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未來值得思考的28種商業模式|善為智慧財產權(深圳)

本文系作者對未來商業規律做了進一步系統梳理, 分為個人、企業、國家、人類四大部分, 希望給大家帶來正能量和新一輪啟示, 同時期待能抛磚引玉!

第一部分:個人篇

1、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 傳統奮鬥的五大關鍵字:背景、學歷、資源、人脈、資歷;今後奮鬥的五大關鍵字:知識、創新、獨立、個性、理想。 以前是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現在有個好爸爸, 不如自己有文化, 中國的“新知識份子”將重登歷史舞臺。

2、中國人正在由“外求”變成“內求”。 外求即就求關係、求管道、求機會, 內求即是要激發起自己的興趣、熱情、希望,

當你做好你自己, 外界的東西就會被你吸引過來, 這就是所謂的“求人不如求己”。

3、中國正在興起大量自由職業者, 社會的基本結構從公司+員工, 變成了平臺+個人。 每個人都將衝破傳統枷鎖的束縛, 獲得重生的機會, 關鍵就看你是否激發了自身潛在的能量。 這才是一場真正的解放運動!

4、中國一大批有“匠心”的人的社會地位將獲得提升, 匠心的本質就是愛。 那些腳踏實地的人比如工匠、程式師、設計師、編劇、作家、藝術家等等, 因為互聯網已經把社會的框架搭建完成, 剩下的就是靈魂填充!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工作崗位, 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將獲得提升, 將獲得尊重。

5、未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 即可以獨立完成某項任務,

也可以依靠協作和組織去執行系統性工程, 所以社會既不缺乏細枝末節的耕耘者, 也不缺少具備執行浩瀚工程的組織和團隊。

6、未來的人可以分為三種格局:做事——做勢——做局。 初級格局是做事, 靠人和工具;中級格局是做勢, 靠管理和規則;高級格局是做局, 靠系統和制度。

7、原來我們每個人都被木桶原理所束縛, 即: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綜合水準, 所以我們總在彌補自己短板, 而隨著人們協作效率的提高。 今後你的長處決定了你的水準。 我們不用再盯著自己的短板, 你只需要將自己擅長的一方面發揮到極致, 就會有其它人跟你協作, 這叫長板原理。

8、我們的工作正由“被動”走向“主動”。 以前為了謀生, 我們需要依託固定公司,

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重複固定的勞動, 屬於被動式勞動。 未來社會的總財富是這樣創造出來的:人們依靠自身特長, 點對點的對接和完成每一個需求, 充分融入到社會每一個環節, 屬於主動式創造。

9、對於未來每個人來說, 未來有一件東西會變的格外重要, 那就是你的信用。 未來個人的財富路線是這樣的:行為——能力——信用——人格——財富。 在大資料和互聯網的説明下, 你的行為推導出了你的信用值, 然後以信用度是支點, 能力為杠杆, 人格為動力, 聯合撬動的力量範圍, 就是你的財富值, 也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10、中國人出名的方式, 先後經歷了:公司包裝——參加選秀——成為網紅等三個階段。 最開始的時候完全依靠影視娛樂公司包裝,

後來流行起了參加各種選秀節目, 比如超級女生/中國好聲音等等, 現在開始做網紅/女主播等等, 關鍵問題是:在互聯網時代, 出名不算什麼難事, 難的是擁能夠長期出名的真才實學。

11、原來人與人之間講究的是關係, 今後人與人之間講究的是規則。 傳統社會的關係網已經被不斷撕裂, 以價值分配為關係、新的連結正在形成, 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 進行價值傳輸。 而你所處的地位和層級, 是由你所帶來的價值決定的。 當人人都在講規則, 道德自然就會興起。

12、中國人的奮鬥可以分為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我奮鬥了18年, 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第二種境界:我奮鬥了18年, 不是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第三種境界:我奮鬥了18年,

終於不再需要陪你一起喝咖啡。 未來人與人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強, 但協作性也會越來越強。 和而不同, 正在成為人與人的直接的主流關係;

13、未來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產品。 如何實現呢?邏輯應該是這樣的:創意——表達——展示——訂單——生產——客戶。 當你有一個想法時, 你可以先表達出來, 然後在平臺上進行展示(這樣的平臺會越來越多), 然後吸引喜歡的人去下單, 拿到訂單後可以找工廠生產(不用擔心量太少, 今後的生產一定會精細化和定制化), 然後再送到消費者手裡, 因此很多小眾的夢想和愛好都將得到成全;

14、中國人找到信仰的邏輯是這樣的:規則——秩序——道德——信仰。 具體來說就是:互聯網正幫中國建立一套合理的社會結構, 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所長,按照規則運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新秩序,比如契約精神。遵守秩序就是道德,然後信仰就會水到渠成。

