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愉快的日本東京、京都、大阪9日行!

作者:133****1310

9月30日到達

成田機場。 我們毫無懸念還算幸運地晚到了40分鐘。 地下室一樓找到JR東日本旅行服務中心購票。 購N'EX票, 離開車只剩5分鐘。 小姐好心地說下一班車要晚到新宿半個多小時, 這裡到月臺4分鐘不到。 急得我們連買票帶趕路中途還問了一下路, 終於在最後5秒沖進車廂。

N'EX停在新宿站5號月臺新南口出最好。 對面就有買新幹線的OFFICE。 也可以買suica卡。 注意suica卡京都大阪地鐵線都可以用但不能退。

住的是新宿華盛頓酒店。 房間真小, 窗迷你, 不過可以看到明治神宮的一大片綠色。 一樓有超市, 方便。 還有個有名的釣船茶屋,

有趣, 但是國內也有, 他的魚好些。 推薦二樓的日式早餐, 環境和味道都好好, 進去會問你要粥還是飯。 25樓自助餐品種多, 個人覺得窗外景觀更好。

當晚前往新宿歌舞伎町。

一條江戶味道特濃的小街, 思出橫丁。 比京都先鬥町更市井。

歌舞伎町的標誌。 往裡走都是一片片緊挨著的案內所。 有攬客的站著, 沒有攬客的舉動, 他們且有眼光呢。 看到兩個濃妝豔抹的和服媽媽桑捏著一遝照片攬客。

在燈紅酒綠裡錯了方向, 一直走到大名鼎鼎的LOVE但是不知道家在哪個方向, 還好帶了地圖, 問了才下班的OFFICE先生, 憑著酒店旁的都廳位置順利回家。 路上看到許多日本小年輕在練街舞。

10月1日銀座。

打算從火車站開始玩, 所以乘比山手線更快更便宜的中央線。

可惜皇宮一幢樓在修, 著名的二重橋景觀就成這樣了。

銀座晴海大道和中央大道風格差不多, 個人覺得像淮海路多些。 並木通又不同些。 是幾條縱橫交錯的繁華馬路組合成網格狀淮海路的樣子。 MIKIMOTO裡外都是貴婦樣子。 松屋百貨的資生堂櫃檯有中國留學生在打工, 可見國內去消費的不少。 地下一二樓有許多好吃的。

逛到歌舞伎廳, 門口有人在介紹1000日元看一場歌舞伎。 因為逛累了, 時間又正好, 就進去看了一場。 拿到的是排隊號, 不是座位號。 進去排完隊, 一個日本人咦哩哇啦講了一通觀看規則, 外國人給看中英韓的說明文。 完了進去自己找位子。 保證每個人都有位子。

演出開始, 服裝挺美,

韻律挺美, 姿態挺美, 聽到許多鴨麻(山)。 好像是講女主被山賊圍困, 遠道而來的男俠打敗了山賊, 領了女主下山。 大約是這樣。 因為整場戲要好幾個小時, 這是其中一場, 男女主另外還有故事, 就不知道了。 也沒有謝幕的。

散場後去看了下日本橋。 為了通高速公路這座美麗的橋給可憐地壓在了下麵。 全景是不能有的了。

10月2日明治神宮六本木

華盛頓酒店到明治神宮其實不用坐車。 一條路斜穿過去半小時不到。 走走安安靜靜的小馬路, 看看安安靜靜的日本人安安靜靜地往來, 安安靜靜地開店, 安安靜靜地攬客, 安安靜靜地打造呼, 心也安靜了下來。

明治神宮林木氤氳空氣清新是進行神聖的結婚儀式的好地方。

漂亮可愛的日洋混血寶寶,

一家人來還願的吧。

麻布十番是個很像澳門的地方。 一樣古老的街道一樣古老的地面一樣古老的店鋪。 像紀文堂、豆源這類老店鋪都是店堂和作坊連在一起的。 客人不多, 現做現賣, 圖個新鮮好吃又不貴。

坐在麻布十番一個社區花園裡, 悠閒地看著和上海社區裡一樣的生活景象, 好好休息一下, 這就是自由行的好處。

麻布十番到六本木有很多走法, 我們選了一條很少人走的, 彎彎曲曲穿過一片高檔住宅區。 每幢房子都好看, 每幢房子都不一樣。

一路上沒什麼人, 一樣也沒一家店。 到了六本木, 庭園很美, 肚子很餓。 上了5樓, 點了份燒白(蕎麥面), 面是冰冰涼涼韌韌的, 蘸著加了各種料的雞湯吃。 正宗的日本蕎麥面及日本蕎麥面的正宗吃法,

