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松上樑山后為何淪為“打醬油” 因為他已是具行屍走肉!

武松, 是水滸傳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家喻戶曉, 金聖歎點評他直如天神。 然而, 這麼一條頂天立地的好漢, 自從上了梁山, 變得無足輕重, 幾乎淪為“醬油黨”, 卻是為何呢?

上梁山前的武松

原因很簡單, 落草之後的武松, 已經完全淪喪了他的英雄氣概, 墮落為心狠手辣、亦步亦趨的黑道人物。

其實, 不用等到上梁山, 武松在十字坡人肉包子店換上頭陀的裝束, 腰懸兩把戒刀, 聽從張青的建議去二龍山當強盜時, 他就已經背離了自己“一雙鐵拳專打天下硬漢和不明事理之人”的光明磊落的人生理想。

上樑山后的武松

列位看官不妨回顧一下。 剛出場的武松, 是個打昏了人都能嚇得從山東逃到河北的青年;發現潘金蓮、西門慶毒殺兄長, 首先想到的是走司法途徑, 到縣衙府廳上訴, 完全一個守法公民。

可惜, 等到被張都監陷害, 走投無路, 在鴛鴦樓連殺十五人, 決定去二龍山落草時, 那個血肉豐滿的武松已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冷血殺手。 看他夜走蜈蚣嶺, 為了試刀, 就殺了一個年少道童。 這種行為, 和李逵殺小衙內的惡棍行徑, 已經沒有任何區別。

此後, 武松就完全墮落為講座次, 看眼色的打手。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之後, 宋江假意讓位, 梁山忠義堂上演了一出令人噁心的政治把戲。 現場, 看吳用眼色, 當宋江傳聲筒的, 除了李逵, 就是武松了。

打完方臘後, 六和寺出家的武松

唉, 這麼一具行屍走肉, 施大爺又何必多花筆墨再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