第二部分:企業篇

15、中國產業的結構:一維的傳統產業——二維的互聯網產業——三維的智慧科技產業。一維世界正在推倒重建(實體經濟的重組),二維世界被劃分完畢(BAT掌控),三維世界正在形成,高維挑戰低維總有優勢,降維打擊幾乎是必勝的!所以網店可以沖散實體店,而微信的對手一定在智慧領域誕生。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16、革完傳統企業的命之後,互聯網開始自我革命。新浪、雅虎、搜狐、網易是第一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阿裡巴巴、淘寶、百度、京東是第二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騰訊將是第三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

17、中國當下的企業分為三個等級:三等企業做服務——二等企業做產品——一等企業做平臺。企業的出路唯有升級成平臺化,平臺化的本質就是給創造者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價值創造的平臺,未來所有的公司、企業、組織都將平臺化。

18、原來的企業是橫向發展:越做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寬。因此企業越做越容易展開“同質化競爭”,今後的企業是縱向發展:越做越精,挖掘度越來越深。這種變化使行業將越來越垂直、協作越來越完善。於是中國越來越細分,結構越來越周密,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差異化共存”成為商業主流。

19、所謂:一流的企業做“標準”,這句話已經不再成立。這是大工業時代的邏輯,所有產品都是被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制定者可以坐享其成。未來所有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一定是個性化、多元化的,它對企業的兩方面要求比較高:第一就是提供定制化的能力(科技),第二就是對接消費者的能力(互聯網)

20、“雇傭”時代已經過去了,“合夥”的時代已經開啟了。無論你願意出多少錢,你都很難雇傭到一個優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夥。大膽、大度的把股份轉讓出去吧,海乃百川,有容乃大。未來一個優秀的合夥人,比你老婆還懂你!

21、中國電子商務進化論:B2B——B2C——C2C——C2B——C2F,從商家對商家、到商家對個人、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商家、最終是個人對工廠。未來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就知道它的顧客是誰,個性化時代到來,乃至跨國生產和定制,這將徹底打破美國主動的全球產業鏈和貿易結構。

22、中國互聯網的進化論: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萬物互聯,傳統互聯網就是PC互聯網,它解決了資訊對稱;移動互聯網解決了效率對接;未來的物聯網需要解決萬物互聯:資料自由共用、價值按需分配。各盡其才、各取所需,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與之相匹配的人,然後發生各種關係。

23、互聯網改變世界的方式,正在從“資訊”革命升級到“效率”革命。上一個30年,世界誕生的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是以“資訊分享”為價值,比如Facebook、穀歌、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等等;但是眼下我們更需要真正解決世界物質的分配問題,要把物品擺在最需要它的位置,或者分配給最需要它的人。因此未來的30年,將誕生一大批垂直的應用型軟體或平臺,能夠更好的分配世界的物質資源,解決產能過剩,創造更加普世的價值。

2/4、中國媒體的進化論: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信息流。媒體正在由集中走向發散,由統一走向制衡。自媒體的興起將和傳統媒體形成有益的補充,它使中國的話語權開始裂變,普通民眾迫切要求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權,而未來人人都是一個自媒體,資訊流的產生讓媒體消亡。

25、中國行銷業態的進化論:媒介為王——技術為王——內容為王——產品為王。傳統廣告總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響人,比如央視的招投標。後來的互聯網廣告開始依靠技術實現精准投放,比如按區域、按收入、按時段投放。再後來社交媒體的崛起使好的廣告能自發傳播,而未來最好的廣告一定產品本身,最好的產品也一定具備廣告效應。

26、中國產業鏈的流向正在逆襲打通。以前是先生產再消費:生產者——經銷商——消費者。未來一定是先消費再生產:消費者——設計者——生產者。因此,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將消失,而能夠根據消費者想法而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27、未來所有的“經銷商”都將變成“服務商”,他們不再依靠幫廠家售賣產品(賺差價)掙錢,而是依靠自己向消費者提供後續的增值服務賺錢,這有利於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也有利於產品的售後。

28、中國商業的利潤先後經歷了:暴利時代——薄利時代——厚利時代三個階段,所謂暴利時代存在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產品緊缺、需求被忽然打開,而且資訊不對稱;後來電子商務興起、產能過剩,導致商家惡性競爭,開始打價格戰、促銷,於是進入到了薄利階段;而今後的產品開始走個性化、定制化和個體化路線,產品的增值空間被打開,從而步入到厚利階段;

總之,以上這些變化都在朝一個方向努力,那就是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讀完這些,你還對未來悲觀嗎?