絕對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所以中國人都跑去吃金龍拉麵。

在回程途中拍到了心儀的東京塔。

10月3日京都嵐山

充滿設計感的鋼結構建築——京都車站

在車站的旅遊產品OFFICE買“市營巴士一日券”, 接待員是個中國通, 還會說上海話。 攀談下來, 得知她竟然在我家附近住過兩年, 真是有緣。 在她的指點下, 我們出站又進站, 順利地找到了大階梯。

大階梯通向10樓拉麵小路。 有好吃的黑醬油拉麵。 我們吃過的拉麵有筋道不太入味的, 有入味不太筋道的, 這個是既入味又筋道帶有日本醬油特殊味道的, 特別好吃。

吃完了還可以去空中漫步道轉一圈, 有直落電梯可以下來。

完全不用緊張京都巴士的網站, 車內都有顯示。 101路有中文報站。

京都巴士很快,只要不是上下班高峰也很空。注意儘量不去坐優待席。

特意坐京福電氣去嵐山,復古的車廂有十裡洋場的味道。車子開過的地方都是日本老百姓尋常過日子的所在,不比旅遊區域的浮華和造作。

嵐山,楓葉紅遍的季節應該是最美的,可惜我們來的早了點。

天龍寺,近晚時分再買票進去就有點傻了。外面的各個小寺院也各有各的動人之處。

導遊兼車夫。車夫和乘客和遊客相互逗趣很好玩。

夜晚的竹林小道被渴睡之眼般的燈光烘托得影影綽綽。除了興致勃勃的遊客,還有不少學業之年的日本少男少女來野宮神社祈福。

幾百柱花燈掩映中的嵐山車站,溫暖的美麗。

10月4日

酒店附近還有幾處古跡。

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是發生在這裡。現在這裡是個老人院,只豎了幾塊牌子紀念。不過路名可以看出來。這裡的街道公園社區都叫本能**的。看地圖說還有個千利休取水的泉口,沒找到。找到信長茶室,裡面還有招魂碑,有拜謁堂。大概有些淵源吧。千利休是信長的茶頭。

酒店南面有一條膏藥弄堂,路口有標記。

酒店邊上的四條通有一家食堂,自助形式的,很方便。食堂前的207路到達清水道。下車往後走一點就可以看見八阪塔。沿著八阪上町、三年阪就可以到達清水寺。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日本歷史上寺院和市井的聯繫非常緊密,形成以寺院為首的與大名及武士集團抗衡的政治勢力。以至於豐臣秀吉建京都城的時候,為了削弱寺院勢力,把寺院都趕到城外,集中管理起來。就在如今四條河原町南側一帶。

正逢休息日的三年阪二年阪真是熱鬧非凡,像城隍廟,更像重慶的磁器口。各家菓子鋪都在當街派發食品,招攬遊客。清水燒店家沒什麼買賣,看的人很多。畫扇店的妹妹躲在一堆扇子後面,不想給人拍照。最有趣是漬物店,嘗的比買的多。看到個日本老頭,二三十碟樣品,一碟碟嘗過來。

甯寧之道和高臺寺以豐臣秀吉的夫人聞名。夫人的舊居這天關門謝客。碰到個喜愛中國文化的日本人,聊了一會兒,臨走我們說撒優噢那啦,他說再見。

石坪小路很清靜很優雅,遇上個中年和服女人,隨便問了下路,對方居然一串音歌裡西回答,真好教養。

和服女子是京都東山一帶的一道風景。其中大部分是遊客。藝妓妝的日本人還蠻像的,瞧這幾個。和服變身的妹妹和專業攝影師。有兩個是真的。一路上嫋嫋娜娜大大方方地讓拍照,最後停在八阪神社,和和氣氣地與遊客互動。

黃昏時分,在花見小路通旁邊的小路上很幸運地看到了藝妓,一個遠遠小步急行迎面而來,看你舉起相機刷一下就不見了。還有一個就在眼前正挑簾進店,倏忽一頓略回首,一個美極了的造型。

壹錢洋食的大阪燒不負眾望的好吃,店堂的佈置又十分有趣。

白川的街道清麗可人,小溪漾漾,幾處風呂掩映在綠柳之中,風動下,若隱若現。

先鬥町,小巷裡酒吧茶館鱗次櫍比,家家紅燈高掛幡旗招展,遊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木屋町的夜晚沉醉而迷人。

