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歲的光緒帝即位後,他的親生父親為何辭官不出?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 慈禧太后唯一的兒子——同治帝去世, 年僅十九歲。

同治帝不僅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兒子, 而且還是咸豐帝臨死前唯一在世的兒子。

同治帝死後, 出現了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同治帝本人剛剛大婚一年多, 尚未有子嗣, 無人來繼承皇位。

面對這樣的困局, 慈禧太后借助于慈安太后的力量, 頂住了朝中大臣的壓力, 選擇了年僅四歲的醇親王之子——載湉, 來繼承皇位。

在前面的文章中, 我們介紹過慈禧太后的醇親王的關係——他們不僅是叔嫂關係, 而且慈禧太后的妹妹還是醇親王的老婆。

如此一來, 他們的關係就非同一般。

所以, 在辛酉政變時, 醇親王成了慈禧太后的急先鋒, 幫助慈禧太后料理了顧命八大臣。

故而, 慈禧太后很放心立他的兒子載湉為帝——畢竟醇親王是自己這邊的人, 而且為人老實, 不像恭親王那樣愛權。

然而, 當醇親王聽到慈禧太后立自己兒子為帝的決定時, 當即做出了如下動作:

只見他當即跪在了地上, 趴在地上痛哭起來。 而且是一邊哭, 一邊用頭猛烈碰地。 最後, 竟然哭得拉不起來了。

其實, 醇親王此舉並不是內心過度高興而引發的。

相反, 他知道自此以後, 自己的這個兒子就要成為慈禧太后手中的玩偶了。

而且稍有不慎, 甚至還有可能會有性命之憂——光緒帝的悲慘結局, 證實了醇親王的顧慮。

當然, 對於慈禧太后的這個決定, 自己不能直接說同意, 或者不同意。

因為, 最高權力的鬥爭, 往往是最殘酷的。 一句話說不好, 可能就會見不到明天的朝陽。

對此, 醇親王只能默默接受。

然而, 為了讓慈禧太后放心, 同時也是避嫌, 醇親王很快就做出了辭職的決定。

因為, 一旦讓慈禧太后看出他有當“太上皇”的意思, 他的身家性命就會有滅頂之災。

故而, 在第二天一早,

醇親王就把自己寫好的辭職奏摺遞交了上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