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教仁的東北之行

【民國往事系列12】

因為“國旗”問題引發的風波, 讓一向不太贊成僅在邊地冒險的宋教仁, 失望之餘, 決計深入遼東聯絡“馬賊”, 開闢革命新基地。

宋教仁之所以選擇去東北, 是因為他平素即極為關心邊疆史地, 掌握了大量遼東的情況。

早在1906年5月5日, 宋教仁在一本日文雜誌《商業界》上看到一篇題為《鴨綠江之獨立國》的文章, 該文報導了在中朝交界的鴨綠江、土門江、松花江發源之處, 有一個叫“間島”的所謂獨立國, 其首領名韓登舉。

以後, 宋教仁繼續關注“間島”的相關資訊, 終於瞭解到具體情況:

韓登舉, 字子升, 祖籍山東登州人。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其祖父韓效忠在吉林夾皮溝開採金礦, 為流民首領, 逐漸形成武裝割據。 清朝吉林將軍派兵鎮壓, 失敗後, 改行招撫。 韓效忠表面接受招安, 實則暗裡仍大力擴充地盤。 韓效忠死後, 其孫子韓登舉繼任首領。

宋教仁得悉這一情況後,

當即向黃興提出策動韓登舉之事。

宋教仁根據手裡掌握的資料, 提出了三個方案:

最上為“握其大權”, 然後興教育, 辦實業, 訓練軍隊, “以圖遠大”;

其次則“謀占其地之實業權, 殖產興業, 以得經濟上之富裕”;

又其次則“直往遊說, 運動其多金而來, 以資接濟”。

黃興聽了當時就十分動心, 然而彼時宋教仁病體未痊, 只能俟之將來。

1907年3月下旬, 一切準備就緒, 宋教仁就與好友白逾桓(湖北人, 同盟會員, 此行路費即由他提供。 此人年輕時為熱血志士, 晚年卻墮落成為漢奸, 為日軍侵華張目, 可歎!)等人一同出發了, 隨行的還有熟悉東北“馬賊”的日本人古川清。

宋教仁此行除了運動韓登舉之外, 還打算聯絡其他的“馬賊”, 共襄反清“義舉”。

這個時期的遼東, 由於日俄勢力的滲透, 清廷又腐敗無能, 於是出現所謂遍地都是“馬賊”的情況。

宋教仁到東北之後, 迅即向當地的一些有名的“馬賊”頭目, 發出了“通好”信函。

如今能看到的宋教仁日記的最後幾頁, 就全文登載了宋教仁寫給馬賊頭目李逢春、朱二角、金壽山、王飛卿、楊國棟、孟福亭、藍黑牙等人的一封信。

在這封起首為“某某英雄麾下”的信中, 宋教仁大大地發揚了他所不喜的孫總理的風格, 大吹牛皮, 張大革命形勢, 說什麼“僕等向在南方經營大業, 號召徒黨, 已不下數十萬眾”云云。

可見, 孫文橫被“大炮”之名, 其實有些冤枉, 做革命宣傳或者外交工作, 換誰都得大吹特吹, 不如此又如何能“忽悠”住群眾, 把“革命偉業”做大、做強?

可惜雖然李逢春等接到信後很快做了答覆, 並請宋教仁“上山共商大計”, 但後來的發展並不順利。

而且, 此時在東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 如吳祿貞、張榕等, 並不贊成宋教仁聯絡馬賊。

個中原因, 則是他們對“馬賊”的認識不同。

宋教仁認為, 馬賊打家劫舍都是窮苦人被逼上梁山,

是好漢, 是豪傑, 可以發展為革命黨。

東北出身的張榕, 卻知道多數馬賊都是些什麼貨色:“若輩都是遊手好閒的人, 這種人不一定都是貧窮人。 如遼中縣已故的杜立山, 他原是小富有者, 後來上了馬。 現任統領的張作霖, 他兄張作甫原是海城鄉間置田產者, 張作霖不安分, 吸大煙, 嫖女人, 作了搶男霸女的賊匪, 現在竟因匪而作官了。 這種人如何能革命呢?”(按:張榕為滿族人, 是“既得利益者”, 竟能站出來革清廷的命, 值得大書特書, 亦可見當時革命党“反滿”是為政治的, 而非種族的。 又, 張榕後於辛亥革命期間不幸死於“反革命”的張作霖之手, 可見他確有先見之明, 奈何大勢難挽。 )

宋教仁沒有接受吳、張的意見, 依然迎難而上,但是由於主客觀條件不成熟,最後他也只能“空手而回”。

不過,此行雖然沒有達成原定目標,但是宋教仁意外地發現了日本企圖吞併中國領土“間島”的野心,從而直接促成了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副產品,也即他的《間島問題》一書的問世。

依然迎難而上,但是由於主客觀條件不成熟,最後他也只能“空手而回”。

不過,此行雖然沒有達成原定目標,但是宋教仁意外地發現了日本企圖吞併中國領土“間島”的野心,從而直接促成了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副產品,也即他的《間島問題》一書的問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