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倒戈第二將陳炯明 孫中山北伐功虧一簣

陳炯明是1878年生的, 廣東人, 字競存, 這取自進化論中的說法: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陳炯明是一個很有忍耐力, 很有主見的一個人。 在他的一生中從來沒有真心的服從過任何一個人。

陳炯明是秀才出身。 如果說北方有個吳佩孚吳秀才, 那南方就有個陳秀才。 陳炯明中秀才後在法政學堂讀書, 身邊聚集了一批老鄉, 並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

1911年, 同盟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 在廣州發動起義, 史稱黃花崗起義。 這次起義由孫中山親自主持發動。 由黃興任籌備組長兼前敵總指揮, 由趙聲擔任總指揮。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趙聲,

他是正規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 回國後官至標統(團長)。 起義前, 同盟會員個個踴躍報名參加先鋒敢死隊。 原計劃敢死隊員500人, 後來增至800人。 分為10路進攻。 陳炯明當時就是這10路中的之一, 他是隊長, 帶領的人員是他的老家海陸豐一帶的老鄉。

黃花崗起義前, 800敢死隊員順利到位, 然而槍械沒有運來。 起義風聲卻暴露了, 清兵在廣州進行拉網式的逐戶搜查, 遇到不能說明來歷的外省人就抓起來。 前敵總指揮黃興無奈的下達了推遲起義的命令, 並且讓800敢死隊中的外省人全部撤出廣州。

等大部分敢死隊員撤離後, 槍械運到了。 這時候留在廣州的一批敢死隊員不甘心就此撤離, 他們言語激烈, 認為有槍在手, 必然要拼死一搏。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四川的喻培倫、和福建的林文、林覺民。

黃興也認為如果就這樣逃走, 太說不過去了。 黃興決定拼死一搏, 隨後他清點隊員, 留在廣州的敢死隊員還不少, 有近300人。 於是把這些人分為4路進攻。 其中黃興帶外省人為一路,

陳炯明帶海陸豐人為一路, 胡毅生(胡漢民堂弟)帶50人為一路, 姚雨平帶廣州郊區人一路。

1911年4月27日, 黃興下達命令, 進攻總督衙門。 隨後身邊便聚集了130多人。 攻下總督衙門後, 發現兩廣總督張鳴岐已經逃跑。 然後起義軍與趕來的水師、巡防營一陣亂戰, 其中不分敵我, 誤傷太多。 最終起義失敗。

令人不解的是原定的4路進攻, 最終只打響了黃興這一路。 陳炯明等人並沒有回應。 原來起義前, 黃興接到香港趙聲、胡漢民的電報, 要求再等一天。 香港方面還有400多人要第二天才能趕到。 而黃興認為等不及了, 因為清兵隨時可能搜查他的指揮部。 陳炯明主張等一天, 但是看到黃興堅持發動, 他一言不發, 帶領手下逃出城去。 路上碰到胡毅生,

告訴胡毅生起義推遲一天。 胡毅生因此也走出廣州城。 姚雨平派人到胡毅生處領槍, 胡毅生不發, 姚雨平無奈, 也沒有進城。 所以最後只有黃興一路打響。 黃興事後說:陳炯明這個人, 不能和他一起做事, 看他眼眸閃爍, 就知道他很陰險。

陳炯明沒有回應黃興,

他的隊伍保存了下來。 在武昌起義後, 廣東各地紛紛起事, 陳炯明帶人圍攻惠州。 惠州軍官洪兆麟投降陳炯明。 廣州光復後, 大家推舉都督。 同盟會南方分會支部長胡漢民被推舉為廣東都督, 而作為同盟會骨幹的陳炯明手握兵權, 被推舉為副都督。

1911年底, 孫中山回國至南京組建臨時政府, 胡漢民跟隨孫中山北上, 安排副都督陳炯明代理廣東都督。 孫中山被選舉為臨時大總統, 胡漢民任總統府秘書長。 1912年孫中山與袁世凱議和, 將臨時大總統讓位于袁世凱, 胡漢民隨之解職。 胡漢民在孫中山的安排下重回廣東任都督, 而陳炯明依然是副都督。 這時候陳炯明及其手下, 對孫中山的安排很不滿。