不錯,我們遇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彈簧被壓的越深,起跳的就會越高,即使現在經濟處於低谷,你在徘徊不前,不如好好給自己定個位,然後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裡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所長,按照規則運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新秩序,比如契約精神。遵守秩序就是道德,然後信仰就會水到渠成。

第二部分:企業篇

15、中國產業的結構:一維的傳統產業——二維的互聯網產業——三維的智慧科技產業。一維世界正在推倒重建(實體經濟的重組),二維世界被劃分完畢(BAT掌控),三維世界正在形成,高維挑戰低維總有優勢,降維打擊幾乎是必勝的!所以網店可以沖散實體店,而微信的對手一定在智慧領域誕生。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16、革完傳統企業的命之後,互聯網開始自我革命。新浪、雅虎、搜狐、網易是第一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阿裡巴巴、淘寶、百度、京東是第二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騰訊將是第三批淪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公司。

17、中國當下的企業分為三個等級:三等企業做服務——二等企業做產品——一等企業做平臺。企業的出路唯有升級成平臺化,平臺化的本質就是給創造者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價值創造的平臺,未來所有的公司、企業、組織都將平臺化。

18、原來的企業是橫向發展:越做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寬。因此企業越做越容易展開“同質化競爭”,今後的企業是縱向發展:越做越精,挖掘度越來越深。這種變化使行業將越來越垂直、協作越來越完善。於是中國越來越細分,結構越來越周密,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差異化共存”成為商業主流。

19、所謂:一流的企業做“標準”,這句話已經不再成立。這是大工業時代的邏輯,所有產品都是被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制定者可以坐享其成。未來所有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一定是個性化、多元化的,它對企業的兩方面要求比較高:第一就是提供定制化的能力(科技),第二就是對接消費者的能力(互聯網)

20、“雇傭”時代已經過去了,“合夥”的時代已經開啟了。無論你願意出多少錢,你都很難雇傭到一個優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夥。大膽、大度的把股份轉讓出去吧,海乃百川,有容乃大。未來一個優秀的合夥人,比你老婆還懂你!

21、中國電子商務進化論:B2B——B2C——C2C——C2B——C2F,從商家對商家、到商家對個人、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商家、最終是個人對工廠。未來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就知道它的顧客是誰,個性化時代到來,乃至跨國生產和定制,這將徹底打破美國主動的全球產業鏈和貿易結構。

22、中國互聯網的進化論: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萬物互聯,傳統互聯網就是PC互聯網,它解決了資訊對稱;移動互聯網解決了效率對接;未來的物聯網需要解決萬物互聯:資料自由共用、價值按需分配。各盡其才、各取所需,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與之相匹配的人,然後發生各種關係。

23、互聯網改變世界的方式,正在從“資訊”革命升級到“效率”革命。上一個30年,世界誕生的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是以“資訊分享”為價值,比如Facebook、穀歌、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等等;但是眼下我們更需要真正解決世界物質的分配問題,要把物品擺在最需要它的位置,或者分配給最需要它的人。因此未來的30年,將誕生一大批垂直的應用型軟體或平臺,能夠更好的分配世界的物質資源,解決產能過剩,創造更加普世的價值。

2/4、中國媒體的進化論: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信息流。媒體正在由集中走向發散,由統一走向制衡。自媒體的興起將和傳統媒體形成有益的補充,它使中國的話語權開始裂變,普通民眾迫切要求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權,而未來人人都是一個自媒體,資訊流的產生讓媒體消亡。

25、中國行銷業態的進化論:媒介為王——技術為王——內容為王——產品為王。傳統廣告總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響人,比如央視的招投標。後來的互聯網廣告開始依靠技術實現精准投放,比如按區域、按收入、按時段投放。再後來社交媒體的崛起使好的廣告能自發傳播,而未來最好的廣告一定產品本身,最好的產品也一定具備廣告效應。

26、中國產業鏈的流向正在逆襲打通。以前是先生產再消費:生產者——經銷商——消費者。未來一定是先消費再生產:消費者——設計者——生產者。因此,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將消失,而能夠根據消費者想法而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27、未來所有的“經銷商”都將變成“服務商”,他們不再依靠幫廠家售賣產品(賺差價)掙錢,而是依靠自己向消費者提供後續的增值服務賺錢,這有利於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也有利於產品的售後。

28、中國商業的利潤先後經歷了:暴利時代——薄利時代——厚利時代三個階段,所謂暴利時代存在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產品緊缺、需求被忽然打開,而且資訊不對稱;後來電子商務興起、產能過剩,導致商家惡性競爭,開始打價格戰、促銷,於是進入到了薄利階段;而今後的產品開始走個性化、定制化和個體化路線,產品的增值空間被打開,從而步入到厚利階段;

總之,以上這些變化都在朝一個方向努力,那就是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讀完這些,你還對未來悲觀嗎?

不錯,我們遇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彈簧被壓的越深,起跳的就會越高,即使現在經濟處於低谷,你在徘徊不前,不如好好給自己定個位,然後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裡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