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90%的人認為日系車不安全,汽車僅僅因為車不重皮薄就不安全?

首先, 拇指並不想去噴日系車, 不過從國內目前汽車事故傷亡情況, 可以做出一定的評估與判斷, 這裡面每個人看到的情況不一樣, 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 關鍵是能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 或者對方的資訊管道來源的真實性做出自己的判斷, 再決定買什麼車, 這才是最喜大普奔的不是。

回歸正題, 日系車因為車身輕, 而不安全嗎?

我覺得即對, 但不全對, 要看使用情況以及事故發生情況。

一場車禍發生, 自然有他的情景, 如果毫無根據的對比, 得出的結果也不能服眾, 所以也不在討論之列。

南京曾經發生的那起寶馬撞馬自達的事故,

估計大家都有耳聞, 但未必瞭解詳細。 看下圖

馬自達受損嚴重, 要不得了撞成這樣, 安全氣囊也沒用

下圖則是是寶馬車的撞後情況

這其實不能說明太多, 畢竟他是主撞, 而且正面撞

這其實不能說明安全跟車重有絕對的關係, 但也能說明一個情況, 那就是被撞車輛的車重問題。

車重對於汽車安全的影響分為兩塊, 主撞和被撞, 如同馬自達車被撞, 據瞭解車重是1120KG, 而根據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資料表示, 如下圖;

在發生事故中, 車重跟死亡率有著極大的關係, 如圖上圖, 小於2500磅(1134KG), 死亡率100%, 這裡面有一些出入, 由於美國道路寬闊, 車速快, 這個車重發生事故死亡高正常, 而對比國內則可以相對應的減去一些, 但是也還是證明了車重跟死亡率的關係, 碰撞對比資料。

另外不得不說的一個事實是, 當汽車達到4000—4499磅(1814—2040kg),

汽車的死亡率達到最低49%,這個也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那就是車重並非越重越好。

下面具體分析:

第一, 被撞車重問題, 由於汽車屬於被撞, 自撞車輛正面撞擊, 那麼其所有動能都會轉移到被撞車輛上, 如果被撞車輛車身越重, 那麼能夠轉移的能量也就越多,

減少轉移到人的身上。 (車身結構也是個問題, 這裡僅針對車身結構相對的情況下)

第二, 主撞車重問題, 在發生死亡的事故中有41%左右來自車輛正面碰撞, 在同樣的速度之下, 在相同的車身尺寸和結構的情況下, 兩輛車發生碰撞, 一輛車越重, 那它的車速變化越小(由於慣性的作用), 也就是說發生碰撞時車內乘員受到的力越小, 那受到的傷害也會越小, 在這種情況下, 車越重越安全的說法才成立。 這裡還有一個情況是, 主撞車身輕的, 慣性作用力小得多, 容易刹車, 但是造成重大事故就減少了不少, 不涉及生命安全問題;但是如果發生正面碰撞, 往往很吃虧, 因為會反彈回來, 而車重一方則可以緩衝, 減少瞬間碰撞能量。

第三,車身尺寸和車身結構也是重要因素, 車身尺寸大能夠分散能量,減少對人的傷害,車身結構也是同理! 在IIHS統計的資料來看,2011年的時候以上牌行駛1-3年的車輛為樣本計算,大型車輛平均每100萬台車中發生事故會有24人死亡,而微型車的死亡人數則高達65人。(別以為大巴車事故死亡人數高就最高了)

現在來說說日系車的車重,很明顯,為了省油,汽車輕量化,這是一個大趨勢,目前日系車中,遠低於1134KG的不少,最佳重量1500—1800KG之間,更是少。再加上車輛的防護品質問題和吸能設計未必符合國情的情況,那麼安全係數受到嚴重挑戰就不足為奇了。還在噴的,還想噴的,去看看或者統計的事故中,死亡人數中,哪類車型最杜哈。

內容來自拇指汽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私信同意方可!

歡迎關注瞭解更多汽車內容。

第三,車身尺寸和車身結構也是重要因素, 車身尺寸大能夠分散能量,減少對人的傷害,車身結構也是同理! 在IIHS統計的資料來看,2011年的時候以上牌行駛1-3年的車輛為樣本計算,大型車輛平均每100萬台車中發生事故會有24人死亡,而微型車的死亡人數則高達65人。(別以為大巴車事故死亡人數高就最高了)

現在來說說日系車的車重,很明顯,為了省油,汽車輕量化,這是一個大趨勢,目前日系車中,遠低於1134KG的不少,最佳重量1500—1800KG之間,更是少。再加上車輛的防護品質問題和吸能設計未必符合國情的情況,那麼安全係數受到嚴重挑戰就不足為奇了。還在噴的,還想噴的,去看看或者統計的事故中,死亡人數中,哪類車型最杜哈。

內容來自拇指汽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私信同意方可!

歡迎關注瞭解更多汽車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