1913年, 宋教仁遇刺身亡。 袁世凱先下手為強,免去國民黨系的各省都督。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最終失敗。孫中山、黃興、胡漢民、陳炯明均被通緝,流外海外。孫中山認為之所以失敗,很大的原因就是國民黨員紀律渙散,不聽指揮。他組建中華革命党,要求黨員宣誓效忠領袖。黃興、陳炯明選擇不入中華革命黨。袁世凱死後,孫中山認為中華革命黨沒有存在的必要,將它解散了。

1917年,國會被張勳、黎元洪解散。段祺瑞討伐張勳成功後,並不恢復國會,議員們都失業了。孫中山帶領海軍,拉著半數的國會議員南下廣州,召開國會。在海軍的軍艦上,有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跟隨在孫中山左右,他就是陳炯明。這時候,陳炯明又回到了孫中山麾下。到了廣州後,孫中山發現兩廣是陸榮廷的天下。經過運作孫中山得到一支軍隊,陸榮廷的要求是這支軍隊不能留在廣東。於是孫中山任命陳炯明、許崇智、朱執信、鄧鏗等人帶領這支軍隊北伐福建,陳炯明任總司令。

1918年,陸榮廷與唐繼堯聯手架空孫中山。孫中山憤而出走,到上海思考人生。孫中山走的時候,路過福建,召見陳炯明和許崇智,要他們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打回廣東。果然到了1920年,機會來了。直皖矛盾升級,大戰在即。孫中山和段祺瑞化敵為友。福建都督李厚基聽命于段祺瑞,在段祺瑞和孫中山的運作下,李厚基給了陳炯明50萬開拔費,支持陳炯明打回廣東。

朱執信帶路,陳炯明、許崇智、鄧鏗三路攻擊,很快打下廣東,可惜的是朱執信死了。孫中山回到廣州,受到國會議員的熱烈歡迎。孫中山趁熱打鐵,召開國會,選舉總統。不出意外,議員們大部分支持他,於是順利當選。美中不足的是開會議員的人數不足,那就叫非常大總統吧,不是正常時期的大總統。陳炯明對此事一臉的不滿,他不去參加孫中山的就職典禮。

孫中山為了安撫陳炯明,任命他為內務總長兼陸軍總長兼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孫中山在上海思考人生後,思路很清晰。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先打廣東、再打廣西、然後北伐。所以目前的任務就是打下廣西。孫中山要帶兵親自進攻廣西,他手下確實有不少力量,李烈鈞、朱培德、許崇智、鄧鏗、李福林還有海軍都聽命於他。陳炯明作為陸軍總長兼粵軍總司令怎麼能讓大總統親自上陣呢?於是陳炯明披掛上陣。廣西梧州駐防師長劉震寰向來仰慕孫中山,他積極倒戈,願意帶路。於是廣西陸榮廷一拜塗地,倉皇出逃。

孫中山非常的高興,他趕到桂林,親自訓話。要求大家再接再厲,乘勢借道湖南,出征北伐。陳炯明這時候不聽話了,他認為兩廣不穩,何談北伐。孫中山說這樣,我們兩個人,一人北伐,一人留守後方,你挑一個。陳炯明沉默不回應。孫中山在桂林組建大本營,召陳炯明前來商議,陳炯明不去。孫中山說,既然你不來,那好,你就留在後方吧,但是你需要為我籌集軍費糧餉。陳炯明依然不出聲。大本營參謀長蔣介石著急了,陳炯明這是要反叛的節奏,他向孫中山建議,回師解決陳炯明,再行北伐。

孫中山思來想去,認為陳炯明可能是一時想不通,反叛到不至於。他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把大本營移師至廣東韶關,這樣武力壓迫陳炯明。然後他親自回到廣州,和陳炯明面談,解開他的心結。

這期間,粵軍第一師師長兼粵軍總參謀長鄧鏗可是操碎了心。他一方面命第一師跟隨孫中山北伐,一方面來回于孫中山和陳炯明之間,緩和矛盾。然而他突然被刺殺了,殺手是陳炯明的弟弟找來的。

陳炯明看到孫中山帶兵東進韶關。他也命令他的部隊從廣西回來,駐紮在廣州西。孫中山沒料到陳炯明居然武力對抗,他大怒並下發命令,撤掉陳炯明的廣東省長、內務總長、粵軍總司令的職務。陳炯明的回應依然是沉默,並且收拾行李,回到惠州。

