歷代王朝上, 可都是立法禁止“民告官”這樣的越訴, 一旦出現對越級上訴的草民, 不管有理無理, 先打幾十大板再說。 但宋代確實不同了, 它“廣開越訴之門”。 在京師設立登聞鼓院、登聞檢院, 目的之一便是想建立一條快捷的“民告官”管道。

那, 這條管道究竟有多便捷呢?

按照鼓、檢二院的受理程式, “諸人訴事先詣鼓院, 如不受, 詣檢院, 又不受, 即判狀付之, 許邀車駕, 如不給判狀, 聽詣禦史台自陳。 ”這意思其實就是說, 告狀人先到登聞鼓院遞狀, 如果鼓院不受理, 可直接到登聞檢院遞狀。 如果檢院也不受理, 就必須給出書面意見(判狀)。 告狀人可以拿著判狀攔駕告禦狀。

如果檢院也不給判狀呢?可以到禦史台申訴。

可別小瞧這樣的方法, 在那個時代, 還真真就方便了人民“民告官”, 這其中就不乏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民告蔡京

宋哲宗紹聖年間, 向太后的娘家向氏想在自家祖墳上修建一間慈雲寺。

當時大奸臣蔡京正當戶部尚書, 他欲巴結皇親, 便圈了一大塊地獻給向氏, 下令“四鄰田廬”趕快拆遷, 讓給向氏修建佛寺。 可被拆遷的人家, 就不服了, 於是直接到開封府起訴了蔡京。

時值開封府法官的正是范正平(他是范仲淹之孫), 只見他一看略加思索就作出了判決:“所拓皆民業,

不可奪。 ”這意思明顯的狠, 管你是向天后娘家還是蔡京, 被劃入拆遷範圍的田廬, 如果是居民產業, 他們的財產權應當受法律保護, 不可侵奪。

民告宰相, 宰相下臺

宋太宗端拱初年, 布衣翟馬周擊聞鼓, 起訴李昉“居宰相位, 當北方有事之時, 不為邊備, 徒知賦詩宴樂”(《宋史·李昉傳》)。

登聞鼓院於是受理了這一訴訟案, 呈報宋太宗。 最後太宗下詔:馬周擊所訟有理, “罷昉為右僕射, 且加切責”。 因為被布衣之民所訟, 宰相李昉就這樣被貶為了內閣部長。

既然民告官這樣便捷有效, 所以時不時, 登聞鼓院也會受理一些莫名其妙的案件。

例如, 南宋杭州某天的大清早

天剛剛亮, 登聞鼓院的大鼓就響了, 官員一個趔趄, 從床上翻下來, 這可不敢怠慢啊, 前任就是因為怠慢而成了前任。 整理好官服, 就開始審判了。 只見底下站著方回和一個平民。 (宋朝並無要求在官府打官司要跪著)

“這不是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方大人嗎?何事鳴鼓啊?”

“大人, 是我在鳴鼓!”平民回答道。

“哦,何事?”

“方大人,昨晚入駐杭州旅舍,那旅舍在我家隔壁。方大人不知道昨晚幹了些什麼,我只聽到女子大口喘氣聲,接著傳來床時不時撞擊我家牆壁的聲音,待天明時,可憐我家那牆壁,就已經塌了。望大人給個公道”平民看著方回,不緊不慢的說道。

“有此事?方大人,作何解釋哪?”

只見方回滿臉通紅,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方大人,您先別臉紅,暫且告訴本官,床上怎樣運動能把牆震塌?”

“哈哈哈哈哈.....”登聞鼓院不少的官吏硬是沒忍住,笑了。

方回一聽這話,更是把頭深深的埋了下去,心想:“我一大詩人,還是個官,竟...真是羞於見人”(儘管方回這個人節操無可言者,為世所譏)

許久,方回,才吭聲回答:“我認錯,實屬不該,願私下協商賠償解決。”

這案件暫且也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像這樣的噪音、運動干擾,甭管你是官還是民,在宋朝,皆可以輕易舉報了,擱置現在,我們呢?

“哦,何事?”

“方大人,昨晚入駐杭州旅舍,那旅舍在我家隔壁。方大人不知道昨晚幹了些什麼,我只聽到女子大口喘氣聲,接著傳來床時不時撞擊我家牆壁的聲音,待天明時,可憐我家那牆壁,就已經塌了。望大人給個公道”平民看著方回,不緊不慢的說道。

“有此事?方大人,作何解釋哪?”

只見方回滿臉通紅,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方大人,您先別臉紅,暫且告訴本官,床上怎樣運動能把牆震塌?”

“哈哈哈哈哈.....”登聞鼓院不少的官吏硬是沒忍住,笑了。

方回一聽這話,更是把頭深深的埋了下去,心想:“我一大詩人,還是個官,竟...真是羞於見人”(儘管方回這個人節操無可言者,為世所譏)

許久,方回,才吭聲回答:“我認錯,實屬不該,願私下協商賠償解決。”

這案件暫且也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像這樣的噪音、運動干擾,甭管你是官還是民,在宋朝,皆可以輕易舉報了,擱置現在,我們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