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六千人扛住幾十萬軍近一年 如今全國有祭祀 潮陽極隆重

面對先後幾十萬敵軍, 以6800兵士守城, 堅守十個月, 破敵十多萬, 古今中外誰能做到?張巡!準確說是張巡許遠——現在各地均有設祭的“雙忠公”, 有一副對聯單表兩位先賢:國士無雙雙國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雙忠公廟

張巡是文進士出身, 安史之亂爆發時, 他正在真源縣當縣令, 之後主動守戰各地, 以少勝多, 睢陽大戰前, 在守雍丘和寧陵兩地的戰役中, 均是以幾千兵對叛軍十多萬, 打得令狐潮, 李庭望, 楊朝宗毫無脾氣, 聞之膽寒。

安史之亂形勢圖

雍丘戰中有兩個戰例可看出張巡的智勇。 令狐潮率十多萬兵圍城, 城中無糧, 恰好叛軍沿水路運來大批糧食在河邊未卸下, 張巡便把兵士聚集在城南, 叛軍發現後, 也把巡兵移向南邊, 調集完畢, 張巡便派幾百勇士偷偷摸到河邊, 把叛軍運糧船上的糧食奪走一部份, 剩下的全部放火燒光。 雍丘被圍時, 唐軍箭支即將消耗完, 當夜, 張巡命士兵製作了大批草人作勢假裝士兵即將夜襲, 叛軍發現, 亂箭齊射, 不一會把草人拉回, 獲得大批弓箭。 玩了幾次, 叛軍不射了, 以後看到有人影也不管。 某夜晚, 張巡就來真的!派出五百勇士夜襲, 叛軍大亂, 互相踐踏死傷無數, 令狐潮退兵。

血戰

安慶緒弑父後, 為奪取江淮富庶地區, 派尹子奇率領媯州、檀州及同羅、突厥、奚族等兵, 與楊朝宗部會合, 共十幾萬大軍向睢陽進攻。 睢陽太守許遠向附近求救, 張巡認為睢陽若失守, 江淮門戶洞開, 江南危險, 便放棄寧陵帶領三千士兵來與許遠會合,

合兵6800人, 同守睢陽。

睢陽大戰

經過幾場惡戰, 許遠對張巡非常佩服, 便主動請張巡為守城主將, 他自己充當後勤協調。 最後, 叛軍攻城不下, 乘夜退去, 睢陽初戰守軍連戰十六日, 擒獲敵軍將領六十余名, 殺敵兩萬餘人。

得到戰爭空隙, 張巡打算率兵主動進攻陳留,

尹子奇聞知後, 在三月再率兵圍攻睢陽, 這時, 張巡親自上城為士兵打氣, 犒勞軍士, 許遠擂鼓助威, 張巡手執戰旗, 親率將士直沖叛軍營壘(這是文進士!), 措手不及的叛軍大亂。 唐軍斬將三十餘人, 殺傷叛軍三千餘人, 又乘勝追擊幾十裡。

守城

第二天,叛軍聚眾再次合圍睢陽,張巡與南霽雲、雷萬春等將領,各自帶領50騎兵候在城門邊,待叛軍攻城鬆懈時,突然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殺至尹子奇戰旗下,叛軍頓時大亂,是役斬將五十多人,殲敵五千多名。

南霽雲

當時,張巡打算擒賊先擒王,陣前擊斃尹子奇,但尹子奇疑心重又擅於保命,每次出陣督戰總是帶幾名將領伴隨,穿同樣衣服騎同樣白馬,讓人分辨不出真身。張巡與南霽雲計議妥當後,命士兵把蒿草製作成箭枝射向尹子奇軍中,這時,叛軍士兵撿到草箭後,以為城中無箭可用,便把草箭呈送到尹子奇面前請他定奪。說時遲那時快,南霽雲一箭飛出,尹子奇本能反應把頭一偏,箭正中左眼,尹子奇大叫一聲跌下馬來,南霽雲等馬上率兵出城衝殺,大敗敵軍,尹子奇帶傷敗逃。

張巡許遠守睢陽

七月,尹子奇再率重兵再圍睢陽,其間,本來許遠已籌集到許多糧食,足夠軍士食用一年,但在河南指揮的虢王李巨把一部份糧草調走,許遠抗議無效。圍城日久,內無糧食,外無援兵,張巡便派南霽雲殺出重圍求救。南霽雲四處哀求,周圍唐軍無人敢救(詳見本人前篇“南霽雲”)。