非常幸運遇上了絢麗的晚霞,映著鴨川的美麗風光,真是人生難得幾回見。

10月5日

西本願寺,絢爛豪華的桃山時代的藝術風格。

一堆人在參拜或是祈願,靜悄悄的。和中國人不同,人家就是這樣靜悄悄的。曾經看到過蘇州一個靜修營做法事,“汝能持否?”“能持!”,一片雷動。

9路巴士坐了好幾站到二條城。二條城建於西元1603年,是德川家康幕府將軍的權力象徵。二條城以街道名稱命名,周圍建有護城河和城牆。正門稱東大手門木造結構,上雕有金菊徽、鳳凰、老虎等圖案,與中國的木牌坊相似。城內有唐門、黑書院、白書院、內宅及其它附屬建築。本丸禦殿和二之丸禦殿為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二之丸”的建築很有特色,殿內牆壁和隔門上畫有獵野派畫家的名畫,精美絕倫。二條城內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響,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大廣間是1867年“大政奉還”舉行場所。自己說不好,網上抄一段。

到了金閣寺,一場大雨。雨中的金閣寺,別有一種風情吧。

接著去了大德寺。本人覺得裡面龍源院的枯山水比龍安寺的漂亮。畢竟俺們都是俗人,對著15塊光石頭能看出宇宙天地來?倒是有一些人,進門就對著枯山水坐下,冥想,好半天不動,嘖,全是有禪緣的。

為了看千利休的茶室進的瑞峰院,這個房子的後面的後面就是。但是卻被告知說不可以看。說老半天也不行。最後在門口賣票的那裡知道看千利休的茶室沒那麼簡單。要提前預約、1500/人、有解說、聽不懂要自帶翻譯、還有喝茶儀式。我的媽呀,搞大了。

晚上本想去錦巿場,可惜太晚,都關門了。去了京極市場,也不錯,挺熱鬧的。就在錦天滿宮那裡。

10月6日大阪道頓堀

去大阪的阪急電鐵票價都是一樣的,關鍵要看清特急字樣,半小時能到大阪梅田。

大阪HEP FIVE購物中心,屋頂上的觀覽車,門口的大鯊魚。都是大阪的標誌。

壯觀的大阪地下街,每個門都通向市場,怕迷路不敢進。走了一會兒感覺要迷路了,趕緊進了旁邊的禦堂筋線地鐵口。

住在難波格蘭帕斯酒店,袖珍型的。不過交通極方便。從旁邊高島屋西門進東門出,沿無印良品一直走就是戎橋商店街,走不多一會兒就看到了那只張牙舞爪的大螃蟹。道頓崛就在眼前了。進蟹道樂一問,要2小時以後才有的吃。不可能等的,是吧。吃別的去。

在道頓堀吃章魚燒是最容易的,到處都是,味道其實也差不多,全靠那個醬。吃自助的要記得多放醬。千房 (大阪燒)在東京就吃過了,也是靠醬,而且要吃得快,軟了就不好吃了。

浮世小路,讓遊客領略舊日本市井風情的,作出來的。原版應該像東京思出橫丁那樣的。

穿過浮世小路就是法善寺。因為有香客一直澆水,所以菩薩都綠油油的,少見。

法善寺橫丁,來過兩次白天晚上風味不一樣。

上方浮世繪館週一休館。

道頓堀河邊的散步道。有水的地方就是好看些,那個堂吉訶德也增色不少。

10月7日大阪城心齋橋

禦堂筋線長崛鶴見綠地線一槍到大阪城。正值大阪城之陣四百年紀念活動。所謂大阪城之陣既是:豐臣家族完敗,德川家族完勝,老百姓血流成河。

長崛鶴見綠地線再到水晶地下商店街。很漂亮,不熱鬧,雅致。不乏美食,吃個雕魚燒,比上海好很多。

心齋橋道頓堀戎橋商店街都一樣街內天頂有透光頂棚,不受外界氣候影響,購物環境舒適,終日熙熙攘攘。

心齋橋走到歐洲街連接美國村。美國村一帶風格另類,商品也是年輕人喜愛的狂放型的。有個好吃的章魚燒店鋪——甲賀流。

豪華的大丸百貨。

回到道頓堀還是沒能吃到大螃蟹。這家的那個蟹殼不錯,個人口味。

去吃據說是最好吃的金龍拉麵。個人覺得這是最沒有日本味道的,這麼鹹這麼辣。

10月8日難波公園

難波公園,它是一個購物中心與辦公樓的綜合體。遠看該建築是一個斜坡公園,從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層樓的高度,層層推進、綠樹茵茵,仿佛是游離於城市之上的自然綠洲,與周圍線形建築的冷酷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是一座看起來如同空中園一樣的完美建築。