孫中山這時候以為陳炯明態度有所鬆動,大為欣慰。他立即命令胡漢民、許崇智、李福林、朱培德等人北伐。同時對陳炯明喊話,我進行北伐,兩廣留給陳炯明經營,只需要提供後勤支援即可。然後孫中山帶領葉挺、薛岳兩個警衛營回到廣州。召集陳炯明及其手下粵軍,參加會議。陳炯明不去,粵軍將領也不去。

這時候,孫中山的北伐軍卻很順利,一路勢如破竹,攻下贛州、吉安,威逼南昌。北洋政府坐不住了。吳佩孚給曹錕主意說,孫中山之所以北伐,打的旗號是北洋政府一直沒有恢復國會。現在我們就努力恢復國會,看孫中山還有沒有理由。於是他們趕走當時的總統徐世昌,宣佈恢復舊國會,並且請來舊的總統黎元洪。

陳炯明聽到這樣的消息,認為時機已到。北方的大總統退位了,北伐就師出無名了,孫中山也應該下臺了。陳炯明授意手下大將葉舉,進攻廣州,擒住孫中山。葉舉接到命令,不敢大意,他考慮到自己雖然兵多,但是孫中山的越秀山總統府易守難攻,裡面還有葉挺、薛岳兩個警衛營,裝備的都是捷克式機槍,所以一旦打起來,很難攻進去。葉舉準備在夜間用大炮轟擊總統府。大炮運輸途中被廣州衛戍司令魏邦平得知,他打電話通知孫中山防備。果然夜裡粵軍開始炮轟越秀山。孫中山帶少數人化裝出走,而兩大警衛營長則堅守總統府吸引火力。之後,葉挺帶一營人,提機關槍開路,薛嶽部斷後,沖出總統府。他們保衛的是宋慶齡。

孫中山、宋慶齡隨後在海軍的永豐艦匯合。宋慶齡唯一的一次懷孕,也在這次戰火中流產。許崇智等打到江西的北伐軍,聽說陳炯明反叛,奉命回師平亂。但是陳炯明已經佈置好防線,許崇智南下不得,只能進入福建。孫中山轟轟烈烈的北伐就此失敗,功虧一簣。請關注下一篇,民國倒戈第三將馮玉祥,中州霸主吳佩孚倉惶逃走。

袁世凱先下手為強,免去國民黨系的各省都督。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最終失敗。孫中山、黃興、胡漢民、陳炯明均被通緝,流外海外。孫中山認為之所以失敗,很大的原因就是國民黨員紀律渙散,不聽指揮。他組建中華革命党,要求黨員宣誓效忠領袖。黃興、陳炯明選擇不入中華革命黨。袁世凱死後,孫中山認為中華革命黨沒有存在的必要,將它解散了。

1917年,國會被張勳、黎元洪解散。段祺瑞討伐張勳成功後,並不恢復國會,議員們都失業了。孫中山帶領海軍,拉著半數的國會議員南下廣州,召開國會。在海軍的軍艦上,有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跟隨在孫中山左右,他就是陳炯明。這時候,陳炯明又回到了孫中山麾下。到了廣州後,孫中山發現兩廣是陸榮廷的天下。經過運作孫中山得到一支軍隊,陸榮廷的要求是這支軍隊不能留在廣東。於是孫中山任命陳炯明、許崇智、朱執信、鄧鏗等人帶領這支軍隊北伐福建,陳炯明任總司令。

1918年,陸榮廷與唐繼堯聯手架空孫中山。孫中山憤而出走,到上海思考人生。孫中山走的時候,路過福建,召見陳炯明和許崇智,要他們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打回廣東。果然到了1920年,機會來了。直皖矛盾升級,大戰在即。孫中山和段祺瑞化敵為友。福建都督李厚基聽命于段祺瑞,在段祺瑞和孫中山的運作下,李厚基給了陳炯明50萬開拔費,支持陳炯明打回廣東。

朱執信帶路,陳炯明、許崇智、鄧鏗三路攻擊,很快打下廣東,可惜的是朱執信死了。孫中山回到廣州,受到國會議員的熱烈歡迎。孫中山趁熱打鐵,召開國會,選舉總統。不出意外,議員們大部分支持他,於是順利當選。美中不足的是開會議員的人數不足,那就叫非常大總統吧,不是正常時期的大總統。陳炯明對此事一臉的不滿,他不去參加孫中山的就職典禮。