睢陽惡戰

後來,守軍只好羅雀掘鼠,煮盔甲、烹弓弦來充饑。最後無物可食,由於饑餓和疾病,張巡許遠等守軍已無力拿起弓箭,叛軍破城,睢陽失守。張巡不降被殺,同時被捕的三十六名將領,無一投降,張巡殉國時49歲。

據說張巡上戰場時,大呼酣叫,咬牙切齒,有時咬碎牙齒,牙碎血噴滿面,被俘後尹子奇用刀撬開他的嘴,發現只剩牙齒三四顆。

殉國

韓愈評論說:“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阻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可以說,張巡許遠守睢陽,守住了唐朝天下。

雙忠公祠

後來朝廷對張巡許遠二公都有追封,並畫圖像于淩煙閣,建雙忠廟于睢陽,歲時致祭。家鄉及各地亦建雙忠廟以奉祀。此後,歷朝歷代不斷加封兩位忠義先賢,許多地方都建了雙忠廟或雙忠聖廟。當時距京城八千里的潮汕地區,也建有多處雙忠祠廟,千年的香火綿延至今,特別是汕頭市潮陽區,每年的祭祀極為隆重,可謂全城盛事。

雙忠聖王出遊

評:歷朝智謀之人多見,但身兼忠義如張巡許遠二公者極少,這正是古人極重品德的原因,有正心才能禦正器。二公雖城破被殺,但千秋香火至今,誰勝誰敗?(圖片源自網路,本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抄襲必究)

守城

第二天,叛軍聚眾再次合圍睢陽,張巡與南霽雲、雷萬春等將領,各自帶領50騎兵候在城門邊,待叛軍攻城鬆懈時,突然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殺至尹子奇戰旗下,叛軍頓時大亂,是役斬將五十多人,殲敵五千多名。

南霽雲

當時,張巡打算擒賊先擒王,陣前擊斃尹子奇,但尹子奇疑心重又擅於保命,每次出陣督戰總是帶幾名將領伴隨,穿同樣衣服騎同樣白馬,讓人分辨不出真身。張巡與南霽雲計議妥當後,命士兵把蒿草製作成箭枝射向尹子奇軍中,這時,叛軍士兵撿到草箭後,以為城中無箭可用,便把草箭呈送到尹子奇面前請他定奪。說時遲那時快,南霽雲一箭飛出,尹子奇本能反應把頭一偏,箭正中左眼,尹子奇大叫一聲跌下馬來,南霽雲等馬上率兵出城衝殺,大敗敵軍,尹子奇帶傷敗逃。

張巡許遠守睢陽

七月,尹子奇再率重兵再圍睢陽,其間,本來許遠已籌集到許多糧食,足夠軍士食用一年,但在河南指揮的虢王李巨把一部份糧草調走,許遠抗議無效。圍城日久,內無糧食,外無援兵,張巡便派南霽雲殺出重圍求救。南霽雲四處哀求,周圍唐軍無人敢救(詳見本人前篇“南霽雲”)。

睢陽惡戰

後來,守軍只好羅雀掘鼠,煮盔甲、烹弓弦來充饑。最後無物可食,由於饑餓和疾病,張巡許遠等守軍已無力拿起弓箭,叛軍破城,睢陽失守。張巡不降被殺,同時被捕的三十六名將領,無一投降,張巡殉國時49歲。

據說張巡上戰場時,大呼酣叫,咬牙切齒,有時咬碎牙齒,牙碎血噴滿面,被俘後尹子奇用刀撬開他的嘴,發現只剩牙齒三四顆。

殉國

韓愈評論說:“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阻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可以說,張巡許遠守睢陽,守住了唐朝天下。

雙忠公祠

後來朝廷對張巡許遠二公都有追封,並畫圖像于淩煙閣,建雙忠廟于睢陽,歲時致祭。家鄉及各地亦建雙忠廟以奉祀。此後,歷朝歷代不斷加封兩位忠義先賢,許多地方都建了雙忠廟或雙忠聖廟。當時距京城八千里的潮汕地區,也建有多處雙忠祠廟,千年的香火綿延至今,特別是汕頭市潮陽區,每年的祭祀極為隆重,可謂全城盛事。

雙忠聖王出遊

評:歷朝智謀之人多見,但身兼忠義如張巡許遠二公者極少,這正是古人極重品德的原因,有正心才能禦正器。二公雖城破被殺,但千秋香火至今,誰勝誰敗?(圖片源自網路,本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抄襲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