從難波到關西國際機場南海本線要當天買票,分兩種。

南海電車特急Rapit 1130日元 34分鐘指定席

南海電車普通 920日元 56分鐘自由席

國際航班在T1航站樓4樓。

101路有中文報站。

京都巴士很快,只要不是上下班高峰也很空。注意儘量不去坐優待席。

特意坐京福電氣去嵐山,復古的車廂有十裡洋場的味道。車子開過的地方都是日本老百姓尋常過日子的所在,不比旅遊區域的浮華和造作。

嵐山,楓葉紅遍的季節應該是最美的,可惜我們來的早了點。

天龍寺,近晚時分再買票進去就有點傻了。外面的各個小寺院也各有各的動人之處。

導遊兼車夫。車夫和乘客和遊客相互逗趣很好玩。

夜晚的竹林小道被渴睡之眼般的燈光烘托得影影綽綽。除了興致勃勃的遊客,還有不少學業之年的日本少男少女來野宮神社祈福。

幾百柱花燈掩映中的嵐山車站,溫暖的美麗。

10月4日

酒店附近還有幾處古跡。

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是發生在這裡。現在這裡是個老人院,只豎了幾塊牌子紀念。不過路名可以看出來。這裡的街道公園社區都叫本能**的。看地圖說還有個千利休取水的泉口,沒找到。找到信長茶室,裡面還有招魂碑,有拜謁堂。大概有些淵源吧。千利休是信長的茶頭。

酒店南面有一條膏藥弄堂,路口有標記。

酒店邊上的四條通有一家食堂,自助形式的,很方便。食堂前的207路到達清水道。下車往後走一點就可以看見八阪塔。沿著八阪上町、三年阪就可以到達清水寺。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日本歷史上寺院和市井的聯繫非常緊密,形成以寺院為首的與大名及武士集團抗衡的政治勢力。以至於豐臣秀吉建京都城的時候,為了削弱寺院勢力,把寺院都趕到城外,集中管理起來。就在如今四條河原町南側一帶。

正逢休息日的三年阪二年阪真是熱鬧非凡,像城隍廟,更像重慶的磁器口。各家菓子鋪都在當街派發食品,招攬遊客。清水燒店家沒什麼買賣,看的人很多。畫扇店的妹妹躲在一堆扇子後面,不想給人拍照。最有趣是漬物店,嘗的比買的多。看到個日本老頭,二三十碟樣品,一碟碟嘗過來。

甯寧之道和高臺寺以豐臣秀吉的夫人聞名。夫人的舊居這天關門謝客。碰到個喜愛中國文化的日本人,聊了一會兒,臨走我們說撒優噢那啦,他說再見。

石坪小路很清靜很優雅,遇上個中年和服女人,隨便問了下路,對方居然一串音歌裡西回答,真好教養。

和服女子是京都東山一帶的一道風景。其中大部分是遊客。藝妓妝的日本人還蠻像的,瞧這幾個。和服變身的妹妹和專業攝影師。有兩個是真的。一路上嫋嫋娜娜大大方方地讓拍照,最後停在八阪神社,和和氣氣地與遊客互動。

黃昏時分,在花見小路通旁邊的小路上很幸運地看到了藝妓,一個遠遠小步急行迎面而來,看你舉起相機刷一下就不見了。還有一個就在眼前正挑簾進店,倏忽一頓略回首,一個美極了的造型。

壹錢洋食的大阪燒不負眾望的好吃,店堂的佈置又十分有趣。

白川的街道清麗可人,小溪漾漾,幾處風呂掩映在綠柳之中,風動下,若隱若現。

先鬥町,小巷裡酒吧茶館鱗次櫍比,家家紅燈高掛幡旗招展,遊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木屋町的夜晚沉醉而迷人。