孫中山為了安撫陳炯明,任命他為內務總長兼陸軍總長兼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孫中山在上海思考人生後,思路很清晰。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先打廣東、再打廣西、然後北伐。所以目前的任務就是打下廣西。孫中山要帶兵親自進攻廣西,他手下確實有不少力量,李烈鈞、朱培德、許崇智、鄧鏗、李福林還有海軍都聽命於他。陳炯明作為陸軍總長兼粵軍總司令怎麼能讓大總統親自上陣呢?於是陳炯明披掛上陣。廣西梧州駐防師長劉震寰向來仰慕孫中山,他積極倒戈,願意帶路。於是廣西陸榮廷一拜塗地,倉皇出逃。

孫中山非常的高興,他趕到桂林,親自訓話。要求大家再接再厲,乘勢借道湖南,出征北伐。陳炯明這時候不聽話了,他認為兩廣不穩,何談北伐。孫中山說這樣,我們兩個人,一人北伐,一人留守後方,你挑一個。陳炯明沉默不回應。孫中山在桂林組建大本營,召陳炯明前來商議,陳炯明不去。孫中山說,既然你不來,那好,你就留在後方吧,但是你需要為我籌集軍費糧餉。陳炯明依然不出聲。大本營參謀長蔣介石著急了,陳炯明這是要反叛的節奏,他向孫中山建議,回師解決陳炯明,再行北伐。

孫中山思來想去,認為陳炯明可能是一時想不通,反叛到不至於。他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把大本營移師至廣東韶關,這樣武力壓迫陳炯明。然後他親自回到廣州,和陳炯明面談,解開他的心結。

這期間,粵軍第一師師長兼粵軍總參謀長鄧鏗可是操碎了心。他一方面命第一師跟隨孫中山北伐,一方面來回于孫中山和陳炯明之間,緩和矛盾。然而他突然被刺殺了,殺手是陳炯明的弟弟找來的。

陳炯明看到孫中山帶兵東進韶關。他也命令他的部隊從廣西回來,駐紮在廣州西。孫中山沒料到陳炯明居然武力對抗,他大怒並下發命令,撤掉陳炯明的廣東省長、內務總長、粵軍總司令的職務。陳炯明的回應依然是沉默,並且收拾行李,回到惠州。

孫中山這時候以為陳炯明態度有所鬆動,大為欣慰。他立即命令胡漢民、許崇智、李福林、朱培德等人北伐。同時對陳炯明喊話,我進行北伐,兩廣留給陳炯明經營,只需要提供後勤支援即可。然後孫中山帶領葉挺、薛岳兩個警衛營回到廣州。召集陳炯明及其手下粵軍,參加會議。陳炯明不去,粵軍將領也不去。

這時候,孫中山的北伐軍卻很順利,一路勢如破竹,攻下贛州、吉安,威逼南昌。北洋政府坐不住了。吳佩孚給曹錕主意說,孫中山之所以北伐,打的旗號是北洋政府一直沒有恢復國會。現在我們就努力恢復國會,看孫中山還有沒有理由。於是他們趕走當時的總統徐世昌,宣佈恢復舊國會,並且請來舊的總統黎元洪。

陳炯明聽到這樣的消息,認為時機已到。北方的大總統退位了,北伐就師出無名了,孫中山也應該下臺了。陳炯明授意手下大將葉舉,進攻廣州,擒住孫中山。葉舉接到命令,不敢大意,他考慮到自己雖然兵多,但是孫中山的越秀山總統府易守難攻,裡面還有葉挺、薛岳兩個警衛營,裝備的都是捷克式機槍,所以一旦打起來,很難攻進去。葉舉準備在夜間用大炮轟擊總統府。大炮運輸途中被廣州衛戍司令魏邦平得知,他打電話通知孫中山防備。果然夜裡粵軍開始炮轟越秀山。孫中山帶少數人化裝出走,而兩大警衛營長則堅守總統府吸引火力。之後,葉挺帶一營人,提機關槍開路,薛嶽部斷後,沖出總統府。他們保衛的是宋慶齡。

孫中山、宋慶齡隨後在海軍的永豐艦匯合。宋慶齡唯一的一次懷孕,也在這次戰火中流產。許崇智等打到江西的北伐軍,聽說陳炯明反叛,奉命回師平亂。但是陳炯明已經佈置好防線,許崇智南下不得,只能進入福建。孫中山轟轟烈烈的北伐就此失敗,功虧一簣。請關注下一篇,民國倒戈第三將馮玉祥,中州霸主吳佩孚倉惶逃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