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政協委員霍學喜:新農村建設對隱形基礎設施關注不夠

央廣網北京3月11日消息“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每年兩會, 農村、農業總是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農業供給側改革到底怎麼改, 農業現代化短板怎麼補, 如何幫助農民持續增收......這一系列問題最終總會聚焦於這樣一個疑問:農業供給側改革到底如何發力新農村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霍學喜接受採訪 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坦言, 目前, 我國各地農村環境的差異性較大, 再加上如今實施的一系列工程, 如移民搬遷, 導致新農村建設的複雜性較大。

因此, 他建議, 農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 應該積極進行產業融合, 基於創新、創業背景, 重視產業規劃、園區建設, 就地吸納農村人口, 解決就業問題, 推動新農村地區居民社會化進程。

霍學喜強調, 如果產業融合滯後, 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新農村居民生計的可持續性。

今年兩會,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農村問題特別提出, 應該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既有現代文明、又具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

霍學喜欣喜於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有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內容的同時, 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目前, 我國對農村隱形的基礎設施關注不夠。 比如, 污水垃圾的集中處理及無害化處理、可持續利用,

及迴圈利用等關注度遠遠不夠, 中西部地區尤為突出。

昨天(10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彭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華也提到, 目前全國4萬多個鄉鎮約60萬行政村絕大多數沒有環保基礎設施。 每年產生90多億噸生活污水、2.8億噸生活垃圾, 其中, 大部分未經處理隨意排放。

“國家支援地方加強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村污水收集、處理管網建設和農村衛生廁所、垃圾中轉站等環境治理配套設施建設。 ”張德華還建議, 應出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運營管理辦法、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畜禽養殖糞汙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等管理辦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