非常幸運遇上了絢麗的晚霞,映著鴨川的美麗風光,真是人生難得幾回見。

10月5日

西本願寺,絢爛豪華的桃山時代的藝術風格。

一堆人在參拜或是祈願,靜悄悄的。和中國人不同,人家就是這樣靜悄悄的。曾經看到過蘇州一個靜修營做法事,“汝能持否?”“能持!”,一片雷動。

9路巴士坐了好幾站到二條城。二條城建於西元1603年,是德川家康幕府將軍的權力象徵。二條城以街道名稱命名,周圍建有護城河和城牆。正門稱東大手門木造結構,上雕有金菊徽、鳳凰、老虎等圖案,與中國的木牌坊相似。城內有唐門、黑書院、白書院、內宅及其它附屬建築。本丸禦殿和二之丸禦殿為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二之丸”的建築很有特色,殿內牆壁和隔門上畫有獵野派畫家的名畫,精美絕倫。二條城內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響,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大廣間是1867年“大政奉還”舉行場所。自己說不好,網上抄一段。

到了金閣寺,一場大雨。雨中的金閣寺,別有一種風情吧。

接著去了大德寺。本人覺得裡面龍源院的枯山水比龍安寺的漂亮。畢竟俺們都是俗人,對著15塊光石頭能看出宇宙天地來?倒是有一些人,進門就對著枯山水坐下,冥想,好半天不動,嘖,全是有禪緣的。

為了看千利休的茶室進的瑞峰院,這個房子的後面的後面就是。但是卻被告知說不可以看。說老半天也不行。最後在門口賣票的那裡知道看千利休的茶室沒那麼簡單。要提前預約、1500/人、有解說、聽不懂要自帶翻譯、還有喝茶儀式。我的媽呀,搞大了。

晚上本想去錦巿場,可惜太晚,都關門了。去了京極市場,也不錯,挺熱鬧的。就在錦天滿宮那裡。

10月6日大阪道頓堀

去大阪的阪急電鐵票價都是一樣的,關鍵要看清特急字樣,半小時能到大阪梅田。

大阪HEP FIVE購物中心,屋頂上的觀覽車,門口的大鯊魚。都是大阪的標誌。

壯觀的大阪地下街,每個門都通向市場,怕迷路不敢進。走了一會兒感覺要迷路了,趕緊進了旁邊的禦堂筋線地鐵口。

住在難波格蘭帕斯酒店,袖珍型的。不過交通極方便。從旁邊高島屋西門進東門出,沿無印良品一直走就是戎橋商店街,走不多一會兒就看到了那只張牙舞爪的大螃蟹。道頓崛就在眼前了。進蟹道樂一問,要2小時以後才有的吃。不可能等的,是吧。吃別的去。

在道頓堀吃章魚燒是最容易的,到處都是,味道其實也差不多,全靠那個醬。吃自助的要記得多放醬。千房 (大阪燒)在東京就吃過了,也是靠醬,而且要吃得快,軟了就不好吃了。

浮世小路,讓遊客領略舊日本市井風情的,作出來的。原版應該像東京思出橫丁那樣的。

穿過浮世小路就是法善寺。因為有香客一直澆水,所以菩薩都綠油油的,少見。

法善寺橫丁,來過兩次白天晚上風味不一樣。

上方浮世繪館週一休館。

道頓堀河邊的散步道。有水的地方就是好看些,那個堂吉訶德也增色不少。

10月7日大阪城心齋橋

禦堂筋線長崛鶴見綠地線一槍到大阪城。正值大阪城之陣四百年紀念活動。所謂大阪城之陣既是:豐臣家族完敗,德川家族完勝,老百姓血流成河。

長崛鶴見綠地線再到水晶地下商店街。很漂亮,不熱鬧,雅致。不乏美食,吃個雕魚燒,比上海好很多。

心齋橋道頓堀戎橋商店街都一樣街內天頂有透光頂棚,不受外界氣候影響,購物環境舒適,終日熙熙攘攘。

心齋橋走到歐洲街連接美國村。美國村一帶風格另類,商品也是年輕人喜愛的狂放型的。有個好吃的章魚燒店鋪——甲賀流。

豪華的大丸百貨。

回到道頓堀還是沒能吃到大螃蟹。這家的那個蟹殼不錯,個人口味。

去吃據說是最好吃的金龍拉麵。個人覺得這是最沒有日本味道的,這麼鹹這麼辣。

10月8日難波公園

難波公園,它是一個購物中心與辦公樓的綜合體。遠看該建築是一個斜坡公園,從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層樓的高度,層層推進、綠樹茵茵,仿佛是游離於城市之上的自然綠洲,與周圍線形建築的冷酷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是一座看起來如同空中園一樣的完美建築。

從難波到關西國際機場南海本線要當天買票,分兩種。

南海電車特急Rapit 1130日元 34分鐘指定席

南海電車普通 920日元 56分鐘自由席

國際航班在T1航站樓4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